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同种型 (一)定义:指同一种属所有正常个体Ig分子共同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 志。其决定簇在Ig分子恒定区,具种属特异性。 同种异型: (一)定义: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同一类型Ig,由于重链或轻 链恒定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不同而表现的抗原性差异。其决定簇在Ig 分子恒定区。 (二)举例:人类ABO血型抗原。 三、独特型:指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V区所具 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决定簇在Ig分子可变区。 §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IgG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体,占血清Ig总量的3/4。 2、合成时期: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 3、半衰期:23天,是所有抗体中半衰期最长的。 (二)生物活性 1、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如抗细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等。 2、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参与者 3、是唯一可以穿过胎盘的抗体,是新生儿抗感染重要因素 4、具有调理吞噬作用和介导ADCC效应的功能 (一)特性 1、存在形式:五聚体,占血清Ig总量的10%,是分子量最大抗体。 2、合成时期:胎儿晚期已能合成。 3、半衰期:5天,所以若血清中特异性IsM类抗体含量增加,表 明有近期感染 (三)生物活性 1、是高效能的抗菌抗体,是B细胞SmIg成分之 2、激活补体传统途径,只需一个IsM分子 3、中和毒素或病毒,但不能介导ADCC效应。 4、ABO血型天然抗体。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血清型)和双聚体(分泌型);其中分泌型 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及初乳等分泌液中 2、合成时期:婴儿在出生46个月才能合成IgA (二)生物活性 1、是机体局部粘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分泌型IgA) 2、具有中和毒素作用(血清型IgA)。 3、辅助婴儿抵抗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初乳中含分泌型IgA)
§4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一、 同种型: (一)定义:指同一种属所有正常个体 Ig 分子共同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 志。其决定簇在 Ig 分子恒定区,具种属特异性。 (二)举例:IgM、IgG、IgA、IgD、IgE 二、 同种异型: (一)定义: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同一类型 Ig,由于重链或轻 链恒定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不同而表现的抗原性差异。其决定簇在 Ig 分子恒定区。 (二)举例:人类 ABO 血型抗原。 三、独特型:指不同 B 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 V 区所具 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决定簇在 Ig 分子可变区。 §5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 一、IgG (一) 特性 1、存在形式:单体,占血清 Ig 总量的 3/4。 2、合成时期: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 3、半衰期:23 天,是所有抗体中半衰期最长的。 (二) 生物活性 1、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如抗细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等。 2、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参与者。 3、是唯一可以穿过胎盘的抗体,是新生儿抗感染重要因素。 4、具有调理吞噬作用和介导 ADCC 效应的功能。 二、IgM (一)特性 1、存在形式:五聚体,占血清 Ig 总量的 10%,是分子量最大抗体。 2、合成时期:胎儿晚期已能合成。 3、半衰期:5 天,所以若血清中特异性 IgM 类抗体含量增加,表 明有近期感染。 (三) 生物活性 1、是高效能的抗菌抗体,是 B 细胞 SmIg 成分之一。 2、激活补体传统途径,只需一个 IgM 分子。 3、中和毒素或病毒,但不能介导 ADCC 效应。 4、ABO 血型天然抗体。 三、IgA (一) 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血清型)和双聚体(分泌型);其中分泌型 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及初乳等分泌液中。 2、合成时期:婴儿在出生 4~6 个月才能合成 IgA。 (二) 生物活性 1、是机体局部粘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分泌型 IgA)。 2、具有中和毒素作用(血清型 IgA)。 3、辅助婴儿抵抗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初乳中含分泌型 IgA)
四、IgD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1%。 2、合成时期:较晚。 (二)生物活性 1、成熟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2、血清中IgD的功能尚不清楚 五、IgE (一)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0.002% 2、合成时期:最晚合成的抗体。 (三)生物活性 1、引发Ⅰ型过敏反应。 2、抗寄生虫的主要抗体。 §6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 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获得的免疫血清(抗血清)为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McAb) (一)定义:指由一株B淋巴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 的一种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二)应用: 1、克服交叉反应,提髙免疫学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用于亲和层析,可分离、纯化含量极低的可溶性抗原。 3、用作生物导弹,携带抗肿瘤药物抵达靶器官发挥作用。 第四章补体系统 (学习本章内容请参阅教材中P3845图示) §1概述 、补体系统 (一)定义: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 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二)组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CIC9及B、D、P因子等 2、补体的调控成分:Cl抑制剂、H因子、I因子等 3、补体的各种受体:C1q、C3a、C4a、C4b等受体 (三)激活方式 l、经典途径(C.P) 2、旁路途径(A.P) §2补体固有成分和补体系统的激活 、补体固有成分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四、IgD (一) 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 Ig 总量的 1%。 2、合成时期:较晚。 (二) 生物活性 1、成熟 B 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2、血清中 IgD 的功能尚不清楚。 五、IgE (一) 特性 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 Ig 总量的 0.002%。 2、合成时期:最晚合成的抗体。 (三) 生物活性 1、引发Ⅰ型过敏反应。 2、抗寄生虫的主要抗体。 §6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一、多克隆抗体 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获得的免疫血清(抗血清)为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McAb) (一)定义:指由一株 B 淋巴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 的一种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二) 应用: 1、克服交叉反应,提高免疫学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用于亲和层析,可分离、纯化含量极低的可溶性抗原。 3、用作生物导弹,携带抗肿瘤药物抵达靶器官发挥作用。 第四章 补体系统 (学习本章内容请参阅教材中 P38~45 图示) §1 概述 一、补体系统 (一)定义: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 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二)组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C1~C9 及 B、D、P 因子等 2、补体的调控成分:C1 抑制剂、H 因子、I 因子等 3、补体的各种受体:C1q 、C3a、C4a、C4b 等受体 (三)激活方式 1、经典途径(C.P) 2、旁路途径 (A.P) §2 补体固有成分和补体系统的激活 一、补体固有成分的组成及理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