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仪著 战国文字通论同心 江蘇教育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战国文字通论订补/何琳仪著.一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3 ISBN7-5343-4968-0 I。战.,Ⅱ.何.,Ⅲ.汉字:古文字-研究-战国时 代V.H1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002426号
目 录 再序 李学勤 序言 李学勤 第一章战国文字的发现和研究… 年:卡0华40■00004000年00中来 第一节引言… …1 第二节古代战国文字的发现和研究 …3 第三节近代战国文字的发现和研究… 6 第四节现代战国文字的发现和研究 …11 第五节战国文字的分类 25 第六节小结… 33 第二章战国文字与传钞古文 …34 第一节引言… 34 第二节籀文 34 第三节《说文》古文… 41 第四节三体石经古文… 58 第五节《汗简》和《古文四声韵》古文 69 第六节小结 …83 第三章战国文字分域概述 85 第一节引言… 85 第二节齐系文字… 86 第三节燕系文字… 101 第四节晋系文字… 115 第五节楚系文字… 148 第六节秦系文字… 179 第七节小结… 199 第四章战国文字形体演变… 202 第一节引言… 202 第二节 简化… 202 1
录 第三节繁化… 213 第四节异化… 226 第五节同化… 249 第六节特殊符号… 252 第七节小结… 264 第五章战国文字释读方法 266 第一节引言… 266 第二节历史比较… 269 第三节异域比较… 274 第四节同域比较… 281 第五节古文比较… 285 第六节谐声分析… 290 第七节音义相谐…… 294 第八节辞例推勘… 298 第九节 语法分析… 303 第十节小结… 306 余论 308 引用书刊简称表 312 后记(一) 316 后记(二) 317 大陆论著目录(徐在国) 319 港澳论著目录(袁国华): 406 台湾论著目录(季旭升) 411 国外论著目录(徐在国) 420 2
再 序 李学勤 我应何琳仪教授之邀,为他的《战国文字通论》一书的初版作序, 时间是在1987年的冬天。这部专著于1989年由中华书局印行,很受学 者们的欢迎。荏苒至今,不觉已经十多年了。 这期间,中国正经历不平凡的变革,科学事业的各方面都取得了明 显的进步。中国古文字学,伴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成绩也很彰著,而 在古文字学的几个分支里,战国文字研究的前进尤其突出。 学科的分支化,是其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例如现代的物理学,按 照通行的《学科专业目录》,就分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 理等分支。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史也是这样,陆续形成了甲骨文研究、 金文研究、简帛研究等独立的分支。战国文字研究的兴起是比较晚的, 但其成为一种新的分支却相当快速,确定了自己的领域和方法,积累起 自己的材料与文献,随之专门的学者队伍也组织起来。 《战国文字通论》的初版,对这一学科分支的早期成果做了综合总 结。因此,我在那时写的序言中曾说,该书的出版,“在这一分支学科 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件大事,必将促进学科的深入发展,有利于中国古 文字学的进步”。 如果说战国文字研究在当时还处于成长的阶段,作为学科分支没有 为大家充分认识的话,在今天,这一学科分支可以说业已臻于成熟了。 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文字研究本身又在进一步分支化。 《战国文字通论》已依据学者的研究成果,将战国文字划分为齐、 燕、晋、楚、秦五系。这五系文字,都有专门的论作发表,但因为各系 已发现材料数量并不均衡,有的系的研究进展特快,已显露建立为分支 的趋势。 首先表现这种倾向的,是秦文字。早自王国维先生,即以西土的秦 文字与东土的六国古文相区别。近年有学者集中辑录秦文字材料,云梦 睡虎地的秦简也有文字编问世。日前传来讯息,湖南龙山里耶新出秦简, 竟多达约两万支,这无疑会大为开拓我们对秦文字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