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近代美术 Chanpter Ten Neo-art (1840-) 1840年鸦片战净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将魔掌伸向中国,强迫清政府 与之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通商、掠夺,无所不用其极。伴随着经 济侵略,文化渗透也接踵而至。 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知识阶层苦苦求索救国 图强的措施。先是康、梁等人的“戊戌变法”以谭嗣同等人被杀而宣告失败;后 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先后以袁世凯的篡权和蒋介石的背叛而半途而废。 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1917年10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之后, 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中国大地上才真正见到了希望的曙光。 社会在变,人们的思想在变,为社会服务的艺术也不能不变。美术之变,虽 然没有政治上那么明确、那么激烈。但我们今天回过头去看,那变化也是明显的, 因为服务对象在变,审美习惯在变。美术之变首先集中在被迫辟为通商口岸的上 海和广州,后来形成“海派”和“岭南派”,成为近代中国美术的先声。 第一节海派 Section One the Shanghai Genre 海派,泛指近百年活跃在上海一带的画家群,有的居住在上海,有的则 居住在上海周围,如苏州、松江,无锡等,时常去上海卖画。画家云集上海之后
第十章 近代美术 Chanpter Ten Neo-art (1840-) 1840 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将魔掌伸向中国,强迫清政府 与之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通商、掠夺,无所不用其极。伴随着经 济侵略,文化渗透也接踵而至。 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知识阶层苦苦求索救国 图强的措施。先是康、梁等人的“戊戌变法”以谭嗣同等人被杀而宣告失败;后 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先后以袁世凯的篡权和蒋介石的背叛而半途而废。 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 1917 年 10 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之后, 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中国大地上才真正见到了希望的曙光。 社会在变,人们的思想在变,为社会服务的艺术也不能不变。美术之变,虽 然没有政治上那么明确、那么激烈。但我们今天回过头去看,那变化也是明显的, 因为服务对象在变,审美习惯在变。美术之变首先集中在被迫辟为通商口岸的上 海和广州,后来形成“海派”和“岭南派”,成为近代中国美术的先声。 第一节 海派 Section One the Shanghai Genre 海派,泛指近百年活跃在上海一带的画家群,有的居住在上海,有的则 居住在上海周围,如苏州、松江,无锡等,时常去上海卖画。画家云集上海之后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扩大影响,有些志同道合者组织画会,定时聚会,切磋技 艺。近代海派的绘画活动,应以赵之谦为开山祖,三任、蒲华、虚谷为中坚,吴 昌硕为殿军。影响所及,至今不衰。此外如吴友如的《点五斋画报》,对普及美 术,揭露社会黑暗,宣传反帝爱国等方面,作用很大,普及面是其它画种所无法 比拟的。 一、海派先声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年),字益南、叔,号悲?,别号铁三、无闷、冷君、憨 寮、梅庵、思悲翁、笑道人、婆娑世界凡夫等,都表达一定的心境。祖籍浙江嵊 县(今嵊州市)。 赵之谦的绘画适应变化着的上海的社会需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将 书法、篆刻艺术融合到绘画中去,同时适当吸收民间艺术的单纯、强烈的形式因 素,再采撷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的表现手法,笔墨潇洒、厚重,形成“拙逸”的 特殊风格。赵之谦的画,构图饱满,拙而不笨,逸而不飘,满纸灵气。通常是画 面以重墨为主调,以漂亮的冷色为点缀,配合放逸的笔法。颜色丰富,但不火爆, 是超出文人画的地方。行笔如写篆书,苍劲有力,是文人画应有的格调。花卉题 材既有传统的梅,松、牡丹、紫藤、荷花等等,也有铁树、桂花、海棠等文人不 大表现的题材。构图以竖轴居多,也有团扇、横卷等形式。山水所见不多,偶现 一二,亦颇具个性。如《积书崖图》,山石以骷髅皴,垒堆而起,苍松扎根于山 间。墨韵神采俱佳,工致中有透着帅气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扩大影响,有些志同道合者组织画会,定时聚会,切磋技 艺。近代海派的绘画活动,应以赵之谦为开山祖,三任、蒲华、虚谷为中坚,吴 昌硕为殿军。影响所及,至今不衰。此外如吴友如的《点五斋画报》,对普及美 术,揭露社会黑暗,宣传反帝爱国等方面,作用很大,普及面是其它画种所无法 比拟的。 一、海派先声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 年),字益南、 叔,号悲?,别号铁三、无闷、冷君、憨 寮、梅庵、思悲翁、笑道人、婆娑世界凡夫等,都表达一定的心境。祖籍浙江嵊 县(今嵊州市)。 赵之谦的绘画适应变化着的上海的社会需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将 书法、篆刻艺术融合到绘画中去,同时适当吸收民间艺术的单纯、强烈的形式因 素,再采撷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的表现手法,笔墨潇洒、厚重,形成“拙逸”的 特殊风格。赵之谦的画,构图饱满,拙而不笨,逸而不飘,满纸灵气。通常是画 面以重墨为主调,以漂亮的冷色为点缀,配合放逸的笔法。颜色丰富,但不火爆, 是超出文人画的地方。行笔如写篆书,苍劲有力,是文人画应有的格调。花卉题 材既有传统的梅,松、牡丹、紫藤、荷花等等,也有铁树、桂花、海棠等文人不 大表现的题材。构图以竖轴居多,也有团扇、横卷等形式。山水所见不多,偶现 一二,亦颇具个性。如《积书崖图》,山石以骷髅皴,垒堆而起,苍松扎根于山 间。墨韵神采俱佳,工致中有透着帅气
赵之谦《积书崖图》 二、 海派中坚三任 三任指任熊、任薰、任颐。其中尤以任颐最为著名。 1.任熊 任熊(1820-1886年),字渭长,浙江萧山人。工画人物,继承同乡陈洪 绶传统,色彩鲜艳古硬,多强调装饰性;有的直以色彩点染,清淡明快,如《姚 燮诗意图》中的“何以蜻蜓红,但媚水阴蓼”“织禽烟翡下,小草兔丝多”。他
赵之谦《积书崖图》 二、海派中坚三任 三任指任熊、任薰、任颐。其中尤以任颐最为著名。 1. 任熊 任熊(1820-1886 年),字渭长,浙江萧山人。工画人物,继承同乡陈洪 绶传统,色彩鲜艳古硬,多强调装饰性;有的直以色彩点染,清淡明快,如《姚 燮诗意图》中的“何以蜻蜓红,但媚水阴蓼”“织禽烟翡下,小草兔丝多”。他
创作的《於越先贤列传》、《列仙传》、《高士传》、《剑侠传》人物画巨作, 经蔡照初木刻成集,广为流传。已克服文人画不着人间烟火的缺憾。 2.任薰 任薰(1835-1893年),字阜长,任熊之弟。他的画风仍然是继承陈洪绶 传统,长于花鸟、人物及大场景,强调装饰意味。如《红叶秋图》、《竹窝图》、 《仙山楼阁图》等,线条拙实,树冠如图案。郑振铎先生说:“任薰取境布局, 时有超过前人的规范,具有独创一格的精神。他的许多小幅画,结构得灵巧深邃 极了,景象壮阔,人物纷杂,而井井有序,疏密得当。在用色方面,尤见浓淡相 间的匠心。” 留辑 任薰《竹窝图》
创作的《於越先贤列传》、《列仙传》、《高士传》、《剑侠传》人物画巨作, 经蔡照初木刻成集,广为流传。已克服文人画不着人间烟火的缺憾。 2. 任薰 任薰(1835-1893 年),字阜长,任熊之弟。他的画风仍然是继承陈洪绶 传统,长于花鸟、人物及大场景,强调装饰意味。如《红叶秋图》、《竹窝图》、 《仙山楼阁图》等,线条拙实,树冠如图案。郑振铎先生说:“任薰取境布局, 时有超过前人的规范,具有独创一格的精神。他的许多小幅画,结构得灵巧深邃 极了,景象壮阔,人物纷杂,而井井有序,疏密得当。在用色方面,尤见浓淡相 间的匠心。” 任薰《竹窝图》
3.任颐 任颐(1840-1895年),初名润,字小楼,又字伯年。后改名颐。浙江山 阴,即绍兴人,后长期住在上海,以卖画为生。 任伯年的艺术特点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生活,关注社会。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成功的艺术家 都要遵循的法则。任伯年对自己要表现的对象,利用一切机会仔细观察,“丹青 来自万物中”,就是他对待生活与艺术关系的态度。生活在苦难深重社会的任伯 年,并不仅仅关心身边的琐事,对国家的前途也充满了忧虑和深深的思索。他画 《女娲补天》,透过刻画坚如磐石、意志坚定的女娲形象,分明可以看出画家对 拯救中华的英雄的期盼。画《苏武牧羊》、《钟馗捉鬼》也可看出作者忧国忧民、 嫉恶如仇的心态。而反复画变体的《关河一望萧索》,反映出作者对祖国前途命 运的迷茫和无奈
3. 任颐 任颐(1840-1895 年),初名润,字小楼,又字伯年。后改名颐。浙江山 阴,即绍兴人,后长期住在上海,以卖画为生。 任伯年的艺术特点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生活,关注社会。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成功的艺术家 都要遵循的法则。任伯年对自己要表现的对象,利用一切机会仔细观察,“丹青 来自万物中”,就是他对待生活与艺术关系的态度。生活在苦难深重社会的任伯 年,并不仅仅关心身边的琐事,对国家的前途也充满了忧虑和深深的思索。他画 《女娲补天》,透过刻画坚如磐石、意志坚定的女娲形象,分明可以看出画家对 拯救中华的英雄的期盼。画《苏武牧羊》、《钟馗捉鬼》也可看出作者忧国忧民、 嫉恶如仇的心态。而反复画变体的《关河一望萧索》,反映出作者对祖国前途命 运的迷茫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