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类:青绿饲料dg>干草,籽实>秸杆 2.化学成分:饲料中CP提高,dg提高,对反刍动物尤其如此:C℉与dg呈负相关,对单胃动物尤 为明显:淀粉含量过多,↓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g,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at有利于消化, 但过多不利,尤其对Ca,CF的消化不利。 目前日粮中添加油脂在实践中应用较多 肉籽鸡日粮国外加到5%~6%我国1~2% 国外加到2~3%我国不加 饲料中添加油脂除了直接供能,提供EFA外,还有间接的增能效果。FAT可以延长饲料在消 化道的停留时间,促进消化,但当油脂过多时停留时间过长,可能降低采食量,从而影响其他必须 养分的摄入,影响生产。 增加Vit有利于促进消化,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降低dg,ANFS(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FS指饲料中本身含有的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饲料与消化的微量成分: AS的作用机理: 抑制酶的活性或消化酶的竞争底物。如豆浆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 抑制酶的分泌。如硫葡萄糖甙。 与底物结合,形成不溶性产物。如单宁与蛋白质结合,植酸、草酸可与蛋白质,氨基酸,矿 物质结合 增加食摩黏度,阻止酶与底物结合。如大麦,小麦中含有的B-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 如何消除ANFS 加热,使ANFS灭活 化学处理,FeSO:脱去棉酚,用酸,碱处理可以脱去 饲料有种,培育低毒品种 饲料中加酶 控制饲喂量:单独使用,量大可能出问题如棉粕,莱柏单独使用时,达7~8%既有危害,但 如果同时使用5%的棉粕,5%的莱粕,却是安全的。生产中提高杂粕用量主要是为了降低 成本。 (三)人为因素(饲养管理)】 1.适当合理的加工处理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如适当粉碎精饲料、对粗饲料进行碱化、氨化、 微贮、膨化可以提高消化率。 2.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可提高g:饲料颗粒化可以预防动物挑食,提高适口性, 延长饲料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提高g,而过度粉碎饲料不利于消化。 3。随饲养水平提高,饲料流通速度加快,消化率下降。饲养水平:指实际饲喂量相当于维持饲 喂量的倍数。 4.饲料搭配技术与养分平衡状况也影响饲料消化率:平衡设计日粮可提高g,添加酶制剂可 提高dg。 6
16 1.种类:青绿饲料 dg>干草,籽实>秸杆 2.化学成分:饲料中 CP 提高,dg 提高,对反刍动物尤其如此;CF 与 dg 呈负相关,对单胃动物尤 为明显;淀粉含量过多,↓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 dg,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 fat 有利于消化, 但过多不利,尤其对 Ca,CF 的消化不利。 目前日粮中添加油脂在实践中应用较多 肉籽鸡日粮 国外加到 5%~6% 我国 1~2% 猪 国外加到 2~3% 我国不加 饲料中添加油脂除了直接供能,提供 EFA 外,还有间接的增能效果。FAT 可以延长饲料在消 化道的停留时间,促进消化,但当油脂过多时停留时间过长,可能降低采食量,从而影响其他必须 养分的摄入,影响生产。 增加 Vit 有利于促进消化,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降低 dg,ANFS(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FS 指饲料中本身含有的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饲料与消化的微量成分; ANFS 的作用机理: 抑制酶的活性或消化酶的竞争底物。如豆浆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 抑制酶的分泌。如硫葡萄糖甙。 与底物结合,形成不溶性产物。如单宁与蛋白质结合,植酸、草酸可与蛋白质,氨基酸,矿 物质结合 增加食糜黏度,阻止酶与底物结合。如大麦,小麦中含有的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 如何消除 ANFS 加热,使 ANFS 灭活 化学处理,FeSO4脱去棉酚,用酸,碱处理可以脱去 饲料育种,培育低毒品种 饲料中加酶 控制饲喂量:单独使用,量大可能出问题如棉粕,菜粕单独使用时,达 7~8%既有危害,但 如果同时使用 5%的棉粕,5%的菜粕,却是安全的。生产中提高杂粕用量主要是为了降低 成本。 (三)人为因素(饲养管理) 1. 适当合理的加工处理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如适当粉碎精饲料、对粗饲料进行碱化、氨化、 微贮、膨化可以提高消化率。 2. 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可提高 dg;饲料颗粒化可以预防动物挑食,提高适口性, 延长饲料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提高 dg,而过度粉碎饲料不利于消化。 3. 随饲养水平提高,饲料流通速度加快,消化率下降。饲养水平:指实际饲喂量相当于维持饲 喂量的倍数。 4. 饲料搭配技术与养分平衡状况也影响饲料消化率;平衡设计日粮可提高 dg,添加酶制剂可 提高 dg
Problem 1.解释消化,吸收,消化率 2.比较单胃,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3.瘤胃消化饲料的基础及其优缺点 4.蛋鸡每天采食120g饲料,含CP18%,Ca3.5%,每天随粪排抽cp4.32g,Ca1.95g,内源cp1.5g Ca0.9g间cp,Ca的ADg和Tdg各是多少 第三章水的营养 水对养分的消化、吸收、转运,排泄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动物体内水分的变化规律 (一)植物:1植物体H20含量在5~95%之间。 2不同种植物含H20不同。一般水生〉禾本科〉植物籽实 3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不同栽培条H20件含量不同。 (二)动物:1动物体含H20变化不大,占体重50%左右。 2随年龄、营养状况,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但变化不大。 一般幼畜含H2O高,肥畜含H2O低(饲养成本越高)动物越肥,含 水量越少。随着年龄增长,含水量下降(80~90%)成年50%左右。 3动物体组织部位不同,H20含量不同。 血液含水>80%肌肉72~78%骨骼45%左右肥肉基本不含 水 二水分与饲料品质间的关系 1饲料H20越高,CP能量越低,营养价值越低;但秸秆类则另当别论。 玉米H2010% CP8.5% ME 3.24 Mcal/kg H2012% CP8.3% ME 3.17 Mcal/kg 将肉牛由221kg~551kg,需要玉米量(不同含水量玉米喂牛成本)
17 Problem 1. 解释消化,吸收,消化率 2. 比较单胃,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3. 瘤胃消化饲料的基础及其优缺点 4. 蛋鸡每天采食 120g 饲料,含 CP18%,Ca3.5%,每天随粪排出 cp4.32g,Ca1.95g,内源 cp1.5g Ca0.9g 问 cp,Ca 的 ADg 和 Tdg 各是多少 第三章 水的营养 水对养分的消化、吸收、转运,排泄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动物体内水分的变化规律 (一) 植物:1 植物体 H2O 含量在 5~95%之间。 2 不同种植物含 H2O 不同。一般水生〉禾本科〉植物籽实 3 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不同栽培条 H2O 件含量不同。 (二) 动物:1 动物体含 H2O 变化不大,占体重 50%左右。 2 随年龄、营养状况,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但变化不大。 一般幼畜含 H2O 高,肥畜含 H2O 低(饲养成本越高)动物越肥,含 水量越少。随着年龄增长,含水量下降(80~90%)成年 50%左右。 3 动物体组织部位不同,H2O 含量不同。 血液含水>80% 肌肉 72~78% 骨骼 45%左右 肥肉基本不含 水 二 水分与饲料品质间的关系 1 饲料 H2O 越高,CP 能量越低,营养价值越低;但秸秆类则另当别论。 玉米 H2O 10% CP 8.5% ME 3.24 Mcal/kg H2O 12% CP 8.3% ME 3.17 Mcal/kg 将肉牛由 221kg~551kg,需要玉米量(不同含水量玉米喂牛成本)
玉米H0(%) 12 13 14 15 16 17 需要玉米(kg) 734.0 742.4 751.1 759.9 769.1 778.2 成本(元)】 660.6 668.16675.99 683.91692.10 700.38 2H20越多,饲料越易腐烂,即发生氧化反应。饲料中活性成分受到破坏,皆不以长 途运输和久贮。降低含H20可以增加饲料养分的保存时间。 3饲料水的营养价值低于饮水的营养价值,所以应通过饮水满足动物对水的需要。 三水的生理作用 1溶剂作用:饲料养分需要先溶解方可被吸收、转运,代谢终产物也要溶解才能被 排泄。 尿毒症:由尿中尿素/尿酸等不能排泄而进入血液,致血液粘稠。 2调节体温: 3润滑化作用:唾液水利用于食物吞咽,关节水可以减少运动摩擦。 4媒介作用:动物体内的氧化还原、水解、有机物合成,细胞呼吸等许多生化反应 都要造水中进行,需要水的参与。 5作为细胞结构物质:体内水可以维持组织细胞一定的结构,一旦脱水,结构发生 改变。 四动物体所需水的来源 1饮水(主要):2饲料水(因饲料不同而异)3代谢水(有机物代谢产生,占5~ 10%) 不同养分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代谢水不同,蛋白质在氧化,运输和排泄时需要较多的 水,所以短期缺水时,蛋白质氧化(分解)时保持对保持体内H20平衡不利。不同种 类的动物,代谢水的重要性不同:
18 玉米 H2O(%) 12 13 14 15 16 17 需要玉米(kg) 734.0 742.4 751.1 759.9 769.1 778.2 成本(元) 660.6 668.16 675.99 683.91 692.10 700.38 2 H2O 越多,饲料越易腐烂,即发生氧化反应。饲料中活性成分受到破坏,皆不以长 途运输和久贮。降低含 H2O 可以增加饲料养分的保存时间。 3 饲料水的营养价值低于饮水的营养价值,所以应通过饮水满足动物对水的需要。 三 水的生理作用 1 溶剂作用:饲料养分需要先溶解方可被吸收、转运,代谢终产物也要溶解才能被 排泄。 尿毒症:由尿中尿素/尿酸等不能排泄而进入血液,致血液粘稠。 2 调节体温: 3 润滑化作用:唾液水利用于食物吞咽,关节水可以减少运动摩擦。 4 媒介作用:动物体内的氧化还原、水解、有机物合成,细胞呼吸等许多生化反应 都要造水中进行,需要水的参与。 5 作为细胞结构物质:体内水可以维持组织细胞一定的结构,一旦脱水,结构发生 改变。 四 动物体所需水的来源 1 饮水(主要);2 饲料水(因饲料不同而异) 3 代谢水(有机物代谢产生,占 5~ 10%) 不同养分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代谢水不同,蛋白质在氧化,运输和排泄时需要较多的 水,所以短期缺水时,蛋白质氧化(分解)时保持对保持体内 H2O 平衡不利。不同种 类的动物,代谢水的重要性不同:
(1)有汗腺的动物和蛋白质代谢尾产物以尿素形式排泄的动物,随着(CH2O)2、 脂肪,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多,需水量增多。动物采食蛋白质越多,需水量越多,否则因 尿素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猪、牛、羊、人) (2)蛋白质代谢产物主要以尿酸或胺形式排泄的动物,排泄这类产物需要的H2O 较少,甚至代谢水已能满足需要。 袋鼠紧靠代谢水就可以生存,鱼类通过腮排泄胺,需水较少。冬眠动物完全靠代谢 水生活。 100g养分在体内代谢平均产水量:Pr42gFat108g(CH2O)260g 五动物体水的去路 1呼吸:随气温体重变化而异 20℃20kg猪 呼吸排出H200.29L/日 60kg猪 呼吸排出H200.58L/日 2皮肤蒸发,出汗排冰:(与环境温度有关) 一般当温度从-5~20%皮肤排水7~32g/m2,适宜温区排水12~16 g/m2 3粪便排出:(是主要去路) 1)因动物而不同: 集节化饲养时,猪每天产粪量占体重8一9%,粪便含水62一79%; 反刍动物由粪中排出水较多,牛粪含水可达80%,奶牛正常情况下从粪中排占总 排水量的30一32%;羊粪含水65一70%,粪中排水量占总排水量的13一24%. 2)粪中排水量受饲料性质影响:一般当饲料中不可消化养分含量cp.cf.矿 物质及大容量饲料含量升高时,排水量升高,排粪量升高。 3)粪便含水量人为调控不大:实践中夏季粪便过稀较为普遍,也是生产中较难解 19
19 (1)有汗腺的动物和蛋白质代谢尾产物以尿素形式排泄的动物,随着(CH2O) 2 、 脂肪,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多,需水量增多。动物采食蛋白质越多,需水量越多,否则因 尿素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猪、牛、羊、人) (2)蛋白质代谢产物主要以尿酸或胺形式排泄的动物,排泄这类产物需要的 H2O 较少,甚至代谢水已能满足需要。 袋鼠紧靠代谢水就可以生存,鱼类通过腮排泄胺,需水较少。冬眠动物完全靠代谢 水生活。 100g 养分在体内代谢平均产水量:Pr 42g Fat 108g (CH2O) 2 60g 五 动物体水的去路 1 呼吸:随气温体重变化而异 20℃ 20kg 猪 呼吸排出 H2O 0.29L/日 60kg 猪 呼吸排出 H2O 0.58L/日 2 皮肤蒸发,出汗排水:(与环境温度有关) 一般当温度从-5~20%皮肤排水 7~32g/m2 ,适宜温区排水 12~16 g/m2 3 粪便排出:(是主要去路) 1) 因动物而不同: 集节化饲养时,猪每天产粪量占体重 8—9%,粪便含水 62—79%; 反刍动物由粪中排出水较多,牛粪含水可达 80%,奶牛正常情况下从粪中排占总 排水量的 30—32%;羊粪含水 65—70%,粪中排水量占总排水量的 13—24%. 2) 粪中排水量受饲料性质影响:一般当饲料中不可消化养分含量 cp . cf . 矿 物质及大容量饲料含量升高时,排水量升高,排粪量升高。 3)粪便含水量人为调控不大:实践中夏季粪便过稀较为普遍,也是生产中较难解
决的问题。这一原因与动物因高温饮水增多有关,也与2)中饲料影响有关,但有效的 解决方法目前尚无。 4尿液排水: 是主要渠道,受摄水量影响较大。饮水增多,尿中排泄增多,一般尿中排水量可占 总排水50%左右。 (记)动物的最低排尿量取决于必须排出溶质的量及肾脏浓缩尿液机制的能力。一般 禽类尿液较浓,水分较少,大多数哺乳动物排出水分较多。不同动物尿液的近似浓度 (mol/L)人1.5牛1.3兔1.9绵羊3.2骆驼3.1 肾脏对水的排泄有很大的调节能力,一般饮水越少,环境温度越高,动物活动量越 大,由尿中排出的水越少 5产品排水: 奶牛→泌乳:乳中含水87%(产1干克奶,排0.87干克水),奶牛每形成一干克 乳,须供水4一5干克,所以要保证饮水。 蛋鸡-→鸡蛋:每1克蛋,排水0.7克。一枚60克的蛋,含水42克以上,所以产 蛋鸡缺水,产蛋率降低 六缺水的后果 1动物缺水时,食欲减退,消化迟缓,生产性能下降。 2动物得不到水的危害比得不到饲料的危害大。饥饿动物可以消耗全部的脂肪和50% 以上的pr而存活,但当动物脱水5%时,食欲下降;10%时,生活代谢紊乱;20%时, 死亡。 3水与其他养分相比是最廉价,最易得到也是常被忽略的重要养分。 七动物需水量及有关动物水营养的研究进展 1不同动物需水量
20 决的问题。这一原因与动物因高温饮水增多有关,也与 2)中饲料影响有关,但有效的 解决方法目前尚无。 4 尿液排水: 是主要渠道,受摄水量影响较大。饮水增多,尿中排泄增多,一般尿中排水量可占 总排水 50%左右。 (记)动物的最低排尿量取决于必须排出溶质的量及肾脏浓缩尿液机制的能力。一般 禽类尿液较浓,水分较少,大多数哺乳动物排出水分较多。不同动物尿液的近似浓度 (mol/L) 人 1.5 牛 1.3 兔 1.9 绵羊 3.2 骆驼 3.1 肾脏对水的排泄有很大的调节能力,一般饮水越少,环境温度越高,动物活动量越 大,由尿中排出的水越少。 5 产品排水: 奶牛→泌乳:乳中含水 87%(产 1 千克奶,排 0.87 千克水),奶牛每形成一千克 乳,须供水 4—5 千克,所以要保证饮水。 蛋鸡→鸡蛋:每 1 克蛋,排水 0.7 克。一枚 60 克的蛋,含水 42 克以上,所以产 蛋鸡缺水,产蛋率降低。 六 缺水的后果 1 动物缺水时,食欲减退,消化迟缓,生产性能下降。 2 动物得不到水的危害比得不到饲料的危害大。饥饿动物可以消耗全部的脂肪和 50% 以上的 pr 而存活,但当动物脱水 5%时,食欲下降;10%时,生活代谢紊乱;20%时, 死亡。 3 水与其他养分相比是最廉价,最易得到也是常被忽略的重要养分。 七 动物需水量及有关动物水营养的研究进展 1 不同动物需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