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溶液的种类与作用 晶体溶液 胶体溶液 静脉高营养液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晶体溶液 胶体溶液 静脉高营养液
晶体溶液-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平衡 纠正体内的水、电平衡失调 1.葡萄糖溶液:供给水分和热量,稀释剂,常用5‰S、 10%GS 2.等渗电解质溶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 渗透压的平衡。0.9‰NS、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氏液) 3.碱性溶液: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5%碳酸 氢纳(1.4%为等渗)、11.2%乳酸钠(1.87%为等渗) 高渗溶液:利尿脱水,可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消除水 肿。常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 (25%GS、50%GS)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1. 葡萄糖溶液:供给水分和热量,稀释剂 ,常用5%GS、 10%GS 2. 等渗电解质溶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 渗透压的平衡。0.9%NS、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氏液) 3. 碱性溶液: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5%碳酸 氢纳(1.4%为等渗)、11.2%乳酸钠(1.87%为等渗) 4. 高渗溶液:利尿脱水,可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消除水 肿。 常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 (25%GS、50%GS)
胶体溶液--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 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1.右旋糖酐:水溶性多糖类高分子聚合物 右旋糖酐-70: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右旋糖酐-40: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改善 微循环和组织灌注 2.代血浆:扩容,增加循环血量和心输出量。常用羟乙基 淀粉(706代血浆)、氧化聚明胶、聚乙烯吡咯酮。 3.血液制品:5%白蛋白、血浆蛋白等。提高滲透压,扩容 ,减轻组织水肿,补充蛋白质和抗体一促进组织修复,提 高机体免疫力。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1.右旋糖酐:水溶性多糖类高分子聚合物 右旋糖酐-70: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右旋糖酐-40: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改善 微循环和组织灌注 2.代血浆 :扩容,增加循环血量和心输出量。常用羟乙基 淀粉(706代血浆)、氧化聚明胶、聚乙烯吡咯酮。 3.血液制品: 5%白蛋白、血浆蛋白等。提高渗透压,扩容 ,减轻组织水肿,补充蛋白质和抗体—促进组织修复,提 高机体免疫力
静脉高营养液 供给人体热能,维持正氮平衡,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素 其主要成分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高浓度葡 萄糖或右旋糖酐及水分 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由制剂室新鲜配制 常用的成品制剂有复方氨基酸溶液、脂肪乳等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供给人体热能,维持正氮平衡,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素 其主要成分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高浓度葡 萄糖或右旋糖酐及水分 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由制剂室新鲜配制 常用的成品制剂有复方氨基酸溶液、脂肪乳等
输液时应遵循的4个基本原则 先晶后胶、先盐后糖 先快后慢,宁少勿多 宁酸勿碱适当补钾: 不宜过早:见尿补钾 不宜过多:成人≤5g/日,小儿0.1-0.3g/kg/日 不宜过浓:成人≤0.3%,小儿0.1-0.3% 不宜过快:成人30-40滴/分,小儿20-30滴/分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护理学基础 理论教学 静脉输液与输血 先晶后胶、先盐后糖 先快后慢 ,宁少勿多 宁酸勿碱 适当补钾: 不宜过早:见尿补钾 不宜过多:成人≤5g/日,小儿0.1-0.3 g /kg/日 不宜过浓:成人≤ 0.3%,小儿0.1-0.3% 不宜过快:成人30-40滴/分,小儿20-30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