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1)单位制冷量q0 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单位制冷量可按式(2- 6)计算。单位制冷量也可以表示成汽化 潜热r0和节流后的干度x5的关系: 为了说明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的 性能, 采用下列一些性能指标,这些性 能指标均可通过循环各点的状态参数计算 出来。 q r ( x ) 0 = 0 1− 5 (2-7) 由式(3-7)可知,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 大,或节流所形成的蒸气越少(x5越小) 则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就越大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1)单位制冷量q0 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单位制冷量可按式(2- 6)计算。单位制冷量也可以表示成汽化 潜热r0和节流后的干度x5的关系: 为了说明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的 性能, 采用下列一些性能指标,这些性 能指标均可通过循环各点的状态参数计算 出来。 q r ( x ) 0 = 0 1− 5 (2-7) 由式(3-7)可知,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 大,或节流所形成的蒸气越少(x5越小) 则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就越大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2)单位容积制冷量qv 1 1 4 1 0 v h h v q qv − = = (2-8) (3)理论比功w0 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制冷机的理论循环来说,理 论比功可表示为 w0 = h2 − h1 (2-9)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理论比功也是随制冷 剂的种类和制冷机循环的工作温度而变的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2)单位容积制冷量qv 1 1 4 1 0 v h h v q qv − = = (2-8) (3)理论比功w0 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制冷机的理论循环来说,理 论比功可表示为 w0 = h2 − h1 (2-9)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理论比功也是随制冷 剂的种类和制冷机循环的工作温度而变的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4)单位冷凝热qk 单位(1kg)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放出的 热量,称为单位冷凝热。单位冷凝热包括 显热和潜热两部分 q (h h ) (h h ) h h k = − + − = − 2 3 3 4 2 4 (2-10) 比较式(2-6)、(2-9)和(2-10)可以 看出,对于单级压缩式蒸气制冷机理论循 环,存在着下列关系 q q w (2-11) k = 0 + 0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4)单位冷凝热qk 单位(1kg)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放出的 热量,称为单位冷凝热。单位冷凝热包括 显热和潜热两部分 q (h h ) (h h ) h h k = − + − = − 2 3 3 4 2 4 (2-10) 比较式(2-6)、(2-9)和(2-10)可以 看出,对于单级压缩式蒸气制冷机理论循 环,存在着下列关系 q q w (2-11) k = 0 + 0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5)制冷系数 0 对于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 制冷系数为 (2-12) 0 0 0 1 4 2 1 = = − − q w h h h h 制冷系数愈大 经济性愈好 冷凝温度越高 制冷系数越小 蒸发温度越低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5)制冷系数 0 对于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 制冷系数为 (2-12) 0 0 0 1 4 2 1 = = − − q w h h h h 制冷系数愈大 经济性愈好 冷凝温度越高 制冷系数越小 蒸发温度越低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6)热力完善度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的热力完 善度按定义可表示为 0 4 0 2 1 0 1 4 T T T h h h h c − − − = = (2-13) 这里εc为在蒸发温度(T0)和压缩机 排气温度(T2)之间工作的逆卡诺循环 的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愈大,说明该 循环接近可逆循环的程度愈大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6)热力完善度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的热力完 善度按定义可表示为 0 4 0 2 1 0 1 4 T T T h h h h c − − − = = (2-13) 这里εc为在蒸发温度(T0)和压缩机 排气温度(T2)之间工作的逆卡诺循环 的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愈大,说明该 循环接近可逆循环的程度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