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会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预测和决策 B、反映和控制 C、管理生产经营活动 D、分析和考核 2、会计主要利用的计量单位是() A、实物计量 B、货币计量 C、劳动计量 D、工时计量 3、对各项资产应按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计量,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 变动的影响,其所遵循的会计核算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 4、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和界限的基本假设是() A、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5、要求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的会 计原则是() 可比性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一贯性原则 D、配比性原则 6、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A、支付职工工资 B、支付当月水电费 C、支付本季度房租 D、支付固定资产买价 7、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费用支出 D、营业外支出 8、()是会计的基本方法。 A、会计分析方法 B、会计的核算方法 C、会计的检查方法 D、会计的预测方法 9、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所体现的会计核算的 般原则是()。 A、重要性原则 B、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及时性原则
第一章 会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预测和决策 B、反映和控制 C、管理生产经营活动 D、分析和考核 2、会计主要利用的计量单位是( )。 A、实物计量 B、货币计量 C、劳动计量 D、工时计量 3、对各项资产应按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计量,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 变动的影响,其所遵循的会计核算原则是( )。 A、客观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 4、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和界限的基本假设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5、要求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的会 计原则是( )。 A、可比性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一贯性原则 D、配比性原则 6、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 A、支付职工工资 B、支付当月水电费 C、支付本季度房租 D、支付固定资产买价 7、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费用支出 D、营业外支出 8、( )是会计的基本方法。 A、会计分析方法 B、会计的核算方法 C、会计的检查方法 D、会计的预测方法 9、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所体现的会计核算的 一般原则是( )。 A、重要性原则 B、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及时性原则
10、在现代会计阶段,被会计界公认为会计发展史上第三个光辉的里程碑是 A、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B、苏格兰会计师协会 C、复式簿记的基本原理 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11、要求企业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 料可靠的会计原则是()。 A、可比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明晰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12、划分各期收入和费用的原则是()。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配比原则 D、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 13、配比原则是指() A、收入与支出相互配比 B、收入与其相应的成本、费用相 互配比 C、收入与成本相互配比 D、以上答案都对 14、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所体现的会计核算一般 原则是 A、及时性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5、企业将劳动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是基于()原则 A、重要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程序包括( A、确认 B、计量 C、记录 D、报告 2、会计基本假设有(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货币计量 D、持续经营 3、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按照各个子系统提供的信息的性质和用途的 不同,可分为( A、财务会计 B、管理会计 C、成本会计 D、预算会计
10、在现代会计阶段,被会计界公认为会计发展史上第三个光辉的里程碑是 ( )。 A、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 B、苏格兰会计师协会 C、复式簿记的基本原理 D、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11、要求企业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 料可靠的会计原则是( )。 A、可比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明晰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2、划分各期收入和费用的原则是(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配比原则 D、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 13、配比原则是指( )。 A、收入与支出相互配比 B、收入与其相应的成本、费用相 互配比 C、收入与成本相互配比 D、以上答案都对 14、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所体现的会计核算一般 原则是( )。 A、及时性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5、企业将劳动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是基于( )原则。 A、重要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程序包括( )。 A、确认 B、计量 C、记录 D、报告 2、会计基本假设有( )。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货币计量 D、持续经营 3、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按照各个子系统提供的信息的性质和用途的 不同,可分为( )。 A、财务会计 B、管理会计 C、成本会计 D、预算会计
4、会计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A、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B、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 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D、会计信息的来源 5、会计职能具有以下哪些功能( A、反映经济活动 B、控制经济活动 C、评价经济职能 参与预测和决策 6、下列会计核算方法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有( A、坏账准备的备抵法 B、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 C、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 D、存货计价的先进先出法 7、会计核算的方法有( A、设置账户、填制凭证 B、登记账簿、复式记账 C、货币计价、成本计算 D、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8、根据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哪几类 A、总体性要求 B、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C、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要求D、会计修正惯例的要求 9、中外会计界对会计的定义从来没有统一过,归纳起来主要观点有 A、管理活动论 B、管理工具论 C、信息系统论 D、艺术论 0、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计入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有( A、本期实现的收入,并已收款。B、本期实现的收入,尚未收款。 C、属于本期的费用,尚未支付。 属于以后各期费用,但已支付 11、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会计核算原则的有 A、货币计量 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 D、会计分期 12、确认包括的基本条件有()。 A、可定义性 B、可计量性 C、计量的相关性 D、计量的可靠性 3、在近代会计阶段,工业革命后会计思想的突出特征是(
4、会计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 A、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B、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 C、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D、会计信息的来源 5、会计职能具有以下哪些功能( )。 A、反映经济活动 B、控制经济活动 C、评价经济职能 D、参与预测和决策 6、下列会计核算方法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有( )。 A、坏账准备的备抵法 B、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 C、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 D、存货计价的先进先出法 7、会计核算的方法有( )。 A、设置账户、填制凭证 B、登记账簿、复式记账 C、货币计价、成本计算 D、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8、根据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哪几类 ( )。 A、总体性要求 B、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C、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要求 D、会计修正惯例的要求 9、中外会计界对会计的定义从来没有统一过,归纳起来主要观点有 ( )。 A、管理活动论 B、管理工具论 C、信息系统论 D、艺术论 10、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计入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有( )。 A、本期实现的收入,并已收款。 B、本期实现的收入,尚未收款。 C、属于本期的费用,尚未支付。 D、属于以后各期费用,但已支付。 11、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会计核算原则的有 ( )。 A、货币计量 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 D、会计分期 12、确认包括的基本条件有( )。 A、可定义性 B、可计量性 C、计量的相关性 D、计量的可靠性 13、在近代会计阶段,工业革命后会计思想的突出特征是( )
A、折旧思想的形成 B、划分资本与收益的思想 C、成本会计制度的出现 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的建立 14、下列各项,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 收入 、费用 C、所有者权益 D、利润 15、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的有( A、母公司 B、子公司 C、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D、子公司下设的分公司 三、判断题 1、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 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2、会计的方法实质上就是指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方法。 3、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一经选定则不得变更 4、凡效益涉及几个会计年度的支出,应作为资本性支出。() 5、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和可能发生的损失、 费用。() 6、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而反映职能则是会计的最基本的职能 7、会计的方法就是会计的核算方法。( 8、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完全对等,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 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9、权责发生制原则是解决跨期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问题。() 10、采用历史成本原则,物价变动时,也不得任意调整账面的历史成本 11、要求同一企业前后各期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的原则是可比性原则 () 12、货币计量假设包括了货币计量单位和货币币值稳定两层含义。( 13、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4、现代会计阶段实现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变。() 15、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是预见性的,而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是历史性的 ()
A、折旧思想的形成 B、划分资本与收益的思想 C、成本会计制度的出现 D、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的建立 14、下列各项,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 )。 A、收入 B、费用 C、所有者权益 D、利润 15、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的有( )。 A、母公司 B、子公司 C、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D、子公司下设的分公司 三、判断题 1、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 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 ) 2、会计的方法实质上就是指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方法。( ) 3、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一经选定则不得变更。 ( ) 4、凡效益涉及几个会计年度的支出,应作为资本性支出。( ) 5、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和可能发生的损失、 费用。( ) 6、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而反映职能则是会计的最基本的职能。 ( ) 7、会计的方法就是会计的核算方法。( ) 8、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完全对等,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 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 9、权责发生制原则是解决跨期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问题。( ) 10、采用历史成本原则,物价变动时,也不得任意调整账面的历史成本。 ( ) 11、要求同一企业前后各期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的原则是可比性原则。 ( ) 12、货币计量假设包括了货币计量单位和货币币值稳定两层含义。( ) 13、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 14、现代会计阶段实现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变。( ) 15、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是预见性的,而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是历史性的 (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2、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3、什么是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4、如何理解权责发生制原则? 5、什么是会计要素?试说明会计要素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章现代会计的两大领域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会计特点的是() A、只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B、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制约 C、面向未来 D、数学方法的广泛运用 2、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A、财务会计学 B、现代管理科学 C、经济学 D、统计学 3、现代管理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的重要组成部 分 A、决策支持系统 B、决策系统 C、执行与控制系统 D、信息处理系统 4、既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又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介的学科是() A、财务会计学 B、行为科学 C、成本会计学 D、管理科学 多项选择题 1、一个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应包括( A、金融市场主体 金融工具 C、资本需求者和资本供应者D、资金市场 2、金融市场与现代企业制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表现在()。 A、会计成为一项特殊的社会服务行业 B、实现了会计的目标 C、拓展了会计的内容 D、扩大了会计的服务对象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2、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3、什么是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4、如何理解权责发生制原则? 5、什么是会计要素?试说明会计要素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章 现代会计的两大领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会计特点的是( )。 A、只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 B、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制约 C、面向未来 D、数学方法的广泛运用 2、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A、财务会计学 B、现代管理科学 C、经济学 D、统计学 3、现代管理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 )的重要组成部 分。 A、决策支持系统 B、决策系统 C、执行与控制系统 D、信息处理系统 4、既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又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介的学科是( )。 A、财务会计学 B、行为科学 C、成本会计学 D、管理科学 二、多项选择题 1、一个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应包括( )。 A、金融市场主体 B、金融工具 C、资本需求者和资本供应者 D、资金市场 2、金融市场与现代企业制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表现在( )。 A、会计成为一项特殊的社会服务行业 B、实现了会计的目标 C、拓展了会计的内容 D、扩大了会计的服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