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科学教材系列 金融经济学 Finaneial Economics 王江/著 ☑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序言 本书的目的是将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介绍给具有一定经济学基础 的读者。金融经济学旨在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金融问题。 作为金融研究的入门,它主要侧重于提出金融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问题 建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以及在此框 架下应用相关原理解决各个基本问题所建立的简单理论模型。这里所建 立的框架、概念和原理,如时间和风险、资源配置的优化、风险的禀性 和测度、资产的评估等,是金融各具体领域研究的基础,从资产定价 投资、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到公司财务、公司治理、金融机构、金融创 新以及金融监管和公共财务。至于具体的模型及其结果,只应作为一般 性框架和原理的应用的例子。也正因为如此,在本书中,我们将从最基 本的问题、概念和原理人手,在框架的建立和理论分析上尽可能简化 以期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揭示其关键的经济机理并演示一般性的分析 方法。至于如何进一步拓展我们所建立的理论框架使之涵盖更多的实际 和具体内容则留给更深人、更专门的教材了。 这本书的内容源于我前几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为博士生开的“金融经 济学导论”一课的讲义。国际上通行的金融方向的博士生课程是在高级 微观和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上以金融经济学作为第一门基础课。它主要介 绍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然后作为进一步的延伸和应用,分为资本市 场(capital market).和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两个方面,各有 理论和实证两门课,即资本市场理论、实证金融、公司金融理论和实证 公司金融(也常有将公司金融理论和实证或两门实证课合而为一的)。 我在编写这门课的讲义时,尤其侧重三点。第一,对基础金融理论 的介绍力求能反映我们对这门学科目前的认识。现代金融学及其理论的 发展主要是在近半个世纪,它作为一门学科仍然很年轻。由于金融市 1◇
(金融经济学 场、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金融本身的规律性包括对已知理论 的认识也是不断更新的。第二,突出理论本身的系统性,从一个一般性 框架出发来建立总体理论的各部分。这既有利于充分体现理论各个部分 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利于读者把握其整体轮廓。第三,表述上力求重 点突出、条理清晰、简洁明了和自成系统。尤其是考虑到这门课的对象 往往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内容。所以为了抓住理论的主要脉络和核心内 容,有意舍弃了许多细节性的内容。这三点也正是原讲义不同于现有其 他教材的地方。 这两年在清华大学为研究生和教师培训班开这门课,又促使我对原 来讲义的结论作了较大调整。在保证和国际通用教材水平一致的前提 下,表述上力求更合理、简明和统一。在内容上也作了进一步的充实, 尤其注意到金融研究新近的发展,如市场微结构、行为金融、广义效用 理论等,并尽可能将其纳人到所讨论的基本理论框架中来。在准备这本 中文书时又作了三方面的改动, 一是考虑到读者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基 础不一,书中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时,尽量保持自身的独立和完整,并补 充了许多辅助性的内容。二是增加了许多例子,以帮助读者对所讨论的 问题和概念有更直观的了解。三是别去了一些进一步的内容,主要是对 市场缺陷的讨论,如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这就使得这本书更集中于 对于基础金融理论 一有时也称为新古典金融理论一的讨论。另外 为了便于读者熟悉、理解书中的内容,各章后面提供了相当数量的练 习。这些练习包括对书中内容的补充、应用和适当的扩展。这为将本书 作为教材也提供了方便 为使本书的内容能自成系统,对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经济学和金融 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如效用函数、市场均衡、证券、利率等等,我们都明 确定义并简要介绍其经济含义,但仅止于满足本书的需要。因此,读者 即便是不具备系统的经济和金融学基础,只要努力,也应能从书中得到 对金融经济学的基本了解。而有一定经济和金融学基础的读者,则能给 书中的描述赋予更丰富的含义。 为求简洁,书中的表述常借助于一些数学形式。而实际用到的数学 工具十分有限,仅涉及到一些最简单的代数和线性代数、数学分析、概 率、统计及优化。为了方便读者,书后还备有数学附录,对书中用到的 简单数学概念、符号、工具做一简便的回顾。书中特别强调数学符号所 代表的经济和金融含义。希望读者也能努力地把握住有时略显抽象的表 述背后的经济和金融内容。要尽量避免只见数学、不见金融的情况。习 ◇2
序言 惯于数学表述的读者要避免将注意力过于放在数学形式和推导上而忽略 了其相应的经济含义;还不太习惯于数学表述的读者则不要望而却步 应抓律它所代表的金融内容 本书若用作教材,则教授对象应为经济、金融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 二年级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济和金 融学基础,增减讲授的内容。在经济学方面,如学生缺乏微观经济学方 面的基础,则可在开始介绍基本理论框架时,补充介绍有关消费选择和 市场均衡等方面的内容,并在后面讨论理论框架的应用时增加例子。在 金融方面,如学生缺乏金融市场方面的知识,则可在介绍基本框架引入 证券市场时,讨论一些实际交易的金融证券(如债券和股票)、它们的 市场和交易过程,并在后面讨论投资和定价理论时,适当引入一些实际 的例子。如要增加更进一步的内容,每章后面都列出一些较新的参考文 献,它们大多涉及到对经典理论的延伸。可以根据兴趣作相应的选择。 对于人名和术语的翻译,书中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英文人名仍用英 文。这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便于参阅英文资料,二是因为缺乏 统一的中文翻译规则。对术语及专业名词的翻译采用常见的、尽可能合 适的中文翻译。并在第一次出现时附英文原文。书后还收入术语及名词 的中英文对照表。有些术语的翻译虽不尽善和不统一,但为阅读方便仍 随惯例。 我对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的了解多多获益于我的许多老师和同事 Franklin Allen,John Cox,Bernard Dumas,Sanford Grossman, Chi-fu Huang,Richard Kihlstrom,Andrew Lo,Stephen Ross,Dimi- tri Vayanos,Jeam-Luc Vila等。这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叶冬艳的大力帮 助,尤其是对原有英文材料的翻译、整理,对中文初稿的校正以及对附 录中补充材料的准备。张丽宏教授仔细阅读了全书各章,提出了许多有 价值的建议,并帮助完善了附录中的材料。倪铮、杨锋和梁潇潇也对书 中各章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梁晶教授对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很多帮助。 在此,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我是不 可能完成这本书的,而对他们的款疚则是我用语言难以表达的。 由于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内容的选择、组织和表述仍有许多不尽 人意的地方,缺点和错误也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期改进。 王江 2005年11月25日
数学符号 为表述简洁,书中利用了一些数学符号。除常识性的不计及较特殊 的引入时做专门定义外,现将用到的符号罗列于下,以便于阅读。 {a1,.,a} 元素为a1,.,an的集合 A,B,C,. 集合 概率(或测度) Q 等价鞅(风险中性)测度 R" n维实空间 对所有的,对任意的 ∈ 属于 不属于 包含于 优于 定义为,恒等于 曰 等价于,当且仅当 → 推出,导致 趋于 对指标i从1至n求和 [a1.am] 元素为a1,.,an的列矩阵(列向量 [a1,.,amJ 元素为a1,.,an的行矩阵(行向量) a≥0 对所有的i有a:≥0 a>0 对所有的i有a,≥0且对至少一个i有a,>0 a>0 对所有的i有a,>0 转铁矩阵 逆矩阵 f),f(),f"() 函数及其一阶、二阶导数 随机变量 E.]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Var.] 随机变量的方差 CovL,·] 两随机变量之间的协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