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A》教案 第一讲 1主要内容: 绪论:投影概念,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点的二面投影及其投影规律。 2.教学目的: 概括了解掌握本门课的目的和作用。简介图示和图解法。 掌握点的二面正投影和投影规律。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本门课的学习方法以及投影规律。难点是如何理解三 维平面的相互转换,培养空间想象力。 5.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对用二维表达三维立体的图示法易出现偏差,空间想象力欠 缺。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用模型加以辅助。 7其它: 作业:P151。 复习所学内容并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A》教案 第一讲 1.主要内容: 绪论:投影概念,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点的二面投影及其投影规律。 2.教学目的: 概括了解掌握本门课的目的和作用。简介图示和图解法。 掌握点的二面正投影和投影规律。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本门课的学习方法以及投影规律。难点是如何理解三 维平面的相互转换,培养空间想象力。 5.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对用二维表达三维立体的图示法易出现偏差,空间想象力欠 缺。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用模型加以辅助。 7.其它: 作业:P151。 复习所学内容并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二讲 1.主要内容: 点的三投影、坐标及两点的相对位置。 2.教学目的: 掌握点的三投影规律。引入坐标系加以确定点的空间位置以及相 对位置。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的运用。学会由点的两个投影补作第三 个投影。难点是对三投影面的展开的理解以及空间点和其投影的相 互关系。 5.易出现的问题: 绘图质量难保证。度量欠准确。对于投影规律是否真正掌握和理 解。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结合提问,用图示和模型辅助教学。 7其它: 布置作业P152(2-6选作),P153(2-10、2- 12二选一)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一讲课内容
第二讲 1.主要内容: 点的三投影、坐标及两点的相对位置。 2.教学目的: 掌握点的三投影规律。引入坐标系加以确定点的空间位置以及相 对位置。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的运用。学会由点的两个投影补作第三 个投影。难点是对三投影面的展开的理解以及空间点和其投影的相 互关系。 5.易出现的问题: 绘图质量难保证。度量欠准确。对于投影规律是否真正掌握和理 解。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结合提问,用图示和模型辅助教学。 7.其它: 布置作业P152(2-6选作),P153(2-10、2- 12二选一)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一讲课内容
第三讲 1主要内容: 直线的投影,直线上的点,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的倾 角和线段实长的求法(直角三角形法和换面法)。 2.教学目的: 学习直线的投影规律,了解直线的投影特性。掌握运用图解法和 换面法解决直线的倾角和实长。熟练定比定律的应用。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法和 换面法求解线段实长和倾角。难点是对于直角三角形法中四要素的 理解是否深入。解析法和换面法的区别是否明确。 5.易出现的问题: 直角三角形法中真假两要素的识别易出问题。换面法中新旧投影 体系间的关系需明确。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结合例题阐明理论知识。 7其它: 布置作业:P154(3-2、3-4可选作)、P155。 复习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三讲 1.主要内容: 直线的投影,直线上的点,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的倾 角和线段实长的求法(直角三角形法和换面法)。 2.教学目的: 学习直线的投影规律,了解直线的投影特性。掌握运用图解法和 换面法解决直线的倾角和实长。熟练定比定律的应用。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法和 换面法求解线段实长和倾角。难点是对于直角三角形法中四要素的 理解是否深入。解析法和换面法的区别是否明确。 5.易出现的问题: 直角三角形法中真假两要素的识别易出问题。换面法中新旧投影 体系间的关系需明确。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结合例题阐明理论知识。 7.其它: 布置作业:P154(3-2、3-4可选作)、P155。 复习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四讲 1主要内容: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直角投影法则。 2.教学目的: 使学生对两直线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图示法全面理 解。学会表达,同时掌握用直角投影法则解决垂直问题,结合换面 法。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侧重点在于投影中相对位置直线的判断方法以及直角投影法则的 逆定理的应用。难点在于重影点的判断以及垂直问题的图解方法。 5.易出现的问题: 可见性的判断易出现偏差,在垂直问题中平行线的特性易忽视。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结合举例并提问。 7.其它: 布置作业:P156、P157、P158。 复习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四讲 1.主要内容: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直角投影法则。 2.教学目的: 使学生对两直线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图示法全面理 解。学会表达,同时掌握用直角投影法则解决垂直问题,结合换面 法。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侧重点在于投影中相对位置直线的判断方法以及直角投影法则的 逆定理的应用。难点在于重影点的判断以及垂直问题的图解方法。 5.易出现的问题: 可见性的判断易出现偏差,在垂直问题中平行线的特性易忽视。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结合举例并提问。 7.其它: 布置作业:P156、P157、P158。 复习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五讲 1主要内容: 平面的投影。平面内点和直线。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2.教学目的: 掌握平面的图示表示方法以及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学会面 上定点和直线(辅助线法)。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特殊位置平面(平行面、垂直面)不同类型的投影特点。 难点是注意真正理解平行面与垂直面的不同之处。 5.易出现的问题: 对于面上直线和点的从属性需明确,另外面的实形问题和角度问 题还需进一步理解。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辅助模型结合举例。课堂上进行提问与反提问。 7.其它: 布置作业:P159、P160。 复习并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五讲 1.主要内容: 平面的投影。平面内点和直线。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2.教学目的: 掌握平面的图示表示方法以及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学会面 上定点和直线(辅助线法)。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特殊位置平面(平行面、垂直面)不同类型的投影特点。 难点是注意真正理解平行面与垂直面的不同之处。 5.易出现的问题: 对于面上直线和点的从属性需明确,另外面的实形问题和角度问 题还需进一步理解。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辅助模型结合举例。课堂上进行提问与反提问。 7.其它: 布置作业:P159、P160。 复习并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