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 1.您在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 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请认真阅读答愿卡的注意事项及说明。 3.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 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按实施审计的范围,可以将审计划分为:()。 A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 B.全部审计、局部审计 C定期审计、不定期审计 D授权审计、委托审计 2.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审计权限的是:(): A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问题向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 B对本单位最高领导人员及所属单位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C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 D.对可能隐匿的会计凭证可不经任何人批准予以封存 3对于《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主体包括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和国家审计人员 B适用于各类审计主体 C.以行政责任为主,也包括民事责任
2009 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真题 1. 您在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 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 请认真阅读答题卡的注意事项及说明。 3. 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 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1 分。) 1.按实施审计的范围,可以将审计划分为:( )。 A.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 B.全部审计、局部审计 C.定期审计、不定期审计 D.授权审计、委托审计 2.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审计权限的是:( )。 A.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问题向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 B.对本单位最高领导人员及所属单位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C.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 D.对可能隐匿的会计凭证可不经任何人批准予以封存 3.对于《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 )。 A.法律责任主体包括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和国家审计人员 B.适用于各类审计主体 C.以行政责任为主,也包括民事责任
D.以行政责任为主,不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4.下列有关审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审计准则是市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B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为证明审计事项而收集的证明材料 C.审计准则是衡量和评价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标准 D.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进行处理处罚的唯一依据 5.下列属于国家审计程序中审计实施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A对内部控制进行调查与初步评价 B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C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D.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6下列关于审计:正作底稿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 B.审计工作底稿是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 C.审计工作底稿要经过被审计单位复核 D.审计工作底稿是考核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依据 7下列有关审计证据质量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审计证据的客观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要求 B.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之间或与其他审计证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程度 C.审计证据的合法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应符合法定要求 D.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反映审计事项客观现实的程度
D.以行政责任为主,不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4.下列有关审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B.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为证明审计事项而收集的证明材料 C.审计准则是衡量和评价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标准 D.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进行处理处罚的唯一依据 5.下列属于国家审计程序中审计实施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 A.对内部控制进行调查与初步评价 B.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C.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D.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6.下列关于审计:正作底稿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 B.审计工作底稿是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 C.审计工作底稿要经过被审计单位复核 D.审计工作底稿是考核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依据 7.下列有关审计证据质量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审计证据的客观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要求 B.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之间或与其他审计证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程度 C.审计证据的合法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应符合法定要求 D.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反映审计事项客观现实的程度
8为证实某笔应收账款确己收回,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 A询问记录 B.销售合同 C.应收账款明细表 D.银行对账单 9.审计取证模式的演变先后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账目基础审计一制度基础审计一风险基础审计 B.制度基础审计一账目基础审计一风险基础审计 C账目基础审计一风险基础审计一制度基础审计 D.风险基础审计一制度基础审计一账目基础审计 10.通过对财务报表中的某一项目同其相关的另一项目相比所得的值进行分析,以获取审计 证据的方法是:()。 A.回归分析法 B.价值分析法 C趋势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 1山.建立适当的防范措施以限制非相关人员接近资产或记录的控制活动属于:()。 A业务授权控制 B职责分工控制 C凭证与记录控制 D.实物控制
8.为证实某笔应收账款确已收回,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 )。 A.询问记录 B.销售合同 C.应收账款明细表 D.银行对账单 9.审计取证模式的演变先后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 A.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 B.制度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 C.账目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D.风险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 10.通过对财务报表中的某一项目同其相关的另一项目相比所得的值进行分析,以获取审计 证据的方法是:( )。 A.回归分析法 B.价值分析法 C.趋势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 11.建立适当的防范措施以限制非相关人员接近资产或记录的控制活动属于:( )。 A.业务授权控制 B.职责分工控制 C.凭证与记录控制 D.实物控制
2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置比较健全,但未予有效执行,导致大部分经济业务失控,应将 其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为:()。 A低水平 B.中等水平 C.高水平 D.无风险 13.信赖不足风险影响的是:()。 A审计效率 B审计效果 C.审计质量 D.审计结论 14.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与所需样本量之间的关系是:()。 A反向 B正向 C不确定 D.无关 15.当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 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且注册会计师己按照审计准则的 规定计划和实施了审计工作,审计范围未受到限制,则应出具:()。 A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B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6审计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审计工作报告的报告对象是:()
12.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置比较健全,但未予有效执行,导致大部分经济业务失控,应将 其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为:( )。 A.低水平 B.中等水平 C.高水平 D.无风险 13.信赖不足风险影响的是: ( )。 A.审计效率 B.审计效果 C.审计质量 D.审计结论 14.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与所需样本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向 B.正向 C.不确定 D.无关 15.当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 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且注册会计师已按照审计准则的 规定计划和实施了审计工作,审计范围未受到限制,则应出具:( )。 A.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B.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6.审计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审计工作报告的报告对象是:( )
A审计机关负责人 B.本级人民政府 C.上一级审计机关 D.本级人大常委会 17.下列有关选择和确定效益审计项目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A资金规模越大,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B.管理风险越小,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C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大,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D.审计的可操作性越强,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18在效益审计中,根据实际产出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是否实现的方法是:()。 A回归分析法 B.目标成果法 C.标杆法 D.价值分析法 19.在电子数据审计中,对于被审计单位的源数据存在类型不一致、格式不一致的情况,审 计人员应该进行:( )。 A数据采集B.数据清理 C数据转换D.数据验证 20.审计人员设计一套虚拟的业务数据,将其输入到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中,观察比较运 行结果是否与预期相符,这种测试方法是:()。 A嵌入审计模块法 B.平行模拟法
A.审计机关负责人 B.本级人民政府 C.上一级审计机关 D.本级人大常委会 17.下列有关选择和确定效益审计项目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 A.资金规模越大,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B.管理风险越小,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C.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大,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D.审计的可操作性越强,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18.在效益审计中,根据实际产出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是否实现的方法是:( )。 A.回归分析法 B.目标成果法 C.标杆法 D.价值分析法 19.在电子数据审计中,对于被审计单位的源数据存在类型不一致、格式不一致的情况,审 计人员应该进行:( )。 A.数据采集 B.数据清理 C.数据转换 D.数据验证 20.审计人员设计一套虚拟的业务数据,将其输入到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中,观察比较运 行结果是否与预期相符,这种测试方法是:( )。 A.嵌入审计模块法 B.平行模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