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录 引言… (1) 第一兼从文字到文字学……………(4) 第一一节文字和语育……… (4) 第二节义字利文化……… (21) 第三节袂义和义的中国文字学 , 第阿节文字体系和文字类型…………(0) 第五节文字学年代… (39) 第二章原始文字……… (43) 第一节文字的起派… (13) 第::节中国文字的污化石 (52) 第三节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5?) 第三章词符文字…… ……………(62) 第-节词符文字的基本性质…(2) 第节汉文字体系… 第三节汉字的显期流传… (89) 第四节汉字历史上的形体变异… (95 第五节对“六书”的再认识… (103 第六节汉字汉语的影响… (112) 第七节古文字的解读…… (117) 第四章音符文字…… (129) 第一节音符文字的性质和类型…… (129) 第二节印度文字体系……… (13G; 第三节粟行文字体系… (156 1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第四节阿拉伯文字体系… (174) 第五节拉丁文字体系………182) 第六节其他音符文字……〔193) 第五章文字规范和文字改革……………………… (213) 第节文字炉花和政革的动因… (213) 第节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220) 第三节20世下半“新文字”的命运… {226) 第河节汉字规范和改革的进一步设想… {236) 第五节中国文字的现在和将来……(242) ·2·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引 言 很少国家有中国这样宫多彩的文宁类型,乜很少国家有中 国这样源远流长的文字学历史,然而当今天重新审谛这段令人骄 傲的历史的时候,我?郑发现“中国文字”这个概念:几乎始终都 被“汉文字”牧代了,甚至可以说,20世纪以前的文字学家们仅 仅汲取了中国文宇史长河中的一杯水,尽管这杯水中映出的太阳 仍然是尤比地壮群埠。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建议中国的文字学者们、特别是汉文字 学者们,在继续把汉文宁研究推向深入的同时也花意一下中国共 他少数民族文予的情况。中国文字史是古今众多长族共同创造的 历史、几十种少数民族文字都在各自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各自 的作用,它侧的历史和现功绩都是不应当被人忽路的,文字学 家必须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对行·切文字,就像民族学家必须能够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民族一样。 理想的十国文字学应该是在中国古往今来各种文字基础七达 行的综合研究,这在19世:纪之前以优越的民族意识而闭关片守的 中国是难以想象的,然而我们看到,20世纪交通和传媒技术的高 速发展巳极大地激发起人们∫解外部世界的渴望,时也正把 国文字学的理想一步一步地引问现实,20世纪初期-·系列的重大 田對发现使得数不性数的古文字文献重见大日,经过中外学者儿 十年的共同努力,这些文字绝大多数都已获解读,对它门的形体 结构、文字源流以及使用情况的研究也达到了-定的水平,这些 举世瞩目的成果和中国传统文字学理论起,已经为综合性的中 国文字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了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综合性的中国文字学使我们能够以百倍宽广的视野来观察我 们身边的文字现象,从而正确地认识单一文种中的每一事实在中 国乃至人类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举例来说,有的中国人看到北 京人和广州人言语不通但能够用议字表情达意,便认为“超方 言”是汉字特有的“优越性”,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超方言”绝 入只是议字的特性,而是一切文字的共性,任何一种具有几百年 历史的全民族文字都是“超方言”的。在了解了中国文字的普遍 情况之后他们也许还会明白,作为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而言,文 之还可以是“超语言”的。 正如语言学能够对汉语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一栏, 口国文字学也应该能够对汉文字学提供理论和法论的指导,不 过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来谈这样一个庞大的论题恐怕尚为时过早, 因为至今为上我们还有许多基础研究没有完成,各文种研究人员 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使得我们往往很难找到出自同一角度对不 同文种中的同一文字现象的论述,考虑到现有的条件,我把这本 公书叫做《中国文字概略》,并把其土旨限定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概略地介绍中国各种文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现行文 字附带介绍其使用情况,对已经消亡的文字则附带介绍其被发现、 解读及重要文献的刊布情祝。书中对汉字的研究历史介绍得较少, 是因为我估计读者在这方面比较熟悉。 一、概略地介绍一些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和研充方法,有时也 写下一点自己学习中园文学的心得体会。这些体会在很大程度上 说不过是利用文字学基础理论和方法来认识某些具体问题的尝 试,并不是有意要制造一些古怪的“新构想”。 三、概略地介绍中国历史上文字规范和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希望能帮助读者正确认识中国文字的自然发展态势和中华人民共 和画政府的文字工作方针。当然这里面有一些仅是我个人的看法, 我愿意就此和广大读者在维护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前提下交换意 见,而不赞成当前社会上一些人在“语言文学”外衣掩盖卜以 ◆2·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种种非科研手段对国家的语音文字政策进行的政治性派毁。 书的有些部分是在我以前发表的论文和著作的基础上写成 的。向国的文字种类实在太多,我自已进行过较细致学习的文字 只有零寥几种,有些文字至今仅得其皮毛,所以,这本小书实际 上参专了中外上百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我要感谢中国民族古 文字研究会。这个研究会集中了国内··大批学识渊博的老专家和 华横溢的屮青年学苦,他们的著作和论文在古文字学的各个领 域都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本书的图版主要也是从中国芪族古文字 研究会编写的《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中选出的。特别值得指出 的是,外国人有关新疆山文字的论著今在北京已颂难寻觅,木 书这部分章节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都仰仗我尊啦的师友黄振华教 授的私人收藏。尤为不能令我忘怀的是光师俞敏教授利和张克强教 授,二位先上在历史语言学、汉话文学和梵、藏语文学方面给予 我约教海至今恍如昨口。在二位先牛身边吋我曾是个很不听话的 弟子,但我确信本书所论不违光生的治学猜神。 有人说,语言文字学实际上是文科中的理科,没有一定专业 基础的人是不易读懂的。为了超顾广大读者的需要、我在这本书 屮尽可能用浅近的语音来叙述一些基本的道埋,避免使用过于专 门的术语和繁冗的引证,脚注中提供的参考文献也尽可能采用近 20年的新作;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查阅,一方面也能及时反映较 新的研究状况。虽说文字学砾究往往是厚古薄今的,但我并不希 望读者单纯地回颐往事,而希望读书与我一道去思考中国文字和 文字学的未来。假划这本小书能开阔读者的银界,吸引一批具有 良灯造诣的汉语文研究者投身于此项颇有意义的工作,最终导致 一门与现在这个民族文化大交融时代相适应的、综合而系统的中 国文字学的诞生,那将是最令我感到高兴的事。 ·3*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