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二)液体过冷、气体过热及回热对 理想循环性能的影响 上面所述的循环,是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 的基本循环,也是最简单的循环。在实用 上,根据实际条件对循环往往要作一些改 进,以便提高循环的热力完善度。在单级 制冷机循环中,这一改进主要有液体过冷、 吸气过热及由此而产生的回热循环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二)液体过冷、气体过热及回热对 理想循环性能的影响 上面所述的循环,是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 的基本循环,也是最简单的循环。在实用 上,根据实际条件对循环往往要作一些改 进,以便提高循环的热力完善度。在单级 制冷机循环中,这一改进主要有液体过冷、 吸气过热及由此而产生的回热循环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将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冷却到低于冷凝 温度的状态,称为过冷。 1. 液体过冷 带有过冷的循环,叫做过冷循环。 采用液体过冷对提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 都是有利的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将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冷却到低于冷凝 温度的状态,称为过冷。 1. 液体过冷 带有过冷的循环,叫做过冷循环。 采用液体过冷对提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 都是有利的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图2-17 过冷循环在T-s图(a)和lgp-h图(b)上的表示 q0 = h5 − h5 h4 h4 = − (2-14) 与无过冷的循环1-2-3-4-5-1相比,过 冷循环的单位制冷量的增加量为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图2-17 过冷循环在T-s图(a)和lgp-h图(b)上的表示 q0 = h5 − h5 h4 h4 = − (2-14) 与无过冷的循环1-2-3-4-5-1相比,过 冷循环的单位制冷量的增加量为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在图2-17(a)中,q0以面积5‘-5- b-c表示,在图2-17(b)中,q0以 线段5’-5表示。因两个循环的理论比 功w 0相同,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比无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要大。 ( ) ( ) = − + − − = + − h h h h h h c t h h 1 4 4 4 2 1 0 2 1 (2-15)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在图2-17(a)中,q0以面积5‘-5- b-c表示,在图2-17(b)中,q0以 线段5’-5表示。因两个循环的理论比 功w 0相同,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比无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要大。 ( ) ( ) = − + − − = + − h h h h h h c t h h 1 4 4 4 2 1 0 2 1 (2-15)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2.吸入蒸气的过热 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 吸气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时,称为 过热。具有吸气过热的循环,称为过热 循环。 图2-18示出了过热循环1-1‘-2’-3-4-5-1的 T-s图和lg p-h图。图中1-1‘是吸气的过热 过程,其余与基本循环相同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2.吸入蒸气的过热 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 吸气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时,称为 过热。具有吸气过热的循环,称为过热 循环。 图2-18示出了过热循环1-1‘-2’-3-4-5-1的 T-s图和lg p-h图。图中1-1‘是吸气的过热 过程,其余与基本循环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