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 2005年4月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作品选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时数:64学分数:3 编写者:陈俐吴琪石燕京 审定人 编写日期:2005-4-1 课程说明 、课程总体设想 外国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在第3-4学期开设, 共64学时。每学期课时为32,周课时2。 本课程精选世界文学史中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进行教学。基本思路是 选取世界文学发展格局中,各阶段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为范例,重点分析理解其 经典意义所在,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上古时期至二十世纪的一流作品,作品是全部 教学的出发点与重心。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课程,首先是给学生打下良好的文学文本阅读基础,使学生对世界文 学宝库中的精华部分有较充分的了解;其次是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 法、多角度、多层面解析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三是拓宽视野、开阔胸襟、提髙学 生的审美鉴赏素质:第四是为学生今后从事现代语文教学与其它文化工作打下坚 实的基础;最后,通过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与作家的了解,并反观、比较中外文 学的差异,使学生的思维理念发生全方面的改变,树立全球意识与新人文精神。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安排 从2005年开始,“外国文学作品选”实行分层教学法的原则和方法,即以自 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网络资源了解本课程的基础性知识;而课堂教学主要解决 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加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探求的问题进 行讨论。并以毕业论文选题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进一步进行思考和研究 1、授课策略:本课程采用多媒体CAI课件与网络教学手段和示范性讲解、对话 式研讨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强调经典作品原著的阅读,主张泛读与精读的科 学结合。 2、教学环节:由“预习网上和教材教学基本内容、教学中心问题设置、师生讨 论辨析、教师点评总结、课后思考与练习”等五个基本环节组成
乐山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 2005 年 4 月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作品选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时数: 64 学分数:3 编写者:陈俐 吴琪 石燕京 审定人: 编写日期:2005-4-1 课程说明 一、课程总体设想 外国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在第 3—4 学期开设, 共 64 学时。每学期课时为 32,周课时 2。 本课程精选世界文学史中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进行教学。基本思路是: 选取世界文学发展格局中,各阶段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为范例,重点分析理解其 经典意义所在,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上古时期至二十世纪的一流作品,作品是全部 教学的出发点与重心。 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课程,首先是给学生打下良好的文学文本阅读基础,使学生对世界文 学宝库中的精华部分有较充分的了解;其次是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 法、多角度、多层面解析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三是拓宽视野、开阔胸襟、提高学 生的审美鉴赏素质;第四是为学生今后从事现代语文教学与其它文化工作打下坚 实的基础;最后,通过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与作家的了解,并反观、比较中外文 学的差异,使学生的思维理念发生全方面的改变,树立全球意识与新人文精神。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安排 从 2005 年开始,“外国文学作品选”实行分层教学法的原则和方法,即以自 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网络资源了解本课程的基础性知识;而课堂教学主要解决 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加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探求的问题进 行讨论。并以毕业论文选题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进一步进行思考和研究 1、授课策略:本课程采用多媒体 CAI 课件与网络教学手段和示范性讲解、对话 式研讨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强调经典作品原著的阅读,主张泛读与精读的科 学结合。 2、教学环节:由“预习网上和教材教学基本内容、教学中心问题设置、师生讨 论辨析、教师点评总结、课后思考与练习”等五个基本环节组成
3、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本课程将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 进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学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网络辅导签疑、网上提交作业与点评,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料学习;通过自行设 计的外国文学网站,播放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资料,了解外国文学研究动态, 交流学习心得,自测知识掌握情况等。 四、课程使用教材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学出版主,1999年 陶德臻马家骏主编《世界文学名著选读》1册-5册,高等教学出版社1992 教学主要参考书目与文献: 杨周翰 《欧洲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金元浦主编《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陶德臻《东方文学简史》北京出版社1985 王向远东方文学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刘象愚等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龚翰熊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河北教育出版社 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出版社2003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共六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伍蠡甫、林骧华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民文学出版社1979 邱紫华东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赵林西方宗教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梁工主编基督教文学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聂珍钊20世纪西方文学华中师大出版社2001 石昭贤欧美现代派文学三十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陈焘宇外国现代派小说概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易丹断裂的世纪一一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联书店2004 陈俐你、我、他的精神对话一—文学阅读与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译林》、《当代外国文学》等杂志 另配有教师自编《外国文学学习指导用书》,以便于学生掌握本课程的重点、难 点和课后自学。 五、学生作业 1、每个学生必备外国文学作品阅读笔记,并确定专业论文选题,教师半期以后 进行全面检查; 2、每学期完成书面作业2次;其中一次为专业实践性作业,另一次为外国文学 专业论文初稿 3、课堂发言情况作为成绩评定时的参考
3、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本课程将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 进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学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网络辅导签疑、网上提交作业与点评,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料学习;通过自行设 计的外国文学网站,播放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资料,了解外国文学研究动态, 交流学习心得,自测知识掌握情况等。 四、课程使用教材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 高等教学出版主,1999 年 陶德臻 马家骏主编《世界文学名著选读》1 册—5 册,高等教学出版社 1992 教学主要参考书目与文献: 杨周翰 《欧洲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郑克鲁主编 《外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金元浦主编 《外国文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陶德臻 《东方文学简史》 北京出版社 1985 王向远 东方文学通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刘象愚等主编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龚翰熊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思潮 河北教育出版社 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 20 世纪俄罗斯文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徐葆耕 《西方文学十五讲》 北京出版社 2003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共六分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伍蠡甫主编 《西方文论选》上、下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伍蠡甫、林骧华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邱紫华 东方美学史 商务印书馆 2003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赵林 西方宗教文化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7 梁工主编 基督教文学史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 聂珍钊 20 世纪西方文学 华中师大出版社 2001 石昭贤 欧美现代派文学三十讲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1 陈焘宇 外国现代派小说概观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5 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易丹 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 刘象愚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吴晓东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三联书店 2004 陈俐 你、我、他的精神对话——文学阅读与鉴赏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译林》、《当代外国文学》等杂志 另配有教师自编《外国文学学习指导用书》,以便于学生掌握本课程的重点、难 点和课后自学。 五、学生作业 1、每个学生必备外国文学作品阅读笔记,并确定专业论文选题,教师半期以后 进行全面检查; 2、每学期完成书面作业 2 次;其中一次为专业实践性作业,另一次为外国文学 专业论文初稿 3、课堂发言情况作为成绩评定时的参考
六、成绩考核 课程成绩=平时作业50%期末考试50% 七、教学基本内容 本课程主要精讲以下外国文学作品: 上学期:荷马《伊利亚特》、《俄底浦斯王》、《圣经·旧约全书》、《沙恭达罗》 但丁《神曲》、紫式部《源氏物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塞万提 斯《堂·吉诃德》、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高乃依《熙 德》、歌德《浮士德》、密尔顿《失乐园》、雨果《巴黎圣母院》 下学期:主要选讲以下外国作品 司汤达《红与黑》、托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波德莱尔《恶之花》、托马 斯曼《魔山》、艾略特《荒原》、贝克特《等待戈多》、奥尼尔《悲悼三部曲》、卡 夫卡《变形记》、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康拉德《黑暗 的心》、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博尔赫斯《小径交叉的花园》、川端康成 《雪国》、耶利内克《女钢琴师》 外国文学泛读作品 (希腊神话与传说)(选读) 荷马(伊利亚特)(伊利亚特的故事)) 荷马(奥德修纪) 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圣经故事集》 紫式部《源氏物语》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零一夜》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但丁《神曲》 彼得拉克《歌集》 薄伽丘《十日谈》 拉伯雷《巨人传》 《列那狐的故事》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奥塞罗》、《李尔王》 《麦克白》、《罗米欧与朱丽叶》 密尔顿《失乐园》 高乃伊《熙德》 拉辛《安德洛玛克》 莫里哀《伪君子》、《悭吝人》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里佛游记》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 卢梭《忏悔录》、《爱弥尔》、《新爱洛绮丝》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席勒(阴谋与爱情) 《华兹华斯诗选》 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堂·璜》《拜伦诗选》(选读)
六、成绩考核 课程成绩=平时作业 50%+期末考试 50% 七、教学基本内容 本课程主要精讲以下外国文学作品: 上学期:荷马《伊利亚特》、《俄底浦斯王》、《圣经•旧约全书》、《沙恭达罗》、 但丁《神曲》、紫式部《源氏物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塞万提 斯《堂•吉诃德》、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高乃依《熙 德》、歌德《浮士德》、密尔顿《失乐园》、雨果《巴黎圣母院》 下学期:主要选讲以下外国作品: 司汤达《红与黑》、托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波德莱尔《恶之花》、托马 斯曼《魔山》、艾略特《荒原》、贝克特《等待戈多》、奥尼尔《悲悼三部曲》、卡 夫卡《变形记》、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康拉德《黑暗 的心》、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博尔赫斯《小径交叉的花园》、川端康成 《雪国》、耶利内克《女钢琴师》 外国文学泛读作品 (希腊神话与传说)(选读) 荷马(伊利亚特)((伊利亚特的故事)) 荷马(奥德修纪) 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圣经故事集》 紫式部《源氏物语》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零一夜》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但丁《神曲》 彼得拉克《歌集》 薄伽丘《十日谈》 拉伯雷《巨人传》 《列那狐的故事》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奥塞罗》、《李尔王》 《麦克白》、《罗米欧与朱丽叶》 密尔顿《失乐园》 高乃伊《熙德》 拉辛《安德洛玛克》 莫里哀《伪君子》、《悭吝人》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里佛游记》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 卢梭《忏悔录》、《爱弥尔》、《新爱洛绮丝》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席勒(阴谋与爱情) 《华兹华斯诗选》 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堂·璜》、《拜伦诗选》(选读)
雪莱《雪莱诗选》(选读) 华滋华斯诗集(选读) 雨果<悲慘世界)、《九三年》、《巴黎圣母院》 司汤达《红与黑》 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安徒生童话故事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左拉《萌芽》 波德莱尔《恶之花》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非尔》 易卜生《玩偶之家》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别尔金小说集》 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 屠格涅夫《父与子》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陀斯妥也夫斯基《罪与罚》 高尔基《母亲》、《底层》 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泰戈尔诗选》《吉檀伽利》、《新月集》 纪伯伦《先知》 夏目漱石《我是猫》 川端康成《雪国》 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集 T·S·艾略特《荒原》 卡夫卡短篇小说集、《城堡》 乔依斯《尤利西斯》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 加谬《局外人》萨特《苍蝇》《间隔》 贝克特《等待戈多》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罗伯·格利耶《嫉妒》 教学内容要点提示 第一学期 绪论(2学时) 1、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2、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3、课程基本内容概述; 4、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5、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的使用介绍
雪莱《雪莱诗选》(选读) 华滋华斯诗集(选读) 雨果<悲惨世界)、《九三年》、《巴黎圣母院》 司汤达《<红与黑》 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安徒生童话故事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左拉《萌芽》 波德莱尔《恶之花》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非尔》 易卜生《玩偶之家》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别尔金小说集》 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 屠格涅夫《父与子》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陀斯妥也夫斯基《罪与罚》 高尔基《母亲》、《底层》 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泰戈尔诗选》《吉檀伽利》、《新月集》 纪伯伦《先知》 夏目漱石《我是猫》 川端康成《雪国》 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集 T·S·艾略特《荒原》 卡夫卡短篇小说集、《城堡》 乔依斯《尤利西斯》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 加谬《局外人》萨特《苍蝇》《间隔》 贝克特《等待戈多》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罗伯·格利耶《嫉妒》 教学内容要点提示: 第一学期 绪论 (2 学时) 1、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2、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3、课程基本内容概述; 4、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5、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的使用介绍
《荷马史诗》(2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1、荷马问题 2、《伊利亚特》与神话的关系, 3、史诗艺术价值 课堂重点讨论:1、《伊利亚特》的文化“根性 2、《伊利亚特》的传播形态。 二、《圣经·旧约全书》(2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 1、希伯来民族的历史 2、《圣经·旧约全书》的形成和篇章构成; 3、《圣经·旧约全书》对西方文化巨大影响 课堂重点讨论:1、《圣经·旧约全书》的选编标准和主题思想 2、《圣经·旧约全书》的原型意义 3、《圣经·旧约全书》的叙事风格 三、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2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 1、古希腊悲剧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2、情节结构 3、作为“命运悲剧”的基本冲突 课堂重点讨论:1、《俄底浦斯王》中歌队的作用 2、《俄底浦斯王》悲剧情节的荒诞、反讽色彩 3、《俄底浦斯王》意蕴的多元性 四、迦梨陀娑《沙恭达罗》(2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 1、作者的生平和和创作 2、《沙恭达罗》产生的历史背景 3、《沙恭达罗》情节内容 4、《沙恭达罗》的艺术魄力 课堂重点讨论:1、印度古典戏剧《沙恭达罗》审美特征 2、《沙恭达罗》主题的价值中立 五、但丁的《神曲》(2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 1、但丁的政治生涯、情感经历及创作 2、《神曲》的书名含义与创作目的 3、《神曲》的主题与内容(重点分析《地狱篇》) 课堂重点讨论:1、《神曲》思想内容的二重性 2、《神曲》的宗教色彩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 六、紫式部的《源氏物语》(2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
一、《荷马史诗》(2 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1、荷马问题, 2、《伊利亚特》与神话的关系, 3、史诗艺术价值 课堂重点讨论:1、《伊利亚特》的文化“根性”。 2、《伊利亚特》的传播形态。 二、《圣经•旧约全书》(2 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 1、希伯来民族的历史 2、《圣经•旧约全书》的形成和篇章构成; 3、《圣经•旧约全书》对西方文化巨大影响 课堂重点讨论:1、《圣经•旧约全书》的选编标准和主题思想 2、《圣经•旧约全书》的原型意义 3、《圣经•旧约全书》的叙事风格 三、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2 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 1、古希腊悲剧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2、情节结构 3、作为“命运悲剧”的基本冲突 课堂重点讨论:1、《俄底浦斯王》中歌队的作用。 2、《俄底浦斯王》悲剧情节的荒诞、反讽色彩 3、《俄底浦斯王》意蕴的多元性 四、迦梨陀娑《沙恭达罗》(2 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 1、作者的生平和和创作 2、《沙恭达罗》产生的历史背景 3、《沙恭达罗》情节内容 4、《沙恭达罗》的艺术魄力 课堂重点讨论:1、印度古典戏剧《沙恭达罗》审美特征 2、《沙恭达罗》主题的价值中立 五、但丁的《神曲》(2 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 1、但丁的政治生涯、情感经历及创作; 2、《神曲》的书名含义与创作目的 3、《神曲》的主题与内容(重点分析《地狱篇》) 课堂重点讨论:1、《神曲》思想内容的二重性。 2、《神曲》的宗教色彩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 六、紫式部的《源氏物语》(2 学时) 教材和网络学习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