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质性状分类;小麦子粒蛋白质的积累;影响小麦品质 的环境因素。 §4小麦的 载培技术 (1学时) 麦田整地技术 5北方小麦 整地的两个环节;整地的作用:整地的质量要求 几种专项栽 培技术(2学 二 播种技术 时) 选用良种和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确定适宜播期的依据);合理密 植。 教学方 法:讲授 三、施肥技术 法 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施肥技术 四、灌溉技术 小麦对水分的需求;灌溉技术(补充讲授山西高产小麦的五水灌 班) 五、田间管理(苗期、中期和后期管理) 六、收获:收获适期 一、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精播的主要特点及理论基础:精播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二、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三、冬小麦旱作高产栽培技术 四、春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五、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要点(播前准备和播种;田间管理)
小麦品质性状分类;小麦子粒蛋白质的积累;影响小麦品质 的环境因素。 §4 小麦的 栽培技术 (1学时) §5 北方小麦 几 种 专 项 栽 培技术(2学 时) 教学方 法:讲授 法 一、麦田整地技术 整地的两个环节;整地的作用;整地的质量要求 二、播种技术 选用良种和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确定适宜播期的依据);合理密 植。 三、施肥技术 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施肥技术 四、灌溉技术 小麦对水分的需求;灌溉技术(补充讲授山西高产小麦的五水灌 溉)。 五、田间管理(苗期、中期和后期管理) 六、收获:收获适期 一、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精播的主要特点及理论基础;精播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二、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三、冬小麦旱作高产栽培技术 四、春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五、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要点(播前准备和播种;田间管理)
1.简述我国小麦的种植区划。根据各区的生态特点种植何种类型的专用小 麦? 2.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简述三段生长与器官建成的关系。 3简述小麦根、茎、叶生长的基本规律。 4.简述小麦分蘖及其成穗规律。 5.简述小麦穗分化的过程。 6简述小麦小穗、小花退化的规律及退化原因。 7叙述小麦子粒形成与灌浆成熟的过程及影响子粒生长的因素。 本章思考 8.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是什么? 题 9.简述小麦合理群体群体结构的内容。 10.什么是小麦合理的群体结构?简述生产中建立小麦合理群体结构的三条 途径。 11.简述小麦品质性状的分类、指标和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 12.简述小麦的需水规律和灌溉技术。 13.简述冬小麦苗期、中期、后期的生育特点、调控目标和栽培管理技术要 点。 14.简述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15如何根据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特点确定栽培技术?
本章思考 题 1.简述我国小麦的种植区划。根据各区的生态特点种植何种类型的专用小 麦? 2.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简述三段生长与器官建成的关系。 3.简述小麦根、茎、叶生长的基本规律。 4.简述小麦分蘖及其成穗规律。 5.简述小麦穗分化的过程。 6.简述小麦小穗、小花退化的规律及退化原因。 7.叙述小麦子粒形成与灌浆成熟的过程及影响子粒生长的因素。 8.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是什么? 9.简述小麦合理群体群体结构的内容。 10.什么是小麦合理的群体结构?简述生产中建立小麦合理群体结构的三条 途径。 11.简述小麦品质性状的分类、指标和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 12.简述小麦的需水规律和灌溉技术。 13.简述冬小麦苗期、中期、后期的生育特点、调控目标和栽培管理技术要 点。 14.简述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15.如何根据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特点确定栽培技术?
1.于振文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第二版)(普通高等教 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12月第2 2王璞主编农作物概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 版社,2004年 3.曹卫星主编作物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主要 4.李建民主编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参考资料 5本校自编.《作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年 6.王树安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5年 7,杨守仁等主编.《作物栽培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年 8.于振文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重点掌握小麦三段生长与器官建成的关系以及栽培技术上的主攻方 课后反思 向;掌握小麦分藥和成穗的规律;掌握确定小麦适宜播期的依据。 章节 第二章玉米 周次 47周 课时数 教学目的 掌握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高产栽培技术,了解优质专用玉米的品 和要求 质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并能够用所学理论指导玉米栽培。 重点 重点:掌握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掌握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难点 难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
主要 参考资料 1.于振文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第二版)(普通高等教 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12月第2 版 2.王璞主编.农作物概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 版社,2004年 3.曹卫星主编.作物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李建民主编.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5.本校自编.《作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年 6.王树安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5年 7.杨守仁等主编.《作物栽培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年 8.于振文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课后反思 重点掌握小麦三段生长与器官建成的关系以及栽培技术上的主攻方 向;掌握小麦分蘖和成穗的规律;掌握确定小麦适宜播期的依据。 章 节 第二章 玉米 周次 4-7周 课时数 8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高产栽培技术,了解优质专用玉米的品 质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并能够用所学理论指导玉米栽培。 重 点 难 点 重点:掌握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掌握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难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
51玉米概 一、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 辅助手 述(1学 段:结 时) 二、玉米的分类 合不同 穗型标 教学方法 籽粒特征分类: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糯质型、爆裂 讲授法 型、粉质型、甜质型、有稃型、甜粉型 52玉米栽 进行实 培的生物 生物学性状分类:生育期分类和株型分类 地观察 学基础(3 学时) 其他分类 三、玉米生产概况 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中国玉米发展概况:我国玉米的分布特点;6个玉米产区 玉米的生育进程 玉米的一生;玉米的生育阶段(三个生育阶段的主要生育特 点以及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措施);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7个生育时期)
§1 玉米概 述(1学 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2 玉米栽 培的生物 学基础(3 学时) 一、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 二、玉米的分类 籽粒特征分类: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糯质型、爆裂 型、粉质型、甜质型、有稃型、甜粉型 生物学性状分类:生育期分类和株型分类 其他分类 三、玉米生产概况 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中国玉米发展概况:我国玉米的分布特点;6个玉米产区 一、玉米的生育进程 玉米的一生;玉米的生育阶段(三个生育阶段的主要生育特 点以及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措施);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7个生育时期)。 辅助手 段:结 合不同 穗型标 本和到 标本区 进行实 地观察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二、玉米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与建成 53玉米栽 根:胚根、节根(地上节根气生根、地下节根次生根) 培技术(2 学时) 茎:茎的发生、茎的形态与生长、茎的功能 教学方法 叶:叶的形态特征 讲授法 叶的分组与功能基部叶组 54专用玉 米的品质 下部叶组 特性和栽 中部叶组 点 (2学 上部叶组 三、玉米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与建成 花序的形态与分化过程:种子构造及其形成 四、玉米器官间的同伸关系 叶片与其他营养器官的同伸关系;叶片与穗分化期的对应关 五、玉米生长发育与生态条件:光照、温度。 六、玉米的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 光能利用及其限制因素;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源、库、流 与产量形成。 玉米的群体结构与合理密植技术; 玉米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 玉米对士壤的要求与整地技术, 玉米种子准备与播种技术; 玉米的田间管理: 旱作玉米栽培技术:
教学方法: 讲授法 §3玉米栽 培技术(2 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4专用玉 米的品质 特性和栽 培技术要 点(2学 时) 二、玉米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与建成 根: 胚根、节根(地上节根---气生根、地下节根---次生根) 茎:茎的发生、茎的形态与生长、茎的功能 叶:叶的形态特征 叶的分组与功能 基部叶组 下部叶组 中部叶组 上部叶组 三、玉米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与建成 花序的形态与分化过程;种子构造及其形成 四、玉米器官间的同伸关系 叶片与其他营养器官的同伸关系;叶片与穗分化期的对应关 系 五、玉米生长发育与生态条件:光照、温度。 六、玉米的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 光能利用及其限制因素;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源、库、流 与产量形成。 玉米的群体结构与合理密植技术; 玉米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 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与整地技术; 玉米种子准备与播种技术; 玉米的田间管理; 旱作玉米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