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0U-B-11-213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330024学分25总学时40理论28实验/上机12 英文课程名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汗课院(系)》 农学院 开课系 动物科学 修订时间2006年2月3日 课程简介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主要以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为基础,揭示营养物质在体内的 机理、规律及功能。研究发挥最大遗传潜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以及评定饲料对动物的营养 价值的应用基础科学,它是沟通动物饲养学与动物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桥梁,最终目标是为畜禽 饲养中科学配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用最少的饲料投入向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备产品,同 时诚少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奠定理论基础。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动物营养饲料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和实验实习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动物营养 的基本理论和营养 要量研究方法、饲料分类与主要营养特性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 各类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饲料配制方法。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养猪学、养禽学、养牛学、养 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推广等工作打下坚实的 基础,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明确动物营养与营养物质的概念:掌握各种营养物质 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之间以及营养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饲料与动物营养的 关系,了解饲料与畜体组成的差异: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掌握动物缺乏各种营养物质的症 状和导致动物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及其分析方法:掌握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动物 的营养需要特点、需要量及其估测方法:掌握饲养标准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 法和各饲料原料的特点及合理使用:掌握日粮的配制方法与饲喂方法等。为饲料生产和动物生产打下 基础。 I、采用多媒体或Powerpoint组织教学,图文相辅,使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有趣,以助 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要求学生按教学进程表和教材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后将每课教学内容进行纲目化总结, 以助学生对营养素在贪体内的量变质变过程的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便于 记忆掌握相关系统知识。 三、面向专业: 生物技术 四、先修课程
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330024 学分 2.5 总学时 40 理论 28 实验/上机 12 英文课程名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开课院(系) 农学院 开课系 动物科学 修订时间 2006 年 2 月 3 日 课 程 简 介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主要以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为基础,揭示营养物质在体内的 机理、规律及功能。研究发挥最大遗传潜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以及评定饲料对动物的营养 价值的应用基础科学,它是沟通动物饲养学与动物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桥梁,最终目标是为畜禽 饲养中科学配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用最少的饲料投入向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畜产品,同 时减少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奠定理论基础。 课 程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动物营养饲料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和实验实习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动物营养 的基本理论和营养需要量研究方法、饲料分类与主要营养特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各类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饲料配制方法。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养猪学、养禽学、养牛学、养羊学 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推广等工作打下坚实的 基础,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明确动物营养与营养物质的概念;掌握各种营养物质 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之间以及营养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饲料与动物营养的 关系,了解饲料与畜体组成的差异;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掌握动物缺乏各种营养物质的症 状和导致动物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及其分析方法;掌握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动物 的营养需要特点、需要量及其估测方法;掌握饲养标准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 法和各饲料原料的特点及合理使用;掌握日粮的配制方法与饲喂方法等。为饲料生产和动物生产打下 基础。 1、采用多媒体或 Powerpoint 组织教学,图文相辅,使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有趣,以助 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要求学生按教学进程表和教材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后将每课教学内容进行纲目化总结, 以助学生对营养素在畜禽体内的量变质变过程的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便于 记忆掌握相关系统知识。 三、面向专业: 生物技术 四、先修课程: GDOU-B-11-213
动物生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动物营养饲料学的内容涉及到物理、化学、数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 统计及实验设计等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序 章目名称 学时 学时 号 分配 章目名称 分配 1绪论 9维生素的营养 2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0 动物营养与问料学的研究方法 3 3水的营养 11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4蛋白质的营养 12饲料原料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13饲料添加剂 6脂类的营养 14 配合饲料 能值 15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 12 8矿物元素营养 绪 论 (2学时)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概念(A)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内容(A)、存在问腿和发展趋势(B》 味程安排(A) 思考题: (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学时) 第一节动物与饲料 、动物的营养物质、饲料和动物营养的概念(A) 二、营养物质的 一般作用(A 第二节动物体与饲料的组成 一、动物的必需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A) 二、饲料水分、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概念(A) 动描物体细成的士要若异(A) 本章重点:营养物质 饲料和动物营养、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 难点:动植物体组成的主要差异。 思考题: 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 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第二章水的营养 (1学时)
2 动物生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动物营养饲料学的内容涉及到物理、化学、数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 统计及实验设计等。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序 号 章目名称 学时 分配 序 号 章目名称 学时 分配 1 绪论 2 9 维生素的营养 2 2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 10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方法 3 3 水的营养 1 11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4 4 蛋白质的营养 2 12 饲料原料 3 5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2 13 饲料添加剂 2 6 脂类的营养 1 14 配合饲料 2 7 能值 1 15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 12 8 矿物元素营养 2 绪 论 (2 学时) 一、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概念(A) 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内容(A)、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B) 三、课程安排(A) 思考题: (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 学时) 第一节 动物与饲料 一、动物的营养物质、饲料和动物营养的概念(A) 二、营养物质的一般作用(A) 第二节 动物体与饲料的组成 一、动物的必需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A) 二、饲料水分、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概念(A) 三、动植物体组成的主要差异(A) 本章重点:营养物质、饲料和动物营养、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 难点:动植物体组成的主要差异。 思考题: 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 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第二章 水的营养 (1 学时)
第一节水的生理功能 水的主要生理功能(A) 第二节水的来源和排泄 动物体水的主要来源与排泄(A)。动物饮水质量(B) 本章重点:水的主要生理功能:动物饮水的要求。 难点:动物饮水的要求。 思考题: 1、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 2、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 第三章蛋白质的营养(2学时)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蛋白的组成及结构(B) 二、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A) 第二节 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 一、单胃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A)】 二、氨基酸营养(A) 三、AA平衡与理想蛋白质(A】 第三节反乌动物蛋白质营养 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A) 非蛋白氮的利用(A) 本章重点: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恭酸概念:氨基酸与蛋白质品质的关系 难点: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和幼龄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利用的特点 思考题: 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氢基酸中毒、氢基酸桔抗、理想蛋白、RDP、UDP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 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5、论述脂肖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2学时 第一节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一、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的种类(B) 二、碳水化合物对动物的营养作用(A)】 第二节单肖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A) 第三节 反刍动物碳水化 合物 A 本章重点:不同种类动物对各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点 难点:不同种类动物对各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点。 思考题: 1、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 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 4、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5、NSP的概
3 第一节 水的生理功能 水的主要生理功能(A) 第二节 水的来源和排泄 动物体水的主要来源与排泄(A)。动物饮水质量(B) 本章重点:水的主要生理功能;动物饮水的要求。 难点:动物饮水的要求。 思考题: 1、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 2、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 第三章 蛋白质的营养 (2 学时)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蛋白的组成及结构(B) 二、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A) 第二节 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 一、单胃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A) 二、氨基酸营养(A) 三、AA 平衡与理想蛋白质(A) 第三节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 一、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A) 二、非蛋白氮的利用(A) 本章重点: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概念;氨基酸与蛋白质品质的关系 难点: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和幼龄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利用的特点 思考题: 1、 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 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 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NPN 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5、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2学时) 第一节 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一、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的种类(B) 二、碳水化合物对动物的营养作用(A) 第二节 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A) 第三节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A) 本章重点:不同种类动物对各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点。 难点:不同种类动物对各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点。 思考题: 1、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 2、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 3、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5、NSP 的概念
第五章脂类的营养(1学时) 第一节饲料中的脂类物质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一、饲料中的脂类物质的种类及其特点(B) 二、脂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作用(A) 第二节动物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A) 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A) 第三节必需脂肪 一、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A) 二、必需脂肪酸的生理作用及缺乏症(B) 本章重点: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不同种类动物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利用特点。 难点: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和生理功能。 思考: 1、必需脂肪酸、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2、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哪几种? 3、比较非反乌动物和反乌动物脂防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4、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 第大章能值 (1学时) 第一节能量单位及能量来源 一、能量单位(A) 二、能量来源(B) 第二节能量代谢 二、消化能(A) 三、代谢能(A) 四、净能(A) 第三节动物能量需题的表示体系(A) 本重点: 饲料总能、可清化能、代谢能、净能、体增热的概念: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过程中的 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表观消化能与真实消化能的概念及其含义:表观代谢能与真实代谢能的概念及其含义。 思考颗: 1、热增耗(HI)、TMEn的概念,DE、ME、NE的定义或计算 2、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平均燃烧热分别为多少? 描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第七比章矿物元素营养 (2学时) 第一节概述 、动物必需矿物元素的种类及日粮中常需补充的矿物元素种类(A) 物元清 的一般生理作用(B) 第二节常量元素 一、各常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分布(B) 二、各常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来源与供给(A) 4
4 第五章 脂类的营养 (1 学时) 第一节 饲料中的脂类物质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一、饲料中的脂类物质的种类及其特点(B) 二、脂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作用(A) 第二节 动物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A) 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A) 第三节 必需脂肪酸 一、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A) 二、必需脂肪酸的生理作用及缺乏症(B) 本章重点: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不同种类动物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利用特点。 难点: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和生理功能。 思考题: 1、必需脂肪酸、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2、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哪几种? 3、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4、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 第六章 能值 (1 学时) 第一节 能量单位及能量来源 一、能量单位(A) 二、能量来源(B) 第二节 能量代谢 一、总能(A) 二、消化能(A) 三、代谢能(A) 四、净能(A) 第三节 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A) 本章重点:饲料总能、可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体增热的概念;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过程中的 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表观消化能与真实消化能的概念及其含义;表观代谢能与真实代谢能的概念及其含义。 思考题: 1、热增耗(HI)、TMEn 的概念,DE、ME、NE 的定义或计算 2、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平均燃烧热分别为多少? 3、描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第七章 矿物元素营养 (2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动物必需矿物元素的种类及日粮中常需补充的矿物元素种类(A) 二、矿物元素的一般生理作用(B) 第二节 常量元素 一、各常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分布(B) 二、各常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来源与供给(A)
三、影响动物对各常量元素需要和利用的因素并能应用于生产上预防缺乏症的产生和分析出现缺乏的 原因(B) 四、钙、磷、钠、氯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其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A) 第三节 微量元素 一、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矿物元素需要和利用的主要因素(B) 二、铁、铜、钴、硒、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这些元素需要和利用的 重要因素(A) 本章重点:钙、磷、钠、氯和铁、铜、钴、砥、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 对其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难点:钙、磷、钠、氯和铁、铜、钴、、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其 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思考题: 1、必需微量元素、白肌病、皮肤不完全角化症、滑难症的概念 2、各种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 、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丸 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章维生素的营养 (2学时》 第一节概述 、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二、维生素的衡量单位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一、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普养特点: 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以及在动物植物体存在的形式: 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症 四、饲料中维生素K的拈抗物。 第三节水溶性维生素 一、水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营养特点: 二、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饲料中水溶性维生素的牯抗物, 本章重点 各种维生 物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要缺乏症 难点: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症。 思考题: 1、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概念。 2、各种维生素缺乏的典型症状及其机理 3、生产实践中怎样考虑单胃非草食动物维生素的需要? 4、论述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5、简述维生素的需要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九章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方法 (3学时 第一节化学分析法 营养物质的分析(包括概略养分和纯养分分析)(A) 第二节消化实验 一、消化试验概念(A)
5 三、影响动物对各常量元素需要和利用的因素并能应用于生产上预防缺乏症的产生和分析出现缺乏的 原因(B) 四、钙、磷、钠、氯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其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A) 第三节 微量元素 一、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矿物元素需要和利用的主要因素(B) 二、铁、铜、钴、硒、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这些元素需要和利用的 重要因素(A) 本章重点:钙、磷、钠、氯和铁、铜、钴、硒、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 对其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难点:钙、磷、钠、氯和铁、铜、钴、硒、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其 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思考题: 1、必需微量元素、白肌病、皮肤不完全角化症、滑腱症的概念。 2、各种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 3、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章 维生素的营养 (2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二、维生素的衡量单位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营养特点; 二、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以及在动物植物体存在的形式; 三、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症; 四、饲料中维生素 K 的拮抗物。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一、水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营养特点; 二、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三、饲料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拮抗物。 本章重点:各种维生素对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症。 难点: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症。 思考题: 1、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概念。 2、各种维生素缺乏的典型症状及其机理。 3、生产实践中怎样考虑单胃非草食动物维生素的需要? 4、论述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5、简述维生素的需要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九章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方法 (3 学时) 第一节 化学分析法 营养物质的分析(包括概略养分和纯养分分析)(A) 第二节 消化实验 一、消化试验概念(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