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 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的一个色谱分支, 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在高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时的 一种物质状态。它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但它兼有 气体的低粘度、液体的高密度以及介于气、液之间较高 的扩散系数等特性。从理论上说SGC既可以分析GC法难 以处理的高沸点、不挥发性样品,又有比HPLC法更高 的柱效和更短的分离时间,且可使用二者常用的检测器 ,也可与MS、FT-IR光谱仪等在线联接,因而可以方便 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中药药物分析领域已有愈来 愈多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 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的一个色谱分支, 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在高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时的 一种物质状态。它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但它兼有 气体的低粘度、液体的高密度以及介于气、液之间较高 的扩散系数等特性。从理论上说SGC既可以分析GC法难 以处理的高沸点、不挥发性样品,又有比HPLC法更高 的柱效和更短的分离时间,且可使用二者常用的检测器 ,也可与MS 、FT-IR光谱仪等在线联接,因而可以方便 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中药药物分析领域已有愈来 愈多的应用
一、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特点与原理 principle and character of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1.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对于某些纯物质来说,具有三相点 和临界点,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 液态 临界点 看出,物质在三相点,气、液、固 三态处于平衡状态,当处于临界温 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则不论施加 周态 多大压力,气体也不会液化,此时 气态 即非气体,也非液体,而是以超临 三相点 界流体形式存在。 纯物质的相图 T/℃
一、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特点与原理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特点与原理 principle and character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rinciple and character of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chromatography 1.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对于某些纯物质来说,具有三相点 和临界点,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 看出,物质在三相点,气、液、固 三态处于平衡状态,当处于临界温 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则不论施加 多大压力,气体也不会液化,此时 即非气体,也非液体,而是以超临 界流体形式存在
超临界流体对于分离具有极其有用的物理性质,这些性 质恰好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表对气体、液体、和超临界 流体的有关物理性质进行了比较。 表 气体、液体、超临界流体物理性质的比较 密度(gml) 扩散系数 粘度 流动相 (cm2/s) (g/cm.s) 气体 约103 1-10-2 10-4 超临界流 0.2-0.9 103104 104-10-3 体 0.8-1.0 <10-5 10-2 液体 表 一些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超临界点的 在4×10?Pa下的 流体 屈格界袒度/℃ 超临界压力/×10心P 密度修·m子 密度8·cm CO, 311 72.9 047 096 NO 365 71.7 0.45 094 NH, 1325 1128 024 040 n-C,Hn 152.0 375 0.23 0.50
超临界流体对于分离具有极其有用的物理性质,这些性 质恰好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表对气体、液体、和超临界 流体的有关物理性质进行了比较。 表 气体、液体、超临界流体物理性质的比较 流动相 密度(g/ml ) 扩散系数 (cm 2/s ) 粘度 (g/cm.s ) 气体 超临界流 体 液体 约10-3 0.2-0.9 0.8-1.0 1-10-2 10-3-10-4 <10-5 10-4 10-4-10-3 10-2
2.原理 SFC的流动相:超临界流体;CO2、NO、NH SFC的固定相:固体吸附剂(硅胶)或键合到载体(或毛 细管壁)上的高聚物:可使用液相色谱的柱填料。填充柱SFC 和毛细管柱SFC; 分离机理:吸附与脱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 而被分离: 通过调节流动相的压力(调节流动相的密度),调整组 分保留值:
2.原理 SFC的流动相:超临界流体;CO2、N2O、NH3 SFC的固定相:固体吸附剂(硅胶)或键合到载体(或毛 细管壁)上的高聚物;可使用液相色谱的柱填料。填充柱SFC 和毛细管柱SFC; 分离机理:吸附与脱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 而被分离; 通过调节流动相的压力(调节流动相的密度),调整组 分保留值;
压力效应: SFC的柱压降大(比毛细管色谱大30倍),对分离有影响 (柱前端与柱尾端分配系数相差很大,产生压力效应);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受压力在临界压力处最大,超过该点, 影响小,超过临界压力20%,柱压降对分离的影响小: 压力效应:在SFC中,压力变化对容量因子产生显著影响, 超流体的密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密度增加提高溶剂效率, 淋洗时间缩短。 C0,流动相,当压力改变:7.0→9.0×106Pa,则: C16H34的保留时间25min→5min
压力效应: SFC的柱压降大(比毛细管色谱大30倍),对分离有影响 (柱前端与柱尾端分配系数相差很大,产生压力效应);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受压力在临界压力处最大,超过该点, 影响小,超过临界压力20%,柱压降对分离的影响小; 压力效应:在SFC中,压力变化对容量因子产生显著影响, 超流体的密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密度增加提高溶剂效率, 淋洗时间缩短。 CO2流动相,当压力改变:7.0→9.0×106 Pa,则: C16H34的保留时间 25min → 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