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 实验实习指导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
植 物 病 理 学 实验实习指导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
实验一植物病害的症状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特点以及了解症状在病害诊断中 的作用,同时了解植物病害的种类及多样性,认识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 二、实验材料 植物病害盒装标本、浸制标本、彩图、压缩标本等 三、内容与方法 (一)病状类型分为五大类型。 1、变色(Discolour)植物受到外来有害因素的影响后,常导致色泽的改变,如褪色、 条点、白化、色泽变深或变浅等,统称为变色。主要表现有: (1)褪绿或黄化:褪绿和黄化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叶片表现为浅绿色或黄色。如 小麦黄矮病、柑桔黄龙病、桃树黄化病、植物的缺铁、缺氮等。 (2)花叶与斑驳:菜豆花叶病、苹果花叶病等。 (3)红化与紫化:桃红叶病、植物缺铁等症状。 2、坏死(Necrosis)坏死是由于受病植物组织和细胞的死亡而引起的。 (1)斑点:根、茎、叶、花、果实的病部局部组织或细胞坏死,产生各种形状、大小 和颜色不同的斑点如玉米大小斑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等。 (2)枯死:芽、叶、枝、花局部或大部分组织发生变色、焦枯、死亡。如马铃薯晚疫 病、水稻白叶枯病。 (3)穿孔:在病斑外围的组织形成离层,使病斑从建组织中脱落下来,形成穿孔,如 桃细菌性穿孔病等。 (4)疮痂:果实、嫩茎、块茎等的受病组织局部木栓化,表面粗糙,如柑桔疮痂病、 梨黑星病(果实)、马铃薯疮痂病等。 (5)溃疡:病部深入到皮层,组织坏死或腐烂,病部面积大,稍凹陷,周围的寄主细 胞有时增生和木栓化,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上的溃疡症状。如柑桔溃疡病、番茄溃疡病等。 (6)猝倒和立枯:大多发生在各种植物的苗期,幼苗的茎基或根冠组织坏死,地上部 萎蔫以致死亡,如棉花苗期立枯病、瓜苗猝倒病等。 3、腐烂(R0)腐烂是较大面积植物组织的分解和破坏的表现,根据症状及失水快慢 又分为干腐和湿腐。如玉米干腐病,苹果腐烂病。湿腐如大白菜软腐病,甘薯根霉软腐病, 柑桔贮藏期青霉病,苹果果实轮纹病等 流胶也是腐烂的一种,桃树等木本植物受病菌为害后,内部组织坏死并腐烂分解,从 病部向外流出胶状物质,如桃树流胶病。 4、蒌蔫(Wt)引起植物萎蔫的原因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俩种。如棉花枯萎病,黄 萎病,瓜类枯萎病,茄科植物青枯病等。注意有维管束部分有无变褐色?根部有无变色? 5、畸形(Malformztion)由于病组织或细胞的生长受阻或过度增生而造成的形态异
实验一 植物病害的症状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特点以及了解症状在病害诊断中 的作用,同时了解植物病害的种类及多样性,认识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 二、实验材料 植物病害盒装标本、浸制标本、彩图、压缩标本等 三、内容与方法 (一)病状类型 分为五大类型。 1、变色(Discolour) 植物受到外来有害因素的影响后,常导致色泽的改变,如褪色、 条点、白化、色泽变深或变浅等,统称为变色。主要表现有: (1)褪绿或黄化:褪绿和黄化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叶片表现为浅绿色或黄色。如 小麦黄矮病、柑桔黄龙病、桃树黄化病、植物的缺铁、缺氮等。 (2)花叶与斑驳:菜豆花叶病、苹果花叶病等。 (3)红化与紫化:桃红叶病、植物缺铁等症状。 2、坏死(Necrosis) 坏死是由于受病植物组织和细胞的死亡而引起的。 (1)斑点:根、茎、叶、花、果实的病部局部组织或细胞坏死,产生各种形状、大小 和颜色不同的斑点如玉米大小斑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等。 (2)枯死:芽、叶、枝、花局部或大部分组织发生变色、焦枯、死亡。如马铃薯晚疫 病、水稻白叶枯病。 (3)穿孔:在病斑外围的组织形成离层,使病斑从建组织中脱落下来,形成穿孔,如 桃细菌性穿孔病等。 (4)疮痂:果实、嫩茎、块茎等的受病组织局部木栓化,表面粗糙,如柑桔疮痂病、 梨黑星病(果实)、马铃薯疮痂病等。 (5)溃疡:病部深入到皮层,组织坏死或腐烂,病部面积大,稍凹陷,周围的寄主细 胞有时增生和木栓化,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上的溃疡症状。如柑桔溃疡病、番茄溃疡病等。 (6)猝倒和立枯:大多发生在各种植物的苗期,幼苗的茎基或根冠组织坏死,地上部 萎蔫以致死亡,如棉花苗期立枯病、瓜苗猝倒病等。 3、腐烂(Rot) 腐烂是较大面积植物组织的分解和破坏的表现,根据症状及失水快慢 又分为干腐和湿腐。如玉米干腐病,苹果腐烂病。湿腐如大白菜软腐病,甘薯根霉软腐病, 柑桔贮藏期青霉病,苹果果实轮纹病等 流胶也是腐烂的一种,桃树等木本植物受病菌为害后,内部组织坏死并腐烂分解,从 病部向外流出胶状物质,如桃树流胶病。 4、萎蔫(Wilt)引起植物萎蔫的原因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俩种。如棉花枯萎病,黄 萎病,瓜类枯萎病,茄科植物青枯病等。注意有维管束部分有无变褐色?根部有无变色? 5、畸形( Malformztion) 由于病组织或细胞的生长受阻或过度增生而造成的形态异
常。植物病害的畸形症状很多,常见的有: (1)徒长:如水稻恶苗病。 (2)矮化,萎缩:矮化是植株各个器官的长度成比例缩小,病株比健株矮小的多,如 玉米矮化病。矮缩则主要是节间缩短或茎叶族生在一起。如水稻矮缩病,小麦黄萎病等。 (3)丛生:枝条或根异常的增多导致丛枝或从根,如枣疯病,竹丛枝病,桑萎缩病, 泡桐丛枝病,苹果发根病和小麦丛矮病等。 (4)瘤肿:病部的细胞或组织因病原物的刺激而增生或增大,呈现出瘤肿,如各种根 癌病,根结线虫病,松瘤锈病等。 (5)卷叶:叶片卷曲与皱缩,如桃索叶病。 (6)蕨叶:,叶片发育不良,叶片变成丝状,线状或蕨叶状,如番茄蕨叶病(病毒)。 双子叶植物受2,4-D的药害也常变成蕨叶状。 (7)花变叶:正常的花器变成叶片状结构。 (二)病征类型 病症是指在植物病部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的结构。识别各种不同类型的病症,对 诊断病害很有帮助。 真菌病害的病症最复杂,依其形态不同,可区分为多种类型:大致分为霉状物,粉状 物,锈状物,点粒状物(小黑粒和小黑点),颗粒状物,块状物,伞状物等。并常以这些特 征来命名这些病害。有些类型的病症可根据其他特征进一步区分,如粉状物可根据其色泽不 同,分为白粉,黑粉等。细菌病害的病症比较简单,通常是在病部出现液滴状或颗粒状菌脓。 1、霉状物:瓜类绵腐病,马铃薯晚疫病,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甘薯软腐病,柑桔青 霉病。 2、粒状物:小麦白粉病、瓜类白粉病、苹果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 水稻粒黑粉病。 3、锈状物:菜豆锈病、麦类锈病和其他锈病。 4、点粒状物(小黑粒和小黑点):小麦白粉病、桑白粉病、苹果树腐烂病、玉米干腐病、 茄褐纹病等。 5、菌核(颗粒状物):水稻(玉米)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等。 6、煤污状物:茶煤病、桑污叶病、桔煤污病等。 7、胺状、块状和伞状物:木耳、银耳、平菇、灵芝等。 8、菌脓:水稻条斑病和白叶枯病。 注意:以上病征只针对菌物和细菌病害,病毒、植原体、线虫病害,以及非侵染性病 害无病征表现。 四、作业 将上述病害标本按下表要求填写,重点在于描述病状和病征类型。 植物病害症状观察记载表 序号 病害名称 发病部分 病状类型 病症类型 典型症状
常。植物病害的畸形症状很多,常见的有: (1)徒长:如水稻恶苗病。 (2)矮化,萎缩:矮化是植株各个器官的长度成比例缩小,病株比健株矮小的多,如 玉米矮化病。矮缩则主要是节间缩短或茎叶族生在一起。如水稻矮缩病,小麦黄萎病等。 (3)丛生:枝条或根异常的增多导致丛枝或从根,如枣疯病,竹丛枝病,桑萎缩病, 泡桐丛枝病,苹果发根病和小麦丛矮病等。 (4)瘤肿:病部的细胞或组织因病原物的刺激而增生或增大,呈现出瘤肿,如各种根 癌病,根结线虫病,松瘤锈病等。 (5)卷叶:叶片卷曲与皱缩,如桃索叶病。 (6)蕨叶:,叶片发育不良,叶片变成丝状,线状或蕨叶状,如番茄蕨叶病(病毒)。 双子叶植物受 2,4-D 的药害也常变成蕨叶状。 (7)花变叶:正常的花器变成叶片状结构。 (二)病征类型 病症是指在植物病部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的结构。识别各种不同类型的病症,对 诊断病害很有帮助。 真菌病害的病症最复杂,依其形态不同,可区分为多种类型:大致分为霉状物,粉状 物,锈状物,点粒状物(小黑粒和小黑点),颗粒状物,块状物,伞状物等。并常以这些特 征来命名这些病害。有些类型的病症可根据其他特征进一步区分,如粉状物可根据其色泽不 同,分为白粉,黑粉等。细菌病害的病症比较简单,通常是在病部出现液滴状或颗粒状菌脓。 1、霉状物;瓜类绵腐病,马铃薯晚疫病,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甘薯软腐病,柑桔青 霉病。 2、粒状物:小麦白粉病、瓜类白粉病、苹果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 水稻粒黑粉病。 3、 锈状物:菜豆锈病、麦类锈病和其他锈病。 4、点粒状物(小黑粒和小黑点):小麦白粉病、桑白粉病、苹果树腐烂病、玉米干腐病、 茄褐纹病等。 5、 菌核(颗粒状物):水稻(玉米)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等。 6、 煤污状物:茶煤病、桑污叶病、桔煤污病等。 7、 胺状、块状和伞状物:木耳、银耳、平菇、灵芝等。 8、 菌脓:水稻条斑病和白叶枯病。 注意:以上病征只针对菌物和细菌病害,病毒、植原体、线虫病害,以及非侵染性病 害无病征表现。 四、作业 将上述病害标本按下表要求填写,重点在于描述病状和病征类型。 植物病害症状观察记载表 序号 病害名称 发病部分 病状类型 病症类型 典型症状
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认识病原真菌的营养体及其变态,认识真菌的子实体、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产 生的各种类型孢子。 二、材料与用具 棉花立枯病菌、黄瓜绵腐病菌(菌丝)黑麦麦角病菌(子座) 镰刀菌(后垣孢子)甘薯软腐病菌(假根) 小麦白粉病(吸器)苹果紫纹病菌(根状菌索) 小麦菌核性根腐病菌(菌核的切面)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 甘薯软腐病菌(孢子囊、接合孢子)小麦腥黑穗病菌(担子、担孢子) 三、内容与方法 1、病原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统称为真菌的营养体。真菌典型的营养体是很细小的丝状体, 即菌丝,少数为单细胞。菌丝通常是圆管状,多为无色透明,有的有隔膜,有的无隔膜。 用挑针挑取平板上培养好的瓜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的菌丝体,用蒸馏水作浮载剂,制临时玻 片镜检,观察菌丝有无隔膜?菌丝体直径变化是否明显?颜色有无差别?分隔的间隔距离是 否均匀? 2、真菌营养体的变态 病原真菌营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变态而形成特殊的结构,这些变态是真菌适应性的 表现,其作用是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传播、固着吸收和繁殖。主要的变态有吸器、 假根、菌核、子座以及根状菌索、附着孢、附着枝等。 (1)吸器:吸器的形态有圆球状、棒状、裂片状、掌状、根状等。观察用撕取法制片 的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吸器形态,注意吸器的形状和在细胞内的位置。为便 于清楚观察,也可以用棉蓝乳酚油作为浮载剂。 (2)假根:是由菌丝分化的根状分枝。挑取甘薯软腐病菌(Rhizopus s1 olonifer)平板 培养物制片镜检,观察在孢囊梗基部的假根的形态和颜色。 (3)菌核:是菌丝体的菌丝纠结而成的坚固的颗粒状休眠体。观察油菜菌核病菌 (Sclerotium sclerotiorum)的菌核和小麦麦角病菌(Claviceps purpurea)的菌核标本。比较 两种菌核的大小、形状和色泽有何不同?
实验二 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认识病原真菌的营养体及其变态,认识真菌的子实体、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产 生的各种类型孢子。 二、材料与用具 棉花立枯病菌、黄瓜绵腐病菌(菌丝) 黑麦麦角病菌(子座) 镰刀菌(后垣孢子) 甘薯软腐病菌(假根) 小麦白粉病(吸器) 苹果紫纹病菌(根状菌索) 小麦菌核性根腐病菌(菌核的切面) 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 甘薯软腐病菌(孢子囊、接合孢子) 小麦腥黑穗病菌(担子、担孢子) 三、内容与方法 1、病原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统称为真菌的营养体。真菌典型的营养体是很细小的丝状体, 即菌丝,少数为单细胞。菌丝通常是圆管状,多为无色透明,有的有隔膜,有的无隔膜。 用挑针挑取平板上培养好的瓜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的菌丝体,用蒸馏水作浮载剂,制临时玻 片镜检,观察菌丝有无隔膜?菌丝体直径变化是否明显?颜色有无差别?分隔的间隔距离是 否均匀? 2、真菌营养体的变态 病原真菌营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变态而形成特殊的结构,这些变态是真菌适应性的 表现,其作用是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传播、固着吸收和繁殖。主要的变态有吸器、 假根、菌核、子座以及根状菌索、附着孢、附着枝等。 (1)吸器:吸器的形态有圆球状、棒状、裂片状、掌状、根状等。观察用撕取法制片 的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吸器形态,注意吸器的形状和在细胞内的位置。为便 于清楚观察,也可以用棉蓝乳酚油作为浮载剂。 (2)假根:是由菌丝分化的根状分枝。挑取甘薯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平板 培养物制片镜检,观察在孢囊梗基部的假根的形态和颜色。 (3)菌核:是菌丝体的菌丝纠结而成的坚固的颗粒状休眠体。观察油菜菌核病菌 (Sclerotium sclerotiorum)的菌核和小麦麦角病菌(Claviceps purpurea)的菌核标本。比较 两种菌核的大小、形状和色泽有何不同?
(4)根状菌索:许多菌丝体平行生长并纠结成绳索状,称为根状菌索。在示范镜下观 察苹果或甘薯紫纹羽病菌(Helicobasidium purpureum)的根状菌索。 (5)子座:由菌丝体或由菌丝体和寄主组织共同组成的着生子实体的垫状物。在子座 上形成无性或有性孢子。在显微镜下观察麦角病菌(Claviceps purpurea)头状子座的切片, 注意其内部结构与菌核有何区别,或镜检大叶黄杨叶斑病菌或紫荆叶斑病菌(Cercospora sp)的垫状子座。 (6)附着孢:附着孢是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牙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可以牢固地 附着在寄主体表,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表层细胞壁。 3、病原真菌的繁殖体—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机构称为子实体。病原真菌孢子的形态特征是鉴定和分类学上重要的依 据。真菌的孢子可分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类。 3.1无性孢子 (1)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鞭毛菌亚门真菌的无性繁殖器官是孢子囊。大多数鞭毛 菌孢子囊可释放出具鞭毛、在水中能游动的游动孢子,故其孢子囊又称为游动孢子囊。镜检 腐霉菌(Pythium sp.)和疫霉菌(Phytophthora sp.)的游动孢子囊形态,注意孢囊梗与菌丝有 无区别。 (2)孢子囊和孢囊孢子:接合菌亚门真菌的无性繁殖器官是孢囊孢子。镜检根霉菌 (Rhizopus spp.)、毛霉菌(Mucor spp.)的孢子囊、孢囊孢子。 (3)分生孢子:半知菌亚门真菌和子囊菌的无性世代繁殖时都可产生分生孢子。,其 形态、大小、色泽极其多样化,从无色至深色、单孢到多孢,并具多种形态。分生孢子多着 生在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有色或无色、散生或聚生,或着生在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 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采用挑、刮或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玻片,观察下列病原菌分生孢子的颜色、分隔:分生 孢子梗的形态、颜色,是否分枝及分枝的类型、着生位置等。 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 花生黑斑病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 小麦白粉病菌(无性世代)(Oidium monilioides) 柑桔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 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 (4)厚垣孢子:由菌丝中个别细胞膨大、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一种厚壁孢子。对不良 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 挑取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或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rnomi)的培养 物制片镜检,观察厚垣孢子的形状、颜色和孢子壁的厚度。 3.2有性孢子
(4)根状菌索:许多菌丝体平行生长并纠结成绳索状,称为根状菌索。在示范镜下观 察苹果或甘薯紫纹羽病菌(Helicobasidium purpureum)的根状菌索。 (5)子座:由菌丝体或由菌丝体和寄主组织共同组成的着生子实体的垫状物。在子座 上形成无性或有性孢子。在显微镜下观察麦角病菌(Claviceps purpurea)头状子座的切片, 注意其内部结构与菌核有何区别,或镜检大叶黄杨叶斑病菌或紫荆叶斑病菌(Cercospora sp.)的垫状子座。 (6)附着孢:附着孢是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牙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可以牢固地 附着在寄主体表,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表层细胞壁。 3、病原真菌的繁殖体——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机构称为子实体。病原真菌孢子的形态特征是鉴定和分类学上重要的依 据。真菌的孢子可分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类。 3.1 无性孢子 (1)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鞭毛菌亚门真菌的无性繁殖器官是孢子囊。大多数鞭毛 菌孢子囊可释放出具鞭毛、在水中能游动的游动孢子,故其孢子囊又称为游动孢子囊。镜检 腐霉菌(Pythium sp.)和疫霉菌(Phytophthora sp.)的游动孢子囊形态,注意孢囊梗与菌丝有 无区别。 (2)孢子囊和孢囊孢子:接合菌亚门真菌的无性繁殖器官是孢囊孢子。镜检根霉菌 (Rhizopus spp.)、毛霉菌(Mucor spp.)的孢子囊、孢囊孢子。 (3)分生孢子:半知菌亚门真菌和子囊菌的无性世代繁殖时都可产生分生孢子。,其 形态、大小、色泽极其多样化,从无色至深色、单孢到多孢,并具多种形态。分生孢子多着 生在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有色或无色、散生或聚生,或着生在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 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采用挑、刮或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玻片,观察下列病原菌分生孢子的颜色、分隔;分生 孢子梗的形态、颜色,是否分枝及分枝的类型、着生位置等。 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 花生黑斑病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 小麦白粉病菌(无性世代)(Oidium monilioides) 柑桔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 ‘ 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 (4)厚垣孢子:由菌丝中个别细胞膨大、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一种厚壁孢子。对不良 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 挑取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或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rnomi)的培养 物制片镜检,观察厚垣孢子的形状、颜色和孢子壁的厚度。 3.2 有性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