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1主要内容: 用平面内的最大斜度线求解平面倾角。平面的换面(求平面的倾 角和实形等几何问题)。 2.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平面实形和倾角的求作方法,包括解析法和换 面法。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理解平面内的最大斜度线的作用以及掌握求作方法。难点 是求作最大斜度线时,需深入理解最大斜度线与平面上投影面平行 线的关系以及图示方法。 5.易出现的问题: 平面对于不同投影面的不同倾角需用相应的最大斜度线。在这 点上学生易混淆。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图示并举例。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7其它: 布置作业:P161、P162(迹线面的习题不作,410不作)。 复习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六讲 1.主要内容: 用平面内的最大斜度线求解平面倾角。平面的换面(求平面的倾 角和实形等几何问题)。 2.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平面实形和倾角的求作方法,包括解析法和换 面法。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理解平面内的最大斜度线的作用以及掌握求作方法。难点 是求作最大斜度线时,需深入理解最大斜度线与平面上投影面平行 线的关系以及图示方法。 5.易出现的问题: 平面对于不同投影面的不同倾角需用相应的最大斜度线。在这一 点上学生易混淆。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图示并举例。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7.其它: 布置作业:P161、P162(迹线面的习题不作,4-10不作)。 复习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七讲 1主要内容: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 行)及相交的特殊情况。 2.教学目的: 掌握线面及面面平行的图示方法及判断方法。明确线面及面面特 殊情况相交的求作方法。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理解线面与面面平行所应具备的要素。另外怎样充分利用 线面的特殊情况求作交点和交线。难点是如何利用好线面的集聚性 以及交点和交线的公有性。 5.易出现的问题: 作图时交点与重影点易出现混淆。线上定点时由于图形复杂易出 现线段的两投影找错。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举例与图示相结合,并辅助以模型加以说明。 7其它: 布置作业:P163、P164(5-4不作,迹线面习题不作)。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七讲 1.主要内容: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 行)及相交的特殊情况。 2.教学目的: 掌握线面及面面平行的图示方法及判断方法。明确线面及面面特 殊情况相交的求作方法。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理解线面与面面平行所应具备的要素。另外怎样充分利用 线面的特殊情况求作交点和交线。难点是如何利用好线面的集聚性 以及交点和交线的公有性。 5.易出现的问题: 作图时交点与重影点易出现混淆。线上定点时由于图形复杂易出 现线段的两投影找错。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举例与图示相结合,并辅助以模型加以说明。 7.其它: 布置作业:P163、P164(5-4不作,迹线面习题不作)。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八讲 1主要内容: 相交的一般情况,线与面垂直,面与面垂直。 2.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一般位置线面及面面相交解析求作交点和交线的方法 。掌握线面及面面垂直的图示法及图解法。从而解决距离问题。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求作交点和交线的辅助平面法,明确线面垂直的条件。 难点是针对垂直关系是否在投影图上直接反映,从而采取不同的图 解方法。 5.易出现的问题: 线面相交的合理性(交点在有效范围内)以及可见性的判断易出 现偏差,垂线与垂面的作法能否熟练运用直角法则。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用模型加以辅助。图示与举例相结合 7其它: 布置作业:P165、P166(5-12、5- 14二选一。迹线面习题不作)。P158 复习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八讲 1.主要内容: 相交的一般情况,线与面垂直,面与面垂直。 2.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一般位置线面及面面相交解析求作交点和交线的方法 。掌握线面及面面垂直的图示法及图解法。从而解决距离问题。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求作交点和交线的辅助平面法,明确线面垂直的条件。 难点是针对垂直关系是否在投影图上直接反映,从而采取不同的图 解方法。 5.易出现的问题: 线面相交的合理性(交点在有效范围内)以及可见性的判断易出 现偏差,垂线与垂面的作法能否熟练运用直角法则。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用模型加以辅助。图示与举例相结合。 7.其它: 布置作业:P165、P166(5-12、5- 14二选一。迹线面习题不作)。P158。 复习掌握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九讲 1主要内容: 点、线、面综合例题。 2.教学目的: 通过综合例题,总结点、线、面所涉及到的各种基本概念。提高 空间想象力,综合提高解析法与换面法的图解能力。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及方法的综合协调运用能力 。提高图示及图解能力。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解题时的思路。 5.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基本概念欠熟练所以解题时易出现思路不连贯,或解题方法 不对路。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习题为主,注意提示和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路。 7.其它: 布置作业:P167一P169(5-15、5-18二选一。5-19、5 21不作。5-22选作)。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九讲 1.主要内容: 点、线、面综合例题。 2.教学目的: 通过综合例题,总结点、线、面所涉及到的各种基本概念。提高 空间想象力,综合提高解析法与换面法的图解能力。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及方法的综合协调运用能力 。提高图示及图解能力。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解题时的思路。 5.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基本概念欠熟练所以解题时易出现思路不连贯,或解题方法 不对路。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习题为主,注意提示和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路。 7.其它: 布置作业:P167~P169(5-15、5-18二选一。5-19、5- 21不作。5-22选作)。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讲 1主要内容: 平面体投影及表面定点。 2.教学目的: 阐明平面体投影图的表达及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掌握体表面定点的方法和过程。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平面体投影图的画法,熟练运用投影规律,提高学生的 读图能力。难点是学会抓住体的特征投影,体中线面的三投影能否 准确快速读懂。 5.易出现的问题: 三投影图的绘图准确性(横平竖直)易出问题。体表面定点定线 易出现偏差。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图示结合举例,以模型辅助说明。 7其它: 布置作业:P171(6-1(4)选作)。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
第十讲 1.主要内容: 平面体投影及表面定点。 2.教学目的: 阐明平面体投影图的表达及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掌握体表面定点的方法和过程。 3.学时分配: 2个学时。 4.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平面体投影图的画法,熟练运用投影规律,提高学生的 读图能力。难点是学会抓住体的特征投影,体中线面的三投影能否 准确快速读懂。 5.易出现的问题: 三投影图的绘图准确性(横平竖直)易出问题。体表面定点定线 易出现偏差。 6.教学方式、手段: 以讲授为主,图示结合举例,以模型辅助说明。 7.其它: 布置作业:P171(6-1(4)选作)。 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讲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