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基带信号的传输与检测
第四章 基带信号的传输与检测
本章内容 §4.1基带信号波形和频谱 §4.2高斯噪声干扰下二进制信号检测 §4.3无码间串扰ISI)基带传输 §4.4相关编码(部分响应系统) §4.5时域均衡 §4.6眼图 §4.7扰码和解扰 附录1:基带信号功率谱公式推导
2 本章内容 §4.1 基带信号波形和频谱 §4.2 高斯噪声干扰下二进制信号检测 §4.3 无码间串扰(ISI)基带传输 §4.4 相关编码(部分响应系统) §4.5 时域均衡 §4.6 眼图 §4.7 扰码和解扰 附录1:基带信号功率谱公式推导
§4.1基带(Baseband)信号波形和频谱 >经过PCM或编码后的信号就是数字基带信号,不使用载 波调制和解调装置而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数 字基带传输系统。 >基带信号是代码的电表示形式。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 并不是所有代码的电波形都能在信道中传输,例如含有直 流或低频成分的信号,因为同步信号不便于提取,经过信 道后可能会造成信号的严重畸变,因此要把信号码元变换 为适于信道传输的传输码
3 §4.1 基带(Baseband)信号波形和频谱 经过PCM或编码后的信号就是数字基带信号,不使用载 波调制和解调装置而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数 字基带传输系统。 基带信号是代码的电表示形式。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 并不是所有代码的电波形都能在信道中传输,例如含有直 流或低频成分的信号,因为同步信号不便于提取,经过信 道后可能会造成信号的严重畸变,因此要把信号码元变换 为适于信道传输的传输码
基带信号选取准则 >避免直流分量:」 实现系统的交流耦合; >便于恢复定时信息:从接收信号中恢复出时钟信号; >良好的检错能力:有些码型变换本身就具备错误数据 的检测能力; >便于压缩带宽:多电平码(类似于高阶调制)能够提 高带宽的利用率; >实现差分编码: >优异的抗噪声性能:不同码型的抗噪性能不同
4 基带信号选取准则 避免直流分量:实现系统的交流耦合; 便于恢复定时信息:从接收信号中恢复出时钟信号; 良好的检错能力:有些码型变换本身就具备错误数据 的检测能力; 便于压缩带宽:多电平码(类似于高阶调制)能够提 高带宽的利用率; 实现差分编码: 优异的抗噪声性能:不同码型的抗噪性能不同
基带信号波形 >NRZ(不归零码) ·NRZ-L:“1"”对应正电平,“0”对应零电平(单极性)或负电平(双极性) ■NRZ-M(“1差分码):用电平的跳变表示“1”; ■NRZ-S(“0差分码):用电平的跳变表示“0”; >RZ(归零码) Unipolar RZ: “1”,发送一个宽度小于码元持续时间的归零脉冲, “0”仍为零电平; ■Bipolar RZ:“1”和“0”分别对应正负脉冲,而且要归零; ·RZ-AMI:“0”一一零电平,“1”用极性交替的正负归零电平表示 >Manchester coding(Bi--L):“1”用正负脉冲、“0”用负正脉冲表 示 >Delay Modulation(Miller):“1"用码元持续时间中心点出现跳变表 示,“0”分两种情况,单个的“0”,在码元持续时间内不出现电平跳变, 连续的“0”,在两个0码的边界处出现电平跳变
5 基带信号波形 NRZ(不归零码) NRZ-L: “1”对应正电平, “0”对应零电平(单极性)或负电平(双极性); NRZ-M(“1”差分码):用电平的跳变表示“1” ; NRZ-S(“0”差分码):用电平的跳变表示“0” ; RZ(归零码) Unipolar RZ: “1” ,发送一个宽度小于码元持续时间的归零脉冲, “0”仍为零电平; Bipolar RZ: “1”和“0”分别对应正负脉冲,而且要归零; RZ-AMI: “0”--零电平, “1”用极性交替的正负归零电平表示 Manchester coding(Bi-φ-L): “1”用正负脉冲、 “0”用负正脉冲表 示 Delay Modulation(Miller): “1”用码元持续时间中心点出现跳变表 示, “0”分两种情况,单个的“0” ,在码元持续时间内不出现电平跳变, 连续的“0” ,在两个0码的边界处出现电平跳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