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 袁喆 临床学院感染科 yuanzhe-1030 @163.com
流行性出血热 袁 喆 临床学院感染科 yuanzhe-1030 @163.com
流行性出血热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流行情况,我国日前采取的预 防措施。 ◆2.熟悉流行病学 发病机理 鉴别诊断 ◆3.掌握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治疗原则
流行性出血热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流行情况,我国目前采取的预 防措施。 2.熟悉流行病学 发病机理 鉴别诊断 3.掌握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治疗原则
流行性出血热一概述 ◆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以鼠为主要传染源的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表现一发热、休克、出血和肾功 能衰竭 ◆流行于要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
流行性出血热—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以鼠为主要传染源的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表现——发热、休克、出血和肾功 能衰竭 流行于要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
流行性出血热一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V)属布尼亚 病毒科(Bunyaviridae), 汉坦病毒属 (Hantavirus,HV),现统称汉坦病毒 (HV)。本病毒为有膜RNA病毒,形态 有圆形,卵圆形和长形三种,病毒核心 为基因组RNA和核壳,外层为脂质双层 包膜,表面是糖蛋白,直径70~210nm
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 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 (Hantavirus,HV),现统称汉坦病毒 (HV)。本病毒为有膜RNA病毒,形态 有圆形,卵圆形和长形三种,病毒核心 为基因组RNA和核壳,外层为脂质双层 包膜,表面是糖蛋白,直径70~210nm
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蛋白及其功能:汉 坦病毒的基因组由L、M和S三个片段组 成。 ◆S片段编码病毒核蛋白,有较强的免疫原 性和稳定的抗原决定簇。核蛋白可诱导 机体产生非中和抗体,有利于早期诊断
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蛋白及其功能:汉 坦病毒的基因组由L、M和S三个片段组 成。 S片段编码病毒核蛋白,有较强的免疫原 性和稳定的抗原决定簇。核蛋白可诱导 机体产生非中和抗体,有利于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