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于共振式和对杂化体的贡献 ■共振论对共振式稳定性的一些规定 a.共价键数目最多的共振式最稳定 稳定的共振式对 b.共振式的正负电荷越分散越稳定 杂化体的贡献大 c.具有完整的价电子层的共振式较稳定 d.负电荷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上的共振式较稳定 例1:1-丁烯的共振式 H2c=cH一cH2CH3 H2C一CH-CH2CH3H2C一CH-CH2CH3 最稳定,贡献大较稳定,贡献较大 不稳定,贡献小 (共价键数目最多) (碳正离子和碳负 (碳正离子和碳负 离子较稳定) 离子较不稳定) 8-8 H2c=CH一CH2CH3
3. 关于共振式和对杂化体的贡献 ◼ 共振论对共振式稳定性的一些规定 a. 共价键数目最多的共振式最稳定 b. 共振式的正负电荷越分散越稳定 c. 具有完整的价电子层的共振式较稳定 d. 负电荷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上的共振式较稳定 例 1:1-丁烯的共振式 稳定的共振式对 杂化体的贡献大 H2C CH CH2CH3 H2C CH CH2CH3 H2C CH CH2CH3 最稳定,贡献大 (共价键数目最多) 较稳定,贡献较大 (碳正离子和碳负 离子较稳定) 不稳定,贡献小 (碳正离子和碳负 离子较不稳定) − + H2C CH CH2CH3
例2:1,3-丁二烯的共振式 H2C=CH-CHECH2 H2C-CH=CH-CH2< H2C-CHECH-CH2 3 最稳定,贡献大 较稳定,贡献较大 (共价键数目最多) (分散的正负电荷,二取代双键) o E e仓 H2C=cH一CH一CH2 H2C一CH-CH=cH2 较稳定,贡献较大 (较稳定的碳正负离子) 6 6 H2C=CH-CH-CH2 H2C一CH-cH=cH2-H2C一CH-CH-CH2 8 不稳定,贡献较小,可忽略 最不稳定,不心考虑 (不稳定的碳正负离子) (共价键数目最少) 问题:从上面的分析能看出什么?
例 2:1, 3-丁二烯的共振式 H2C CH CH CH2 H2C CH CH CH2 4 5 H2C CH CH CH2 H2C CH CH CH2 H2C CH CH CH2 6 7 8 较稳定,贡献较大 (较稳定的碳正负离子) 不稳定,贡献较小,可忽略 (不稳定的碳正负离子) 最不稳定,不必考虑 (共价键数目最少) H2C CH CH CH2 H2C CH CH CH2 1 2 3 H2C CH CH CH2 最稳定,贡献大 (共价键数目最多) 较稳定,贡献较大 (分散的正负电荷,二取代双键) 问题:从上面的分析能看出什么?
例3:含杂原子的碳正离子 R=c一c|: R-CECI R R 较稳定,贡献大 6 (满足八隅体) R—c Q R一c=0-R R 如:卤代烯烃亲电加成取向的解释 Cl H-CI EC C-C 加成 H CI
例 3:含杂原子的碳正离子 如:卤代烯烃亲电加成取向的解释 R C Cl R R C Cl R R C O R R' R C O R R' 较稳定,贡献大 (满足八隅体) C C Cl H Cl C C Cl H C C Cl H Cl C C Cl H Cl 加成
例4:含羰基化合物(或离子)的共振式 H3c-CCH3 H3c6 CH3 H3C-C-CH3 最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贡献小 H2C=G—c一cH3+H2C=cc-CH3H2C-c=C—cH H⑥ 最稳定 较稳定 较稳定 H288-cH3+ 稳定因素:负电 H2C=C一cH 荷在电负性大的 碳负离子 烯醇负离子 原子上 稳定,贡献较大
例 4:含羰基化合物(或离子)的共振式 最稳定 最稳定 较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贡献小 稳定,贡献较大 较稳定 稳定因素:负电 荷在电负性大的 碳负离子 烯醇负离子 原子上 H2C C O CH3 H2C C O CH3 C H C O H2C CH3 C H C O H2C CH3 C H C O H2C CH3 + + − H3C C O CH3 H3C C O CH3 H3C C O CH3 − +
4.关于共振式数目与结构的稳定性 共振论认为:稳定的共振式越多,其杂化体越稳定 例:用共振论解释羧基的羰基氧的碱性比羟基氧强 OH OH R R—C OH OH H 有两个完全等价的共振式 R—c 稳定 OH 比较相应共轭 R、 碱的稳定性 OH2 没有其它稳定的共振式
4. 关于共振式数目与结构的稳定性 例:用共振论解释羧基的羰基氧的碱性比羟基氧强 共振论认为:稳定的共振式越多,其杂化体越稳定 R C O OH H R C OH OH or R C O OH2 R C OH OH 比较相应共轭 碱的稳定性 有两个完全等价的共振式 稳定 没有其它稳定的共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