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外压增加,使凝固点下降0.00748K: (2)因水中溶有空气,使凝固点下降0.00241K。 几点说明: ①整个相图中相区是交错的。即一个中相区的临接相区一定是中±n相区。 ②步冷曲线的绘制 ③亚稳态一一过冷水0D线 ④OA,OB,OC三条线的坡度(斜率)均由克一克方程式或克拉贝龙方程式求得。 读图要点 ①读懂点、线、区的含义 ②相区自由度数 ③会描述体系状态变化的情况 ④明确三相点和冰点的区别 在相图中表示系统状态的点为物系点,例如0点为三相点,a点为(140℃,101kPa)。 从相图上根据系统点的变化,很容易得到系统相态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例如:水在常压 (101kPa)下,从140℃冷到-5℃,其相态的变化可在相图上作F101kPa的直线abcde分 析得到,即 a(g,140℃>t>100℃)→b(g1,100℃)→c(1,100℃>t>0℃)→d(1g,0℃)→e(s,0℃>t) 注意: (1)在水的相图中常常会出现TD线,是水的过冷线。实验表明,当温度低于0.01℃时, 水应该结成冰,但有时往往不是这样,温度甚至到-20℃仍不结冰,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现象, 这种水称为过冷水。过冷水是一种亚稳态,是热力学上不稳定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会自 动结成冰。 (2)三相点的温度(0.01℃)比冰点(0℃)稍高,原因是冰点为101.325kPa外压下被空气 饱和的水的凝固点。空气溶解在水中,及压力由三相点压力增大到101.325kPa,两者使冰点 比三相点的温度低0.01℃。 (3)冰水系统的饱和蒸气压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与大部分系统不同。由于一般情况下, 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对冰水,<0,而ddT=H/T<0,所以T↑p。出现这种现象与冰 水的特殊结构有关。而在高压下,根据克莱普朗方程便不难说明AT线的斜率大干TC线的斜 家个活相平东华基的下压力能器度的变化率为亲怒器由于心版相, 而AS()<△S(0,故空<空 dTAr钱dTrc线 五、疏的相图 硫存在四种不同的物态:单斜硫(M)、斜防方硫(R),液态硫()与硫蒸气(g)。由于是 单组分体系最多只能有三相共存,因而在硫的相图中有可能一共存在着四个三相点。如图 所示, 16
16 (1)因外压增加,使凝固点下降 0.00748 K; (2)因水中溶有空气,使凝固点下降 0.00241 K 。 几点说明: ① 整个相图中相区是交错的。即一个φ相区的临接相区一定是φ±n 相区。 ② 步冷曲线的绘制 ③ 亚稳态——过冷水 OD 线 ④ OA,OB,OC 三条线的坡度(斜率)均由克—克方程式或克拉贝龙方程式求得。 读图要点 ① 读懂点、线、区的含义 ② 相区自由度数 ③ 会描述体系状态变化的情况 ④ 明确三相点和冰点的区别 在相图中表示系统状态的点为物系点,例如O点为三相点,a点为(140℃,101kPa)。 从相图上根据系统点的变化,很容易得到系统相态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例如:水在常压 (101kPa)下,从140℃ 冷到-5℃,其相态的变化可在相图上作p=101kPa的直线abcde分 析得到,即 a(g,140℃>t>100℃)→b(g l,100℃)→c(l,100℃>t>0℃)→d(l g,0℃)→e(s,0℃>t) 注意: (1)在水的相图中常常会出现TD线,是水的过冷线。实验表明,当温度低于0.01℃时, 水应该结成冰,但有时往往不是这样,温度甚至到-20℃ 仍不结冰,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现象, 这种水称为过冷水。过冷水是一种亚稳态,是热力学上不稳定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会自 动结成冰。 (2)三相点的温度(0.01℃)比冰点(0℃)稍高,原因是冰点为101.325kPa外压下被空气 饱和的水的凝固点。空气溶解在水中,及压力由三相点压力增大到101.325kPa,两者使冰点 比三相点的温度低0.01℃。 (3)冰水系统的饱和蒸气压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与大部分系统不同。由于一般情况下, 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对冰水,V<0,而dp/dT= H/T V<0, 所以T↑,p↓。出现这种现象与冰 水的特殊结构有关。而在高压下,根据克莱普朗方程便不难说明AT线的斜率大干TC线的斜 率。—个两相平衡体系的平衡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为 ,由于 相近, 而 故 。 五、硫的相图 硫存在四种不同的物态:单斜硫(M)、斜防方硫(R),液态硫(j)与硫蒸气(g)。由于是 单组分体系最多只能有三相共存,因而在硫的相图中有可能一共存在着四个三相点。如图 所示
正交硫(R) 单 液态硫 斜 硫 G(M D H---.- A B 气态硫 T 如果没有AB、BE线就是单斜硫、液态硫与硫蒸气三相间相互成平衡的情况。所以整个相 图可以看成是两个合并成的相图,图中具有四个三相点、五条实线是稳定平衡态,四条虚 线为介稳平衡态。 1、点:B点:(8×106Pa,95.5℃) S(R)台SM)台S(g) C点:(5×105Pa,119℃) SM台S(①)台S(g) E点:(1228Pa,155℃) S(R)台SM台SI) G点:(4×105Pa,114℃) S(R)一S)台S(g)三相的介稳平衡态 2、线:AB实线:SR)=S(g) BG虚线S(R)一S(g)的介稳两相平衡 BC实线:SM)台S(g) CG虚线S)一S(g)的介稳两相平衡 CD实线:S①台S(g) GE虚线SR)台SI的介稳两相平衡 CE实线:SM台S①) BH虚线SM)台S(g)的介稳两相平衡 BE实线:SR)台SM D点:为临界点,温度在D点以上只有气相存在。 六、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流体(SC℉):是指温度及压力均处于临界点以上的流体,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 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接近, 以至于无法分辨,故称之为SCF.可作为SC℉的物质很多,如二氧化碳、一氧化氮、水、 乙烷、庚烷、氨、六氟化硫等。其中二氧化碳临界温度(Tc=31.3℃)接近室温,临界压力 (Pc=7.37MP)也不高,且无色、无毒、无味,不易燃,化学惰性,价格便宜,易制成高 纯度气体,所以在实践中应用最多。下图就是二氧化碳的相图 超临界 p/Pa B 7.28MPa 流体 临界点 固相 液相 气相 364.2K 17
17 F E D C A B G H (R) (M) p T O 正交硫 气态硫 单 液态硫 斜 硫 如果没有 AB、BE 线就是单斜硫、液态硫与硫蒸气三相间相互成平衡的情况。所以整个相 图可以看成是两个合并成的相图,图中具有四个三相点、五条实线是稳定平衡态,四条虚 线为介稳平衡态。 1、点: B 点:(8×10-6Pa,95.5℃) S(R) S(M) S(g) C 点:(5×10-5Pa,119℃) S(M) S(l) S(g) E 点:(1228Pa,155℃) S(R) S(M) S(l) G 点:(4×10-5Pa,114℃) S(R) S(l) S(g) 三相的介稳平衡态 2、线: AB 实线:S(R) S(g) BG 虚线 S(R) S(g)的介稳两相平衡 BC 实线:S(M) S(g) CG 虚线 S(l) S(g)的介稳两相平衡 CD 实线:S(l) S(g) GE 虚线 S(R) S(l)的介稳两相平衡 CE 实线:S(M) S(l) BH 虚线 S(M) S(g)的介稳两相平衡 BE 实线:S(R) S(M) D 点:为临界点,温度在 D 点以上只有气相存在。 六、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流体(SCF):是指温度及压力均处于临界点以上的流体,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 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接近, 以至于无法分辨,故称之为 SCF. 可作为 SCF 的物质很多,如二氧化碳、一氧化氮、水、 乙烷、庚烷、氨、六氟化硫等。其中二氧化碳 临界温度(Tc=31.3℃)接近室温,临界压力 (Pc=7.37MPa)也不高,且无色、无毒、无味,不易燃, 化学惰性,价格便宜,易制成高 纯度气体,所以在实践中应用最多。下图就是二氧化碳的相图 A B C O T p/Pa 固相 气相 液相 超临界 流体 临界点 364.2K 7.28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