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之类拗口的说法,就像没有必要强行要求人们不再说“日出 东方”而改说“地球内西向东白转到了朝太阳的一南”-样。 我」说文字不等于语言,并不意味着从书文字学研时不能 参考有关的语言形式。正迟为脱离了语疗的书写符号是没有意义 的,所以语言应是义字学家首先要顾及民函东西,就像我们虽然明 知禾苗和土接是两!情,但在研究天苗生长时却永远不能怨路 十壤条件一样。 文字是在语言这个十壤土长出的术苗。自然界只存在没有禾 苗的土壤,却不存在不依赖土壤的禾苗。同样道理,人类社会中 只存在没有文字的语言,却不存在没有语病的文字。相对义字米 说,语言是个在它之前很久就已存在的先决因素,而永远是第 一性的。 在文字学的各个分文中,顺及语言内素最少的是“字符学” (graphetics)。这个分艾学彩仅仅研究具体的书写符号的形状,以 及书写符号在不司时代、不同地域的同类文字系统中的变异,例 如研究老可以指出拉」字母A在古闪美特人时代是画的个有 犄角的牛头(aleph),其后又有若T和过渡性的演化形武,而今入 的字母A不但已经极端地抽象化,而且还把原米的那人牛头倒挂 起米了。很明显,由于三符的数目是相当有限的,尤其是排音文 字一般只有数十个字母,斯以无论是字符学本身还是在它基础上 发展出的文字发土学,都没有能够为人类带来像描牙语言学和比 较语言学那样的巨入精神财富。当然若就中国特别是汉民埃来说, 字符学在这里的天地要广阔得多,因为古往今来的汉字,即使抛 开真草篆求之类的字体区别,也为我们提供了四五万个字符,人 们尽可以去详细地分析诸如山今字、异体字等等的字符形低差异 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不过我」也着到,州单纯的字符学方法不 可能透过汉字的表面形式探寻到这种古老文字的丰富底蕴,或者 说,在不考虑有关语言形式的条件下,字符学所能揭示的容观规 律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字学的预期。至此我们可以明白,只有 ·9·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把语言的因素引入对符号的研究,才真正是文字学的坦途。 正像中国清代的“乾嘉学派所实践的那样,此后的中国文 字学大多首先致力于探寻字符和它所代表的语言成分的关系,尽 管许多学者都知道字符和语言成分的关系并不是天经地义的因果 关系,探寻这种关系的终极目标可以有两个:其一是利用相应语 言成分的特征来解析字符的形体构造,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说文”或者“六书”之学:其二是利用宇符所能给了的信息来解 析一种久已消亡的语苦,这就是具有最通常意义的“古文字学” (palaeography)。由于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大多表现为对·种或 一批古代文献的文字转写和翻译考释,所以它总是与历史语言学 (historica】linguistics)和女典文截学〔archeography)有着不可分 割的联系,而这一切成功并不是仅靠酐究字符而不研究语言所能 联得的。 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的最大功能是辅助和扩大语 言的交际作用,稍纵即逝的有声语言在文字的帮助下可以传诸久 远。文字的这一性质显示出了它对于语言的最密切的依附关系,尤 其是在研究古代语言的时候,可以说我们关下古代语言的一切知 识都是通过分析有关的文字记载而获得的。不过我们也看到,由 于文字利语言毕竞是不同的两样东西,所以我们透过文字而了解 到的古代语言持征永远不能像在现代语言调查中所了解到的那样 全面而深入。例如在研究中骨文的时候,我们还只能指出某个具 体的字符和后代的哪个字符相当,以及它所记录的词和后代的哪 个词相当,却始终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个词在甲骨文时代的汉语里 具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殷商人是怎样念 这些字的。其实不仅是汉字,拼音文字有时也不能精确地显示出 实际的语音,假定现代英语是一种已纶消亡的古语言,那么仅从 字母的书写形式上我们就完全不可能知道China中的a念「a]、 village中的a念i]、late中的a念Lei]、bad中的a念Ce]、class 中的a念a:、what巾的a念[o]。这说明文宇虽然是辅助和扩 ·10*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大语言交际作用的最重要的工具,但它对语言的表现能力还是有 限的。 尽管文字并不能记录语言的全部内容,但是人们从字符特别 是方块汉宁中读出的信息有时却远远超出了相应的言语词所能表 达的范围。例如我们今天听到zàg这个汉语音节,可以把它和 “掩理死者遗体”这个概:念联系起来,却并不知道古人死后并不以 土奄埋,而是以草薪荐覆置于野外,这一远古习俗恰恰反映在 “葬”的字形上(从死在瑞中)。当然,“葬”这个字符对古代葬俗 的暗示还是比较含混的,其深层含义只有在我们看到了《易·系 辞下》里的一段话之后才得以确定:“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 之中,不封不树…片世圣人易之以棺椁。”但无论如何,汉字 所反映的此类信息毕竞是极为惹人注日的,由此便引出丁文字对 文化的表现这一饶有兴味的议题。 第二节文字和文化 在中国人看来,方块汉字中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积淀。也 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人比欧洲人更如珍爱这些祖先传下的 符号,在它们身上倾注了无比深厚的民族感情。中国人并不像大 多数欧洲人那样,仅仅把自己的文字看成是传播文化的一种T具, 丽是倾向于把这些符号看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行机组成部 分,进而看成是文化的象征。应该说,中国人对议字符号本身的 印象虽然含有较多的感情成分,但是并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绝对误 解。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比方来认识文字与文化的本质关 系:文化好比是一个人,文字则是这个人身上穿的一件衣服。人 早在衣服之前就存在了·衣报则是由人制造出来以后冉穿戴到身 上的,除了衣服以外,被人穿戴到身上的还有裤子、鞋子、袜子、 ·11·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帽了等等。人和衣服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但它们却往往是同 时出现在别人服中的。而且别人通过衣服的尺寸、样式和颜色还 可以大致猜出着装者的胖瘦以及某些喜好。同样,文化也是在文 字产生之前很早就已存在的,后来产生的文字不过是文化的种种 外在的特征之一。作为民族的精神产品,它帮众多的其他精神产 品、物质产品以及社会组织形式·起构成了该民族的文化内容。文 字和文化是完全六同的两样东西,尽管人们可以通过文字看到文 化的一些零星的冈涵,但由于文字并不是文化的首要表现形式,甚 至文化大都可以脱离文字而有在,所以文字符号专达给人们的文 化信息水远不会多于它传达给人们的语言信息。 中国人往往把文字和文化的关系看得过近,这主要是出自两 方面内误会。首允,我们的祖先在两三千年间为我们留下了治如 烟海的防史文献,这些文献始终是后代人借以了解前代历史文化 的主要资料宝库,由于它们都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而如本章第 …节新说,中国人又有分不清语言和文字的传统:所以他们很自 然地要认为是文字符号(主要是汉字)表剪了传统文化,而忽略 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煤介一面语言.其次,“文化”在现代汉语 中是个多义词,1983年版的《现代汉语问典》列出了三个义项: 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场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总知,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 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期的不依分市 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绥合体。同样的工具、月具, 司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加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⑧指运用文宇钓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 文化水平。 视文宁等同于文化的人们显然是把第一个义页和第二个义项混淆 起来了。实际上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只是第一个义项所指的那种 文化”,虽然《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词典学定义中邀漏了“社 会组织形式”的内容,而这在民族学定义中是不可或缺的。 ·12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20沙纪末期的中国拯起了,一股谈论“文化”的浪潮。虽然不 少真正的学若始终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排就是在客观总结中 国文化传统的同时引导人们在国际文化的背景下促进中国文化的 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这投浪潮中谈论文化的人们不 都是在从事科学的文化学研究,地们中的有些人实际上是在向世 人介绍中国文化的同时进行一些商业宣传,把“酒文化”“茶文 化”学术研讨会变成商品茬销展示会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这种 对文化的并无恶意的妙作是商品经济社会中一·种值得肯定的宣传 手段,并不构成对神圣的文化的亵渎,但这与真止的文化学研究 毕竟是两回事情。当代的中国处在一个与文化有关的名词大爆炸 的时代,其中不乏诸如“西瓜文化”“厕所文化”之类令人啼笑皆 非的“新学科”:当然,“汉字文化”也在此列。 颜名思义,“汉字文化”指的应该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的精神 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组织乃式”,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荒 诞之极的定义。不过由于一些人以多种非学术手段进行的炒作, “汉字文化”把我们刚刚谈过的人们对于义字和文化关系的误解 向了极端。这些人由混淆汉语郴汉宁到混淆汉字和汉文化,再由 混淆汉民族文化到混淆中华全民族文化,最终竞提出了“汉字是 中华文化的根“这类绝顶荒唐的门号,而不再负责向人们解释汉 字产生之前的汉族和不使用汉字的少数民族有没有文化的根。应 该指出,这类伪科学有时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至少它反映了一 部分人对包指汉字简化在内的新中国一系刿攻策的怀疑和羝触心 理,这种心理种20世纪末中国经济复苏所引发的·部分人的民族 自人心坦一起,共同构成了所谓“汉字文化研究”的社会根源。 有史以来的种种文化学理论都是某种政治思潮影响下的产 物,我T可以从“文化圈”理论的兴衰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汉 字文化圈”这个词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传入中国语言 文字学界,随即在中国的报刊十屡屡出现。在很多中国人那里, “文化圈”是被当成一个时髦的新名词米使用的,他创并不知道他 ·13◆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