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入射光的频率接近介质谐振频率时,折射率 中虚数项不可忽略,折射率为复数,介质对光 有强烈的吸收,表现为反常色散。 (4)对一般介质有多个吸收带的事实,可将色散 方程修正为 Nie2 n2(o)=1+∑ mso(ai2-02+iyo) 3、吸收和复折射率 由于介质有吸收,所以折射率为复数 n=nr+i·n
(3)入射光的频率接近介质谐振频率时,折射率 中虚数项不可忽略,折射率为复数,介质对光 有强烈的吸收,表现为反常色散。 (4)对一般介质有多个吸收带的事实,可将色散 方程修正为 − + = + i i i m i N e n ( ) ( ) 1 2 2 0 2 2 3、吸收和复折射率 由于介质有吸收,所以折射率为复数 R nI n = n + i
则对于沿Z传播的平面波,表达式为 E=E,expl-io(t-1〗 =E,ea-e-iat-】 则沿Z方向传播的光波,穿过介质距离为z的 光强为 Ie-1,ew-2 z)=Io exp(-mz) 20n1 7= 称为吸收系数 (absorption coefficient) z=1/7 一称为传播距离
则对于沿Z传播的平面波,表达式为 exp( )exp[ ( )] exp[ ( )] 0 0 c nRz i t c nIz E c nz E E i t = − − − = − − 则沿Z方向传播的光波,穿过介质距离为z的 光强为 ) exp( ) 2 ( ) exp( 0 0 z I z c n I z I I = − = − c nI 2 = ——称为吸收系数 (absorption coefficient) z = 1/ ——称为传播距离
§1电偶极辐射对反射和折射现象的解释 一、电偶极模型 电子振子:(原子 内部电荷的远动 分子振子:分子或 原子电荷整体的运 动 设 p=ez,z=Acosot 且正电荷静止在坐标原点
§ 1 电偶极辐射对反射和折射现象的解释 一、电偶极模型 z p H E S q 设 且正电荷静止在坐标原点。 p = ez,z = Acost 电子振子:(原子 内部电荷的运动 分子振子:分子或 原子电荷整体的运 动
可以证明: E= eA sin Ocos(-R) 4π882R E H= Moc 内个-ExH-EHE尽 S=7=1E2=4e2Ao4 uoc 327'cR2sin20 则光强的分布如图
可以证明: c E H c R t R eA E 0 2 2 0 sin cos ( ) 4 q = = − 2 0 1 E c S E H EH = = = q 2 2 2 2 2 4 2 0 0 sin 32 1 cR e A E c S = I = = 则光强I的分布如图
二、电偶极子模 型对反射折射现 象的初步解释 原子或分子的线度为10-8cm; 可见光波长的量级为105cm 对均匀的固体和液体:在一个波长范 围内,分子的排列是密集且很规的
Z p O I q 原子或分子的线度为10-8cm; 可见光波长的量级为10-5cm 二、电偶极子模 型对反射折射现 象的初步解释 对均匀的固体和液体:在一个波长范 围内,分子的排列是密集且很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