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六国论 字音(红色字) 赂秦暴霜露餍与嬴输赢羸弱洎胜负之数 或未易量日削月割 苏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合 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集《嘉祐集》。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 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 曰..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 之言,正其谬误。”如苏洵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 论》。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 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四)大家
4-2 六国论 一、字音(红色字) 赂秦 暴霜露 餍 与嬴 输赢 羸弱 洎 胜负之数 或未易量 日削月割 二、苏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合 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集《嘉祐集》。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 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 曰……。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 之言,正其谬误。”如苏洵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 论》。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四)大家
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 1暴霜露 2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 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1不能独完 2以地事秦 3义不赂秦 4李牧连却之 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并力西向 8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9日削月割
三、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 1暴霜露 2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 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1不能独完 2以地事秦 3义不赂秦 4李牧连却之 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并力西向 8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9日削月割
五、古今异义(红色字,古义和今义) 1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至于颠覆 4可谓智力孤危 5刺客不行 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此言得之 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5始速祸焉 6或未易量 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五、古今异义(红色字,古义和今义) 1其实百倍 2 思厥先祖父 3 至于颠覆 4 可谓智力孤危 5刺客不行 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文言实词 (红色字,意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此言得之 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5始速祸焉 6或未易量 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七、文言虚词(红色字,意义和用法)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率赂秦耶 3秦以攻取之外 4固不在战矣 5理固宜然 6始速祸焉 7洎牧以谗诛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苟以天下之大 11以天下之大
七、文言虚词(红色字,意义和用法)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率赂秦耶 3秦以攻取之外 4固不在战矣 5理固宜然 6 始速祸焉 7洎牧以谗诛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苟以天下之大 11苟以天下之大
八、文言句式(红色字标志)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斯用兵之效也 3洎牧以谗(于)诛 4赵尝五战于秦 5齐人勿附于秦 6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8其势弱于秦 9苟以天下之大
八、文言句式(红色字标志) 1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斯用兵之效也 3洎牧以谗(于)诛 4赵尝五战于秦 5齐人勿附于秦 6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8其势弱于秦 9苟以天下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