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晏发有余江一中审题人:陈建生鹰潭一中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50分。考 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高德胜 ①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相对而言, 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 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 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 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它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教育是否还 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②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对标准化考试的非理性推崇。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 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 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测量环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至多只能算是整体教 育的一个“小尾巴”。但如今这条“小尾巴”成了主角,整个教育都得听它的 处在“尾巴”指挥一切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生命力都被考试分数吸 引住了。所有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都不会出现在标准化试卷上,使得反观自 身、心灵对话成了完全可以丢弃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考试切断了 教育与自我反省、人生意义、心灵关怀之间的联系 ③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代教育也并 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 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说来,就是 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教育不是不要利益,但 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了,人不单是物质存在,如果没有价值的指引 人性的光辉就会暗淡,人就会蜕化为物,心灵就会枯死,就会满身铜臭,“穷得 只剩下钱了”。教育不能偏执于实利,要为价值和意义留有空间。大规模、以集 体为对象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但人类教育史上传承了几千年的学徒制、个 别化的教育方式自然也有其价值。现代教育的转型不是要恢复学徒制,而是探索 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中如何融合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在两者之间实现一种相 对的平衡。 ④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养育心 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儿童的心灵成长有“自 然”的一面,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呵护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教育,包括家 庭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不干预孩子的出神与发呆,任其在想象的精神世界里遨游 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就是这方面的努力。这些尝试虽然不足以动摇现代教 育的基本价值观念,毕竟为教育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⑤可以着手进行的教育尝试还有很多。比如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对精神生活来 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我们还应将如何面对自身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江西省鹰潭市 2015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 晏发有 余江一中 审题人: 陈建生 鹰潭一中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 150 分。考 试用时 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高德胜 ①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相对而言, 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 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 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 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它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教育是否还 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②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对标准化考试的非理性推崇。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 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 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测量环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至多只能算是整体教 育的一个“小尾巴”。但如今这条“小尾巴”成了主角,整个教育都得听它的。 处在“尾巴”指挥一切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生命力都被考试分数吸 引住了。所有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都不会出现在标准化试卷上,使得反观自 身、心灵对话成了完全可以丢弃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考试切断了 教育与自我反省、人生意义、心灵关怀之间的联系。 ③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代教育也并 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 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说来,就是 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教育不是不要利益,但 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了,人不单是物质存在,如果没有价值的指引, 人性的光辉就会暗淡,人就会蜕化为物,心灵就会枯死,就会满身铜臭,“穷得 只剩下钱了”。教育不能偏执于实利,要为价值和意义留有空间。大规模、以集 体为对象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但人类教育史上传承了几千年的学徒制、个 别化的教育方式自然也有其价值。现代教育的转型不是要恢复学徒制,而是探索 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中如何融合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在两者之间实现一种相 对的平衡。 ④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养育心 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儿童的心灵成长有“自 然”的一面,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呵护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教育,包括家 庭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不干预孩子的出神与发呆,任其在想象的精神世界里遨游。 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就是这方面的努力。这些尝试虽然不足以动摇现代教 育的基本价值观念,毕竟为教育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⑤可以着手进行的教育尝试还有很多。比如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对精神生活来 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我们还应将如何面对自身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此外,还要注意非常态意识体验的激发,人有确定性的需求,把世界和人事纳入 “常规”才会有安全感,但教育在非常态意识体验方面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 如一些教育机构所进行的“末日体验”活动,都是有益的探索。最后,教育活动 步调要放缓,现在的教育被现代社会匆忙的节奏带得太快了 1.下列关于“现代教育”的有关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现代教育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体化教育,在价值指引方面有所缺失,应该借鉴 传统教育的学徒制,在集体化与个别化平衡方面加强探索。 B.上百年来,现代教育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自我,但近年来,却在实利追求 上走得太远,结果造成了人心灵的枯死。 C.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要想转型, 就应该走向心灵培育,避免对孩子进行人为干预。 D.现代教育应该以想象力培育、认识自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 础,同时,知识传授等教育活动的步调要放缓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只有能够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才能实现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 之路的价值 B.基于心灵教育而进行的现代教育转型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 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 C.标准化考试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是因为它能够在 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是支配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D.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想象力的培养、“末日体验”活动等教育实践 都是基于养育心灵的需要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及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作者对现代教育充满忧思,他清醒地看到了现代教育的弊端,但又没有简单 的排斥、否定,其思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B.针对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尤其是让儿童 心灵“自然发育”的主张,颇有见地。 C.作者认为,现代教育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它 的整体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看法。 D.作者认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在实利追求盛行的当下是不可能改变的,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一些小的修补和尝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 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 正揽权久 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 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 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 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 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 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此外,还要注意非常态意识体验的激发,人有确定性的需求,把世界和人事纳入 “常规”才会有安全感,但教育在非常态意识体验方面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 如一些教育机构所进行的“末日体验”活动,都是有益的探索。最后,教育活动 步调要放缓,现在的教育被现代社会匆忙的节奏带得太快了。 1.下列关于“现代教育”的有关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现代教育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体化教育,在价值指引方面有所缺失,应该借鉴 传统教育的学徒制,在集体化与个别化平衡方面加强探索。 B.上百年来,现代教育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自我,但近年来,却在实利追求 上走得太远,结果造成了人心灵的枯死。 C.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要想转型, 就应该走向心灵培育,避免对孩子进行人为干预。 D.现代教育应该以想象力培育、认识自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 础,同时,知识传授等教育活动的步调要放缓。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教育只有能够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才能实现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 之路的价值。 B.基于心灵教育而进行的现代教育转型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 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 C.标准化考试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是因为它能够在 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是支配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 D.关于沉思与默观的教育探索、想象力的培养、“末日体验”活动等教育实践 都是基于养育心灵的需要。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及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对现代教育充满忧思,他清醒地看到了现代教育的弊端,但又没有简单 的排斥、否定,其思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B.针对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尤其是让儿童 心灵“自然发育”的主张,颇有见地。 C.作者认为,现代教育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它 的整体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看法。 D.作者认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在实利追求盛行的当下是不可能改变的,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一些小的修补和尝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 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 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 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 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 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 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 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 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 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 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 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 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 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 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 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 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 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广:扩充 B.而讽于仁自引去讽:讽刺 C.有德不谙大计谙:懂得 D.帝遣行人存问存:慰问 5.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 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 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 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 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 最终被弹劾。 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 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5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 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 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 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 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 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 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 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 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 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 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广:扩充 B.而讽于仁自引去 讽:讽刺 C.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 D.帝遣行人存问 存:慰问 5.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 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 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 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 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 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 最终被弹劾。 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 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5 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 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8.请分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5分) 9.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 非难的两句是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 慨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衬托突显陋室幽雅恬静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 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光荣的事情 (美国)马克·吐温 我有一次,身无分文了,但又急需三美元。我茫然不知所措,到哪里弄钱呢? 徘徊了整整一小时,想不出一点办法来。我走进爱伯特旅馆,找个地方坐下 来。一只狗走来,停在我身边。我注视着这只可爱的畜牲,它快乐地摆动着尾巴, 围着我团团转,用头在我身上摩挲,一再地仰起头,用棕色的眼睛看着我。这真 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东西,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 朋友一样。 过了一会儿,密尔将军穿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制服走了过来,他看见了这只 狗,停了下来,眼睛里流露出喜爱的神情,不自禁地走上前,轻轻地摸着这只狗, 说:“这是一只很好的狗,多逗人喜爱呀!你愿意卖吗? 我爽快地说:“可以。 卖多少钱?”“三美元。”我回答 将军大吃一惊说:“三美元?只卖三美元?这可不是一只平常的狗啊,它至 少值五十美元。你大概不懂行情,我不想占你的便宜。 我还是回答:“不错,三美元,只卖三美元。 好吧,既然你坚持这个价钱。”将军髙兴地递给我三美元,带着狗向楼上 走去 约摸十来分钟光景,一位中年绅士走过来,东张西望。我说:“你是在找狗 他焦急的脸上露出一线希望,松了口气,连忙回答:“对,对!你看见啦?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 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8.请分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5 分) 9.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逍遥游》中,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 非难的两句是是“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 , ”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 慨。 。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衬托突显陋室幽雅恬静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 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光荣的事情 (美国)马克·吐温 我有一次,身无分文了,但又急需三美元。我茫然不知所措,到哪里弄钱呢? 徘徊了整整一小时,想不出一点办法来。我走进爱伯特旅馆,找个地方坐下 来。一只狗走来,停在我身边。我注视着这只可爱的畜牲,它快乐地摆动着尾巴, 围着我团团转,用头在我身上摩挲,一再地仰起头,用棕色的眼睛看着我。这真 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东西,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 朋友一样。 过了一会儿,密尔将军穿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制服走了过来,他看见了这只 狗,停了下来,眼睛里流露出喜爱的神情,不自禁地走上前,轻轻地摸着这只狗, 说:“这是一只很好的狗,多逗人喜爱呀!你愿意卖吗?” 我爽快地说:“可以。” “卖多少钱?”“三美元。”我回答。 将军大吃一惊说:“三美元?只卖三美元?这可不是一只平常的狗啊,它至 少值五十美元。你大概不懂行情,我不想占你的便宜。” 我还是回答:“不错,三美元,只卖三美元。” “好吧,既然你坚持这个价钱。”将军高兴地递给我三美元,带着狗向楼上 走去。 约摸十来分钟光景,一位中年绅士走过来,东张西望。我说:“你是在找狗 吗?” 他焦急的脸上露出一线希望,松了口气,连忙回答:“对,对!你看见啦?
“一分钟前还在这里。”我说,“它跟着一位将军走了,我愿意帮你找回 来 他连连表示愿意让我试试。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找回来。我暗示他不要 舍不得一点钱作为酬谢,他满脸笑容地说:“没问题,没问题。”一边问我要多 少 我说:“三美元。”他惊讶地说:“即使给你十美元,我也心甘情愿 我说:“我只要这些就够了。”我上了楼。人们一定会说我傻,多一分钱也 不想要。 我打听到了将军房间。将军正在非常髙兴地给狗梳理着。我说:“将军,真 对不起,我要把狗带回去。”他吃了一惊:“什么?带回去!这是我的狗了,你 已经卖给了我。” 是的,”我说,“一点不错,但我必须带它回去,因为有个人在找它 什么人?”“这只狗的主人,这不是我的狗。” 将军更惊奇了,不知说什么才好,半晌才说:“你的意思是你把别人的狗卖 “是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狗。”“那么你为什么要卖呢?” 我说:“是因为你要买它,我才卖给你,是你自己出价买这只狗,这你不能 否认吧。我既没有要卖它的意思,也没有说要卖它,我甚至连想也没想过要卖它 呢… 将军打断我的话:“这是最稀罕的事,你是说你出卖的这只狗不属于 我说道:“你自己说这只狗可以值五十美元,我只要了三美元,还有什么不 公平吗?你提出多付些钱,事实上我只要了三美元,这你不否认吧。” 我并不是非要这只狗不可,事实上是你自己没有狗。你明白我的意思 吗? 我说:“买卖是公平的,非常合理。但因为这不是我自己的狗,因此,争论 下去也是白搭。我必须把它带走,是因为有个人要它。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 的余地,你懂了吗?如果你处在我这个位置,假如你卖了一只不属于你的狗,假 如 将军连连挥手:“好啦,不要说了,你把它带走,让我休息一下吧!” 我还给了他三美元,把狗带到楼下,交给了狗的主人,得到了三美元作为酬 我心满意足地走出去,因为我做了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我决不会用那卖狗的 三美元,因为狗不是我的。但我从狗主人那里得到的三美元,那才真正是我的, 因为那是我赚来的,那位狗主人如果没有我,一定不能找到狗。我这种认识,至 今不变,我永远是光荣的。正因为这样,我可以永远说这样的话:“我决不会用 那种来路不明的钱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这 话写出了小狗的可爱,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B.小说通过“我”与将军的对话描写,突出了“我”的聪明和睿智 C.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我三美元把狗卖给将军,结果又要回来 送还给小狗的主人,得到三美元的酬谢
“一分钟前还在这里。”我说,“它跟着一位将军走了,我愿意帮你找回 来。” 他连连表示愿意让我试试。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找回来。我暗示他不要 舍不得一点钱作为酬谢,他满脸笑容地说:“没问题,没问题。”一边问我要多 少。 我说:“三美元。”他惊讶地说:“即使给你十美元,我也心甘情愿。” 我说:“我只要这些就够了。”我上了楼。人们一定会说我傻,多一分钱也 不想要。 我打听到了将军房间。将军正在非常高兴地给狗梳理着。我说:“将军,真 对不起,我要把狗带回去。”他吃了一惊:“什么?带回去!这是我的狗了,你 已经卖给了我。” “是的,”我说,“一点不错,但我必须带它回去,因为有个人在找它。” “什么人?”“这只狗的主人,这不是我的狗。” 将军更惊奇了,不知说什么才好,半晌才说:“你的意思是你把别人的狗卖 了?” “是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狗。”“那么你为什么要卖呢?” 我说:“是因为你要买它,我才卖给你,是你自己出价买这只狗,这你不能 否认吧。我既没有要卖它的意思,也没有说要卖它,我甚至连想也没想过要卖它 呢……” 将军打断我的话:“这是最稀罕的事,你是说你出卖的这只狗不属于 你……” 我说道:“你自己说这只狗可以值五十美元,我只要了三美元,还有什么不 公平吗?你提出多付些钱,事实上我只要了三美元,这你不否认吧。” “我并不是非要这只狗不可,事实上是你自己没有狗。你明白我的意思 吗?” 我说:“买卖是公平的,非常合理。但因为这不是我自己的狗,因此,争论 下去也是白搭。我必须把它带走,是因为有个人要它。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 的余地,你懂了吗?如果你处在我这个位置,假如你卖了一只不属于你的狗,假 如……” 将军连连挥手:“好啦,不要说了,你把它带走,让我休息一下吧!” 我还给了他三美元,把狗带到楼下,交给了狗的主人,得到了三美元作为酬 谢。 我心满意足地走出去,因为我做了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我决不会用那卖狗的 三美元,因为狗不是我的。但我从狗主人那里得到的三美元,那才真正是我的, 因为那是我赚来的,那位狗主人如果没有我,一定不能找到狗。我这种认识,至 今不变,我永远是光荣的。正因为这样,我可以永远说这样的话:“我决不会用 那种来路不明的钱。”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这一句 话写出了小狗的可爱,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B.小说通过“我”与将军的对话描写,突出了“我”的聪明和睿智。 C.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我三美元把狗卖给将军,结果又要回来 送还给小狗的主人,得到三美元的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