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中央银行 专栏9-1:英格兰银行 1.英格兰银行的建立 英格兰银行是于1694年7月27日由伦敦城的1268名商人创立的,当时的 目的是为了筹集120万英镑按年息8%贷款给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以支持其欧洲 大陆的军事行动。当时正值英法战争时期(1689一1697),英国政府庞大的战争 开支,使英政府入不敷出,加上英国当时贪污盛行,税收短拙,英国财政陷入困 境。为了弥补财政支出,英国皇室特许英格兰人威廉.彼得森(william Paterson)等人的提议,由本来己是政府债权人的金匠们筹集120万英镑作为股 本,建立银行,对政府放款。这一信议于1694年7月27日由英国国会制定法案 同意实行 尽管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银行,但是在其成立的时候,并没 有充当中央银行的意图。英格兰银行在成立时是一个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其实力 和声誉高于其他银行,并同政府有着特殊的关系,但它所经营仍是一般银行业, 如对一般客户提供贷款、存款以及贴现等。 2.政府的银行 英格兰银行无论是成立的初衷,还是在以后的业务中,都与政府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英格兰银行在1694年创立的时候就一直充当政府的银行。政府虽 然在许多银行也保持有规模较小的户头,但是其主要户头是在英格兰银行。这些 户头包括中央户头,即财政部户头,还有国民贷款基金户头、国债专员户头和其 他附属户头。 政府的各顶税收和其他收入的财政部户头开设于此,政府的各顶支出也来 源于此。当政府资金短缺时,英格兰银行保证马上进行资金融通,如直接对政府 放款、为政府发行国库券和各种长期债券等。到1746年止,英格兰银行已经借 给政府1168.68万英镑。除此之外,英格兰银行还代理国库和全权管理国家债券。 英格兰银行在发行国库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替政府开价招标、进行配发、发 券收款,并到期负责清偿:还通过国库券经纪人,每天进入贴现市场买卖国库券, 调节市场,以稳定短期市场利率。 1946年《英格兰银行法》将英格兰银行国有化,使它变成了公营公司,彻 底改变了它自1694年以来尽管不断向政府贷款和与政府紧密合作,却一直保留 的私营银行身份。它不再是为本身牟取利润的私营银行,也不再在私人部门业务 上与普通银行竞争。该法案还终止了英格兰银行在名义上的独立性,使其成为国 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1 第九章 中央银行 专栏 9-1:英格兰银行 1.英格兰银行的建立 英格兰银行是于 1694 年 7 月 27 日由伦敦城的 1268 名商人创立的,当时的 目的是为了筹集 120 万英镑按年息 8%贷款给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以支持其欧洲 大陆的军事行动。当时正值英法战争时期(1689—1697),英国政府庞大的战争 开支,使英政府入不敷出,加上英国当时贪污盛行,税收短拙,英国财政陷入困 境。为了弥补财政支出,英国皇室特许英格兰人威廉.彼得森(william Paterson)等人的提议,由本来已是政府债权人的金匠们筹集 120 万英镑作为股 本,建立银行,对政府放款。这一倡议于 1694 年 7 月 27 日由英国国会制定法案 同意实行。 尽管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银行,但是在其成立的时候,并没 有充当中央银行的意图。英格兰银行在成立时是一个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其实力 和声誉高于其他银行,并同政府有着特殊的关系,但它所经营仍是一般银行业, 如对一般客户提供贷款、存款以及贴现等。 2.政府的银行 英格兰银行无论是成立的初衷,还是在以后的业务中,都与政府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英格兰银行在 1694 年创立的时候就一直充当政府的银行。政府虽 然在许多银行也保持有规模较小的户头,但是其主要户头是在英格兰银行。这些 户头包括中央户头,即财政部户头,还有国民贷款基金户头、国债专员户头和其 他附属户头。 政府的各项税收和其他收入的财政部户头开设于此,政府的各项支出也来 源于此。当政府资金短缺时,英格兰银行保证马上进行资金融通,如直接对政府 放款、为政府发行国库券和各种长期债券等。到 1746 年止,英格兰银行已经借 给政府 1168.68 万英镑。除此之外,英格兰银行还代理国库和全权管理国家债券。 英格兰银行在发行国库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替政府开价招标、进行配发、发 券收款,并到期负责清偿;还通过国库券经纪人,每天进入贴现市场买卖国库券, 调节市场,以稳定短期市场利率。 1946 年《英格兰银行法》将英格兰银行国有化,使它变成了公营公司,彻 底改变了它自 1694 年以来尽管不断向政府贷款和与政府紧密合作,却一直保留 的私营银行身份。它不再是为本身牟取利润的私营银行,也不再在私人部门业务 上与普通银行竞争。该法案还终止了英格兰银行在名义上的独立性,使其成为国 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3.发行银行 发行货币是英格兰银行的传统业务,但是其垄断货币发行权却经历了很长 的一个发展过程。 英格兰银行在成立之初,英国政府就给予其其他商业银行所没有的一项特 权,那就是允许英格兰银行成为第一家无发行保证却能发行银行券的商业银行 但是这种发行特权只限于伦敦及周围65英里的地区。1826年,英国国会通过法 案,准许其他股份银行设立,并可以发行钞票,但限制在伦敦65英里以外,以 避免与英格兰银行的发行权冲突。 在以后的发展中,英格兰银行不断补充资本,同时降低对政府的放款利率 并以此为条件,促使英国国会通过法案,限制其他银行的发行权,从而加强了英 格兰银行货币发行的特权地位。 在银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每家银行都愿意发行货币。到18世纪,支票开 始取代钞票作为支付手段,伦敦的私人银行逐渐停止发行钞票,但北部和中部的 新兴银行仍各自发行钞票。由于英格兰银行的钞票有较高的声誉,使得新兴的地 方银行乐于用英格兰银行的钞票代替黄金储备作为准备金。 在1844年英国国会通过银行法案《比尔条列》之前,英国有72家股份制 银行和207家私人银行有钞票发行权,而该法案的通过,为英格兰银行垄断货币 发行权奠定了基础。如该法案规定,凡在1844年发行过钞票的银行,其发行额 得不超过银行在该法案通过以前12周内的平均流通量:凡在1844年前没有发行 过钞票的银行不得再发行钞票,新成立的银行一律不得再发行钞票。此法案还规 定,发行钞票的银行在伦教开设分行或同其他银行合并的,均丧失货币发行权, 将此权力移交给英格兰银行。随着《比尔条例》的逐年实施,多数银行都逐渐丧 失了货币发行权,终于在1921年,有权发行货币的银行只有英格兰银行一家。 但由于英国财政部也发行部分钞票,当时英格兰银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垄断发 行,直到192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通货与银行钞票法》,英格兰银行才最终成为 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4.银行的银行 19世纪,英国的商业银行发生了多次银行危机,尤其是1825年和1837年 这两次危机最为严重。由于银行过于放款,导致银行许多债权无法按时收回,有 些银行因此破产。严重的银行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1837年的银行 危机中,英格兰银行采取行动帮助有困难的银行,开始充当最终贷款人的角色 在19世纪30年代,商业银行在资金短缺时就向贴现行贴现,贴现行在资 金短缺时就直接向英格兰银行贷款。英格兰银行表面上是充当贴现行的最终贷款 人,实际上是间接地充当整个银行系统的最终贷款人。 分析
2 3.发行银行 发行货币是英格兰银行的传统业务,但是其垄断货币发行权却经历了很长 的一个发展过程。 英格兰银行在成立之初,英国政府就给予其其他商业银行所没有的一项特 权,那就是允许英格兰银行成为第一家无发行保证却能发行银行券的商业银行, 但是这种发行特权只限于伦敦及周围 65 英里的地区。1826 年,英国国会通过法 案,准许其他股份银行设立,并可以发行钞票,但限制在伦敦 65 英里以外,以 避免与英格兰银行的发行权冲突。 在以后的发展中,英格兰银行不断补充资本,同时降低对政府的放款利率, 并以此为条件,促使英国国会通过法案,限制其他银行的发行权,从而加强了英 格兰银行货币发行的特权地位。 在银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每家银行都愿意发行货币。到 18 世纪,支票开 始取代钞票作为支付手段,伦敦的私人银行逐渐停止发行钞票,但北部和中部的 新兴银行仍各自发行钞票。由于英格兰银行的钞票有较高的声誉,使得新兴的地 方银行乐于用英格兰银行的钞票代替黄金储备作为准备金。 在 1844 年英国国会通过银行法案《比尔条列》之前,英国有 72 家股份制 银行和 207 家私人银行有钞票发行权,而该法案的通过,为英格兰银行垄断货币 发行权奠定了基础。如该法案规定,凡在 1844 年发行过钞票的银行,其发行额 得不超过银行在该法案通过以前 12 周内的平均流通量;凡在 1844 年前没有发行 过钞票的银行不得再发行钞票,新成立的银行一律不得再发行钞票。此法案还规 定,发行钞票的银行在伦敦开设分行或同其他银行合并的,均丧失货币发行权, 将此权力移交给英格兰银行。随着《比尔条例》的逐年实施,多数银行都逐渐丧 失了货币发行权,终于在 1921 年,有权发行货币的银行只有英格兰银行一家。 但由于英国财政部也发行部分钞票,当时英格兰银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垄断发 行,直到 1928 年英国国会通过了《通货与银行钞票法》,英格兰银行才最终成为 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4.银行的银行 19 世纪,英国的商业银行发生了多次银行危机,尤其是 1825 年和 1837 年 这两次危机最为严重。由于银行过于放款,导致银行许多债权无法按时收回,有 些银行因此破产。严重的银行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 1837 年的银行 危机中,英格兰银行采取行动帮助有困难的银行,开始充当最终贷款人的角色。 在 19 世纪 30 年代,商业银行在资金短缺时就向贴现行贴现,贴现行在资 金短缺时就直接向英格兰银行贷款。英格兰银行表面上是充当贴现行的最终贷款 人,实际上是间接地充当整个银行系统的最终贷款人。 分析
通过上述对英格兰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分析,可对中央银行的历 史演进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中央银行的历史演进可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第一,早期的中央银行都是由普通的商业银行自然演进而来的。由于资本 主义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纷纷设立银行,有些银行开始办理中央银行的业 务,如发行银行券、办理政府贷款等,后来逐渐演进成为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 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第二,货币发行逐渐集中,并形成垄断。在银行出现的早期,许多大银行 都有特权发行各自的银行券,后来政府为了筹集资金、办理借款、代理国库和集 中管理的需要,特许一些银行有垄断银行券发行的权利,最后又逐渐改变为由一 家银行垄断发行,从而导致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职能的产生。 第三,作为政府干预经济和市场的工具。一些早期的大银行由于与政府的 关系特殊,常常作为国库券的管理者,在国库券市场进行国库券的买卖,以保障 市场价格的稳定。同时政府也主动通过这些银行控制货币信用等经济活动,以实 现政府的各项目标。 第四,逐渐演变为其他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后来演变成为中央银行的 这些银行,初期都是各银行之首,但同时也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服务,如为它们 办理兑换、资金清算、办理贷款和再贴现等。 通过这些服务,一方面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了各种金融服务,同时又为自 己在银行业中树立了权威,为后来过渡到正真意义上的中央银行提供了基础。 第五,最后确立为独一无二的中央银行需要法律上的支持。中央银行的创 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也出现了许多曲折,在中央银行地位的最后确立上, 法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英格兰银行,《比尔条例》无论是从组织形式还 是从货币发行权的垄断上,都为英格兰银行最终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提供了充足的 法律保障。 专栏9-2: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背景资料 20世纪以前美国政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中央集权的恐惧。这不仅仅体 现在宪法的制约与平衡上,也体现在对各州权利的保护上。对中央集权的恐惧, 是造成美因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抱有敌意态度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传统的美因 人对于金融业一向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出代表,美国 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视,使得早先旨在建立一个中央银行以管辖银行体系的 尝试,先后两次归于失败:1811年,美国第一银行被解散,1832年美国第二银 行延长经营许可证期限的要求遭到否决。随后,因其许可证期满在1836年停业。 1836年美国第二银行停业后,由于不存在能够向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并使之避
3 通过上述对英格兰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分析,可对中央银行的历 史演进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中央银行的历史演进可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第一,早期的中央银行都是由普通的商业银行自然演进而来的。由于资本 主义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纷纷设立银行,有些银行开始办理中央银行的业 务,如发行银行券、办理政府贷款等,后来逐渐演进成为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 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第二,货币发行逐渐集中,并形成垄断。在银行出现的早期,许多大银行 都有特权发行各自的银行券,后来政府为了筹集资金、办理借款、代理国库和集 中管理的需要,特许一些银行有垄断银行券发行的权利,最后又逐渐改变为由一 家银行垄断发行,从而导致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职能的产生。 第三,作为政府干预经济和市场的工具。一些早期的大银行由于与政府的 关系特殊,常常作为国库券的管理者,在国库券市场进行国库券的买卖,以保障 市场价格的稳定。同时政府也主动通过这些银行控制货币信用等经济活动,以实 现政府的各项目标。 第四,逐渐演变为其他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后来演变成为中央银行的 这些银行,初期都是各银行之首,但同时也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服务,如为它们 办理兑换、资金清算、办理贷款和再贴现等。 通过这些服务,一方面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了各种金融服务,同时又为自 己在银行业中树立了权威,为后来过渡到正真意义上的中央银行提供了基础。 第五,最后确立为独一无二的中央银行需要法律上的支持。中央银行的创 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也出现了许多曲折,在中央银行地位的最后确立上, 法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英格兰银行,《比尔条例》无论是从组织形式还 是从货币发行权的垄断上,都为英格兰银行最终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提供了充足的 法律保障。 专栏 9-2: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背景资料 20 世纪以前美国政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中央集权的恐惧。这不仅仅体 现在宪法的制约与平衡上,也体现在对各州权利的保护上。对中央集权的恐惧, 是造成美国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抱有敌意态度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传统的美国 人对于金融业一向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出代表,美国 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视,使得早先旨在建立一个中央银行以管辖银行体系的 尝试,先后两次归于失败:1811 年,美国第一银行被解散, 1832 年美国第二银 行延长经营许可证期限的要求遭到否决。随后,因其许可证期满在 1836 年停业。 1836 年美国第二银行停业后,由于不存在能够向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并使之避
免银行业恐慌的最后贷款人,这便给美因金融市场带来了麻烦, 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全国性的银行恐慌己成为有规律的事情。1837年、 1857年、1873年、1884年、1893年和1907年,都曾爆发过银行恐慌,1907 年银行恐慌造成的如此广泛的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大量损失,终于使美国公众相 信需要有一个中央银行来防止再度发生恐慌了。 不过,美国公众基于对银行和中央银行的敌视态度,对建立类似英格兰银 行的单一制中央银行,还是大力反对的。他们一方面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 最大的公司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 也担心联邦政府利用中央银行过多干预私人银行的事务。所以,在中央银行应该 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由于争论激烈, 只能妥协。依据美国传统,国会便把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带有制约和平衡特点的制 度,写入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从而创立了拥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 储备体系。 当初建立联邦储备系统,首先是为了防止银行恐慌并促进商业繁荣;其次 才是充当政府的银行。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金融世 界的中心,联邦储备系统已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货币结构的独立的巨大力量, 20世纪20年代是联邦储备系统取得重大成功的时代。当经济出现摇摆的迹象时, 就提高货币的增长率,当经济开始以较快的速度扩张时,就降低货币的增长率。 它并没有使经济免于波动,但它的确缓和了波动。不仅如此,它是不偏不倚的 因而避免了通货膨胀。货币增长率和经济形势的稳定,使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 美因联邦储备系统的结构属于二元式的单一中央银行制。 它是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的,即联邦级的联邦储备理事会(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ee,FOMC)和地方级的l2家联邦储备银行及其分支结构 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系统的最高机构,它由?名理事组成(他们大多是 职业经济学家),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每一理事任期14年,届满后 不再连任,并且任期互相错开。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有一位理事任期 满:但是有不少理事因年龄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提前离任。理事会主席由总统在理 事会成员中遗选任命,任期只有4年,但是可以连任。联邦储备理事会是美国货 币政策的制定者,它控制贴现率,并可以在规定范围内改变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它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一道,控制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一 一公开市场业务。 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在联邦储备系统实施其货币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联邦 公开市场委员会也就成为联邦储备系统内一个重要的决策中心。该委员会由12 名委员组成,其中包括7名联邦储备理事会理事,5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其
4 免银行业恐慌的最后贷款人,这便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了麻烦, 19 世纪和 20 世纪早期,全国性的银行恐慌已成为有规律的事情。1837 年、 1857 年、 1873 年、 1884 年、 1893 年和 1907 年,都曾爆发过银行恐慌,1907 年银行恐慌造成的如此广泛的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大量损失,终于使美国公众相 信需要有一个中央银行来防止再度发生恐慌了。 不过,美国公众基于对银行和中央银行的敌视态度,对建立类似英格兰银 行的单一制中央银行,还是大力反对的。他们一方面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 最大的公司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 也担心联邦政府利用中央银行过多干预私人银行的事务。所以,在中央银行应该 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由于争论激烈, 只能妥协。依据美国传统,国会便把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带有制约和平衡特点的制 度,写入 1913 年的联邦储备法,从而创立了拥有 12 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 储备体系。 当初建立联邦储备系统,首先是为了防止银行恐慌并促进商业繁荣;其次 才是充当政府的银行。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金融世 界的中心,联邦储备系统已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货币结构的独立的巨大力量。 20 世纪 20 年代是联邦储备系统取得重大成功的时代。当经济出现摇摆的迹象时, 就提高货币的增长率,当经济开始以较快的速度扩张时,就降低货币的增长率。 它并没有使经济免于波动,但它的确缓和了波动。不仅如此,它是不偏不倚的, 因而避免了通货膨胀。货币增长率和经济形势的稳定,使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结构属于二元式的单一中央银行制。 它是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的,即联邦级的联邦储备理事会(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ee , FOMC)和地方级的 12 家联邦储备银行及其分支结构。 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系统的最高机构,它由 7 名理事组成(他们大多是 职业经济学家),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每一理事任期 14 年,届满后 不再连任,并且任期互相错开。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有一位理事任期届 满;但是有不少理事因年龄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提前离任。理事会主席由总统在理 事会成员中遴选任命,任期只有 4 年,但是可以连任。联邦储备理事会是美国货 币政策的制定者,它控制贴现率,并可以在规定范围内改变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它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一道,控制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在联邦储备系统实施其货币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联邦 公开市场委员会也就成为联邦储备系统内一个重要的决策中心。该委员会由 12 名委员组成,其中包括 7 名联邦储备理事会理事,5 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其
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为委员会的必然成员,其余1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 则轮流占据其余的4个席位)。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同时兼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 会主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年约召开8次会议,讨论决定联邦储备系统的公 开市场业务,即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的活动。那些不是该委员会现任委员的联 邦储备银行行长通常也出席会议并参加讨论,但是没有表决权。在联邦储备系统 内部还有一些机构,如联邦顾问委员会等,但是它们远不如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重要。 按12个联邦储备区设立的12家联邦储备银行分别位于纽约、波士顿、费 城、克利夫兰、里士满、亚特兰大,芝加哥、圣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堪萨斯 城、达拉斯和旧金山。这些银行的股份分别为它们各自的会员银行所拥有。这 12家联邦储备银行又在其他25个大城市中设立了分支机构。纽约、芝加哥和旧 金山3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规模最大,它们持有一半以上的联邦储备资产。而纽 约联邦储备银行又是“冠中之冠”,持有联邦储备总资产的30%。每家联邦储备 银行都由9名兼职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来管理。这些董事被分为A、B、C三类, 每类各3名。A类董事由会员银行推选产生,他们本人也是银行家。B类董事 可以不是银行的官员或职员,他们也可以由会员银行推选产生,但通常是由联邦 储备银行行长向会员银行推荐的。c类董事不由会员银行推选,而是由联邦储 备理事会任命,其中的两名将分别担任董事会的主席和副主席。董事会的重要职 责之一是选举产生各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但行长的正式任命必须经过联邦储备 理事会的同意。除了负责检查会员银行、审批某些银行合并的申请、支票清算, 收回被损坏的旧钞、发行新钞等日常的职能外,各联邦储备银行还具有一定的政 策职能。例如它可以管理自己的贴现窗口,决定是否向辖区内的某一商业银行或 其他存款机构提供贷款:它还可以在征得联邦储备理事会批准的情况下设定自己 的贴现利率。更重要的还在于,各联邦储备银行占据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2 个席位中的5个。 思考题 1.为什么国会成立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而不是只成立一个中央银行? 2.联储的机构中有哪些特色使它成为自治机构?国会能否对联储进行任何 的控制? 分析 1.对中央集权的恐惧,造成了美国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抱有敌意态度。此以 传统的美国人对于金融业一向也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 出代表,所以美因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视,就表现为大力反对对建立类似英 格兰银行的单一制中央银行。一方面公众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最大的公司 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也担心联
5 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为委员会的必然成员,其余 11 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 则轮流占据其余的 4 个席位)。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同时兼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 会主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年约召开 8 次会议,讨论决定联邦储备系统的公 开市场业务,即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的活动。那些不是该委员会现任委员的联 邦储备银行行长通常也出席会议并参加讨论,但是没有表决权。在联邦储备系统 内部还有一些机构,如联邦顾问委员会等,但是它们远不如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重要。 按 12 个联邦储备区设立的 12 家联邦储备银行分别位于纽约、波士顿、费 城、克利夫兰、里士满、亚特兰大,芝加哥、圣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堪萨斯 城、达拉斯和旧金山。这些银行的股份分别为它们各自的会员银行所拥有。这 12 家联邦储备银行又在其他 25 个大城市中设立了分支机构。纽约、芝加哥和旧 金山 3 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规模最大,它们持有一半以上的联邦储备资产。而纽 约联邦储备银行又是“冠中之冠”,持有联邦储备总资产的 30%。每家联邦储备 银行都由 9 名兼职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来管理。这些董事被分为 A、 B、C 三类, 每类各 3 名。 A 类董事由会员银行推选产生,他们本人也是银行家。 B 类董事 可以不是银行的官员或职员,他们也可以由会员银行推选产生,但通常是由联邦 储备银行行长向会员银行推荐的。 c 类董事不由会员银行推选,而是由联邦储 备理事会任命,其中的两名将分别担任董事会的主席和副主席。董事会的重要职 责之一是选举产生各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但行长的正式任命必须经过联邦储备 理事会的同意。除了负责检查会员银行、审批某些银行合并的申请、支票清算, 收回被损坏的旧钞、发行新钞等日常的职能外,各联邦储备银行还具有一定的政 策职能。例如它可以管理自己的贴现窗口,决定是否向辖区内的某一商业银行或 其他存款机构提供贷款;它还可以在征得联邦储备理事会批准的情况下设定自己 的贴现利率。更重要的还在于,各联邦储备银行占据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12 个席位中的 5 个。 思考题 1.为什么国会成立 12 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而不是只成立一个中央银行? 2.联储的机构中有哪些特色使它成为自治机构?国会能否对联储进行任何 的控制? 分析 1.对中央集权的恐惧,造成了美国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抱有敌意态度。此以, 传统的美国人对于金融业一向也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 出代表,所以美国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视,就表现为大力反对对建立类似英 格兰银行的单一制中央银行。一方面公众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最大的公司 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也担心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