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应立即报告教师,未经许可不得自己随意检修。 (9)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水和进食,严禁用嘴吸移液管和虹吸管。易燃液体不得 接近明火和电炉,凡产生烟雾、有害气体和不良气味的实验,均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 0实验完毕必须及时洗净并放好各种玻璃仪器,插好自动部分收集器上的试管, 保持实验台面和实验柜内的整洁。 αD每组的仪器和玻璃器皿要用油漆编号,严禁抄拿他组仪器,不得将器皿遗弃在 分光光度计内和其他实验台面上,打破了玻璃仪器要及时向教师报告,并自觉登记,学 期结束时按规定进行处理 02每位学生要熟悉实验室内电闸的位置,烘箱和电炉用毕必须立即断电,不得过 夜使用,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用电规则和其他安全规则 3每日实验完毕,值日生要认真做好实验室的卫生值日工作。最后离开实验室的 实验人员,必须检查并关好水、电、门、窗。 1.3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 在生化实验室中可以说是“五毒”俱全,即着火、爆炸、中毒、触电和割伤的危险 均时刻存在。因此每一位在生化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有充分的安全意识,严格的防 范措施和丰富实用的防护救治知识,一旦发生意外能正确地进行处置,以防事故进一步 扩大 13.1着火 生化实验室经常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氯仿等,而实验室又 经常使用电炉等火源,因此极易发生着火事故。常用有机溶剂的易燃性列表如下: 表1-1常见有机液体的易燃性 名称沸点/℃ 闪点/℃ 自燃点/℃ 乙醚 34.5 180 二硫化碳 100 11 乙醇(95%)78 400
6 故障应立即报告教师,未经许可不得自己随意检修。 ⑼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水和进食, 严禁用嘴吸移液管和虹吸管。易燃液体不得 接近明火和电炉,凡产生烟雾、有害气体和不良气味的实验,均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 ⑽ 实验完毕必须及时洗净并放好各种玻璃仪器,插好自动部分收集器上的试管, 保持实验台面和实验柜内的整洁。 ⑾ 每组的仪器和玻璃器皿要用油漆编号,严禁抄拿他组仪器,不得将器皿遗弃在 分光光度计内和其他实验台面上,打破了玻璃仪器要及时向教师报告,并自觉登记,学 期结束时按规定进行处理。 ⑿ 每位学生要熟悉实验室内电闸的位置,烘箱和电炉用毕必须立即断电,不得过 夜使用, 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用电规则和其他安全规则。 ⒀ 每日实验完毕,值日生要认真做好实验室的卫生值日工作。最后离开实验室的 实验人员,必须检查并关好水、电、门、窗。 1.3 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 在生化实验室中可以说是“五毒”俱全,即着火、爆炸、中毒、触电和割伤的危险 均时刻存在。因此每一位在生化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有充分的安全意识,严格的防 范措施和丰富实用的防护救治知识,一旦发生意外能正确地进行处置,以防事故进一步 扩大。 1.3.1 着火 生化实验室经常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氯仿等,而实验室又 经常使用电炉等火源,因此极易发生着火事故。常用有机溶剂的易燃性列表如下: 表 1—1 常见有机液体的易燃性 名 称 沸 点/℃ 闪 点※ /℃ 自燃点※※/℃ 乙 醚 34.5 -40 180 丙 酮 56 -17 538 二硫化碳 46 -30 100 苯 80 -11 乙醇(95%) 78 12 400
闪点:液体表面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在遇明火或火花时着火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液体蒸汽在空气中自燃时的温度 由上表可以看出:乙醚、二硫化碳、丙酮、和苯的闪点都很低,因此不得存于可能 会产生电火花的普通冰箱内。低闪点液体的蒸汽只需接触红热物体的表面便会着火,其 中二硫化碳尤其危险 预防火灾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1)严禁在开口容器和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只能使用加热套或水浴加 (2)废有机溶剂不得倒入废物桶,只能倒入回收瓶,以后再集中处理。量少时用水稀 释后排入下水道。 (3)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 (4)在有明火的实验台面上不允许放置开口的有机溶剂或倾倒有机溶剂 灭火方法: 实验室中一旦发生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灭 火或立即报火警(火警电话119)。 (1)容器中的易燃物着火时,用灭火毯盖灭。因己确证石棉有致癌性,故改用玻璃纤 维布作灭火毯 (2)乙醇、丙酮等可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着火时可以用水灭火。汽油、乙醚、甲苯等有 机溶剂着火时不能用水,只能用灭火毯和砂土盖灭 (3)导线、电器和仪器着火时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应先切断电源,然后 用1211灭火器(内装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 (4)个人衣服着火时,切勿慌张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应迅速脱衣,用水龙头浇水灭 火,火势过大时可就地卧倒打滚压灭火焰 13.2爆炸 生物化学实验室防止爆炸事故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一旦爆炸其毁坏力极大,后果将 十分严重。生物化学实验室常用的易燃物蒸汽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见 表1-2 加热时会发生爆炸的混合物有:有机化合物~氧化铜、浓硫酸~高锰酸钾、三氯 甲烷~丙酮等。 常见的引起爆炸事故的原因有:①随意混合化学药品,并使其受热、受摩擦和撞击
7 ※ 闪点:液体表面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在遇明火或火花时着火的最低温度。 ※※ 自燃点:液体蒸汽在空气中自燃时的温度。 由上表可以看出:乙醚、二硫化碳、丙酮、和苯的闪点都很低,因此不得存于可能 会产生电火花的普通冰箱内。低闪点液体的蒸汽只需接触红热物体的表面便会着火,其 中二硫化碳尤其危险。 预防火灾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⑴严禁在开口容器和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只能使用加热套或水浴加 热。 ⑵废有机溶剂不得倒入废物桶,只能倒入回收瓶,以后再集中处理。量少时用水稀 释后排入下水道。 ⑶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 ⑷在有明火的实验台面上不允许放置开口的有机溶剂或倾倒有机溶剂。 灭火方法: 实验室中一旦发生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灭 火或立即报火警(火警电话 119)。 ⑴容器中的易燃物着火时,用灭火毯盖灭。因己确证石棉有致癌性,故改用玻璃纤 维布作灭火毯。 ⑵乙醇、丙酮等可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着火时可以用水灭火。汽油、乙醚、甲苯等有 机溶剂着火时不能用水,只能用灭火毯和砂土盖灭。 ⑶导线、电器和仪器着火时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应先切断电源,然后 用 1211 灭火器(内装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 ⑷个人衣服着火时,切勿慌张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应迅速脱衣,用水龙头浇水灭 火,火势过大时可就地卧倒打滚压灭火焰。 1.3.2 爆炸 生物化学实验室防止爆炸事故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一旦爆炸其毁坏力极大,后果将 十分严重。生物化学实验室常用的易燃物蒸汽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见 表 1—2。 加热时会发生爆炸的混合物有:有机化合物~氧化铜、 浓硫酸~高锰酸钾、 三氯 甲烷~丙酮等。 常见的引起爆炸事故的原因有:①随意混合化学药品,并使其受热、受摩擦和撞击
②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③在加压或减压实验中使用了不耐压 的玻璃仪器,或反应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④易燃易爆气体大量逸入室内。⑤高压 气瓶减压伐摔坏或失灵。 表1—2易燃物质蒸汽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名称爆炸极限(体积百分数)名称爆炸极限(体积百分数) 乙醚 1.9~36.5 丙酮 2.6~13 甲醇 6.7~36.5 乙醇 3.3~19 氢气 4.1~74.2 乙炔 3.0~82 133中毒 生化实验室常见的化学致癌物有:石棉、砷化物、铬酸盐、溴乙锭等。 剧毒物有:氰化物、砷化物、乙腈、甲醇、氯化氢、汞及其化合物等。 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慎吸入、误食或由皮肤渗入。 中毒的预防:①保护好眼睛最重要,使用有毒或有剌激性气体时,必须配戴防护 眼镜,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②取用毒品时必须配戴橡皮手套。③严禁用咀吸移液 管,严禁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吸烟,禁止赤膊和穿拖鞋。④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 剂擦洗溅洒在皮肤上的药品 中毒急救的方法主要有:①误食了酸和碱,不要催吐,可先立即大量饮水,误食碱 者再喝些牛奶,误食酸者,饮水后再服Mg(OH,乳剂,最后饮些牛奶。②吸入了毒气, 立即转移室外,解开衣领,休克者应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对口法。③砷和汞中 毒者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13.4外伤 (1)化学灼伤 ①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眼内若溅入任何化学药品,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十五分 钟,不可用稀酸或稀碱冲洗。若有玻璃碎片进入眼内则十分危险,必须十分小心谨慎, 不可自取,不可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若碎片不出,则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急送医院 处理。若有木屑、尘粒等异物进入,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或任其流 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几滴鱼肝油
8 ②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 ③在加压或减压实验中使用了不耐压 的玻璃仪器 ,或反应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 ④易燃易爆气体大量逸入室内。 ⑤高压 气瓶减压伐摔坏或失灵。 表 1—2 易燃物质蒸汽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名 称 爆炸极限(体积百分数) 名 称 爆炸极限(体积百分数) 乙醚 1.9~36.5 丙酮 2.6~13 甲醇 6.7~36.5 乙醇 3.3~19 氢气 4.1~74.2 乙炔 3.0~82 1.3.3 中毒 生化实验室常见的化学致癌物有:石棉、砷化物、铬酸盐、溴乙锭等。 剧毒物有:氰化物、砷化物、乙腈 、甲醇、氯化氢、汞及其化合物等。 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慎吸入、误食或由皮肤渗入。 中毒的预防: ①保护好眼睛最重要,使用有毒或有剌激性气体时,必须配戴防护 眼镜,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②取用毒品时必须配戴橡皮手套。 ③严禁用咀吸移液 管,严禁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吸烟,禁止赤膊和穿拖鞋。 ④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 剂擦洗溅洒在皮肤上的药品。 中毒急救的方法主要有:①误食了酸和碱,不要催吐,可先立即大量饮水,误食碱 者再喝些牛奶,误食酸者,饮水后再服 Mg(OH)2 乳剂,最后饮些牛奶。②吸入了毒气, 立即转移室外,解开衣领,休克者应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对口法。③ 砷和汞中 毒者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1.3.4 外伤 ⑴ 化学灼伤: ①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眼内若溅入任何化学药品,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十五分 钟,不可用稀酸或稀碱冲洗。若有玻璃碎片进入眼内则十分危险,必须十分小心谨慎, 不可自取,不可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若碎片不出,则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急送医院 处理。若有木屑、尘粒等异物进入,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或任其流 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几滴鱼肝油
②皮肤灼伤 (a)酸灼伤:先用大量水洗,再用稀NaHC03或稀氨水浸洗,最后再用水洗。 b)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醋酸浸洗,最后再用水洗。 (c)溴灼伤:这很危险,伤口不易愈合,一旦灼伤,立即用20%硫代硫酸钠冲 洗,再用大量水冲洗,包上消毒纱布后就医 (2)烫伤:使用火焰、蒸汽、红热的玻璃和金属时易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和浸泡,若起水泡不可挑破,包上纱布后就医,轻度烫伤可涂抹鱼肝油和烫伤膏等。 (3)割伤: 这是生物化学实验室常见的伤害,要特别注意予防,尤其是在向橡皮塞中插入温度 计、玻璃管时一定要用水或甘油润滑,用布包住玻璃管轻轻旋入,切不可用力过猛,若 发生严重割伤时要立即包扎止血,就医时务必检查伤部神经是否被切断。 实验室应准备一个完备的小药箱,专供急救时使用。药箱内备有:医用酒精、红药 水、紫药水、止血粉、创口贴、烫伤油膏(或万花油)、鱼肝油、1%硼酸溶液或2%醋 酸溶液、1%碳酸氢钠溶液、20%硫代硫酸钠溶液、医用镊子和剪刀、纱布、药棉、棉 签、绷带等 13.5触电: 生物化学实验室要使用大量的仪器、烘箱和电炉等,因此每位实验人员都必须能熟 练地安全用电,避免发生一切用电事故,当50HZ的电流通过人体25mA电流时呼吸会发 生困难,通过了100mA以上电流时则会致死 (1)防止触电:①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②电源裸露部分都应绝缘。③坏的接头、插 头、插座和不良导线应及时更换。④先接好线路再插接电源,反之先关电源再拆线路。 ⑤仪器使用前要先检查外壳是否带电。⑥如遇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再救人 (②)防止电器着火:①保险丝、电源线的截面积、插头和插座都要与使用的额定电流 相匹配。②三条相线要平均用电。③生锈的电器、接触不良的导线接头要及时处理。 ④电炉、烘箱等电热设备不可过夜使用。⑤仪器长时间不用要拔下插头,并及时拉闸。 ⑥电器、电线着火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1.4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 14.1实验记录 详细、准确、如实地作好实验记录是极为重要的,记录如果有误,会使整个实验失
9 ②皮肤灼伤: (a)酸灼伤:先用大量水洗,再用稀 NaHCO3 或稀氨水浸洗,最后再用水洗。 (b)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醋酸浸洗,最后再用水洗。 (c)溴灼伤:这很危险,伤口不易愈合,一旦灼伤,立即用 20%硫代硫酸钠冲 洗,再用大量水冲洗,包上消毒纱布后就医。 ⑵烫伤:使用火焰、蒸汽、红热的玻璃和金属时易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和浸泡,若起水泡不可挑破,包上纱布后就医,轻度烫伤可涂抹鱼肝油和烫伤膏等。 ⑶割伤: 这是生物化学实验室常见的伤害,要特别注意予防,尤其是在向橡皮塞中插入温度 计、玻璃管时一定要用水或甘油润滑,用布包住玻璃管轻轻旋入,切不可用力过猛,若 发生严重割伤时要立即包扎止血,就医时务必检查伤部神经是否被切断。 实验室应准备一个完备的小药箱,专供急救时使用。药箱内备有:医用酒精、红药 水、紫药水、止血粉、创口贴、烫伤油膏(或万花油)、鱼肝油、1%硼酸溶液或 2%醋 酸溶液、1%碳酸氢钠溶液、20%硫代硫酸钠溶液、医用镊子和剪刀、纱布、药棉、棉 签、绷带等。 1.3.5 触电: 生物化学实验室要使用大量的仪器、烘箱和电炉等,因此每位实验人员都必须能熟 练地安全用电,避免发生一切用电事故,当 50HZ 的电流通过人体 25mA 电流时呼吸会发 生困难,通过了 100mA 以上电流时则会致死。 ⑴防止触电:①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②电源裸露部分都应绝缘。③坏的接头、插 头、插座和不良导线应及时更换。④先接好线路再插接电源,反之先关电源再拆线路。 ⑤仪器使用前要先检查外壳是否带电。⑥如遇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再救人。 ⑵防止电器着火:①保险丝、电源线的截面积、插头和插座都要与使用的额定电流 相匹配。②三条相线要平均用电。③生锈的电器、接触不良的导线接头要及时处理。 ④电炉、烘箱等电热设备不可过夜使用。⑤仪器长时间不用要拔下插头,并及时拉闸。 ⑥电器、电线着火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1.4 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 1.4.1 实验记录 详细、准确、如实地作好实验记录是极为重要的,记录如果有误,会使整个实验失
败,这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一个重要方面。 (1)每位同学必须准备一个实验记录本,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看懂实验原理和操 作方法,在记录本上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包括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可以用流程图表示) 和数据记录表格等。 (2)记录本上要编好页数,不得撕缺和涂改,写错时可以划去重写。不得用铅笔记 录,只能用钢笔和园珠笔。记录本的左页作计算和草稿用,右页用作预习报告和实验记 录。同组的两位同学合做同一实验时,两人必须都有相同、完整的记录。 (3)实验中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条理清楚,字迹端正 切不可了草以致日后无法辨认。实验记录必须公正客观,不可夹杂主观因素。 (4)实验中要记录的各种数据,都应事先在记录本上设计好各种记录格式和表格, 以免实验中由于忙乱而遗漏测量和记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实验记录要注意有效数字,如吸光度值应为“0.050”,而不能记成“0.05”。每 个结果都要尽可能重复观测二次以上,即使观测的数据相同或偏差很大,也都应如实记 录,不得涂改。 (6)实验中要详细记录实验条件,如使用的仪器型号、编号、生产厂等:生物材料 的来源、形态特征、健康状况、选用的组织及其重量等;试剂的规格、化学式、分子量、 试剂的浓度等,都应记录清楚。二人一组的实验,必须每人都作记录。 14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和汇报,通过实验报告的写作可以分析总结实验的经验和问 题,学会处理各种实验数据的方法,加深对有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原理和实验技术 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学习撰写科学研究论文的过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应为: (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仪器和试剂:(4)实验步骤;(5)数据处理;(6)结 果讨论。 每个实验报告都要按照上述要求来写,实验报告的写作水平也是衡量学生实验成绩 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验报告必须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写实验报告要用实验报告专用纸, 以便教师批阅,不要用练习本和其他片页纸, 为了使实验结果能够重复,必须详细记录实验现象的所有细节,例如,若实验中生 成沉淀,那麽沉淀的真实颜色是什麽,是白色、淡黄色或是其他?沉淀的量是多还是少, 是胶状还是颗粒状?什麽时候形成沉淀,立即生成还是缓慢生成,热时生成还是冷却时 生成?在科学研究中,仔细地观察,特别注意那些未予想到的实验现象是十分重要的
10 败,这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一个重要方面。 ⑴ 每位同学必须准备一个实验记录本,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看懂实验原理和操 作方法,在记录本上写好实验预习报告, 包括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可以用流程图表示) 和数据记录表格等。 ⑵ 记录本上要编好页数,不得撕缺和涂改,写错时可以划去重写。不得用铅笔记 录,只能用钢笔和园珠笔。记录本的左页作计算和草稿用,右页用作预习报告和实验记 录。同组的两位同学合做同一实验时,两人必须都有相同、完整的记录。 ⑶ 实验中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条理清楚,字迹端正, 切不可了草以致日后无法辨认。实验记录必须公正客观,不可夹杂主观因素。 ⑷ 实验中要记录的各种数据,都应事先在记录本上设计好各种记录格式和表格, 以免实验中由于忙乱而遗漏测量和记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⑸ 实验记录要注意有效数字,如吸光度值应为“0.050”,而不能记成“0.05”。每 个结果都要尽可能重复观测二次以上,即使观测的数据相同或偏差很大,也都应如实记 录,不得涂改。 ⑹ 实验中要详细记录实验条件,如使用的仪器型号、编号、生产厂等;生物材料 的来源、形态特征、健康状况、选用的组织及其重量等;试剂的规格、化学式、分子量、 试剂的浓度等,都应记录清楚。二人一组的实验,必须每人都作记录。 1.4.2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和汇报,通过实验报告的写作可以分析总结实验的经验和问 题,学会处理各种实验数据的方法,加深对有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原理和实验技术 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学习撰写科学研究论文的过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应为: ⑴ 实验目的;⑵ 实验原理;⑶ 仪器和试剂;⑷ 实验步骤;⑸ 数据处理;⑹ 结 果讨论。 每个实验报告都要按照上述要求来写,实验报告的写作水平也是衡量学生实验成绩 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验报告必须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写实验报告要用实验报告专用纸, 以便教师批阅,不要用练习本和其他片页纸。 为了使实验结果能够重复,必须详细记录实验现象的所有细节,例如,若实验中生 成沉淀,那麽沉淀的真实颜色是什麽,是白色、淡黄色或是其他?沉淀的量是多还是少, 是胶状还是颗粒状?什麽时候形成沉淀,立即生成还是缓慢生成,热时生成还是冷却时 生成?在科学研究中,仔细地观察,特别注意那些未予想到的实验现象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