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名词解释 1.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 2.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3.稽留热(sustained fever)) 4.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5.复发(relapse) 6.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2.问答题 1.试述传染病的诊断。 2.试述传染病的预防: 3.简述传染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4.试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5.试述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可能出现哪几种表现, 答案 1.名词解释 1.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感染或隐 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2.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 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 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3.稽留热(sustained fever))体温39℃以上,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见于
1 总 论 1. 名词解释 1. 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 2.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3. 稽留热(sustained fever) 4.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5. 复发(relapse) 6.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2. 问答题 1.试述传染病的诊断。 2.试述传染病的预防。 3.简述传染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4. 试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5. 试述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可能出现哪几种表现。 答案 1.名词解释 1. 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感染或隐 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2.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 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 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3. 稽留热 (sustained fever) 体温 39℃以上,24 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 1℃,见于
伤寒、斑疹伤寒等。 4.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 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5.复发(relapse))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 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症状再度出现时,称为复发。 6.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 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 长期潜伏成为携带者。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2.问答题 1.答案要点①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曾去地、过去史 疫苗接种史、发病季节、当地疫情等;②临床表现:包括病人的症状与体征,发生的时间、 强度,有无特殊体征等;③实验室检查:包括一般检查与病原特异性检查,病原体、抗原、 抗体、核酸检查等。 2.答案要点传染病的预防主要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来采取措施 即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①管理传染源: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参考最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对有传染性的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对接触者进行检 疫或预防、对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或隔离或教育、对感染动物进行处理;②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起主导作用的传播途径,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改善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采取消毒措施等;③保护易感人群:增强体质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以提 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 3.答案要点①治疗原则: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一 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②治疗方法:包括一般及支持疗法(如隔离、护理和
2 伤寒、斑疹伤寒等。 4.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 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5. 复发(relapse) 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 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症状再度出现时,称为复发。 6.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 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 长期潜伏成为携带者。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2. 问答题 1. 答案要点 ①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曾去地、过去史、 疫苗接种史、发病季节、当地疫情等;②临床表现:包括病人的症状与体征,发生的时间、 强度,有无特殊体征等;③实验室检查:包括一般检查与病原特异性检查,病原体、抗原、 抗体、核酸检查等。 2. 答案要点 传染病的预防主要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来采取措施, 即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①管理传染源: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参考最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对有传染性的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对接触者进行检 疫或预防、对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或隔离或教育、对感染动物进行处理;②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起主导作用的传播途径,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改善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采取消毒措施等;③保护易感人群:增强体质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以提 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 3. 答案要点 ①治疗原则: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一 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②治疗方法:包括一般及支持疗法(如隔离、护理和
心理治疗等一般治疗,饮食、血制品、水电解质等支持治疗):病原或特效疗法(如抗生 素、化学制剂、血清免疫制剂等人对症疗法、康复疗法、中医中药疗法等。 4.答案要点@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的,虽然目前还 有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未被确定;②有传染性:传染病能通过某种途径传染给他人,这是 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③有流行病学特征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 分;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流行、大流行、爆发流行;可有季节性、地区性、不同人群(年 龄、性别、职业等)的分布特征;④有感染后免疫:病后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 疫。感染后免疫在不同的传染病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些感染后免疫可避免再次感染,有 些侧不能甚至导致再次感染时病情加重 5.答案要点①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被非特异性免疫和/或特异性免疫 所清除;②隐性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及轻微的组织损伤 但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③显性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④ 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 带虫者。按发生时间不同分为健康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及潜伏期携带者,急性与慢性携 带者;⑤潜伏性感染:病原体长期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待机会成熟时(如机体免疫功能 下降)引起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 1.名词解释 1.同时感染(coinfection) 2.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3.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4.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3 心理治疗等一般治疗,饮食、血制品、水电解质等支持治疗);病原或特效疗法(如抗生 素、化学制剂、血清免疫制剂等)、对症疗法、康复疗法、中医中药疗法等。 4. 答案要点 ①有病原体: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的,虽然目前还 有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未被确定;②有传染性:传染病能通过某种途径传染给他人,这是 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③有流行病学特征: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 分;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流行、大流行、爆发流行;可有季节性、地区性、不同人群(年 龄、性别、职业等)的分布特征;④有感染后免疫:病后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 疫。感染后免疫在不同的传染病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些感染后免疫可避免再次感染,有 些则不能甚至导致再次感染时病情加重。 5. 答案要点 ①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被非特异性免疫和/或特异性免疫 所清除;②隐性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及轻微的组织损伤, 但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③显性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④ 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 带虫者。按发生时间不同分为健康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及潜伏期携带者,急性与慢性携 带者;⑤潜伏性感染:病原体长期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待机会成熟时(如机体免疫功能 下降)引起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 1. 名词解释 1. 同时感染(coinfection) 2.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3.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4.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5.血清转换(seroconversion) 2.问答题 1.试述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2.试述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预测意义。 3.试述重型肝炎主要的临床表现。 4.试述典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5.试述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6.试述重型肝炎的治疗。 3.病案分析 病例1.女,60岁,城区办公室职员,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退7天 尿色变黄2天,体检:体温36.8℃,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中度黄染,肝平软,无压 痛,肝肋下1.5cm可扪及,质软。周围血液WBC8.3×109/L,N0.74,L0.21,E0.05, RBC4.0×102/L,Hb138g/L,血清谷丙转氨酶740u/L,总胆红素84μmol/L。直接胆红 素40umol/L. ()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2)试述本例的鉴别诊断。 病例2某男性患者,45岁,乡镇企业工人,因腹胀,尿少2周就诊。诉近年来体力 下降较明显,易疲乏,间中有右上腹不适,尿黄,未予理会。患者在89年招工体检时无 异常发现。91年因车祸作头颅手术,术中曾输血1200ml。体查:脸色灰暗,肝掌征(+), 胸前毛细血管扩张,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未及,脾左肋下2cm,质Ⅱ,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ALT65u/L,AST102u/L,ALB30g/L,GLB41g/L,TB56umol/L,DB 24umol/L,WBC3.2×109/L,RBC3.6×1012/L,Hb12.4g/L,PLT72×109/L,AFP 102ng/
4 5. 血清转换(seroconversion) 2. 问答题 1. 试述 HBV DNA 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2. 试述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预测意义。 3. 试述重型肝炎主要的临床表现。 4. 试述典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5. 试述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6. 试述重型肝炎的治疗。 3. 病案分析 病例 1. 女,60 岁,城区办公室职员,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退 7 天, 尿色变黄 2 天,体检:体温 36.8℃,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中度黄染,肝平软,无压 痛,肝肋下 1.5cm 可扪及,质软。周围血液 WBC 8.3×109/L, N 0.74, L 0.21, E 0.05 , RBC 4.0×1012/L,Hb 138g/L,血清谷丙转氨酶 740u/L,总胆红素 84μmol/L。直接胆红 素 40μmol/L。 ⑴ 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⑵ 试述本例的鉴别诊断。 病例 2.某男性患者,45 岁,乡镇企业工人,因腹胀,尿少 2 周就诊。诉近年来体力 下降较明显,易疲乏,间中有右上腹不适,尿黄,未予理会。患者在 89 年招工体检时无 异常发现。91 年因车祸作头颅手术,术中曾输血 1200ml。体查:脸色灰暗,肝掌征(+), 胸前毛细血管扩张,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未及,脾左肋下 2cm,质Ⅱ,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ALT 65u/L,AST 102u/L, ALB 30g/L,GLB 41g/L,TB 56umol/L,DB 24umol/L,WBC 3.2×109/L,RBC 3.6×1012/L,Hb 12.4g/L,PLT 72×109/L,AFP 102ng/L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哪些诊断依据? (2)试述本病例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3)试述对本病例的治疗措施。 (④要明确本病例的诊断,需进一步作哪些检查? 答案 1.名词解释 1.同时感染(coinfection):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一个机体。如HBV的感染与HDV 感染同时发生。 2.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两种病原体的感染相继发生。如HBV的感染基础 上再出现另一种病原体的感染,如重叠HCV、HDV、HEV或HAV的感染。重叠感染常 可使病情加重。 3.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在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时,由于内毒素血 症、肾血管收缩、肾缺血、前列腺素E2减少、有效血容量下降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 和肾血流量降低,从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多为功能性的急性肾功能不全 4.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由于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 能障碍,出现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昏睡或香迷等的临床表现。 5.血清转换(seroconversion):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称为e系统血清转换。 HBsAg消失而抗HBs产生称为s系统血清转换。 2.问答题: 1.答案要点HBV DNA定量检测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 疗效等有重要意义
5 ⑴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哪些诊断依据? ⑵ 试述本病例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⑶ 试述对本病例的治疗措施。 ⑷ 要明确本病例的诊断,需进一步作哪些检查? 答案 1.名词解释 1. 同时感染(coinfection):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一个机体。如 HBV 的感染与 HDV 感染同时发生。 2.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两种病原体的感染相继发生。如 HBV 的感染基础 上再出现另一种病原体的感染,如重叠 HCV、HDV 、HEV 或 HAV 的感染。重叠感染常 可使病情加重。 3.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在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时,由于内毒素血 症、肾血管收缩、肾缺血、前列腺素 E2 减少、有效血容量下降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 和肾血流量降低,从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多为功能性的急性肾功能不全。 4.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由于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 能障碍,出现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昏睡或昏迷等的临床表现。 5. 血清转换(seroconversion):HBeAg 消失而抗 HBe 产生称为 e 系统血清转换。 HBsAg 消失而抗 HBs 产生称为 s 系统血清转换。 2.问答题: 1. 答案要点 HBV DNA 定量检测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 疗效等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