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認真、髓缘而無悶(黄啟方) 4441] 绪論中國文字學的内涵…1 本論學習中圆文字學的要點…… 6 第一節中國文字的體系始於何時 6 第二節書寫方向的習慣 17 第三節文學形式的特點…… 22 第四節主要書體……… 28 一、甲骨文 28 二、金文… 31 三、小篆 35 四、隸書 36 五、楷青 36 第五節 文字的結構和分類…… 37 一、《說文解字》 37 二、六書的爭議 50 三、古文字的分類… 66 第六節 文字的創意 125 一、古文字的創意… 125 二、探究創意的方法… 139 三、右聲說… 149 第七節 古今字形演變及通例 156 一、判断字形演變的方向……………… 156
2 简明中國文字奥 二、演變的方向… 183 三、古文字的考釋方法… 213 第八節漢字的複雜性 219 餘論:中圆文字學的應用 236 第一節解謫發掘的或流傳的古代文就 236 第二節考定古代史實 237 第三節了解古代社會的生活樣貌或思考的状祝 239 第四節新詁古籍字義……… 240 第五節探明書寫的訛錯,有助校勘的工作… 241 第六前有助古音的探討工作… 246 第七節有助古文献年代的推新 249 第八節有助書法、篆刻藝術的削造………… 250 多考文献 251 索引:例字的页碼…… 253 附錄:古文字根(非形聲的表意字) 258 說明… 258 目次 258 字根例字 262 一、之職蒸-v,-ak,-ang 262 二、魚鐸陽 -av,ak,-ang 283 三、支錫耕-ev,ek, -eng 316 四、幽中3w,-3wk,3wng 331 五、宵藥-aw,awk 353 六、侯屋東-ew,-ewk,-ewng 363 七、歌 -a… 380 八、祭月元 -ar,-at,-an…… 387
目 录 3 九、微物文r,t,an 423 十、脂質真er,-et,-en 448 十一、缉侵3p,-m… 469 十二、莱談-ap,am… 479 字根笔割索引… 488
緒論 中國文字學的内涵 顧名思義,中國文字學是研究有關中國文字的學間。所謂文字,一 般把這兩個字合為一個詞彙,指稱記錄語言、傳達情意或概念的複雜書 寫符號,是高度文明社會的產物。如分別言之,今以“字”指稱表達意 義的個別符號,“文”則為由字組成的瓣句。但傳统的中國文字學家卻 給予很不同的定義。東漢許慎撰寫了中國最早的字書或字典《說文解 字》(以後簡稱《說文》),他的意見是,“詹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 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 孳乳而寝多也”(《說文·敘》)。意思是說,“文”是最早出現的表 意符號,“字”是自基本字形的“文”滋生的複體結構,“字”與“文” 的意義同屬一個範疇。但如從創意的觀點來看,兩者的初義則頗有 不同。 先看《說文》的解釋,文(字1)【个,錯盡也。象交文。凡文之屬 皆从文】①、字(字2)【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聲】。 這兩個字的創意,許慎都沒有掌握到真正的重點。從較早期的商、 周字形看,“文”作一個人的胸上有各種形状的花紋之状。它是古代葬 儀的一種形式,用刀在屍醴胸上刺刻花紋,讓血流出來,代表放血出魂 以便前往投生的觀念。它被用於讚美施行過釋放鹽魂儀式的高費死者, 如金文銘文所常見的前文人、文父、文母、文祖、文妣等。“文”在 ①除非另有說明,如《廣韻》為《宋本廣韻》的說解,否則以後【】内文字即為段玉 裁說文解字注》的相酮内容
簡明中國文字學 商、周文物中從不用於稱呼活人,後來才引申指有文采的事物,如文 才、文章、文學等。許慎的東漢時代,“文”的字形己起了極大的變 化,難以看出它源自人的形醴以及真正的刺紋創意,因而以為是與符號 的形構有關。至於“字”的字形,自周初以來就固定了,作建築物中有 個男孩之状。創意大致是在廟内或屋中給小孩命名。因為古代要兒多 天折,要等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確定嬰兒可生存下來之後,才在 廟内或家裹舉行儀式,介紹給祖先並給予命名,正式成為家族的成员。 此段等待命名的時間,中國古代一般的習俗,根據《禮記·内則》“三 月之末,擇日翦髮為髻,男角女蘩羈,否則男左女右。…姆先相曰: 母某敢用時日祇見孺子。夫對曰:歙有帥。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或《儀禮·喪服》“子生三月,則父名之”的記截,是選擇出生後第三 個月之末的吉日。其他的民族则有等待數年之久的。許慎大致也不很 了解此字的創意,故以為子的構件也充當字的聲符。“字”因與古代命 名的禮儀有關,孩子命名與給予事物名稱的方式相類,作用相同,後來 才與文複合而成“文字”,以指稱典雅的記錄符號。從字形看,“字” 才是“文字”一詞的主醴,“文”則是“字”的形容,強調其為文雅的 醉章,非鄙俗的口語。許慎卻把它們主客易位,“文”成為名詞,且成 為基本字形的指稱。 現今記錄事物的媒體雖有多種形式,而文字是其中很重要的形式, 在古代尤為重要。文字在高度文明的社會,是初入學者的重要學習項 目,故中國自漢代開始,經常稱研究文字之學為“小學”,意即小兒入 門之學。這不是貶低其重要性,而是強調其為人人必修的基礎之學。 任何一種文字,除了是某一地區的一群人所具有的共識,有一定的意義 外,同時還必須具有字形、字義與字音三個方面的條件,缺一不可。故 歷來稱呼研究一切有關文字的形、音、義的學問都為小摩。近來在大學 表,更分別細分之為文字學、聲韻學和訓詁學等三門學科。文字學是講 授有嗣文字形醴的知識:聲韻學是討論其音讀的演變;訓詁學則是探索 字義的應用。三門學問的教學内容,經常涉及彼此各自的内涵。但文 字學與馨韻學、訓詁學的關係都很密切,它們之間的關係要比訓詁學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