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测试数据法 D.虚拟实体法 21在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内部控制中,发送商品与记账职责相互分离主要是为了防止: A盗窃商品并通过篡改记录加以掩饰 B.贪污客户所付款项并通过慕改记录加以掩饰 C贪污己做坏账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账款 D放宽信用标准而导致企业信用风险增加 22.审计人员审查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营业收入记录,并核对相关销售发票、运单等原 始凭证,其主要目的是:( 。 A证实营业收入的合理性 B.证实营业收入的完整性 C证实营业收入的合法性 D.证实营业收入的截止期 23.审计人员审查应付账款时,发现应付某公司账款210万元,账龄已有2年。但通过审阅 凭证、询问有关人员,均未能取得证据来证实该项应付账款的存在性。审计人员应:( A作出账实不符结论 B.核对账表 C函证债权人 D直接调整账项 24.为了验证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审计人员应当采取的审计程序是:( A对固定资产进行监档 B检查固定资产购买合同、发票和产权证明等文件
C.测试数据法 D.虚拟实体法 21.在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内部控制中,发送商品与记账职责相互分离主要是为了防止: ( )。 A.盗窃商品并通过篡改记录加以掩饰 B.贪污客户所付款项并通过篡改记录加以掩饰 C.贪污已做坏账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账款 D.放宽信用标准而导致企业信用风险增加 22.审计人员审查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营业收入记录,并核对相关销售发票、运单等原 始凭证,其主要目的是: ( )。 A.证实营业收入的合理性 B.证实营业收入的完整性 C.证实营业收入的合法性 D.证实营业收入的截止期 23.审计人员审查应付账款时,发现应付某公司账款 210 万元,账龄已有 2 年。但通过审阅 凭证、询问有关人员,均未能取得证据来证实该项应付账款的存在性。审计人员应:( )。 A.作出账实不符结论 B.核对账表 C.函证债权人 D.直接调整账项 24.为了验证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审计人员应当采取的审计程序是:( )。 A.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盘 B.检查固定资产购买合同、发票和产权证明等文件
C.检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否正确 D.检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是否符合规定 25下列有关存货实质性测试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通过监盘证实存货的完整性和所有权 B通过计算存货周转率检查存货的真实性 ℃结合营业外支出账户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审查 D.结合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审查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26薪酬业务循环的下列职责分工中,能够预防虚增员工人数和工资级别的是:()。 A工资标准的确定和批准相分离 B生产统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相分离 C.人员调配单的编制和审批相分离 D.工资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和审核相分离 27.下列各项中,属于应付职工薪酬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是:()。 A.审阅与薪酬业务有关的制度规定 B观察考勤、调配、工资结算等职责是否分离 C,审查薪酬费用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D.检查薪酬汇总表是否经过授权审批 28审查托管证券的真实性时,审计人员应采取的主要审计程序是:( A审阅投资明细账 B.向代管机构函证 C.询问管理部门
C.检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否正确 D.检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是否符合规定 25.下列有关存货实质性测试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通过监盘证实存货的完整性和所有权 B.通过计算存货周转率检查存货的真实性 C.结合营业外支出账户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审查 D.结合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审查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26.薪酬业务循环的下列职责分工中,能够预防虚增员工人数和工资级别的是: ( )。 A.工资标准的确定和批准相分离 B.生产统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相分离 C.人员调配单的编制和审批相分离 D.工资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和审核相分离 27.下列各项中,属于应付职工薪酬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是: ( )。 A.审阅与薪酬业务有关的制度规定 B.观察考勤、调配、工资结算等职责是否分离 C.审查薪酬费用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D.检查薪酬汇总表是否经过授权审批 28.审查托管证券的真实性时,审计人员应采取的主要审计程序是: ( )。 A.审阅投资明细账 B.向代管机构函证 C.询问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