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仪器和试剂误差:仪器误差是来源于仪器本身不够精 确,如砝码重量、天平不等臂,仪 器刻度和仪表刻度不准确。 3.操作倾向误差:指分析人员掌握了操作规程与正确的 实验条件,稍有出入引起的误差。 个人观察判断能力的缺陷或不良习惯: 操作倾向误差 操作者的偏见或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 说明: 特点:1,这类误差的数据因人而异,但对同一人而言基本上是恒定的: 2方法误差与操作误差不同 2003-3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6
2003-3 2. 仪器误差是来源于仪器本身不够精 确,如砝码重量、天平不等臂,仪 器刻度和仪表刻度不准确。 3. 指分析人员掌握了操作规程与正确的 实验条件,稍有出入引起的误差。 个人观察判断能力的缺陷或不良习惯; 操作者的偏见或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 1.这类误差的数据因人而异,但对同一人而言基本上是恒定的; 2.方法误差与操作误差不同
(二)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 又称为不可测误差,是指在多次测定中,某些随机的、偶然 性的原因而产生的非恒定性的误差。 ①环境条件的波动性; 误差来源 ②仪器性能的波动性; ③分析人员对各试样处理上的波动性。 特点 1.不可避免性: 2. 非恒定性,误差值可大可小; 3.可变性,误差值可正可负; 4.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遵守统计规律。 2003-3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2003-3 又称为不可测误差,是指在多次测定中,某些随机的、偶然 性的原因而产生的非恒定性的误差。 误差来源 ①环境条件的波动性; ②仪器性能的波动性; ③分析人员对各试样处理上的波动性
(三)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 是由于工作上粗枝大叶,过渡疲劳或情绪不佳等因素 引起的。 ①溶液的溅失; ②加错溶液或试剂; 来源 ③读错仪器或容器的刻度; ④记录或计算错误; 2003-3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8
2003-3 是由于工作上粗枝大叶,过渡疲劳或情绪不佳等因素 引起的。 ①溶液的溅失; ②加错溶液或试剂; ③读错仪器或容器的刻度; ④记录或计算错误;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表示一组测量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2003-3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2003-3 准确度 :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 精密度:表示一组测量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Xi
说明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 ①准确度是比较测量值趋于真实值的程度,说明测量结 果的可靠性; ②精密度是一组数据之间彼此符合的程度,说明了测量 数据的重现性; ③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但是准确度高则一定要求 精密度高,因此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或先决条 件。精密度低,说明测量结果不可靠,自然失去衡量 准确度的前提。 2003-3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2003-3 说明 ①准确度是比较测量值趋于真实值的程度,说明测量结 果的可靠性; ②精密度是一组数据之间彼此符合的程度,说明了测量 数据的重现性; ③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但是准确度高则一定要求 精密度高,因此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或先决条 件。精密度低,说明测量结果不可靠,自然失去衡量 准确度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