24.环甲膜切开术的体位是 A头后仰位 B仰卧位 C侧卧位 D俯卧位 E坐位 25.环甲膜切开术的麻醉方法一般为 A局部麻醉 B静脉麻醉 C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D局部麻醉加辅助麻醉 E不麻醉 26.气管切开术应切开以下哪些气管环 A第1~2气管环 B第2~3气管环 C第3~4气管环 D第4~5气管环 E第5~6气管环 27.以下哪一项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A指压止血法 B包扎止血法 C填塞止血法 D结扎止血法 E药物止血法 28.局部药物止血法最常用于以下何种出血? A组织渗血 B小静脉出血 C小动脉出血 D中等动脉出血 E大出血 29.颈总动脉在哪一平面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A舌骨大角平面 B舌骨平面 C环状软骨平面 D甲状软骨上缘平面 E甲状软骨下缘平面 30.面颊部软组织出血时,若采用压迫止血,应该压迫的动脉是
24. 环甲膜切开术的体位是 A 头后仰位 B 仰卧位 C 侧卧位 D 俯卧位 E 坐位 25. 环甲膜切开术的麻醉方法一般为 A 局部麻醉 B 静脉麻醉 C 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D 局部麻醉加辅助麻醉 E 不麻醉 26. 气管切开术应切开以下哪些气管环 A 第 1~2 气管环 B 第 2~3 气管环 C 第 3~4 气管环 D 第 4~5 气管环 E 第 5~6 气管环 27. 以下哪一项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A 指压止血法 B 包扎止血法 C 填塞止血法 D 结扎止血法 E 药物止血法 28. 局部药物止血法最常用于以下何种出血? A 组织渗血 B 小静脉出血 C 小动脉出血 D 中等动脉出血 E 大出血 29. 颈总动脉在哪一平面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A 舌骨大角平面 B 舌骨平面 C 环状软骨平面 D 甲状软骨上缘平面 E 甲状软骨下缘平面 30. 面颊部软组织出血时,若采用压迫止血,应该压迫的动脉是 6
A上下唇动脉 B颌外动脉 C颌内动脉 D舌动脉 E耳后动脉 31.进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时,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最可靠的区别方法是 A颈内动脉较粗 B颈内动脉在颈部无分支 C颈内动脉在颈外动脉的深面 D颈内动脉在颈外动脉的外侧 E颈内动脉经颈动脉孔进入颅内 32.颈外动脉结扎术的主要危险 A误认颈内动脉是颈外动脉而加以结扎 B意外大出血 C损伤舌下神经 D颈动脉窦反射 E损伤迷走神经 33.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根本措施为 A安静 B止血 C镇痛 D升血压药物 E补充血容量 34.一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有昏迷史,清醒一段时间后出现头痛加剧、不安 进而嗜睡,再次进入昏迷,应首先考虑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蛛网膜下血肿 D硬脑膜外血肿 E脑水肿 35.颅脑损伤患者如出现头痛加剧、烦躁不安或嗜睡、脉搏变慢、血压上升,应 及时进行 A抗感染治疗 B脱水治疗 C补充电解质 D补充血容量 E输血治疗
A 上下唇动脉 B 颌外动脉 C 颌内动脉 D 舌动脉 E 耳后动脉 31. 进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时,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最可靠的区别方法是 A 颈内动脉较粗 B 颈内动脉在颈部无分支 C 颈内动脉在颈外动脉的深面 D 颈内动脉在颈外动脉的外侧 E 颈内动脉经颈动脉孔进入颅内 32. 颈外动脉结扎术的主要危险 A 误认颈内动脉是颈外动脉而加以结扎 B 意外大出血 C 损伤舌下神经 D 颈动脉窦反射 E 损伤迷走神经 33. 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根本措施为 A 安静 B 止血 C 镇痛 D 升血压药物 E 补充血容量 34. 一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有昏迷史,清醒一段时间后出现头痛加剧、不安, 进而嗜睡,再次进入昏迷,应首先考虑 A 脑震荡 B 脑挫裂伤 C 蛛网膜下血肿 D 硬脑膜外血肿 E 脑水肿 35. 颅脑损伤患者如出现头痛加剧、烦躁不安或嗜睡、脉搏变慢、血压上升,应 及时进行 A 抗感染治疗 B 脱水治疗 C 补充电解质 D 补充血容量 E 输血治疗 7
36.颌面部复合伤伴有鼻腔、外耳道出血时应考虑有 A鼻腔及外耳道软组织损伤 B鼻粘膜撕裂伤 C口腔内出血返流至鼻腔 D鼻部、耳道骨折 E颅底骨折脑脊液漏 37.临床创口分类中包括 A无菌创口、污染创口、感染创口 B污染创口、感染创口、化脓创口 C感染创口、无菌创口、化脓创口 D化脓创口、无菌创口、污染创口 E无菌创口、可疑创口、污染创口 38.口腔颌面部损伤最有效的防止感染的措施是 A尽早进行清创缝合术 B使用大剂量抗生素 C使用大剂量磺胺类药物 D包扎伤口,防止细菌继续侵入 E及时注射破伤风毒素 39.运送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时,应首先注意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保护颈椎 C防止头的摆动 D随时观察患者伤情变化 E及时采用脱水治疗 40.一外伤昏迷病员准备后送,不应采用的措施是 A采取俯卧位 B采取侧卧位 头后仰卧位 D随时观察伤情变化,防止窒息和休克发生 E疑有颈椎损伤的伤员,颈下应放置小枕,头部左右两侧用小枕固定 41.口腔颌面部擦伤不正确的治疗方法为 A清洗创面 B除去附着的异物 C暴露,任其干燥并自行愈合 D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 E涂抹液体石蜡 42.以下哪一项不是口腔颌面部挫伤的特点
36. 颌面部复合伤伴有鼻腔、外耳道出血时应考虑有 A 鼻腔及外耳道软组织损伤 B 鼻粘膜撕裂伤 C 口腔内出血返流至鼻腔 D 鼻部、耳道骨折 E 颅底骨折脑脊液漏 37. 临床创口分类中包括 A 无菌创口、污染创口、感染创口 B 污染创口、感染创口、化脓创口 C 感染创口、无菌创口、化脓创口 D 化脓创口、无菌创口、污染创口 E 无菌创口、可疑创口、污染创口 38. 口腔颌面部损伤最有效的防止感染的措施是 A 尽早进行清创缝合术 B 使用大剂量抗生素 C 使用大剂量磺胺类药物 D 包扎伤口,防止细菌继续侵入 E 及时注射破伤风毒素 39. 运送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时,应首先注意 A 保持呼吸道通畅 B 保护颈椎 C 防止头的摆动 D 随时观察患者伤情变化 E 及时采用脱水治疗 40. 一外伤昏迷病员准备后送,不应采用的措施是 A 采取俯卧位 B 采取侧卧位 C 头后仰卧位 D 随时观察伤情变化,防止窒息和休克发生 E 疑有颈椎损伤的伤员,颈下应放置小枕,头部左右两侧用小枕固定 41. 口腔颌面部擦伤不正确的治疗方法为 A 清洗创面 B 除去附着的异物 C 暴露,任其干燥并自行愈合 D 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 E 涂抹液体石蜡 42. 以下哪一项不是口腔颌面部挫伤的特点 8
A局部皮肤变色 B局部肿胀 C局部疼痛 D局部裂口 E局部血肿 43.口腔颌面部挫伤形成较大血肿时,应进行以下哪一项处理 A尽早进行热敷,促进血肿吸收或消散 B尽早进行理疗,促进血肿吸收或消散 C早期切开,建立引流,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D无菌条件下,用粗针头将血液抽出,然后加压包扎,应用抗菌药物 E直接加压包扎,然后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44.以下关于口腔颌面部撕脱伤不正确的是 A伤情重、出血多、易发生休克 B应及时清创,复位缝合 C如撕脱组织有血管可吻合,应即刻行血管吻合组织再植术 D如撕脱组织无血管可吻合,因口腔颌面部血供丰富,在伤后6小时内,也 应尽量复位缝合 E如撕脱的组织瓣损伤过重,伤后已超过6小时,组织已不能利用,应在清 创后进行皮片游离移植,消灭创面 45.颌面外伤清创时只能清除下述哪种组织 A坏死组织 B污染组织 C多余组织 D不整齐组织 E可能坏死的组织 46.不作初期缝合的创口是 A无菌创口 B污染创口 C感染创口 D翻瓣去骨法拔牙后的拔牙创口 E有组织缺损的无菌创口 47.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如已发生明确感染,应 A用大量双氧水和盐水冲洗,再进行缝合 B清除所有感染组织后缝合 C局部湿敷,待感染控制后再作处理 D暴露创面,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 E严格清创后,缝合大部分组织,遗留引流口,并防止引流条
A 局部皮肤变色 B 局部肿胀 C 局部疼痛 D 局部裂口 E 局部血肿 43. 口腔颌面部挫伤形成较大血肿时,应进行以下哪一项处理 A 尽早进行热敷,促进血肿吸收或消散 B 尽早进行理疗,促进血肿吸收或消散 C 早期切开,建立引流,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D 无菌条件下,用粗针头将血液抽出,然后加压包扎,应用抗菌药物 E 直接加压包扎,然后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44. 以下关于口腔颌面部撕脱伤不正确的是 A 伤情重、出血多、易发生休克 B 应及时清创,复位缝合 C 如撕脱组织有血管可吻合,应即刻行血管吻合组织再植术 D 如撕脱组织无血管可吻合,因口腔颌面部血供丰富,在伤后 6 小时内,也 应尽量复位缝合 E 如撕脱的组织瓣损伤过重,伤后已超过 6 小时,组织已不能利用,应在清 创后进行皮片游离移植,消灭创面 45. 颌面外伤清创时只能清除下述哪种组织 A 坏死组织 B 污染组织 C 多余组织 D 不整齐组织 E 可能坏死的组织 46. 不作初期缝合的创口是 A 无菌创口 B 污染创口 C 感染创口 D 翻瓣去骨法拔牙后的拔牙创口 E 有组织缺损的无菌创口 47.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如已发生明确感染,应 A 用大量双氧水和盐水冲洗,再进行缝合 B 清除所有感染组织后缝合 C 局部湿敷,待感染控制后再作处理 D 暴露创面,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 E 严格清创后,缝合大部分组织,遗留引流口,并防止引流条 9
48.口腔颌面部贯通伤,应先缝合 A颈部的创口 B皮肤上的创口 C面部的创口,以保证美观容貌的恢复 D与口、鼻腔及上颌窦相通的创口 E肌层,以保证面部肌肉的连续性,恢复表情功能 49.舌损伤清创缝合中不应有的措施 A尽量保持舌的纵长度 B清除已大部分游离的舌体组织 C采用较粗的丝线 D进针点应离创缘稍远 E进行宜深并作褥式加间断缝合方法 舌损伤伴有组织缺损时,应沿哪一方向缝合 A损伤原有方向 B损伤长轴方向 C舌的纵向 D舌的横向 E随意缝合均可 51.口底、下颌内侧牙龈和舌同时发生损伤伴有组织缺损时,不能封闭所有创面, 应先关闭何处的创面? A口底 B下颌内侧牙龈 C舌 D较小的创面 E较大的创面 52.颊部贯通伤伴有少量组织缺损时,应当 A严密缝合口腔粘膜,关闭创通创口;面颊部皮肤缺损应立即行皮瓣转移 B严密缝合口腔粘膜,关闭创通创口:面颊部皮肤缺损应立即行游离植皮 C将创缘的口腔粘膜与皮肤相对缝合,消灭创面:遗留的洞穿缺损以后再整 复治疗 D将口腔粘膜、肌肉和皮肤分层拉拢缝合 E采用碘仿纱布填塞创面,等肉芽组织生长后再植皮 53.眼睑撕裂伤伴有小的组织缺损时,应 A直接拉拢缝合 B大针粗线缝合,缝合的深一些,带的组织多些 C褥式缝合加间断缝合,以充分减张 D尽量将组织复位,组织缺损处进行游离植皮以关闭创面
48. 口腔颌面部贯通伤,应先缝合 A 颈部的创口 B 皮肤上的创口 C 面部的创口,以保证美观容貌的恢复 D 与口、鼻腔及上颌窦相通的创口 E 肌层,以保证面部肌肉的连续性,恢复表情功能 49. 舌损伤清创缝合中不应有的措施 A 尽量保持舌的纵长度 B 清除已大部分游离的舌体组织 C 采用较粗的丝线 D 进针点应离创缘稍远 E 进行宜深并作褥式加间断缝合方法 50. 舌损伤伴有组织缺损时,应沿哪一方向缝合 A 损伤原有方向 B 损伤长轴方向 C 舌的纵向 D 舌的横向 E 随意缝合均可 51. 口底、下颌内侧牙龈和舌同时发生损伤伴有组织缺损时,不能封闭所有创面, 应先关闭何处的创面? A 口底 B 下颌内侧牙龈 C 舌 D 较小的创面 E 较大的创面 52. 颊部贯通伤伴有少量组织缺损时,应当 A 严密缝合口腔粘膜,关闭创通创口;面颊部皮肤缺损应立即行皮瓣转移 B 严密缝合口腔粘膜,关闭创通创口;面颊部皮肤缺损应立即行游离植皮 C 将创缘的口腔粘膜与皮肤相对缝合,消灭创面;遗留的洞穿缺损以后再整 复治疗 D 将口腔粘膜、肌肉和皮肤分层拉拢缝合 E 采用碘仿纱布填塞创面,等肉芽组织生长后再植皮 53. 眼睑撕裂伤伴有小的组织缺损时,应 A 直接拉拢缝合 B 大针粗线缝合,缝合的深一些,带的组织多些 C 褥式缝合加间断缝合,以充分减张 D 尽量将组织复位,组织缺损处进行游离植皮以关闭创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