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它用虚幻的想象来反映人类战胜大自然的愿望。传说是一定的历史 事实和人物为基础,通过幻想加工的故事,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性质。 5、神话的内容 神话的内容很丰富:有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治水神话,战争神话, 英雄神话等 思考题 1、原始歌谣的内容与形式特点是什么? 2、古代神话有何时代精神与艺术特点? 参考书目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袁珂《中国神话通论》 第二章《诗经》 第一节《诗经》的产生期与分布区 《诗经》产生于公元前11纪到公元前6世纪,即西周初至春秋中 叶,500余年的作品。 《诗经》的分布相当广泛,15国风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 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等地。 第二节《诗经》的分类及思想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称“诗三百”,汉代称《诗 经》。共305篇,另外尚有6篇笙诗(有目无文)。国风,160篇(周 召、卫、王、郑、齐、唐、秦、陈、曹、豳、魏),属于地方民歌。雅
3 释,它用虚幻的想象来反映人类战胜大自然的愿望。传说是一定的历史 事实和人物为基础,通过幻想加工的故事,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性质。 5、神话的内容 神话的内容很丰富:有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治水神话,战争神话, 英雄神话等。 思考题 1、原始歌谣的内容与形式特点是什么? 2、古代神话有何时代精神与艺术特点? 参考书目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袁珂《中国神话通论》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产生期与分布区 《诗经》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即西周初至春秋中 叶,500余年的作品。 《诗经》的分布相当广泛,15国风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 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等地。 第二节 《诗经》的分类及思想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称“诗三百”,汉代称《诗 经》。共305篇,另外尚有6篇笙诗(有目无文)。国风,160篇(周、 召、卫、王、郑、齐、唐、秦、陈、曹、豳、魏),属于地方民歌。雅
105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属于宫廷乐歌。颂,40篇(周颂31篇, 鲁颂4篇,商颂5篇)属于宗庙乐歌 《诗经》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有民间诗,亦有文人诗。较全面地 反映了饥者、劳者、恋爱者、士兵、徭役、弃妇等农奴的心声。有爱国 诗、爱情诗、农事诗、讽喻诗、咏史诗、祝颂诗等。 第三节《诗经》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朱熹谓:“赋者,敷 陈其事而直言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 所咏之词也”。 《诗经》的艺术特色:1、重叠反复的章法。2、朴素清新的语 言。3、自然和谐的音律。4、丰富的比兴手法 第四节关于采诗、献诗、删诗 四家诗说采诗,见于何休《公羊传注》 献诗,见于《国语》、《汉书·食货志》。 删诗,见于《论语·子罕》、《史记·孔子世家》 汉代传诗的有四家: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此三家为今 文。鲁人毛亨,或赵人毛苌为古文。即所谓三家诗及四家诗说。 《诗经》有巨大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 歌的许多重要母题,如四时田园、日暮思归等。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影 响深远。 思考题 1、《诗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
4 105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属于宫廷乐歌。颂,40篇(周颂31篇, 鲁颂4篇,商颂5篇)属于宗庙乐歌。 《诗经》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有民间诗,亦有文人诗。较全面地 反映了饥者、劳者、恋爱者、士兵、徭役、弃妇等农奴的心声。有爱国 诗、爱情诗、农事诗、讽喻诗、咏史诗、祝颂诗等。 第三节 《诗经》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朱熹谓:“赋者,敷 陈其事而直言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 所咏之词也”。 《诗经》的艺术特色:1、重叠反复的章法。 2、朴素清新的语 言。3、自然和谐的音律。 4、丰富的比兴手法。 第四节 关于采诗、献诗、删诗 四家诗说采诗,见于何休《公羊传注》。 献诗,见于《国语》、《汉书·食货志》。 删诗,见于《论语·子罕》、《史记·孔子世家》。 汉代传诗的有四家: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此三家为今 文。鲁人毛亨,或赵人毛苌为古文。即所谓三家诗及四家诗说。 《诗经》有巨大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 歌的许多重要母题,如四时田园、日暮思归等。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影 响深远。 思考题 1、《诗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
2、《诗经》的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是怎样的? 参考书目 高亨《诗经今注》 陈子展《诗经直解》 袁梅《诗经译注》 第三章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字原,名平,秭归人。战国时期楚国 的政治家和作家,楚辞的奠基者,伟大的爱国诗人。曾担任左徒、三闾 大夫等职。在政治上他主张施行美政,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使国家富 强。在军事外交上他主张联齐抗秦。然而被上层集团疏远、流放,最终 自杀。他是一位失败了的忧国志士,成功了的天才诗人 第二节屈原的诗赋创作 《汉书·艺文志》载屈赋25篇 主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 这些诗基本上是屈原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悲剧以及楚国的政治悲剧而创 作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诗,是自传体政治叙事抒情诗 表现忠君与爱国两大主题,发挥抵抗侵略和实现美政两大课题。展示香 草与美人两种意象,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富于浓厚的浪 漫主义色彩,发展了比兴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新的诗体形式和精美语 言。屈原开创了诗歌从集体口头创作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其高尚
5 2、《诗经》的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是怎样的? 参考书目 高亨《诗经今注》 陈子展《诗经直解》 袁梅《诗经译注》 第三章 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字原,名平,秭归人。战国时期楚国 的政治家和作家,楚辞的奠基者,伟大的爱国诗人。曾担任左徒、三闾 大夫等职。在政治上他主张施行美政,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使国家富 强。在军事外交上他主张联齐抗秦。然而被上层集团疏远、流放,最终 自杀。他是一位失败了的忧国志士,成功了的天才诗人。 第二节 屈原的诗赋创作 《汉书·艺文志》载屈赋25篇。 主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 这些诗基本上是屈原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悲剧以及楚国的政治悲剧而创 作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诗,是自传体政治叙事抒情诗。 表现忠君与爱国两大主题,发挥抵抗侵略和实现美政两大课题。展示香 草与美人两种意象,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富于浓厚的浪 漫主义色彩,发展了比兴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新的诗体形式和精美语 言。屈原开创了诗歌从集体口头创作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其高尚
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浪漫主义诗风影响深远。司马迁谓屈原:“其文约, 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可“与日月争光 第三节浪漫主义杰作《楚辞》 楚辞”一词,始见于《史记·张汤传》 楚辞由汉代刘向整理编辑成书,并定名为《楚辞》 宋人黄伯思谓:“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 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是楚国的文学作品,其产生发展的原因有二:一是自身因素有 三:1、诗之“二南”2、有韵铭文3、楚地民歌二是外部因素:北 方中原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的交流融合。 楚辞作家,除屈原之外,还有宋玉、唐勒、景差 宋玉,《汉书·艺文志》记其赋16篇,现有14篇。代表作《风赋》 《九辩》《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楚辞中新的诗歌样式,浪漫的精 神气质,象征手法等,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思考题 1、《离骚》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2、怎样理解屈原的忠君与爱国? 参考书目 王逸《楚辞章句》 洪兴祖《楚辞补注》 朱熹《楚辞集注》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袁梅《屈原赋今译》
6 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浪漫主义诗风影响深远。司马迁谓屈原:“其文约, 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可“与日月争光”。 第三节 浪漫主义杰作《楚辞》 “楚辞”一词,始见于《史记·张汤传》。 楚辞由汉代刘向整理编辑成书,并定名为《楚辞》。 宋人黄伯思谓:“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 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是楚国的文学作品,其产生发展的原因有二:一是自身因素有 三:1、诗之“二南” 2、有韵铭文 3、楚地民歌 二是外部因素:北 方中原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的交流融合。 楚辞作家,除屈原之外,还有宋玉、唐勒、景差。 宋玉,《汉书·艺文志》记其赋16篇,现有14篇。代表作《风赋》 《九辩》《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楚辞中新的诗歌样式,浪漫的精 神气质,象征手法等,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思考题 1、《离骚》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2、怎样理解屈原的忠君与爱国? 参考书目 王逸《楚辞章句》 洪兴祖《楚辞补注》 朱熹《楚辞集注》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袁梅《屈原赋今译》
第四章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亦作史传文,是叙事文的范畴。我国的史官建制很早,史 籍相当丰富。《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 言为《尚书》”。 第一节从甲骨文到《尚书》 、甲骨文,又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 殷商时期利用龟甲兽骨在占卜吉凶祸福时刻在上面的言辞 最早发现的是王懿荣,最早著录的是刘鹗的《铁云藏龟》,孙怡让 的《契文举例》。之后的郭沫若也有相当高的研究成果。甲骨文是只言 片语式的记事,是叙事散文的萌芽 、金文,又叫“钟鼎文”、“铜器铭文”、“彝文”。 内容主要记载关于庆典、祭祀、征伐、契约等大的事件 《毛公鼎铭》、《散氏盘铭》、《白彝盘铭》等都具有很高的史料 价值。 金文侧重于记事 三、《易经》,为占卜用书,相传是周人所作,故名《周易》 《易经》的内容分经与传两部分:经有八卦,通过八卦形 式,推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传有十翼,即十篇文辞,解释经 的内容。 《易经》中有诗歌的形式,如《中孚·九三》;有散文的形式,如 《屯·六二》等
7 第四章 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亦作史传文,是叙事文的范畴。我国的史官建制很早,史 籍相当丰富。《汉书 · 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 言为《尚书》”。 第一节 从甲骨文到《尚书》 一、甲骨文,又叫“契文” 、 “卜辞” 、 “龟甲文字” 、 “殷墟文字”。 殷商时期利用龟甲兽骨在占卜吉凶祸福时刻在上面的言辞。 最早发现的是王懿荣,最早著录的是刘鹗的《铁云藏龟》,孙怡让 的《契文举例》。之后的郭沫若也有相当高的研究成果。甲骨文是只言 片语式的记事,是叙事散文的萌芽。 二、金文,又叫“钟鼎文” 、 “铜器铭文” 、 “彝文”。 内容主要记载关于庆典、祭祀、征伐、契约等大的事件。 《毛公鼎铭》、《散氏盘铭》、《白彝盘铭》等都具有很高的史料 价值。 金文侧重于记事。 三、《易经》,为占卜用书,相传是周人所作,故名《周易》。 《易经》的内容分经与传两部分:经有八卦,通过八卦形 式,推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传有十翼,即十篇文辞,解释经 的内容。 《易经》中有诗歌的形式,如《中孚 · 九三》;有散文的形式,如 《屯·六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