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12世纪初的北宋未年,其境内人口超过1亿。加 上辽、西夏境内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 之一以上。1850年,中国人口突破4.3亿。 历史上,中国人口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经历 过无数次起落。大规模的天灾人祸发生时,人口损失 幅度达20%以上的情况并不少见,有时甚至超过50%。 即使如此,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一般也在五 分之一以上。在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工具的条件下, 中国无疑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力,维持、促进了 农业社会的辉煌
万。12世纪初的北宋末年,其境内人口超过1亿。加 上辽、西夏境内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 之一以上。1850年,中国人口突破4.3亿。 历史上,中国人口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经历 过无数次起落。大规模的天灾人祸发生时,人口损失 幅度达20%以上的情况并不少见,有时甚至超过50%。 即使如此,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一般也在五 分之一以上。在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工具的条件下, 中国无疑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力,维持、促进了 农业社会的辉煌
关于人口分布和迁徙 公元初,60%的人口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尤 其是京畿地区人口密度大,而长江以南大多数地区人 口稀少。以后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逐渐 南移和人口的南迁,南方所占全国人口比例逐渐增大 以至超过北方。10世纪以后,主要的人口稠密区已经 转到了南方。 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相当频繁,规模甚大。14世纪 中叶以前,移民的主流是由北向南,即从黄河流域迁 至长江流域及更南地区,其中以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未年靖康之乱后的三次南迁影 响最大、移民人数最多。在明朝初年,数百万人
关于人口分布和迁徙: 公元初,60%的人口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尤 其是京畿地区人口密度大,而长江以南大多数地区人 口稀少。以后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逐渐 南移和人口的南迁,南方所占全国人口比例逐渐增大, 以至超过北方。10世纪以后,主要的人口稠密区已经 转到了南方。 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相当频繁,规模甚大。14世纪 中叶以前,移民的主流是由北向南,即从黄河流域迁 至长江流域及更南地区,其中以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的三次南迁影 响最大、移民人数最多。在明朝初年,数百万人
口被从长江以南迁到江淮之间、准河流域,从长江中 游迁到四川川盆地,从山西迁至华北平原。此后直到20 世纪前期,移民的主流是从平原进入山区,从内地迁 往边疆。随着沿海城市和工矿城市的兴起,又有大量 人口从农村和小城镇迁入这些城市。 此外,历代统治者以行政或军事手段将人口集中 在首都附近,边疆或其它地区的强制性移民,敌对政 权间的掠夺性移民,北方游牧民族、边疆少数民族的 内迁,也曾多次发生,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来自中 亚、阿拉伯甚至欧洲的移民在中国定居,融合于中华 民族。中国人也不断移居海外,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
口被从长江以南迁到江淮之间、淮河流域,从长江中 游迁到四川盆地,从山西迁至华北平原。此后直到20 世纪前期,移民的主流是从平原进入山区,从内地迁 往边疆。随着沿海城市和工矿城市的兴起,又有大量 人口从农村和小城镇迁入这些城市。 此外,历代统治者以行政或军事手段将人口集中 在首都附近,边疆或其它地区的强制性移民,敌对政 权间的掠夺性移民,北方游牧民族、边疆少数民族的 内迁,也曾多次发生,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来自中 亚、阿拉伯甚至欧洲的移民在中国定居,融合于中华 民族。中国人也不断移居海外,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
的人民,从15世纪以来就以东南亚为主要移居区。19 世纪中叶以后,向海外移民的规模日益扩大,移民及 其后裔的数量已达数千万。 三、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 国土总面积的65%。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高山、高原以 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 低的山地多见于东部,在我国大陆东南侧的大陆架宽 阔缓斜。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 台阶,即"三大阶梯
的人民,从15世纪以来就以东南亚为主要移居区。19 世纪中叶以后,向海外移民的规模日益扩大,移民及 其后裔的数量已达数千万。 三、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 国土总面积的65%。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高山、高原以 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 低的山地多见于东部,在我国大陆东南侧的大陆架宽 阔缓斜。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 台阶,即“三大阶梯
数干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地 形、地貌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以至"沧海桑田”。 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阶梯内,比较明显的 有: 1.湖泊的发育和消亡 2.水道和水系的变迁 3.海陆变迁; 4.黄土高原的变迁, 5. 沙漠的变迁。 四、气候: 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有三个特点: 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 型多种多样
数千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地 形、地貌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以至“沧海桑田”。 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阶梯内,比较明显的 有: 1. 湖泊的发育和消亡; 2. 水道和水系的变迁; 3. 海陆变迁; 4. 黄土高原的变迁; 5. 沙漠的变迁。 四、气候: 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有三个特点: 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 型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