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及发动机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结合实物初步了解汽车整车的组成及总体结构形式: 2.初步了发动机的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作用及特点,认识汽车发动机中主要部件的名称、 外形及安装位置: 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 4.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二。实验设备: 桑塔纳拆装发动机总成 V型发动机展示模型 本田F20AL4缸16气门发动机总成 丰田凌志400V型8缸发动机总成 尼桑A32V型6缸发动机总成 长春G3汽车构造解剖模型 北京切诺基拆装教学车 起亚整车解腳模型 红旗220展示车 莫斯科人展 490Q型柴油机模型 三,实验方法与原理: 1. 每班每批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整车实体进行汽车整体及 外围部件认识:2)通过整车解剖模型进行发动机内部主要部件的认识,3)通过发动 机各总成解剖教具、原理图了解发动机各系统的 工作过程 实验以学生观察记录、提问、老师讲解、演示等进行教学互动。课外时间开放实训室 学生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完成实验内容。 四.实验步骤 观察汽车的总体构造 ()汽车型式的认识:观察、初步认识现代汽车的主要类型及布置形式 (2)对汽车基本组成的认识和观察。观察及初步认识汽车的四大基本组成及功用。 ①发动机:它是能量转换、产生动力的装置。它分为汽油机、柴油机及石油液化气机等 类型。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起动系和点火系(汽油机)组成 ②底盘:接受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它由传动、行驶、转 向和制动系统等组成 ③电气设备:它是汽车的起动、点火、照明、信号装置。它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 现代汽车愈来愈多地装用各种电子控制、微处理及人工智能系统。 ④车身:它用于安置驾驶员、乘客或货物。除轿车、客车一般是整体车身外,货车车 1
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汽车总体构造及发动机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结合实物初步了解汽车整车的组成及总体结构形式; 2. 初步了发动机的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作用及特点,认识汽车发动机中主要部件的名称、 外形及安装位置; 3. 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 4.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二.实验设备: 桑塔纳拆装发动机总成 V 型发动机展示模型 本田 F20AL4 缸 16 气门发动机总成 丰田凌志 400V 型 8 缸发动机总成 尼桑 A32V 型 6 缸发动机总成 长春 G3 汽车构造解剖模型 北京切诺基拆装教学车 起亚整车解剖模型 红旗 7220 展示车 莫斯科人展示车 490Q 型柴油机模型 三.实验方法与原理: 1. 每班每批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整车实体进行汽车整体及 外围部件认识;2)通过整车解剖模型进行发动机内部主要部件的认识,3)通过发动 机各总成解剖教具、原理图了解发动机各系统的工作过程。 2. 实验以学生观察记录、提问、老师讲解、演示等进行教学互动。课外时间开放实训室, 学生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完成实验内容。 四.实验步骤: 1.观察汽车的总体构造 (1)汽车型式的认识:观察、初步认识现代汽车的主要类型及布置形式。 (2)对汽车基本组成的认识和观察。观察及初步认识汽车的四大基本组成及功用。 ①发动机:它是能量转换、产生动力的装置。它分为汽油机、柴油机及石油液化气机等 类型。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起动系和点火系(汽油机)组成。 ②底盘:接受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它由传动、行驶、转 向和制动系统等组成。 ③电气设备:它是汽车的起动、点火、照明、信号装置。它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 现代汽车愈来愈多地装用各种电子控制、微处理及人工智能系统。 ④车身:它用于安置驾驶员、乘客或货物。除轿车、客车一般是整体车身外,货车车 1
身由驾驶室和货厢组成。 (3)对照实物,理解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2.观察内燃机的一般构造并了解其工作过程 (1)利用解剖的发动机和完整的发动机,观察、初步认识汽油机、柴油机外部装置、内部机件的 名称、位置、相互关系及构造特点,摇转曲轴,借以了解备零件的相互关系、运动规律和特点。 (2)利用解制发动机或模型,观察上止点、下止点、活寒行程、曲柄半径、工作容积、燃烧室容 积及气缸总容积、活塞所处位置,理解发动机各术语的含义。 (2)利用解剖发动机或模型,观察发动机在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中,曲轴旋转的角度(圈 数),气门开和关的次数与状况,活塞、曲拐的位置及运动情况,点火系或喷油器的工作情况,进 而研究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4)利用解剖的发动机或模型,观察、研究在二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曲轴旋转的角度、活塞 位置的变化及换气形式与方法,掌握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清楚四冲程发动机与二冲程发动 机的区别。 (5)对照实物,从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比较和区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 (6)根据陈列的发动机,从气缸数量、排列方式、所用燃料及冷却方式等情况,认识发动机 的类型及功率、缸径、压缩比、转速等主要技术数据。 五.实验报告应回答的内容 1)汽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简述汽车行驶中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2)汽油机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3)汽车的布置型式有那几种?你在实验室见到的汽车布置名有何特点?不同布置型式分别用于 哪种汽车?为什么绝大多数货车都采用发动机前置后驱动的布置型式?现在普遍流行的家用 用那种型 4)为什么汽车依靠车轮行驶时,其速度不能无限制的提高(迄今只能达到648.74km/h的最高速 度)? )简述汽车发展过程,并举几个当今汽车发展的新技术实例。 6)列表对比说明柴油机、汽油机在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中的主要差异。叙述汽油 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气缸体和气缸盖上装有哪些主要零部 气缸体和气缸盖上有哪些空腔,分别有什么作用 )水冷发动机其冷却系的外部结构特点。 8)实验课中你见到的车用发动机气缸体的主要结构型式(气缸排列、气缸套、曲轴箱)有那些? 9)经过实验课后,请再次体会活塞行程、气缸工作容积、燃烧室容积等名词的含义? 10)通过本次实验课,你对汽车整体构造都有哪些新的认识,请简述你的感想
身由驾驶室和货厢组成。 (3)对照实物,理解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2.观察内燃机的一般构造并了解其工作过程 (1)利用解剖的发动机和完整的发动机,观察、初步认识汽油机、柴油机外部装置、内部机件的 名称、位置、相互关系及构造特点,摇转曲轴,借以了解备零件的相互关系、运动规律和特点。 (2)利用解剖发动机或模型,观察上止点、下止点、活塞行程、曲柄半径、工作容积、燃烧室容 积及气缸总容积、活塞所处位置,理解发动机各术语的含义。 (2)利用解剖发动机或模型,观察发动机在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中,曲轴旋转的角度(圈 数),气门开和关的次数与状况,活塞、曲拐的位置及运动情况,点火系或喷油器的工作情况,进 而研究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4)利用解剖的发动机或模型,观察、研究在二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曲轴旋转的角度、活塞 位置的变化及换气形式与方法,掌握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清楚四冲程发动机与二冲程发动 机的区别。 (5)对照实物,从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比较和区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 (6)根据陈列的发动机,从气缸数量、排列方式、所用燃料及冷却方式等情况,认识发动机 的类型及功率、缸径、压缩比、转速等主要技术数据。 五.实验报告应回答的内容: 1) 汽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简述汽车行驶中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2) 汽油机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3) 汽车的布置型式有哪几种?你在实验室见到的汽车布置各有何特点?不同布置型式分别用于 哪种汽车?为什么绝大多数货车都采用发动机前置后驱动的布置型式?现在普遍流行的家用 轿车采用那种型式? 4) 为什么汽车依靠车轮行驶时,其速度不能无限制的提高(迄今只能达到 648.74km/h 的最高速 度)? 5) 简述汽车发展过程,并举几个当今汽车发展的新技术实例。 6) 列表对比说明柴油机、汽油机在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中的主要差异。叙述汽油 机、柴油机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气缸体和气缸盖上装有哪些主要零部 件?气缸体和气缸盖上有哪些空腔,分别有什么作用? 7) 水冷发动机其冷却系的外部结构特点。 8) 实验课中你见到的车用发动机气缸体的主要结构型式(气缸排列、气缸套、曲轴箱)有那些? 9) 经过实验课后,请再次体会活塞行程、气缸工作容积、燃烧室容积等名词的含义? 10) 通过本次实验课,你对汽车整体构造都有哪些新的认识,请简述你的感想。 2
实验二.发动机构造及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和安装形式。了解活塞、活塞环及连杆的特点,了解曲轴的功用 及其结构特点。 (3)掌握配气机构的组成和传动形式,理解配气相位。 (4)观察发动机燃油系、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及点火系的结构及安装位置,掌握各系统 的主要部件的功用和原理。 二实验设备: 桑塔纳拆装发动机总成 V型发动机框示草型 本田F20AL416气门发动机总成 丰田凌志400V型8缸发动机总成 尼桑A32V型6缸发动 总成 长春G3汽车构造解模型 北京切诺基拆装教学车 起亚整车解剖模型 红施7220居示车 莫斯科人展示车 490Q柴油发动机模型 三。实验原理 1,每班每批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整车实体进行汽车整体及外围部 认识:2)通过整车解剖模型进行发动机内部主要部件的认识,3)通过发动机各总成解制教 具、原理图了解发动机各系统的工作过程。 2.实验以学生观察记录、提问、老师讲解、演示等进行教学互动。课外时间开放实训室,学生 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完成实验内容 四。实验步 1.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及其各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功用与装配关系 ■ 观察气缸体结构:注意缸体的结构型式,气缸的排列形式,水套,润滑油道,气缸套 ■等的方向。 ■观察气缸盖结构:注意气缸盖的结构类型,燃烧室的结构,水套、润滑油道、过排气 ■道方向。观察点缸垫及油底壳结构 观察曲轴 :注意支承型式,曲拐排列形式,做功顺序,前端轴结构,后端轴结枸, 平衡重结构,轴向定位装置,前,后防漏油装置。 ■观察飞轮、曲轴主轴承、扭转减振器结构等。 ·观察活塞环结构:注意气环数量、结构型式、安装方向等方面。 ■ 观察连杆结构:注意连杆结构的类型、连杆大头的分开方式、连杆的轴承结构及定位 ■方式、位置标记、活塞连杆组件的连接配合 3
实验二. 发动机构造及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和安装形式。了解活塞、活塞环及连杆的特点,了解曲轴的功用 及其结构特点。 (3)掌握配气机构的组成和传动形式,理解配气相位。 (4)观察发动机燃油系、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及点火系的结构及安装位置,掌握各系统 的主要部件的功用和原理。 二.实验设备: 桑塔纳拆装发动机总成 V 型发动机展示模型 本田 F20AL4 缸 16 气门发动机总成 丰田凌志 400V 型 8 缸发动机总成 尼桑 A32V 型 6 缸发动机总成 长春 G3 汽车构造解剖模型 北京切诺基拆装教学车 起亚整车解剖模型 红旗 7220 展示车 莫斯科人展示车 490Q 柴油发动机模型 三.实验原理 1. 每班每批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整车实体进行汽车整体及外围部件 认识;2)通过整车解剖模型进行发动机内部主要部件的认识,3)通过发动机各总成解剖教 具、原理图了解发动机各系统的工作过程。 2. 实验以学生观察记录、提问、老师讲解、演示等进行教学互动。课外时间开放实训室,学生 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完成实验内容。 四.实验步骤: 1.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及其各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功用与装配关系。 观察气缸体结构:注意缸体的结构型式,气缸的排列形式,水套,润滑油道,气缸套 等的方向。 观察气缸盖结构:注意气缸盖的结构类型,燃烧室的结构,水套、润滑油道、过排气 道等方向。观察气缸垫及油底壳结构。 观察曲轴结构:注意支承型式,曲拐排列形式,做功顺序,前端轴结构,后端轴结构, 平衡重结构,轴向定位装置,前,后防漏油装置。 观察飞轮、曲轴主轴承、扭转减振器结构等。 观察活塞环结构:注意气环数量、结构型式、安装方向等方面。 观察连杆结构:注意连杆结构的类型、连杆大头的分开方式、连杆的轴承结构及定位 方式、位置标记、活塞连杆组件的连接配合。 3
■熟悉发动机的各缸工作顺序,了解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名 主要机件的构造、作用与装配关系。 观察活塞 构 ,注意活塞顶部的结构形式、活塞头部的结构(环及隔热等)、活塞 裙部的结构 2.理解配气相位、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基本原理。掌握配气相位、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基本方法。 3.熟悉了解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组成、主要部件的安装位置。 4.熟悉校准点火正时的方法。 5.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及主要机件的作用、联结关系和工作过程 6.了解喷油泵结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 .了解输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熟悉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和装配关系 9.熟悉发动机冷却系的各种不同构造原理及其功能 五。实验报告应回答的内容: 1)发动机机体镶入气缸套有何优点?什么是干缸套和是湿缸套?请问你所见到的发动机缸套属 于湿式还是干式?采用湿缸套时如何防止漏福水. 2)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情况。为什么活塞要制成上小下大的锥形。活塞截面为什么要制成 以活塞销为短轴的稀圆形 3) 曲轴为什么要轴向定位?怎样定位?为什么曲轴只能有一处定位?曲轴上的平衡重起什么作 用 4)配气机构的功用是什么?顶置式气门配气机构有哪些零件组成? 5)每缸采用多气门有哪些好处?简述你在实验中见到的任意款发动机气门结构。请上网查找采 用了可变气门驱动的一款汽车发动机资料,说明该可变气门驱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工 作原理,简要说明好处。 6) 为什么 一般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中要保留气门间隙?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有何危害?为何进 气门和排气门大小不一样 )进、排气门为什么需要早开、晚关?进、排期门开启的延续角的大概各是多少?什么是气门 正时?怎样保证气门正时? 8)冷却系的功用是什么?请画出冷却液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循环路径。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为 什么要调节?如何调节? 9)发动机为什么要润滑?机油加注部位在那里?机油加注量怎么判断?请画出你所见到的任意 款发动机润滑系组成及其机油润滑循环路径。 10)画出你在实验课中接触到的任意款汽车的燃油系简图。 1)观察你在实验室见到的任选一款电控汽油机上,各传感器、执行器都装在什么位置上?试者 简述这些传感器、执行器的主要作用? 12)简述发动机点火系的组成和功用,画出传统点火系原理图。并说明它的不足之处(要求和电 子控制点火器相比较)
熟悉发动机的各缸工作顺序,了解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各 主要机件的构造、作用与装配关系。 观察活塞结构:注意活塞顶部的结构形式、活塞头部的结构(环槽及隔热等)、活塞. 裙部的结构。 2.理解配气相位、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基本原理。掌握配气相位、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基本方法。 3.熟悉了解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组成、主要部件的安装位置。 4.熟悉校准点火正时的方法。 5.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及主要机件的作用、联结关系和工作过程 6.了解喷油泵结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 7.了解输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熟悉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和装配关系 9.熟悉发动机冷却系的各种不同构造原理及其功能 五.实验报告应回答的内容: 1) 发动机机体镶入气缸套有何优点? 什么是干缸套和是湿缸套? 请问你所见到的发动机缸套属 于湿式还是干式? 采用湿缸套时如何防止漏水. 2) 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情况。为什么活塞要制成上小下大的锥形。活塞截面为什么要制成 以活塞销为短轴的椭圆形。 3) 曲轴为什么要轴向定位? 怎样定位?为什么曲轴只能有一处定位?曲轴上的平衡重起什么作 用? 4)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什么?顶置式气门配气机构有哪些零件组成? 5) 每缸采用多气门有哪些好处?简述你在实验中见到的任意款发动机气门结构。请上网查找采 用了可变气门驱动的一款汽车发动机资料,说明该可变气门驱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工 作原理,简要说明好处。 6) 为什么一般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中要保留气门间隙?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有何危害?为何进 气门和排气门大小不一样? 7) 进、排气门为什么需要早开、晚关?进、排期门开启的延续角的大概各是多少?什么是气门 正时?怎样保证气门正时? 8) 冷却系的功用是什么? 请画出冷却液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循环路径。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为 什么要调节?如何调节? 9) 发动机为什么要润滑?机油加注部位在那里?机油加注量怎么判断?请画出你所见到的任意 款发动机润滑系组成及其机油润滑循环路径。 10) 画出你在实验课中接触到的任意款汽车的燃油系简图。 11) 观察你在实验室见到的任选一款电控汽油机上,各传感器、执行器都装在什么位置上?试着 简述这些传感器、执行器的主要作用? 12) 简述发动机点火系的组成和功用,画出传统点火系原理图。并说明它的不足之处(要求和电 子控制点火器相比较)。 4
实验三,传动系、行驶系结构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结合实物教具掌握汽车传动系、行驶系的各部分组成和安装位置 2.掌握传动系、行驶系的各总成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1。汽车整车教且 2。汽车整车解剖模型教 3.传动系、行驶系各总成的解剖教具和实体模型 4.相关的教学挂图。 三。实验步: 1.掌握汽车传动系的总体构造和功用,并了解汽车 传动系的5无 中布置形式 离合器变速 (1)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 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组成。 (2)功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取动车轮 (3)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包括:1)发动机前置 后轮驱动: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3)发动机中置后 轮驱动: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5)全轮驱动 C○ 2.对照实物及模型掌握干式摩擦式高合器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1)分类:1)周布弹簧离合器:2)膜片弹簧离合器:3)中央弹簧离合器。 (2)组成: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分离机构和操纵机构 (见左图): (3)功用:1)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 暂时切断发动机与传动系的联系,便于发动机的起动和变速器的换档, 保证传动系换档时工作平顺:3)限制所传递转矩,防止传动系过载 (4)工作原理:1)接合状态:弹簧将压盘 飞轮及从动盘互相压紧 发动机的转矩经飞轮及压盘通过摩擦面的摩擦力矩传至从动盘 2)分离过程:深下踏板,套在从动盘毂滑槽中的拨叉,便推动从动盘 克服压紧弹簧的压力右移而与飞轮分离,摩擦力消失,从而中断了动力 传动:3)接合过程:缓慢地拾起离合器踏板,使从动盘在压紧弹簧压 力作用下左移与飞轮恢复接钟】 一者接触面间的压力逐渐增加,相应的 摩擦力矩逐渐增加,离合器从完全打滑、部分打滑,直至完全接合 3。通过观察(离合器教具)要求思考和分析以下问题: 1)汽车行驶对离合器的要求:包括起步平稳、结合(传力)可靠、分离能彻 底、有防讨载能力 2)离合器壳与压盘之间的传力方式 3)几种不同类型离合器的压紧方式 4)从动盘的结构与作用,包括:波浪片、扭转减振器、摩擦片等。 5)离合器的操纵系统结构与操纵原理(参考左图及实物)
实验三.传动系、行驶系结构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结合实物教具掌握汽车传动系、行驶系的各部分组成和安装位置。 2. 掌握传动系、行驶系的各总成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1. 汽车整车教具; 2. 汽车整车解剖模型教具; 3. 传动系、行驶系各总成的解剖教具和实体模型; 4. 相关的教学挂图。 三.实验步骤: 1.掌握汽车传动系的总体构造和功用,并了解汽车 传动系的 5 种布置形式。 (1)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 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组成。 (2)功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 (3)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包括:1)发动机前置 后轮驱动;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3)发动机中置后 轮驱动;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5)全轮驱动 2.对照实物及模型掌握干式摩擦式离合器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1)分类:1)周布弹簧离合器;2)膜片弹簧离合器;3)中央弹簧离合器。 (2)组成: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分离机构和操纵机构 (见左图)。 (3)功用:1)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 暂时切断发动机与传动系的联系,便于发动机的起动和变速器的换档, 保证传动系换档时工作平顺;3)限制所传递转矩,防止传动系过载 (4)工作原理:1)接合状态:弹簧将压盘、飞轮及从动盘互相压紧, 发动机的转矩经飞轮及压盘通过摩擦面的摩擦力矩传至从动盘; 2)分离过程:踩下踏板,套在从动盘毂滑槽中的拨叉,便推动从动盘 克服压紧弹簧的压力右移而与飞轮分离,摩擦力消失,从而中断了动力 传动;3)接合过程:缓慢地抬起离合器踏板,使从动盘在压紧弹簧压 力作用下左移与飞轮恢复接触,二者接触面间的压力逐渐增加,相应的 摩擦力矩逐渐增加,离合器从完全打滑、部分打滑,直至完全接合。 3.通过观察(离合器教具)要求思考和分析以下问题: 1)汽车行驶对离合器的要求:包括起步平稳、结合(传力)可靠、分离能彻 底、有防过载能力。 2)离合器壳与压盘之间的传力方式。 3)几种不同类型离合器的压紧方式。 4)从动盘的结构与作用,包括:波浪片、扭转减振器、摩擦片等。 5)离合器的操纵系统结构与操纵原理(参考左图及实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