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理发业行话 苗儿(头发)、条儿(毛乇巾)、长条细(面条;路)、气轮 儿(女性乳房)、顶盖儿(帽子)、气筒(鼻子)、车籼(脖子)、 咯咯儿(吹风机:谐“鸡”音)、剖不新(连:姓)、滴水儿(兵 谐“冰”音)、不透风(盐:谘“严”音)、圪*针(胡子)、圪桩 (躯干)、箩筐儿(腿:不包括脚)、老灵山(母亲)、一奶同 (兄弟姐姝)、老昌(中老年男性)、昌*灰(中老年已婚女 性)、灰子(媳妇)、龙棍儿(水)、水上飘(茶叶)、臭腿儿 (袜子)、亮子(窗)、咬牙(锁)、溜*甘*(一个)、岳*甘*(两 个)、汪*甘*三个)、则*甘*(四个)、愿*甘*(五个)、省 甘“(六个)、星*甘*(七个)、张*甘*(八个)、矮*甘*(九个)、 泡甘(十个)、溜干溜(一毛 一)、溜*丈儿溜*(一万一)
山西理发业行话 苗儿(头发)、条儿(毛巾)、长条细(面条;路)、气轮 儿(女性乳房)、顶盖儿(帽子)、气筒(鼻子)、车轴(脖子)、 咯咯儿(吹风机:谐 “ 鸡 ”音)、割不断(连:姓)、滴水儿(兵: 谐 “ 冰 ”音)、不透风(盐:谐 “ 严 ”音)、圪*针(胡子)、圪*桩 (躯干)、箩筐儿(腿:不包括脚)、老灵山(母亲)、一奶同 (兄弟姐妹)、老昌*(中老年男性)、昌*灰*(中老年已婚女 性)、灰子(媳妇)、龙棍儿(水)、水上飘(茶叶)、臭腿儿 (袜子)、亮子(窗)、咬牙(锁)、溜*甘*(一个)、岳*甘*(两 个)、汪*甘*(三个)、则*甘*(四个)、总*甘*(五个)、省* 甘*(六个)、星*甘*(七个)、张*甘*(八个)、矮*甘*(九个)、 泡*甘*(十个)、溜*干*溜* (一毛 一)、溜*丈儿溜*(一万一)
北京儿化韵的新老派差异 老派 新派 歌儿[kr5≠根儿[kar]歌儿=根儿[kr5 街儿eier≠鸡儿[cir3]街儿=鸡儿[ tier5 样儿[ir51]≠燕儿[i5 样儿=燕儿[ier5] 果儿kuor24≠滚儿[kar214]果儿=滚儿[kur2141
北京儿化韵的新老派差异 老派 新派 歌儿 [kr55 ]≠根儿 [kr55] 歌儿=根儿 [k r55 ] 街儿 [tier55 ]≠鸡儿 [tir55] 街儿=鸡儿 [tir55 ] 样儿 [ir51 ]≠燕儿 [i r51] 样儿=燕儿 [i r51 ] 果儿 [kuor214 ]≠滚儿 [kur214] 果儿=滚儿 [ku r214]
女国音和中学校园流行语 女国音:20世纪初推广“国语”以来,北京 些有文化的女性青少年下意识地将舌面 声母tc、te、c发成舌尖声母ts、ts、s: 心[can2einy}sian2 Sin 新鲜cin5cian]—[sin5sian3 ■北京中学流行语,用别的词代替副词“很”: 巨好、超难、狂多、怒流行、闷有趣、 豁厉害
女国音和中学校园流行语 女国音:20世纪初推广 “国语 ”以来,北京 一些有文化的女性青少年下意识地将舌面 声母t 、t 、 发成舌尖声母ts 、ts 、 s : 小心[iau214 in55 ]——[siau214 sin55 ] 新鲜[in55 ian55 ]——[sin55 sian55 ] 北京中学流行语,用别的词代替副词 “ 很 ” : 巨好、 超难、 狂多、 怒流行、 闷有趣、 豁厉害
三方言和共同语 n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渊源 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 ■共同语、标准语、通用语的异同
三 方言和共同语 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渊源 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 共同语、标准语、通用语的异同
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渊源 北方方言因其分布地域广、使用人口多, 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原因,在各方言中 最具优势,自古以来一直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 础。先秦《论语》所谓“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的“雅言、西汉扬雄《方言》所称的“通语、晋 代郭璞《方言注》提到的“兆方通语”、隋唐宋 《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所代表 的“正音”、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的“天下通 语”都属北方方言
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渊源 北方方言因其分布地域广、使用人口多, 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原因,在各方言中 最具优势,自古以来一直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 础。先秦《论语》所谓 “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 的 “雅言 ”、西汉扬雄《方言》所称的 “通语 ”、晋 代郭璞《方言注》提到的 “北方通语 ”、隋唐宋 《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所代表 的 “正音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的 “天下通 语 ”都属北方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