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棉花病害 第四章棉花病害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棉花、棉花主要病害类型、分布与为害、症状特点、发生规 律、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措施。 教学要求 要求教师课前认真背课,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最新动态。 课时 6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讨论。 重点难点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 教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设施 教学效果检测 课前提问上节课的内容,记录平时成绩。 备注
第四章 棉花病害 第四章 棉花病害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棉花、棉花主要病害类型、分布与为害、症状特点、发生规 律、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措施。 教学要求 要求教师课前认真背课,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最新动态。 课时 6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讨论。 重点难点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 教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设施 教学效果检测 课前提问上节课的内容,记录平时成绩。 备注
课题 棉花枯黄萎病Fusarium and Verticillium Wilt 课型 理论 对象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 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棉花枯黄萎病的症状区别、发病原因、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 教学难点 棉花枯黄萎病的致病机理 教学方法 叙述/讨论/比较 教学手段 多媒体 首先介绍本节包括五个方面的问题:发生与为害、症状、病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 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1发生与为害:两种病害混生,有许多相同点。 棉花枯萎病:“萎蔫病”“乌心瘟” 棉花黄萎病: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2.症状:系统侵染性病害 (黄色网纹型 黄色掌状斑驳 枯萎病 紫红萎蔫型 黄萎病 西瓜皮 黄花型 青枯型 矮缩型 萎蔫型 教学过程 二者的六点区别,叙述加幻灯片图片、表格比较方式说明 3.病原物: 枯菱病菌:镰刀菌属Fusarium oxysporum 半知菌亚门 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1)病原菌形态特征 (2)寄主范围(3)生理分化 主要以叙述,结合幻灯片图片。 4.发生规律: (1)病害的侵染循环过程:初侵染来源、传播方式、侵入和发病。 (2)致病机理:毒素学说和导管堵塞学说 (2)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措施、棉花生育期、品种。 主要以叙述加flash来讲授。 5.综合防治: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 (1)防治策略:植物检疫、建立无病留种田和留种基地、种子消毒处理 (2)防治措施:减少土壤内病菌数量、防止土壤中病菌萌发、侵入根系。 (3)病菌侵入后减轻危害: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授 小结 学习本节的最终目的是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练习 1棉花枯黄萎病的致病机理?2.棉花枯黄病的侵染循环特点? 3分析棉花枯黄萎病防治困难原因?。 参考文献 1.曾华兰,叶鹏盛,李琼芳等四川棉花抗枯、黄萎病性鉴定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 17卷第4期2002年12月
课题 棉花枯黄萎病 Fusarium and Verticillium Wilt 课型 理论 对象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 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棉花枯黄萎病的症状区别、发病原因、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 教学难点 棉花枯黄萎病的致病机理 教学方法 叙述/讨论/比较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本节包括五个方面的问题:发生与为害、症状、病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 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1.发生与为害: 两种病害混生,有许多相同点。 棉花枯萎病:“萎蔫病”“乌心瘟” 棉花黄萎病: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2.症状:系统侵染性病害 黄色网纹型 黄色掌状斑驳 枯萎病 紫红萎蔫型 黄萎病 西瓜皮 黄花型 青枯型 矮缩型 萎蔫型 二者的六点区别,叙述加幻灯片图片、表格比较方式说明 3.病原物: 枯萎病菌:镰刀菌属 Fusarium oxysporum 半知菌亚门 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1)病原菌形态特征 (2)寄主范围(3)生理分化 主要以叙述,结合幻灯片图片。 4.发生规律: (1)病害的侵染循环过程:初侵染来源、传播方式、侵入和发病。 (2)致病机理:毒素学说和导管堵塞学说 (2)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措施、棉花生育期、品种。 主要以叙述加 flash 来讲授。 5.综合防治: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 (1)防治策略:植物检疫、建立无病留种田和留种基地、种子消毒处理 (2)防治措施:减少土壤内病菌数量、防止土壤中病菌萌发、侵入根系。 (3)病菌侵入后减轻危害: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授 小结 学习本节的最终目的是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练习 1 棉花枯黄萎病的致病机理?2.棉花枯黄病的侵染循环特点? 3.分析棉花枯黄萎病防治困难原因?。 参考文献 1. 曾华兰,叶鹏盛,李琼芳等. 四川棉花抗枯、黄萎病性鉴定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17 卷 第 4 期 2002 年 12 月
课题 棉花苗期病害Cotton Seeding Diseases 课型 理论 对象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 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发病原因、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 棉花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的发生规律 教学难点 棉花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的发生规律 教学方法 叙述/讨论/比较 教学手段 多媒体 1.发生与为害: 北方棉区主要有棉花立枯病和红腐病为主,南方棉区以炭疽病为主。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2.症状: 立枯病:烂种、烂根。 炭疽病:烂芽,橘红色粘性物质 红腐病:烂芽红褐色。 叙述加幻灯片图片的方式比较说明 3病原物: 立枯病:有性态为瓜亡革菌,属于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Thanatepephorus cucumeris。. 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Rhizoc1 onia solani。 炭疽病有性态为棉小丛壳菌Glomerella gos9pii),属于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无性态 教学过程 为棉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gossypii。 红腐病:该病由镰刀菌属的若干个种引起,以串珠镰刀菌(Fusarinm moniliforme Sheldon)为主,其次为半裸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等。 (1)病原菌形态特征 主要以叙述,结合幻灯片图片。 4.发生规律: (1)病害的侵染循环过程:越冬、侵入和发病。 (2)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土壤条件、连作和轮作、品种。 主要以叙述加fash来讲授。 5.综合防治: (1)农业措施 (3)药剂防治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授 小结 学习本节的最终目的是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练习 1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及危害特点? 2.棉苗立枯病侵染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成菊,李常平,郑明奇.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菌剂互作对棉花立枯病的影响.2003, 42(12). 1.马奇祥经济作物病虫实用图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课题 棉花苗期病害 Cotton Seeding Diseases 课型 理论 对象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 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发病原因、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 棉花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的发生规律 教学难点 棉花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的发生规律 教学方法 叙述/讨论/比较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发生与为害: 北方棉区主要有棉花立枯病和红腐病为主,南方棉区以炭疽病为主。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2.症状: 立枯病:烂种、烂根。 炭疽病:烂芽,橘红色粘性物质 红腐病:烂芽红褐色。 叙述加幻灯片图片的方式比较说明 3.病原物: 立枯病:有性态为瓜亡革菌,属于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 Thanatepephorus cucumeris。 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 炭疽病有性态为棉小丛壳菌 Glomerella gossypii ).属于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无性态 为棉刺盘孢属 Colletotrichum gossypii 。 红腐病:该病由镰刀菌属的若干个种引起,以串珠镰刀菌(Fusarinum moniliforme Sheldon)为主,其次为半裸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等。 (1) 病原菌形态特征 主要以叙述,结合幻灯片图片。 4.发生规律: (1)病害的侵染循环过程:越冬、侵入和发病。 (2)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土壤条件、连作和轮作、品种。 主要以叙述加 flash 来讲授。 5.综合防治: (1)农业措施 (3)药剂防治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授 小结 学习本节的最终目的是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练习 1 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及危害特点? 2.棉苗立枯病侵染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成菊 ,李常平,郑明奇.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菌剂互作对棉花立枯病的影响.2003, 42(12). 1. 马奇祥.经济作物病虫实用图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课题 棉花铃部病害Cotton Boll Rot Diseases 课型 理论 对象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 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棉花铃部病害的种类、发病原因、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 棉花铃部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棉花铃部病害的症状识别 教学方法 叙述/讨论/比较 教学手段 多媒体 1.发生与为害: 直接侵染健康棉铃:炭疽病,疫病、角斑病 必须借助伤口侵入: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褐斑病、曲霉病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2.症状: 棉铃疫病,炭疽病,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 叙述加幻灯片图片的方式比较说明 3.病原物: 棉铃疫病:鞭毛菌亚门疫霉属Phytophthora boehmeriae 炭疽病: 同苗期病害 红腐病:同苗期病害 红粉病:半知菌亚门复端孢属Cephalothecium roseum,玫红复端孢。黑果病: 教学过程 半知菌亚门色二孢属Diplodia gossypina棉色二孢。 主要以叙述,结合幻灯片图片。 4.发生规律: (1)病害的侵染循环过程:初侵染来源、越冬、侵入和发病。 (2)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主要以叙述加fash来讲授0。 气候条件 伤口数量、大小 栽培管理 棉花品种及棉种质量 (铃期 5.综合防治:(1)农业措施(2)药剂防治(3)抗病育种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授 小结 学习本节的最终目的是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练习 1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及危害特点? 2.棉苗立枯病侵染循环过程。 1.马奇祥经济作物病虫实用图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课题 棉花铃部病害 Cotton Boll Rot Diseases 课型 理论 对象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 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棉花铃部病害的种类、发病原因、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 棉花铃部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棉花铃部病害的症状识别 教学方法 叙述/讨论/比较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发生与为害: 直接侵染健康棉铃:炭疽病,疫病、角斑病 必须借助伤口侵入: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褐斑病、曲霉病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2.症状: 棉铃疫病,炭疽病,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 叙述加幻灯片图片的方式比较说明 3.病原物: 棉铃疫病: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Phytophthora boehmeriae 炭疽病: 同苗期病害 红腐病: 同苗期病害 红粉病: 半知菌亚门复端孢属 Cephalothecium roseum,玫红复端孢。黑果病: 半知菌亚门色二孢属 Diplodia gossypina 棉色二孢。 主要以叙述,结合幻灯片图片。 4.发生规律: (1)病害的侵染循环过程:初侵染来源、越冬、侵入和发病。 (2)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主要以叙述加 flash 来讲授 0。 气候条件 伤口数量、大小 栽培管理 棉花品种及棉种质量 铃期 5.综合防治:(1)农业措施(2)药剂防治(3)抗病育种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授 小结 学习本节的最终目的是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练习 1 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及危害特点? 2.棉苗立枯病侵染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 马奇祥.经济作物病虫实用图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第五章油料作物病害 章节 第五章 油料作物病害 学时 2学时 1.要求学生主要了解大豆、油菜、芝麻和花生上常见病害发生危害概况。 教学目的 2. 重点掌握大豆胞囊线虫病好和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和要求 措施。 教学重点 1.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病原学、病害循环及流行规律。 教学难点 2. 油菜菌核病的病原学、病害循环及流行规律
第五章 油料作物病害 章 节 第五章 油料作物病害 学时 2 学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要求学生主要了解大豆、油菜、芝麻和花生上常见病害发生危害概况。 2.重点掌握大豆胞囊线虫病好和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措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病原学、病害循环及流行规律。 2.油菜菌核病的病原学、病害循环及流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