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教案 生命科学系(部) 2016~2017学年第1学期 教研室名称 食品教研室 课程名称食品质量分析综合实训 课程代码 99006E 课程类型专业实残教学 授课教师 杨萍芳 职 称 副教授 1
1 运城学院教案 生命科学系(部) 2016~2017 学年第 1 学期 教研室名称 食 品 教 研 室 课 程名 称 食品质量分析综合实训 课 程代 码 99006E 课 程类 型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授 课教 师 杨 萍 芳 职 称 副 教 授
授课计划 授课时间:9月7日至10月31日(共10周) 计划制定时间:2016年9月1日 课程名称 99006E 食品质量分析综合实训 课程编号 学分数 2 总学时:33学时 ) 讲课:3学时 课 型 必修课() 选修课( 理论课( ) 实验课( √ ) 实验:30学时 实习: 学时 杨萍芳 职称 副教授 授课对象 2013级1303/1306/1305班 使用教材 黄晓钰,刘邻渭主编,食品化学与分析综合实验(第二版),中国农大出 和主要参 考资料 版社 教学进程 时间(周) 教学内容(章节) 学时分配 实验安排 3 实验一实验室常用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 3 3 实验二小麦面粉面筋含量和面筋品质分析 3 3 实验三油脂过氧化值含量的测定 3 实验四总糖的测定 3 6 实验五维生素C的测定 3 6 实验六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3 实验七×××食品成分分析 12 2
2 授 课 计 划 授课时间: 9 月 7 日至 10 月 31 日(共 10 周) 计划制定时间: 2016 年 9 月 1 日 课程名称 食品质量分析综合实训 课程编号 99006E 总学时:33 学时 讲课: 3 学时 实验: 30 学时 实习: 学时 学分数 2 课 型 必修课( ) 选修课( ) 理论课( ) 实验课( √ ) 杨萍芳 职称 副教授 授课对象 2013 级 1303/1306/1305 班 使用教材 和主要参 考资料 黄晓钰,刘邻渭主编,食品化学与分析综合实验(第二版),中国农大出 版社 教学进程 时间(周) 1 1 3 3 4 6 6 7 教学内容(章节) 实验安排 实验一 实验室常用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 实验二 小麦面粉面筋含量和面筋品质分析 实验三 油脂过氧化值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 总糖的测定 实验五 维生素 C 的测定 实验六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实验七 ×××食品成分分析 学时分配 3 3 3 3 3 3 3 12
《食品分析综合实验与实训》教案 一、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食品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食品分析课程设计是以食品分析 为基础对食品检测项目设计分析方案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2、熟练掌握食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对于食品检测项目能设计 出实验方案,加强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3、掌握食品分析的数据处理以及分析报告的撰写。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学时 序号 实验 实验 实验者 每组 必开/ 实验项目名称 分配 属性 类型 类别 人数 选开 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 3 基础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必开 用 2 油脂过氧化值含量的测定 3 专业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选开 小麦面粉面筋含量和面筋 3 3 专业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选开 品质分析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 4 3 专业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选开 测定 5 面粉中总糖的测定 3 专业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选开 6 维生素C的测定 3 专业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选开 **食品成分分析(至少四 综合 7 12 专业类 20 种成分) 设计性 本科生 必开 合计 三周 三、实验课程注意事项 1、做实验前学生必须提前预习,并写实验预习报告,没有预习报告的
3 《食品分析综合实验与实训》教案 一、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食品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食品分析课程设计是以食品分析 为基础对食品检测项目设计分析方案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2、熟练掌握食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对于食品检测项目能设计 出实验方案,加强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3、掌握食品分析的数据处理以及分析报告的撰写。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分配 实验 属性 实验 类型 实验者 类别 每组 人数 必开/ 选开 1 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 用 3 基础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必开 2 油脂过氧化值含量的测定 3 专业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选开 3 小麦面粉面筋含量和面筋 品质分析 3 专业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选开 4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 测定 3 专业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选开 5 面粉中总糖的测定 3 专业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选开 6 维生素 C 的测定 3 专业类 验证性 本科生 20 选开 7 ***食品成分分析(至少四 种成分) 12 专业类 综合 设计性 本科生 20 必开 合计 三周 三、实验课程注意事项 1、做实验前学生必须提前预习,并写实验预习报告,没有预习报告的
学生不许做实验。 2、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进实验室的学生必须穿白大褂,不准穿拖 鞋:长头发的女生必须把头发扎起来。 3、开启没有使用过的设备及仪器前,必须听教师详细讲解使用说明及 注意事项,然后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和实验没有关系的实验设备及仪器, 不准随便动手操作。 4、第七个实验按小组进行实验材料选取及人员安排,实验方案经指导 教师审阅批准后方可进行实验。 三、实验内容、要求和所用设备
4 学生不许做实验。 2、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进实验室的学生必须穿白大褂,不准穿拖 鞋;长头发的女生必须把头发扎起来。 3、开启没有使用过的设备及仪器前,必须听教师详细讲解使用说明及 注意事项,然后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和实验没有关系的实验设备及仪器, 不准随便动手操作。 4、第七个实验按小组进行实验材料选取及人员安排,实验方案经指导 教师审阅批准后方可进行实验。 三、实验内容、要求和所用设备
实验一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1、实验目的 熟悉今后实验中要用到的仪器,包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主要仪器设备 (1)电炉和电热套 展示电炉和电热套,讲解使用方法: 先清理干净电炉盘上的杂质,检查电源线是否有断路情况。将受加热的容 器外壁的水或沾污物擦拭干净再放在电炉上,然后接通电源。 对于“万用电炉”,可调节“调温旋钮”控制加热温度。 对于电热套,打开电源开关后,若不需要控制温度,则将“固定可调” 开关置于“固定”位置,指示电表指示220V电源加热;若需要控制温度,则 将“固定可调”开关置于“可调”位置,然后调节“调压”旋钮至指示电表 指示合适电压。 注意事项: 1、电源电压应与电炉本身规定的电压相符,如110V的电炉接在220V电 源上,炉丝很快烧断。如220V电炉接在110V电源上,炉丝烧不红,达不到 加热要求。 2、加热容器若是金属制的,应垫上一块石棉网,防止金属容器触及电炉 丝,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3、耐火砖炉凹槽中要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清除灼烧焦糊物(清除时必须断 电)保持炉丝导电良好。 4、加热敞口容器中的液体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沸腾情况,不能让液体溢
5 实验一 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1、实验目的 熟悉今后实验中要用到的仪器,包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主要仪器设备 (1)电炉和电热套 展示电炉和电热套,讲解使用方法: 先清理干净电炉盘上的杂质,检查电源线是否有断路情况。将受加热的容 器外壁的水或沾污物擦拭干净再放在电炉上,然后接通电源。 对于“万用电炉”,可调节“调温旋钮”控制加热温度。 对于电热套,打开电源开关后,若不需要控制温度,则将“固定-可调” 开关置于“固定”位置,指示电表指示 220V 电源加热;若需要控制温度,则 将“固定-可调”开关置于“可调”位置,然后调节“调压”旋钮至指示电表 指示合适电压。 注意事项: 1、电源电压应与电炉本身规定的电压相符,如 110V 的电炉接在 220V 电 源上,炉丝很快烧断。如 220V 电炉接在 110V 电源上,炉丝烧不红,达不到 加热要求。 2、加热容器若是金属制的,应垫上一块石棉网,防止金属容器触及电炉 丝,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3、耐火砖炉凹槽中要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清除灼烧焦糊物(清除时必须断 电)保持炉丝导电良好。 4、加热敞口容器中的液体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沸腾情况,不能让液体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