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光学异构体 光学异构体(也称对映异构体),是由于分子中含有 手征性碳原子引起,分为R(右)型和S(左)型两种异构体。 对于-烯烃聚合物,分子链中与R基连接的碳原子 有下述结构: R 由于连接C*两端的分子链不等长,或端基不同,C*应当 是手性碳原子。但这种手性碳原子并不显示旋光性,原因是紧 邻C*的原子差别极小,故称为假手性原子
7 I 光学异构体 光学异构体(也称对映异构体), 是由于分子中含有 手征性碳原子引起,分为 R(右)型和 S(左)型两种异构体。 对于 - 烯烃聚合物,分子链中与 R 基连接的碳原子 有下述结构: 由于连接C *两端的分子链不等长,或端基不同,C *应当 是手性碳原子。但这种手性碳原子并不显示旋光性,原因是紧 邻 C *的原子差别极小,故称为假手性原子。 C* R H 第二节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第二节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根据手性C*的构型不同,聚合物分为三种结构: R R 全同立构 Isotactic 间同立构 Syndiotactic 无规立构 Atactic 全同和间同立构聚合物统称为有规立构聚合物。 如果每个结构单元上含有两个立体异构中心,则异构现 象就更加复杂
8 根据手性C *的构型不同,聚合物分为三种结构: 全同和间同立构聚合物统称为有规立构聚合物。 如果每个结构单元上含有两个立体异构中心,则异构现 象就更加复杂。 H H H H R R R R R R R R H H H H R R R R H H H H 全同立构 Isotactic 间同立构 Syndiotactic 无规立构 Atactic 第二节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第二节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II 几何异构体 几何异构体是由聚合物分子链中双键或环形结构上取代 基的构型不同引起的,如异戊二烯的1,4-聚合产物有两种几何 异构体。 CH3 千CHzG=CH-cH2 聚异戊二烯 CH3 cc 顺式构型 反式构型 9
9 II 几何异构体 几何异构体是由聚合物分子链中双键或环形结构上取代 基的构型不同引起的,如异戊二烯的1,4-聚合产物有两种几何 异构体。 CH2 C CH CH2 CH3 n CH2 CH2 CH2 CH3 H H CH3 C C CH2 C C 顺式构型 反式构型 聚异戊二烯 第二节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第二节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7.2.2光学活性聚合物 是指聚合物不仅含有手性碳原子,而且能使偏振光的偏 振面旋转,真正具有旋光性,这种聚合物称为光学活性聚合物。 有两种方法可制备光学活性聚合物: 改变手性碳原子C*的近邻环境 种等量R和S的外消旋单体,聚合后得到也是等量外 消旋聚合物的混合物,无旋光活性。而采用一种光学活性引发 剂,聚合后可改变R和S的比例。 10
10 7.2.2 光学活性聚合物 是指聚合物不仅含有手性碳原子,而且能使偏振光的偏 振面旋转,真正具有旋光性,这种聚合物称为光学活性聚合物。 有两种方法可制备光学活性聚合物: I 改变手性碳原子C *的近邻环境 一种等量R 和 S的外消旋单体,聚合后得到也是等量外 消旋聚合物的混合物,无旋光活性。而采用一种光学活性引发 剂,聚合后可改变R和S的比例。 第二节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第二节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米 OH tBu CH-CHOH(R)/ZnEt 光学活性引发剂 R/S=50/50 ~CHz-CH-S-CHz-GH-S CHg CH3 R/S=75/25 光学活性聚合物 将这种光学引发剂优先选择一种对映体进入聚合物链 的聚合反应称为立构选择性聚合
11 将这种光学引发剂优先选择一种对映体进入聚合物链 的聚合反应称为立构选择性聚合。 CH2 CH S CH2 CH S * * CH3 CH3 R / S = 75 / 25 光学活性聚合物 CH2 CH CH3 S * tBu CH CH2 OH OH * (R) ZnEt 2 光学活性引发剂 R / S= 50 / 50 第二节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