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简述波尔原子模型的主要论点。(其局限是什么?) 波尔1913年 波尔的主要论点:1)稳定轨道的概念(有确定的半径和能量):电子通常在稳定轨道上运动, 且不辐射能量:2)离核最近的轨道能量最低,成为基态,离核越远的轨道能量越高-激发 态。3)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可以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同时释放能量。(波尔的局 限:1、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2、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 2、A、B、C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次为1、3、7,原子序数按A、B、C 顺序增大。已知A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B、C次外层电子数为18,判断A、B、C分别为 哪几种元素? 答:A为KB为CaC为Br 3、简述离子键的特点 答: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同样适用分子间力) 4、简述价键理论的要点及共价键的特点 答:1)两原子接近时,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的价电子可以配对,形成共价键;2)成键电 子的原子轨道以对称性相同的部分重叠程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即最大重叠原理 共价键的特点:有饱和性,有方向性。(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着分子的空间构型,影响分子 的性质) 5、在SbH3和H2le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1、2、3): 答:1、色散力2、诱导力3、取向力4、共价键5、氢键 第二章 1、P35例题2,1 2、状态一定,则每个状态函数也就有定值,状态改变后,相变的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对 吗? 答:对(状态函数的单值性)。其改变值取决于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与系统变化的具体步 骤无关。 3、热和功与过程有关,所以q+w只取决于过程,对吗? 答:热(也称热量)和功分别用符号q和w表示,它们不是状态函数,它们的值与过程有 关,但总和qw与热力学的改变量△U相等,只与过程的始终态有关,与具体的途径无关 4、木炭燃烧必须加热,为什么?放热还是吸热?其ΔH正值还是负值? 答:因为周围环境的温度没有达到木炭所要燃烧的着火点的温度,加热是为了增加原子活化 能。放热反应。ΔH是负值。 5、盖斯定律在热化学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答:盖斯定律能由已知的反应热求未知的反应热。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像普通代数一样进行运 算方便地从已知反应的热效应间接求出难于测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相关反应热效应 6、J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将J和K(T)比较时,是否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答:J主要代表反应未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或压力商。将两者比较,当前者小于后者时, 正相反应自动进行;大于时,逆向反应自动进行: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7、反应速率式中某物质浓度的级数越大或越小,能说明什么? 答:反映了某物质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物质的浓度分级数为正值,说明浓度越大, 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为负值时,该物质的存在将降低反应速率 8、反应速率式中的速率常数K的含义是什么?他与温度的关系如何?
第一章 1、简述波尔原子模型的主要论点。(其局限是什么?) 答: 波尔 1913 年 波尔的主要论点:1)稳定轨道的概念(有确定的半径和能量):电子通常在稳定轨道上运动, 且不辐射能量;2)离核最近的轨道能量最低,成为基态,离核越远的轨道能量越高--激发 态。3)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可以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同时释放能量。(波尔的局 限:1、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2、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 2、A、B、C 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次为 1、3、7,原子序数按 A、B、C 顺序增大。已知 A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 8,B、C 次外层电子数为 18,判断 A、B、C 分别为 哪几种元素? 答:A 为 K B 为 Ca C 为 Br 3、简述离子键的特点。 答: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同样适用分子间力) 4、简述价键理论的要点及共价键的特点。 答:1)两原子接近时,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的价电子可以配对,形成共价键;2)成键电 子的原子轨道以对称性相同的部分重叠程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即最大重叠原理。 共价键的特点:有饱和性 ,有方向性。(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着分子的空间构型,影响分子 的性质) 5、在 SbH3 和 H2Te 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1、2、3): 答:1、色散力 2、诱导力 3、取向力 4、共价键 5、氢键 第二章 1、P35 例题 2,1 2、状态一定,则每个状态函数也就有定值,状态改变后,相变的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对 吗? 答:对(状态函数的单值性)。其改变值取决于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与系统变化的具体步 骤无关。 3、热和功与过程有关,所以 q+w 只取决于过程,对吗? 答:热(也称热量)和功分别用符号 q 和 w 表示,它们不是状态函数,它们的值与过程有 关,但总和 q+w 与热力学的改变量 ΔU 相等,只与过程的始终态有关,与具体的途径无关。 4、木炭燃烧必须加热,为什么?放热还是吸热?其 ΔH 正值还是负值? 答:因为周围环境的温度没有达到木炭所要燃烧的着火点的温度,加热是为了增加原子活化 能。放热反应。ΔH 是负值。 5、盖斯定律在热化学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答:盖斯定律能由已知的反应热求未知的反应热。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像普通代数一样进行运 算方便地从已知反应的热效应间接求出难于测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相关反应热效应。 6、J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将 J 和 K(T)比较时,是否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答:J 主要代表反应未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或压力商。将两者比较,当前者小于后者时, 正相反应自动进行;大于时,逆向反应自动进行;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7、反应速率式中某物质浓度的级数越大或越小,能说明什么? 答:反映了某物质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物质的浓度分级数为正值,说明浓度越大, 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为负值时,该物质的存在将降低反应速率。 8、反应速率式中的速率常数 K 的含义是什么?他与温度的关系如何?
答:某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n次方成正比,v=k*C1*C2,此式叫做速率反应方程式 式中的比例系数k为速率常数,微小的温度变化将引起k值的较大变化,大多数化学反应的 速率常数k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速率加快。 9、某一气体反应的产物计量系数之和小于反应物计量数之和,平衡后增加反应系统的总压 平衡将如何将如何移动? 答:平衡将向正向移动 10、在反应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弄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而加速反应,是否催化剂也能改变反 应平衡、增加产率?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催化剂是通过反应途径、降低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的,对化学平衡无 影响。 l1、系统与环境界面真实存在,研究过程中系统与环境的划分可以随便变更,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环境与系统的划分是人为的,是根据人们对问题研究的需要来确定的。 12、试比较下列物质Sm的大小。(1)Ag(2)AgCl(3)C6H6(液)(4)C6H6(气) 答:(4)>(3)>(2)>(1) 13、熵增加原理适用于开放系统吗?为什么?只要是熵增加的过程就一定是自发过程吗? 答:适用。因为系统的熵变往往引起环境的熵变,可以将开放系统和周围环境的熵变求和获 得隔离系统的熵变后再根据熵增原理对过程的方向和限度进行判断。不一定。因为一个化学 反应能否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能量和熵(混乱度)。自发化学反应有两种倾向能量最低 和混乱度最大的状态。 14、利用△Gm作为反应或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判据时,条件是什么 答:是:系统经历一个恒温、恒压且不做非体积功的过程。 第三章 1、金属的钝化指的是什么?金属钝化的条件是什么? 答:金属的钝化指的是由于某种金属(如铝、铬、镍)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的氧化膜具有较显 著的保护作用。其条件是:1)金属所形成的氧化膜在金属表面必须是连续的,即生成的氧 化物的体积必须大于因氧化而消耗的金属的体积:2)氧化膜的结构必须是致密的,且具有 较高的稳定性,氧化膜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能相差太大,使氧化在温度变化下不至于剥落 下来。 2、解释下列现象,并且写出化学方程式(大家自己做一做吧): A、配好SnCl2溶液时,常会加入金属Sn粒后再保存使用 B、H2S水溶液放置后会变浑浊 C、FeSO4溶液放置太久后会变黄 D、为何可以用FeCl3浓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E、能否用铁制容器盛放CuSO4溶液?为什么? F、为何至今未制得Fel3? 为防止铁制地下水管被腐蚀,请提出一种保护方法并写出防腐原理 答:镀锌(阳极保护法):刷油漆(隔绝空气) 4、举例一种化学/电化学加工方法的原理 答:铝的硫酸阳极氧化法:以铝为阳极;锌(或其他)为阴极。原理(略) 5、纳米材料的四大效应。 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6、写出尼龙—610的水解反应式和尼龙—610被CH3COOH酸解的反应式。(自己做做看看) B:[OC-(CH2)6--NH-C=0-( CH2)8--NH-]n
答:某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 n 次方成正比,v=k*C1*C2,此式叫做速率反应方程式, 式中的比例系数 k 为速率常数,微小的温度变化将引起 k 值的较大变化,大多数化学反应的 速率常数 k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速率加快。 9、某一气体反应的产物计量系数之和小于反应物计量数之和,平衡后增加反应系统的总压, 平衡将如何将如何移动? 答:平衡将向正向移动。 10、在反应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弄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而加速反应,是否催化剂也能改变反 应平衡、增加产率?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催化剂是通过反应途径、降低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的,对化学平衡无 影响。 11、系统与环境界面真实存在,研究过程中系统与环境的划分可以随便变更,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环境与系统的划分是人为的,是根据人们对问题研究的需要来确定的。 12、试比较下列物质 Smθ 的大小。(1)Ag(2)AgCl(3)C6H6(液)(4)C6H6(气) 答:(4)>(3)>(2)>(1) 13、熵增加原理适用于开放系统吗?为什么?只要是熵增加的过程就一定是自发过程吗? 答:适用。因为系统的熵变往往引起环境的熵变,可以将开放系统和周围环境的熵变求和获 得隔离系统的熵变后再根据熵增原理对过程的方向和限度进行判断。不一定。因为一个化学 反应能否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能量和熵(混乱度)。自发化学反应有两种倾向能量最低 和混乱度最大的状态。 14、利用 ΔrGm 作为反应或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判据时,条件是什么? 答:是:系统经历一个恒温、恒压且不做非体积功的过程。 第三章 1、金属的钝化指的是什么?金属钝化的条件是什么? 答:金属的钝化指的是由于某种金属(如铝、铬、镍)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的氧化膜具有较显 著的保护作用。其条件是:1)金属所形成的氧化膜在金属表面必须是连续的,即生成的氧 化物的体积必须大于因氧化而消耗的金属的体积;2)氧化膜的结构必须是致密的,且具有 较高的稳定性,氧化膜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能相差太大,使氧化在温度变化下不至于剥落 下来。 2、解释下列现象,并且写出化学方程式(大家自己做一做吧): A、配好 SnCl2 溶液时,常会加入金属 Sn 粒后再保存使用 B、H2S 水溶液放置后会变浑浊 C、FeSO4 溶液放置太久后会变黄 D、为何可以用 FeCl3 浓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E、能否用铁制容器盛放 CuSO4 溶液?为什么? F、为何至今未制得 FeI3? 3、为防止铁制地下水管被腐蚀,请提出一种保护方法并写出防腐原理。 答:镀锌(阳极保护法);刷油漆(隔绝空气) 4、举例一种化学/电化学加工方法的原理。 答:铝的硫酸阳极氧化法:以铝为阳极 ;锌(或其他)为阴极。原理(略) 5、纳米材料的四大效应。 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6、写出尼龙—610 的水解反应式和尼龙—610 被 CH3COOH 酸解的反应式。(自己做做看看) 答:[—OC—(CH2)6—NH—C=O—(CH2)8—NH—]n
7、比较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的燃烧难易程度,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从难到易: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因为它们的氧指数是由大到小的,氧指数 越大,表示越难燃烧。 8、简述联偶剂的作用原理。 答:联偶剂中含有亲有机基团和亲无机基团,因此它既能与无机物中的—OH作用,又能与 有机物中的长分子链起到联偶的功效,从而增加了有机物与其内部的无机物之间的结合力, 起到增强和改善其性能的作用 第四章 1、请叙述水体中有哪些污染物?归纳总结水体污染有哪些危害? 答:污染物:好氧污染物、有毒污染物,病原体污染物、植物营养物、石油类污染物、酸碱 盐污染物、悬浮物、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危害:1)水质污染2)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巨 大危害3)导致疾病的肆意传播4)破坏生态平衡,导致部分物种灭绝5)对植物的生长、 古老文化建筑产生破坏。 2、什么是优先污染物?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包括哪几类? 答:优先污染物是指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岀潜在危害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有14 大类:挥发性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 香烃、酚酸酯类、农药、苯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3、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其危害如何? 答:水体富营养化指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流动缓慢的 湖泊、河口、海港等水体,引起藻类等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的现象。危害:水体溶解氧 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使水质净化处理困难,加速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4、防治水体污染有哪些方法? 答:1)开发清洁工艺2)大力推广水的循环再利用3)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4)厂内治 理和厂外治理相结合5)生产上要加强管理,控制跑、冒、滴漏等6)妥善处理城市污水和 工业废水 5、污水处理有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 答:物理方法:沉淀、过滤、离心分离:物理化学法:吸附法、萃取法、浮选法、离子交换 法、电渗透法、反渗透法:化学法:酸碱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生物法:活性污泥 法、生物滤池法。 6、什么是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简述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对策。 答:入射能量和散逸能量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固定住的能量多于再辐射到空间的能量,使 地球的温度增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产生 的原因:人类生产、生活燃料的猛增,大量砍伐森林,植物被大量破坏,以及人类对能源的 利用逐年增加。后果:地球温度升高,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提高,气候带移动,使赤 道半径增大,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加长,加剧某些地震和火山活动。对策:1)大量植 树造林2)开发新能源3)控制人口增长4)减少传统燃料得使用,采用新型能源5)加强环 境意识教育,促进国际合作。 7、什么是光化学烟雾?简述其形成的原因、后果及防治措施。 答:光化学烟雾是高浓度氧化剂的混合物,因此称为氧化烟雾。原因:大气中污染物NO2 的光解生成NO与O,O与O2生成O3,然后由于在被污染物的空气中同时存在许多碳氢 化合物,它们与空气中的O2、O3、NO2起反应,被氧化成一系列醛、酮、醇、酸等有机物 及自由基,并与其形成烟雾。后果: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引起眼睛红肿、喉咙
7、比较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的燃烧难易程度,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从难到易: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因为它们的氧指数是由大到小的,氧指数 越大,表示越难燃烧。 8、简述联偶剂的作用原理。 答:联偶剂中含有亲有机基团和亲无机基团,因此它既能与无机物中的—OH 作用,又能与 有机物中的长分子链起到联偶的功效,从而增加了有机物与其内部的无机物之间的结合力, 起到增强和改善其性能的作用。 第四章 1、请叙述水体中有哪些污染物?归纳总结水体污染有哪些危害? 答:污染物:好氧污染物、有毒污染物,病原体污染物、植物营养物、石油类污染物、酸碱 盐污染物、悬浮物、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危害:1)水质污染 2)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巨 大危害 3)导致疾病的肆意传播 4)破坏生态平衡,导致部分物种灭绝 5)对植物的生长、 古老文化建筑产生破坏。 2、什么是优先污染物?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包括哪几类? 答:优先污染物是指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害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有 14 大类:挥发性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 香烃、酚酸酯类、农药、苯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3、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其危害如何? 答:水体富营养化指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流动缓慢的 湖泊、河口、海港等水体,引起藻类等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的现象。 危害:水体溶解氧 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使水质净化处理困难,加速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4、防治水体污染有哪些方法? 答:1)开发清洁工艺 2)大力推广水的循环再利用 3)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4)厂内治 理和厂外治理相结合 5)生产上要加强管理,控制跑、冒、滴漏等 6)妥善处理城市污水和 工业废水。 5、污水处理有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 答:物理方法:沉淀、过滤、离心分离;物理化学法:吸附法、萃取法、浮选法、离子交换 法、电渗透法、反渗透法;化学法:酸碱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生物法:活性污泥 法、生物滤池法。 6、什么是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简述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对策。 答:入射能量和散逸能量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固定住的能量多于再辐射到空间的能量,使 地球的温度增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产生 的原因:人类生产、生活燃料的猛增,大量砍伐森林,植物被大量破坏,以及人类对能源的 利用逐年增加。 后果:地球温度升高,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提高,气候带移动,使赤 道半径增大,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加长,加剧某些地震和火山活动。 对策:1)大量植 树造林 2)开发新能源 3)控制人口增长 4)减少传统燃料得使用,采用新型能源 5)加强环 境意识教育,促进国际合作。 7、什么是光化学烟雾?简述其形成的原因、后果及防治措施。 答:光化学烟雾是高浓度氧化剂的混合物,因此称为氧化烟雾。原因:大气中污染物 NO2 的光解生成 NO 与 O,O 与 O2 生成 O3,然后由于在被污染物的空气中同时存在许多碳氢 化合物,它们与空气中的 O2、O3、NO2 起反应,被氧化成一系列醛、酮、醇、酸等有机物 及自由基,并与其形成烟雾。 后果: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引起眼睛红肿、喉咙
疼痛、肺气肿、动脉硬化等疾病,甚至死亡:能使橡胶开裂,伤害植物叶子,影响植物生长, 降低产量,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防治措施:减少汽车尾气和石油化工工业废气的排放, 保护气流的流畅,减少矿物质燃料的燃烧,控制反应活性高的有机物的排放 8、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答:原因: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溶于水蒸汽中,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形成酸雾,在突然遇到冷 空气中凝结成雨滴下落形成酸雨。危害:1)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某些疾病发病率2) 土壤日益酸化,贫瘠化,影响植物的生长3)腐蚀古迹,历史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文化设施4) 使地表水酸化,污染饮用水源 防治措施: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新能 源,大量植树造林,对工业废水及时处理,对煤采用脱硫技术等。 9、简述大气中哪些污染物使对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其作用机制如何? 答:氮氧化物(NO、NO2)、HOx(H、HO、HOO)、ClOx(Cl、ClO 反应机理:Y+O3->YO+O2;YO+O->Y+O2,O3+O->202 10、土壤中有哪些污染物,并说明其防治措施 答:污染物:农药及其他有机物、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病原体、放射性物质。防治措施: 1)积极发展高效低毒残留的农药2)降低污染物对植物的有效性3)通过土地管理,消除 病原体的污染。 l1、什么是绿色化学、绿色技术?为什么要倡导绿色化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什么是情节 生产?什么是绿色产品? 答:绿色化学是源头消除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要求的一项措施。绿色技术是一个包括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的一项措施。绿色技术是一个包括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清洁生产,污水、废气、固体废弃 物防治技术以及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检测等高新科技的技术群,或说是一套技术。倡导绿色 化的原因:现代工业体系使人口急剧增加,自然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日益加 重,使人们迫切需要创造绿色环境 核心内容:1)采用“原子经济”反应,化学反应中究竟有多少原料的原子进入到产品中;2) 髙选择性反应,既要求尽可能地节约那些一般不可再生的原料资源,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 废物的排放。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 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 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 危害。绿色产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和有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 第五章 1、什么是化石燃料?将其作为主要能源有何优缺点? 答:以矿藏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的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优点:能直接利用,方 便,利用率高。缺点:资源有限,直接燃烧利用会破坏环境 2、以铅酸蓄电池为例,请写出该电池的符号,正、负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 答:电池符号:(一)Pb/H2SO4(C1)/H2SO1(C2)/PbO2(+) 负极反应式:Pb+SO42=Pb2SO4+2e 正极反应式:PbO2+SO2+4H+2e=Pb2SO4+2H2O 总反应式:Pb+PbO2+2H2SO=2Pb2SO4+2H20 3、下列电池中,哪些是一次电池?哪些是二次电池? a、锌锰电池b、铅酸蓄电池c、锂离子电池 d、锌-氧化汞电池e、镍氢电池
疼痛、肺气肿、动脉硬化等疾病,甚至死亡;能使橡胶开裂,伤害植物叶子,影响植物生长, 降低产量,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防治措施:减少汽车尾气和石油化工工业废气的排放, 保护气流的流畅,减少矿物质燃料的燃烧,控制反应活性高的有机物的排放。 8、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答:原因: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溶于水蒸汽中,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形成酸雾,在突然遇到冷 空气中凝结成雨滴下落形成酸雨。危害:1)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某些疾病发病率 2) 土壤日益酸化,贫瘠化,影响植物的生长 3)腐蚀古迹,历史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文化设施 4) 使地表水酸化,污染饮用水源。 防治措施: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新能 源,大量植树造林,对工业废水及时处理,对煤采用脱硫技术等。 9、简述大气中哪些污染物使对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其作用机制如何? 答:氮氧化物(NO、NO2)、HOx(H、HO、HOO)、ClOx(Cl、ClO) 反应机理:Y+O3->YO+O2;YO+O->Y+O2;O3+O->2O2 10、土壤中有哪些污染物,并说明其防治措施。 答:污染物:农药及其他有机物、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病原体、放射性物质。防治措施: 1)积极发展高效低毒残留的农药 2)降低污染物对植物的有效性 3)通过土地管理,消除 病原体的污染。 11、什么是绿色化学、绿色技术?为什么要倡导绿色化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什么是情节 生产?什么是绿色产品? 答:绿色化学是源头消除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要求的一项措施。绿色技术是一个包括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的一项措施。绿色技术是一个包括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清洁生产,污水、废气、固体废弃 物防治技术以及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检测等高新科技的技术群,或说是一套技术。倡导绿色 化的原因:现代工业体系使人口急剧增加,自然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日益加 重,使人们迫切需要创造绿色环境。 核心内容:1)采用“原子经济”反应,化学反应中究竟有多少原料的原子进入到产品中;2) 高选择性反应,既要求尽可能地节约那些一般不可再生的原料资源,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 废物的排放。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 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 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 危害。绿色产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和有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 第五章 1、什么是化石燃料?将其作为主要能源有何优缺点? 答:以矿藏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的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优点:能直接利用,方 便,利用率高。缺点:资源有限,直接燃烧利用会破坏环境。 2、以铅酸蓄电池为例,请写出该电池的符号,正、负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 答:电池符号:(一)Pb/ H2SO4(C1)/H2SO4(C2)/PbO2(+) 负极反应式:Pb+SO4 2- =Pb2SO4+2e 正极反应式:PbO2+SO4 2- +4H+ +2e=Pb2SO4+2H2O 总反应式:Pb+PbO2+2H2SO4=2Pb2SO4+2H2O 3、下列电池中,哪些是一次电池?哪些是二次电池? a、锌锰电池 b、铅酸蓄电池 c、锂离子电池 d、锌-氧化汞电池 e、镍氢电池
答:一次电池:a、d二次电池:b、c、e 4、请谈谈化学在能源科学中的作用。(开放性试题,答案自理) 第六章 1、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其在生命体中的作用 答:糖类(葡萄糖直接为人体组织利用)、蛋白质(氨基酸存在于活细胞的主要部分)、核 酸(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脂类(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维生素(VC具有强 还原性,对某些细菌毒素有缓解作用)和生命元素(铁、铜等是酶的辅助因子,参与人体的 调控)。 2、写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通式,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多少种?哪几种是含苯环的 哪几种是含氮的杂环?哪几种含有硫原子? 答:通式略。大约有20种(必须氨基酸有甲硫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苏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8种)。含苯环的: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含氮的杂环 组氨酸、脯氨酸、色氨酸。含硫原子:甲硫氨酸、半胱氨酸。 3、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与生物学功能上有何区别? 答:化学组成上的异同:1)核糖的2位上有羟基:而脱氧核糖的2位上唯一氢原子;2)在 五种组成核苷酸的碱基中,嘌呤均为DNA和RN共有,而尿嘧啶(U)取代了胸腺嘧啶(T) 为RNA所特有。生物学功能方面的异同:DNA的作用:携带全部遗传密码。DNA所携带全部 遗传信息都记载在DNA所包含的全部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RMA的作用:mRNA称为信使核糖 核酸,占全部RNA的5%,可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版。tRNA叫转运核糖核酸,占全部 RNA的16%,在蛋白质合成中起转运氨基酸的作用。rRNA叫核糖体RNA,占全部的RNMA的80%, 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 4、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该结构的功能意义是什么? 答:1)DNA分子是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构成的,两链反向相反(5’-3’、 3’-5’),都围绕一条共同轴向右旋转,相互缠绕在一起:2)两条链通过碱基的氢键结合 在一起,碱基按互补规则配对(即A-T,C-G):3)成对的碱基大致处于同一个平面,与螺 旋轴基本垂直:糖平面与螺旋轴基本平行,磷酸基脱氧核糖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螺旋内 侧。螺旋每转一周经过10个碱基对,上升3.4mm。意义:对于生命科学和生物学具有跨时 代的贡献,它为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5、糖类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什么?纤维素和淀粉是糖类吗?为什么? 答:糖类又称为炭水化合物,它与蛋白质,脂肪一起组成生命体营养的基础,淀粉、纤维素 是糖类。因为其最后水解产物都是D-葡萄糖。 6、基因和基因工程的定义。实现基因工程包括哪些步骤 答:基因的定义: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基因工程的定义:将某些基因分离出来并在体外重组。 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得(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2)构建重组质粒3)基因克隆: 即重组质粒中的目的基因随细胞的繁殖而复制4)重组质粒用凝胶电泳的方法进行筛选和鉴 定5)用重组质粒转化受体细胞,并筛选和鉴定转化子6)获得外源基因表达的性状和产物。 7、什么是毒品?简述毒品的种类及其危害性。 答: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安非他命以及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 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种类: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安非他命类
答:一次电池:a、d 二次电池:b、c、e 4、请谈谈化学在能源科学中的作用。(开放性试题,答案自理) 第六章 1、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其在生命体中的作用 答:糖类(葡萄糖直接为人体组织利用)、蛋白质(氨基酸存在于活细胞的主要部分)、核 酸(DNA 是遗传的物质基础)、脂类(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维生素(VC 具有强 还原性,对某些细菌毒素有缓解作用)和生命元素(铁、铜等是酶的辅助因子,参与人体的 调控)。 2、写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通式,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多少种?哪几种是含苯环的, 哪几种是含氮的杂环?哪几种含有硫原子? 答:通式略。大约有 20 种(必须氨基酸有甲硫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苏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8 种)。含苯环的: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含氮的杂环: 组氨酸、脯氨酸、色氨酸。含硫原子:甲硫氨酸、半胱氨酸。 3、DNA 与 RNA 在化学组成与生物学功能上有何区别? 答:化学组成上的异同:1)核糖的 2 位上有羟基;而脱氧核糖的 2 位上唯一氢原子;2)在 五种组成核苷酸的碱基中,嘌呤均为 DNA 和 RNA 共有,而尿嘧啶(U)取代了胸腺嘧啶(T) 为 RNA 所特有。生物学功能方面的异同:DNA 的作用:携带全部遗传密码。DNA 所携带全部 遗传信息都记载在 DNA 所包含的全部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RNA 的作用;mRNA 称为信使核糖 核酸,占全部 RNA 的 5%,可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版。tRNA 叫转运核糖核酸,占全部 RNA 的 16%,在蛋白质合成中起转运氨基酸的作用。rRNA 叫核糖体 RNA,占全部的 RNA 的 80%, 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 4、DNA 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该结构的功能意义是什么? 答:1)DNA 分子是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构成的,两链反向相反(5’-3’、 3’-5’),都围绕一条共同轴向右旋转,相互缠绕在一起;2)两条链通过碱基的氢键结合 在一起,碱基按互补规则配对(即 A-T,C-G);3)成对的碱基大致处于同一个平面,与螺 旋轴基本垂直;糖平面与螺旋轴基本平行,磷酸基脱氧核糖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螺旋内 侧。螺旋每转一周经过 10 个碱基对,上升 3.4nm。意义:对于生命科学和生物学具有跨时 代的贡献,它为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5、糖类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什么?纤维素和淀粉是糖类吗?为什么? 答:糖类又称为炭水化合物,它与蛋白质,脂肪一起组成生命体营养的基础,淀粉、纤维素 是糖类。因为其最后水解产物都是 D-葡萄糖。 6、基因和基因工程的定义。实现基因工程包括哪些步骤? 答:基因的定义: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基因工程的定义:将某些基因分离出来并在体外重组。 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得(PCR 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2)构建重组质粒 3)基因克隆: 即重组质粒中的目的基因随细胞的繁殖而复制 4)重组质粒用凝胶电泳的方法进行筛选和鉴 定 5)用重组质粒转化受体细胞,并筛选和鉴定转化子 6)获得外源基因表达的性状和产物。 7、什么是毒品?简述毒品的种类及其危害性。 答: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安非他命以及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 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种类: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安非他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