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忠沟通有效,患者情绪稳定,愿意接受输液治疗并积极配合。 2.患者及家属能理解输液的目的,了解药物的相关知识、输液过程中 的注意事项。 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无差错事故发生,操作程序清晰、规范 (二)颈外静脉输液法(看录像自学) 【目的】 1.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2,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行静脉内高营养疗法。 3.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 【评估】 同周围静脉输液法 【计划】做好四个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病人准备 4.环境淮备 【实施】操作流程 核对检查一准备药液一贴输液贴、加药一插输液器→核对解释一取 位一固定穿刺点→消毒皮肤一局部麻醉一穿刺血管一放置导丝一扩皮 一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再次抽回血→固定导管一接输液器→调节滴速 →暂停输液→再次输液一停止置管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查对制度。 2.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每天2次用0.5%碘伏与75%乙醇消毒局部, 待干,更换贴膜,更换贴膜时动作要轻柔,揭开贴膜时应从上至下, 防止导管拔出。 3.置管期间,每天早、晚用肝素生理盐水溶液进行冲管,冲管时应选 用20ml注射器以防止冲管时压力过大导致导管破损折断。 4.嘱患者避免刷烈的头颈部运动,防止挤压置管部位
1. 护患沟通有效,患者情绪稳定,愿意接受输液治疗并积极配合。 2. 患者及家属能理解输液的目的,了解药物的相关知识、输液过程中 的注意事项。 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无差错事故发生,操作程序清晰、规范。 (二)颈外静脉输液法(看录像自学) 【目的】 1.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2.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行静脉内高营养疗法。 3.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 【评估】 同周围静脉输液法。 【计划】做好四个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病人准备 4. 环境准备 【实施】操作流程 核对检查→-准备药液→贴输液贴、加药→插输液器→核对解释→取体 位→固定穿刺点→消毒皮肤→局部麻醉→穿刺血管→放置导丝→扩皮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再次抽回血→固定导管→接输液器→调节滴速 →暂停输液→再次输液→停止置管 【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查对制度。 2.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每天 2 次用 0.5%碘伏与 75%乙醇消毒局部, 待干,更换贴膜,更换贴膜时动作要轻柔,揭开贴膜时应从上至下, 防止导管拔出。 3.置管期间,每天早、晚用肝素生理盐水溶液进行冲管,冲管时应选 用 20ml 注射器以防止冲管时压力过大导致导管破损折断。 4.嘱患者避免剧烈的头颈部运动,防止挤压置管部位
5.注意观察置管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疼痛,渗血、脓性分泌物等炎性 反应。 液道皮与液时间的计 1.已知输入液体总量与计划所用输液时问,计算每分钟滴数 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 每分钟滴数 输液时间(分) 2.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用的时间 液体总量(m1)X点滴系数 输液时问() 每分钟滴数×60(分) 五、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 处理方法:将针头拔出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尖斜面繁贴血管壁或输液管扭曲 处理方法: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调整输液管位置。 3.针头堵塞 处理方法:更换针头另选静脉穿刺, 4.压力过低 处理方法:抬高输液瓶位置。 5.静脉痉挛 处理方法: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注射部位上端血管 (二)滴管内液面过高 (三)滴管内液面过低 (四)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5.注意观察置管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疼痛,渗血、脓性分泌物等炎性 反应。 输液速度与输液时间的计算 1.已知输入液体总量与计划所用输液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液体总量(ml)× 点滴系数 每分钟滴数 = 输液时间(分) 2.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用的时间 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 输液时间(h) = - 每分钟滴数×60(分) 五、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 处理方法:将针头拔出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或输液管扭曲 处理方法: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调整输液管位置。 3.针头堵塞 处理方法:更换针头另选静脉穿刺。 4.压力过低 处理方法:抬高输液瓶位置。 5.静脉痉挛 处理方法: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注射部位上端血管 (二)滴管内液面过高 (三)滴管内液面过低 (四)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