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机设专业适用)课程代码:04020431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时数:48学分数:3执笔者:曹仁涛编写日期:2015年10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研究机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奠定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二、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生产率及成本的主要因素。2.了解常用刀具的结构特点,熟悉车刀的主要角度。3.掌握常用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通过对各种表面加工的分析,具有较合理的选用加工方法的能力,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内容,了解制订加工工艺的原则和方法,具有制订典型零件加工的初步技能。5:了解特种加工方法。。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6三、 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总论(1)机械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制造技术国内外现状,本课程研究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2:机械制造工艺装备(10)金属切削刀具、机床、机床夹具3.切削过程及控制(8),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工作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切削液,切削用量,磨削过程及磨削切削过程及切屑类型机理。4.机械加工质量分析(5)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等:常用加工方法综述(7)车削、钻镗、刨拉、铣削和磨削工艺特点及应用6.特种加工简介(1)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典型表面加工工艺(5)外圆表面加工,孔加工,平面加工,成形表面加工,螺纹加工,齿形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0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念,,工艺尺寸链,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的安装,机械加工等路线的拟定,典型零件工艺过程。9.先进制造技术(1)柔性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系统,先进生产模式等。四、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几何精度控制与应用》、《机械原理》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冯之敬主编《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张福润徐鸿本刘延林《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设专业适用) 课程代码: 04020431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时数: 48 学分数: 3 执笔者:曹仁涛 编写日期: 2015 年 10 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研究机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 础课。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奠定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 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 .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生产率及成本的主要因素。 2 .了解常用刀具的结构特点,熟悉车刀的主要角度。 3 .掌握常用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通过对各种表面加工的分析,具有较合理的选用加工方法的能力。 4 .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内容,了解制订加工工艺的原则和方法,具有制订典型零件加工的初步技 能。 5 .了解特种加工方法。 6 .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三、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1 .总论 ( 1 ) 机械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制造技术国内外现状,本课程研究内容、特点及学习 方法。 2 .机械制造工艺装备 ( 10 ) 金属切削刀具、机床、机床夹具。 3 .切削过程及控制 ( 8 ) 切削过程及切屑类型,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工作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切削液,切削用量,磨削过程及磨削 机理。 4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 ( 5 ) 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等。 5 .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 7 ) 车削、钻镗、刨拉、铣削和磨削工艺特点及应用。 6 .特种加工简介 ( 1 ) 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 7 .典型表面加工工艺 ( 5 ) 外圆表面加工,孔加工,平面加工,成形表面加工,螺纹加工,齿形加工。 8 .工艺规程设计 (10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念,工艺尺寸链,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的安装,机械加工等路线的拟定,典型零件 工艺过程。 9 .先进制造技术 ( 1 ) 柔性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系统,先进生产模式等。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几何精度控制与应用》、《机械原理》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冯之敬主编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福润 徐鸿本 刘延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卢秉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于骏一邹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六、几点说明本课程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为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前必须进行金工实习,除此之外,应加强以下教学环节:,充实和完善实验,充实教具模型;2.加强电化教学;3.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安排工艺设计;4.组织必要的外厂参观或进行其他工艺实践《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车辆工程专业适用)课程代码:04020831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学时数:40学分数:2.5执笔者:曹仁涛编写日期:2015年10月一、 课程性质和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研究机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奠定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生产率及成本的主要因素。2.了解常用刀具的结构特点,熟悉车刀的主要角度。3。掌握常用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通过对各种表面加工的分析,具有较合理的选用加工方法的能力。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内容,了解制订加工工艺的原则和方法,具有制订典型零件加工的初步技能。5.了解特种加工方法。6: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三、 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d总论(1)机械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制造技术国内外现状,本课程研究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2.机械制造工艺装备(8)金属切削刀具、机床、机床夹具3。切削过程及控制(8)切削过程及切屑类型,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工作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切削液,切削用量,磨削过程及磨削机理。4。机械加工质量分析(5)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等。常用加工方法综述(5)车削、钻镗、刨拉、铣削和磨削工艺特点及应用。6.特种加工简介(1)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
卢秉恒主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于骏一 邹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六、几点说明 本课程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为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前必须进行金工实习,除此之外,应加强以 下教学环节: 1 .充实和完善实验,充实教具模型; 2 .加强电化教学; 3 .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安排工艺设计; 4 .组织必要的外厂参观或进行其他工艺实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车辆工程专业适用) 课程代码: 04020831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学时数: 40 学分数: 2.5 执笔者:曹仁涛 编写日期: 2015 年 10 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研究机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 础课。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奠定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 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 .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生产率及成本的主要因素。 2 .了解常用刀具的结构特点,熟悉车刀的主要角度。 3 .掌握常用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通过对各种表面加工的分析,具有较合理的选用加工方法的能力。 4 .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内容,了解制订加工工艺的原则和方法,具有制订典型零件加工的初步技 能。 5 .了解特种加工方法。 6 .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三、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1 .总论 ( 1 ) 机械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制造技术国内外现状,本课程研究内容、特点及学习 方法。 2 .机械制造工艺装备 ( 8 ) 金属切削刀具、机床、机床夹具。 3 .切削过程及控制 ( 8 ) 切削过程及切屑类型,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工作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切削液,切削用量,磨削过程及磨削 机理。 4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 ( 5 ) 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等。 5 .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 5 ) 车削、钻镗、刨拉、铣削和磨削工艺特点及应用。 6 .特种加工简介 ( 1 ) 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
7:典型表面加工工艺(5)外圆表面加工,孔加工,平面加工,成形表面加工,螺纹加工,齿形加工。,工艺规程设计(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念,工艺尺寸链,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的安装,机械加工等路线的拟定,典型零件工艺过程。9.先进制造技术(1)柔性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系统,先进生产模式等。四、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几何精度控制与应用》、《机械原理》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冯之敬主编《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张福润 徐鸿本刘延林《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卢秉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于骏一邹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六、几点说明本课程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为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前必须进行金工实习,除此之外,应加强以下教学环节:1.充实和完善实验,充实教具模型;2:加强电化教学;3.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安排工艺设计;4.组织必要的外厂参观或进行其他工艺实践。《金工实习》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1941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学时数 5周学分数5执笔者 曹仁涛编写日期2015年10月一、金工实习的性质和目的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学习《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先修课。金工实习以实践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与自学为辅。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2.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在主要工种上应具有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的实践能力。3.在质量和经济意识、安全与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二、 金工实习教学基本要求与主要内容(一)铸造 (3天)1.铸造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1)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应用、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2)了解型砂、芯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及其组成(3)熟悉铸件分型面的选择;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块等)的特点及应用;了解三箱、刮板等造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7 .典型表面加工工艺 ( 5 ) 外圆表面加工,孔加工,平面加工,成形表面加工,螺纹加工,齿形加工。 8 .工艺规程设计 ( 6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念,工艺尺寸链,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的安装,机械加工等路线的拟定,典型零件 工艺过程。 9 .先进制造技术 ( 1 ) 柔性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系统,先进生产模式等。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几何精度控制与应用》、《机械原理》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冯之敬主编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福润 徐鸿本 刘延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卢秉恒主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于骏一 邹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六、几点说明 本课程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为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前必须进行金工实习,除此之外,应加强以 下教学环节: 1 .充实和完善实验,充实教具模型; 2 .加强电化教学; 3 .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安排工艺设计; 4 .组织必要的外厂参观或进行其他工艺实践。 《金工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401941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学时数 5周 学分数 5 执笔者 曹仁涛 编写日期2015年10月 一、金工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学习《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先修 课。金工实习以实践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与自学为辅。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 1.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结构﹑工夹 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在主要工种上应具有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 造的实践能力。 3.在质量和经济意识、安全与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 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 二、金工实习教学基本要求与主要内容: (一)铸造(3天) 1.铸造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 (1)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应用、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2)了解型砂、芯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及其组成; (3)熟悉铸件分型面的选择;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块等)的特点及应用;了解三箱、 刮板等造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4)了解芯子的作用、结构及制造方法(5)熟悉砂型的结构,分清零件、模样和铸件之间的关系和区别;(6)了解浇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7)了解熔炼设备及浇注工艺:(8)了解铸件的落砂和清理,了解常见铸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9)了解常见特种铸造的特点及应用。2)基本技能(1)掌握手工两箱造型(包括造芯)的操作技能:造上箱、下箱、起模与修型、造芯与下芯、浇注、落砂和清理(2)能对铸件进行初步的工艺分析:选择和确定分型面、浇注系统与冒口、铸造工艺参数等。2.铸造实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1)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与应用(1)铸造生产的工艺过程:制模、配砂、造型、造芯、合箱、熔炼、浇注、落砂、清理和检验;(2)铸造生产毛坏(或零件)的特点及应用。2)型砂 (芯砂)2(1)型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强度、透气性、耐火性、退让性、可塑性和溃散性等;(2)型砂的组成(原砂、粘结剂、附加物和水等)和各组成部分作用;(3)芯砂性能要求的特点及组成(粘土砂、油砂、树脂砂等)3)手工造型(1)砂型的组成;(2)砂箱与造型工具(底板、刮板、春砂锤、手风箱、镊刀、通气针、起模外、秋叶、砂勾等)的名称及应(3)进行两箱手工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决等),并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应用;(4)示范三箱、刮板等造型方法,了解它们的特点及应用;4)铸造工艺(1)铸件分型面的选择和确定原则;(2)浇注系统的组成(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绕道)、作用和开设;(3)冒口的作用和安放;(4)铸造工艺参数(加工余量、不铸出孔与槽、拔模斜度、铸造收缩率、铸造圆角等),分清零件、模样、铸件之间的差别。5)芯 (或称芯子))芯子的组成及作用;(2)常见芯盒的结构(整体式、对开式、可拆式等);(3)芯骨与通气孔的作用和位置;(4)进行简单芯子的制造;6)金属的熔炼及浇注工艺()熔炼设备(冲天炉、感应炉、电弧炉、埚炉等)的大致结构及应用)(2)中频感应电炉的结构及熔化操作大致过程;(3)进行铝合金的熔化和浇注7)铸件常见的缺陷(气孔、缩孔、缩松、砂眼、裂纹、冷隔、浇不足、错箱等)及其产生原因8)铸造生产的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介绍(二)锻压 (1天)1.锻压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1)了解锻压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2)了解坏料加热的目的和方法。碳素钢的锻造温度范围。常见加热缺陷(3)了解锻造加热炉的大致结构和操作,了解锻件的冷却方法;(4)了解自由锻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自由锻基本工序的特点,了解轴类和盘类锻件的锻造工艺过呈(5)了解冲压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冲压基本工序和简单冲模结构(6)了解常见锻造和冲压的缺陷及产生原因;(3)了解锻压生产的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2) 基本技能 ()掌握简单自由锻锻件的手工操作技能;
(4)了解芯子的作用、结构及制造方法; (5)熟悉砂型的结构,分清零件、模样和铸件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6)了解浇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7)了解熔炼设备及浇注工艺; (8)了解铸件的落砂和清理,了解常见铸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9)了解常见特种铸造的特点及应用。 2)基本技能 (1)掌握手工两箱造型(包括造芯)的操作技能:造上箱、下箱、起模与修型、造芯与下芯、浇注、落砂和 清理; (2)能对铸件进行初步的工艺分析:选择和确定分型面、浇注系统与冒口﹑铸造工艺参数等。 2. 铸造实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1) 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与应用 (1)铸造生产的工艺过程:制模、配砂、造型、造芯、合箱、熔炼、浇注、落砂、清理和检验; (2)铸造生产毛坯(或零件)的特点及应用。 2) 型砂(芯砂) (1)型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强度、透气性、耐火性、退让性、可塑性和溃散性等; (2)型砂的组成(原砂、粘结剂、附加物和水等)和各组成部分作用; (3)芯砂性能要求的特点及组成(粘土砂、油砂、树脂砂等)。 3) 手工造型 (1)砂型的组成; (2)砂箱与造型工具(底板、刮板、舂砂锤、手风箱、镘刀、通气针、起模外、秋叶、砂勾等)的名称及应 用; (3)进行两箱手工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决等),并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4)示范三箱、刮板等造型方法,了解它们的特点及应用; 4) 铸造工艺 (1)铸件分型面的选择和确定原则; (2)浇注系统的组成(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绕道)、作用和开设; (3)冒口的作用和安放; (4)铸造工艺参数(加工余量、不铸出孔与槽、拔模斜度、铸造收缩率、铸造圆角等),分清零件、模样、 铸件之间的差别。 5) 芯(或称芯子) (l)芯子的组成及作用; (2)常见芯盒的结构(整体式、对开式、可拆式等); (3)芯骨与通气孔的作用和位置; (4)进行简单芯子的制造; 6) 金属的熔炼及浇注工艺 (l)熔炼设备(冲天炉、感应炉﹑电弧炉、坩埚炉等)的大致结构及应用; (2)中频感应电炉的结构及熔化操作大致过程; (3)进行铝合金的熔化和浇注. 7)铸件常见的缺陷(气孔、缩孔、缩松、砂眼、裂纹、冷隔、浇不足、错箱等)及其产生原因 8)铸造生产的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介绍 (二) 锻压(1天) 1.锻压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 1) 基本知识 (1)了解锻压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2)了解坯料加热的目的和方法。碳素钢的锻造温度范围。常见加热缺陷; (3)了解锻造加热炉的大致结构和操作,了解锻件的冷却方法; (4) 了解自由锻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自由锻基本工序的特点,了解轴类和盘类锻件的锻造工艺过 程; (5)了解冲压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冲压基本工序和简单冲模结构; (6)了解常见锻造和冲压的缺陷及产生原因; (7)了解锻压生产的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2) 基本技能 (l)掌握简单自由锻锻件的手工操作技能;
(2)能对自由锻锻件进行初步工艺分析。2.锻压实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1)锻造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1)锻造生产的工艺过程:下料一金属加热一施加外力产生塑性变形锻件冷却;(2)工艺特点: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通过产生塑性变形来改变内部组织,提高和改善力学性能。锻造只适应于塑性金属材料;通过改变形状,可节省金属材料,实现无切削或少切削加工;(3)应用:用于制造承受重载荷和冲击载荷的重要机器零件与工具等。2)金属坏料的加热与锻件的冷却()了解坏料加热的目的与要求;(2)碳素钢的锻造温度范围,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的确定、加热时温度的观察;(3)锻造加热炉:电炉:(4)加热缺陷:氧化、脱碳、过热、过烧及内部裂纹等;(5)锻件冷却的方法3)手工自由锻(1)掌握自由锻基本工序(镦粗、拔长、冲孔、弯曲、扭转、错移、切断等)的特点及工艺规则(2)锻造用工具:铁砧、钳子、大锤、小锤、冲子、啃子、剁刀等;(3)进行六角螺母和榔头等的手工锻造操作4)冲压(1)冲压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及安全技术(2)冲压设备(冲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简单冲模的结构(4)冲压的基本工序(落料、冲孔、拉深、弯曲等),进行冲孔(或弯曲等)的示范操作和学生操作;5)常见锻造和冲压缺陷的介绍;6)冲压件(由学生自行设计)的制作。(三)焊接 (1天)1.焊接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1)了解焊接方法的种类、特点、应用及生产工艺过程;(2)了解手弧焊机的种类、结构、性能及应用:(3)了解焊条的组成与作用;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特点;熟悉结构钢焊条的牌号与含义(4) 了解常用焊接接头形式和坡口形式(5)熟悉手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了解不同空间位置对焊接的影响;(6)了解气焊设备的组成与作用;;气焊火焰的种类与应用;焊丝与焊剂的作用;(7)熟悉气割原理、过程及金属气割条件(8)了解其它焊接方法(电阻焊、气体保护焊、埋弧自动焊等)的特点和应用;(9)了解熔化焊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10)了解焊接生产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2)基本技能(1)能正确选择手弧焊焊接电流和调整气焊的火焰(2)独立进行手弧焊和气焊的平焊操作。2.焊接实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1)了解焊接的种类、特点及应用(1)焊接方法的分类:熔化焊和压焊等;(2)焊接接头的组成:母材、焊缝、热影响区;(3)焊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制造金属构件、零件和修补零件)。2)手弧焊()手弧焊的焊接过程、焊接电弧及焊接安全技术;(2)手弧焊机的种类(直流、交流)、结构(包括电流调节方法)、性能与应用;(3)焊接用工具:焊钳、面罩、清渣锤、钢丝刷等;(4)焊条的组成(焊芯和药皮)、作用、种类(包括酸性与碱性焊条的特点)、结构钢焊条的牌号和含义;(5)焊接接头形式(对接、搭接、角接、T字接等)、坡口形式(I型、V型、Y型、X型等)及焊接位置(平焊、立焊、横焊和仰焊等)的名称和特点(6)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焊条直径、焊接电弧、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层数等)的选用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2)能对自由锻锻件进行初步工艺分析。 2.锻压实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1) 锻造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1)锻造生产的工艺过程:下料---金属加热---施加外力产生塑性变形---锻件冷却; (2)工艺特点: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通过产生塑性变形来改变内部组织,提高和改善力学性能。锻造只 适应于塑性金属材料;通过改变形状,可节省金属材料,实现无切削或少切削加工; (3)应用:用于制造承受重载荷和冲击载荷的重要机器零件与工具等。 2) 金属坯料的加热与锻件的冷却 (l)了解坯料加热的目的与要求; (2)碳素钢的锻造温度范围,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的确定、加热时温度的观察; (3)锻造加热炉:电炉; (4)加热缺陷:氧化、脱碳、过热、过烧及内部裂纹等; (5)锻件冷却的方法. 3)手工自由锻 (1)掌握自由锻基本工序(镦粗、拔长、冲孔、弯曲、扭转、错移、切断等)的特点及工艺规则 (2)锻造用工具:铁砧、钳子、大锤、小锤、冲子、啃子、剁刀等; (3)进行六角螺母和榔头等的手工锻造操作。 4)冲压 (1)冲压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及安全技术; (2)冲压设备(冲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简单冲模的结构; (4)冲压的基本工序(落料、冲孔、拉深、弯曲等),进行冲孔(或弯曲等)的示范操作和学生操作; 5)常见锻造和冲压缺陷的介绍; 6)冲压件(由学生自行设计)的制作。 (三)焊接(1天) 1.焊接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 (1)了解焊接方法的种类、特点、应用及生产工艺过程; (2)了解手弧焊机的种类、结构、性能及应用; (3)了解焊条的组成与作用;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特点;熟悉结构钢焊条的牌号与含义; (4)了解常用焊接接头形式和坡口形式; (5)熟悉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了解不同空间位置对焊接的影响; (6)了解气焊设备的组成与作用;气焊火焰的种类与应用;焊丝与焊剂的作用; (7)熟悉气割原理、过程及金属气割条件; (8)了解其它焊接方法(电阻焊、气体保护焊、埋弧自动焊等)的特点和应用; (9)了解熔化焊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10)了解焊接生产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2)基本技能 (1)能正确选择手弧焊焊接电流和调整气焊的火焰; (2)独立进行手弧焊和气焊的平焊操作。 2.焊接实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1)了解焊接的种类、特点及应用 (1)焊接方法的分类:熔化焊和压焊等; (2)焊接接头的组成:母材、焊缝、热影响区; (3)焊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制造金属构件、零件和修补零件)。 2)手弧焊 (l)手弧焊的焊接过程、焊接电弧及焊接安全技术; (2)手弧焊机的种类(直流、交流)、结构(包括电流调节方法)、性能与应用; (3)焊接用工具:焊钳、面罩、清渣锤、钢丝刷等; (4)焊条的组成(焊芯和药皮)、作用、种类(包括酸性与碱性焊条的特点)、结构钢焊条的牌号和含义; (5)焊接接头形式(对接、搭接、角接、T字接等)、坡口形式(I型、V型、Y型、X型等)及焊接位置(平 焊、立焊、横焊和仰焊等)的名称和特点; (6)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焊条直径、焊接电弧、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层数等)的选用及对焊接质量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