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学习要点: 1、研究商品学的目的和意义。 2、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任务和方法。 3、商品质量概念的发展过程、广义的商品质量、狭义的商品质量、商品质量的六大要 求以及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4、商品标准、标准化的含义、商品标准的类别、商品标准化的原则。 5、商品分类的概念、意义、原则、商品的分类体系、常用的商品分类依据及商品目录 的概念、种类、商品编码的定义、原则和类型。 6、商品质量法规的概念、种类、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和商品质量认证的定义及实施过 程。 第一节 绪论 一、研究商品学的目的 (一)研究商品学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1.商品交换需要商品知识 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就出现了商品知识和著作。 代表: 我国东汉时代(25—200)的“神农本草”就介绍了 252 种药用植物的采摘、制备和 应用; 汉代古墓出土文物中有一篇伯乐著的“相马经”,是一篇专门介绍马匹鉴别的著作; 公元 780 年,湖北复州陆禹著“茶经”更加详细地介绍了茶叶的载培、采摘、制备、饮用、 鉴别和交易等知识。 1590 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系统的介绍了药用植物 18929 种的采摘、制备和应用; 类似的著作国外也有很多; 1675 年,法国人萨染瓦里著“商业大全”中就介绍了天然纤维、染料等商品知识。 这些事实说明早在封建社会,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就出现了各种商品知识的著作。 2.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系统的研究商品,促进了商品学的诞生 18 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首先在欧洲蓬勃发展,为了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品,要求商人 必须系统地了解商品知识。代表:商品学创始人是德国的自然史学家、经济学家约翰贝克曼教 授,1793—1800 年出版了他的《商品学导论》。 19 世纪产业革命,欧洲以贸易为中心的经济转向以工业为重点的经济。为了加强对从殖民 地掠夺天然原料的控制,加强了对原料检验的研究。代表:商品检验技术派的代表奥地利维也 纳大学的植物学家威次纳教授,出版了《商品鉴定学》,把植物性原料商品的检验和鉴定作为商 品学的中心内容,在他的“工业显微镜学”和“植物原料学”的基础上。 3.研究商品学是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第一章 总论 学习要点: 1、研究商品学的目的和意义。 2、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任务和方法。 3、商品质量概念的发展过程、广义的商品质量、狭义的商品质量、商品质量的六大要 求以及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4、商品标准、标准化的含义、商品标准的类别、商品标准化的原则。 5、商品分类的概念、意义、原则、商品的分类体系、常用的商品分类依据及商品目录 的概念、种类、商品编码的定义、原则和类型。 6、商品质量法规的概念、种类、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和商品质量认证的定义及实施过 程。 第一节 绪论 一、研究商品学的目的 (一)研究商品学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1.商品交换需要商品知识 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就出现了商品知识和著作。 代表: 我国东汉时代(25—200)的“神农本草”就介绍了 252 种药用植物的采摘、制备和 应用; 汉代古墓出土文物中有一篇伯乐著的“相马经”,是一篇专门介绍马匹鉴别的著作; 公元 780 年,湖北复州陆禹著“茶经”更加详细地介绍了茶叶的载培、采摘、制备、饮用、 鉴别和交易等知识。 1590 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系统的介绍了药用植物 18929 种的采摘、制备和应用; 类似的著作国外也有很多; 1675 年,法国人萨染瓦里著“商业大全”中就介绍了天然纤维、染料等商品知识。 这些事实说明早在封建社会,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就出现了各种商品知识的著作。 2.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系统的研究商品,促进了商品学的诞生 18 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首先在欧洲蓬勃发展,为了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品,要求商人 必须系统地了解商品知识。代表:商品学创始人是德国的自然史学家、经济学家约翰贝克曼教 授,1793—1800 年出版了他的《商品学导论》。 19 世纪产业革命,欧洲以贸易为中心的经济转向以工业为重点的经济。为了加强对从殖民 地掠夺天然原料的控制,加强了对原料检验的研究。代表:商品检验技术派的代表奥地利维也 纳大学的植物学家威次纳教授,出版了《商品鉴定学》,把植物性原料商品的检验和鉴定作为商 品学的中心内容,在他的“工业显微镜学”和“植物原料学”的基础上。 3.研究商品学是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前苏联,从 1917 年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实行的是强制的计划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 商品短缺,不注重商品市场和消费需求的研究。因此,商品学的研究以商品的成分、性质、质 量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养护等自然属性为主,称之为自然技术派的商品学。 4.研究商品学是保护消费者权利的需要 美国的商品学研究是从消费者保护运动开始的。 背景:由于 30 年代发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商品过盛,企业经营出现了推销观念,不 惜采取各种手段推销商品。欺骗消费者的广告、伪劣商品时有发生,从而出现了从保护消费者 利益的角度研究商品的各种著作。 代表:1927 年斯图尔特·蔡斯和斯林克共著的《您的金钱的价值》,把商品质量的研究与 信誉、价格联系起来,并且提出了保护消费者权利的要求。 美国有 200 多所大学把商品的研究与市场学、消费科学、消费经济结合在一起,有很多专 业与我国的商品学专业相似。 (二)商品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1.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 从古代的“茶经”,到现代经济学派的商品学,都极大的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 2.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与商品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严格的控制商品的质量,才能取得消费 者的信任,那么企业才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应当包括二个方面,一方面经销企业要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消费者应当有自我保护意识和一定的商品知识。 二、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商品学研究的对象 商品学研究的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从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品的定义及其二重性 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 2. 商品学所研究的商品的范围,即研究哪些商品 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研究所有的商品; 另一种观点认为商品学研究商品的范围是应该有限度的,比如说: (1)研究有实际价值的商品,包括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2)研究可移动的、有形的商品,不研究房地产和服务; (3)研究市场上流通的、大众消费的一般商品,不研究少数人特需的商品; (4)研究合法交易的商品,不研究秘密交易的军火和非法交易的毒品。 综合来说,我们认为商品学应该研究市场流通的大众消费品,特别是纺织、服装、食品、 电子电器、日用化学等轻工产品。因为这些商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在国民经济中占 有重要的位置,它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生活水平。 3. 整体产品的概念 现代的产品应该包括核心部分、有形附加部分和无形附加部分。 整体产品应该有三类:以硬件为主,以软件和服务为附的整体产品;软件为主,以硬件 和服务为附的产品;以服务为主,以硬件和软件为附的整体产品。 商品学研究的整体产品应该是以硬件为主,以软件和服务为附的整体产品。 4. 商品学研究商品的什么
前苏联,从 1917 年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实行的是强制的计划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 商品短缺,不注重商品市场和消费需求的研究。因此,商品学的研究以商品的成分、性质、质 量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养护等自然属性为主,称之为自然技术派的商品学。 4.研究商品学是保护消费者权利的需要 美国的商品学研究是从消费者保护运动开始的。 背景:由于 30 年代发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商品过盛,企业经营出现了推销观念,不 惜采取各种手段推销商品。欺骗消费者的广告、伪劣商品时有发生,从而出现了从保护消费者 利益的角度研究商品的各种著作。 代表:1927 年斯图尔特·蔡斯和斯林克共著的《您的金钱的价值》,把商品质量的研究与 信誉、价格联系起来,并且提出了保护消费者权利的要求。 美国有 200 多所大学把商品的研究与市场学、消费科学、消费经济结合在一起,有很多专 业与我国的商品学专业相似。 (二)商品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1.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 从古代的“茶经”,到现代经济学派的商品学,都极大的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 2.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与商品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严格的控制商品的质量,才能取得消费 者的信任,那么企业才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应当包括二个方面,一方面经销企业要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消费者应当有自我保护意识和一定的商品知识。 二、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商品学研究的对象 商品学研究的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从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品的定义及其二重性 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 2. 商品学所研究的商品的范围,即研究哪些商品 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研究所有的商品; 另一种观点认为商品学研究商品的范围是应该有限度的,比如说: (1)研究有实际价值的商品,包括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2)研究可移动的、有形的商品,不研究房地产和服务; (3)研究市场上流通的、大众消费的一般商品,不研究少数人特需的商品; (4)研究合法交易的商品,不研究秘密交易的军火和非法交易的毒品。 综合来说,我们认为商品学应该研究市场流通的大众消费品,特别是纺织、服装、食品、 电子电器、日用化学等轻工产品。因为这些商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在国民经济中占 有重要的位置,它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生活水平。 3. 整体产品的概念 现代的产品应该包括核心部分、有形附加部分和无形附加部分。 整体产品应该有三类:以硬件为主,以软件和服务为附的整体产品;软件为主,以硬件 和服务为附的产品;以服务为主,以硬件和软件为附的整体产品。 商品学研究的整体产品应该是以硬件为主,以软件和服务为附的整体产品。 4. 商品学研究商品的什么
有二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研究与商品 有关的事实。而我们认为应该从消费、使用、商品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使用价值的内涵 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譬如说:服装是遮体御寒 美化人体仪表的,食品是为人们提供能量和营养的,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2)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 一是它的客观性,或者称为自然属性,它包括使用价值物质载体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生 物学等各种性质; 二是它的主观性,或称为社会属性。商品的社会属性又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它的第二类 感官特性,比如,商品的造型、商品的美学特性、商品的风味、商品的嗜好特性、商品的流行 性等,是因人而异的;二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人们对它的有用性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是会随 着政治、经济和生活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比如,黑白电视的使用价值因彩电的出现而大为降低。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本身的属性,而是人们对其使用价值的一种 评价。 所以,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但要研究它的自然属性,更应该重视社会属性的研究,即把 对商品属性的研究与人们需求及其变化的研究结合起来。因此,商品学既不是研究商品自然属 性的自然科学,也不是脱离商品的物质属性而抽象地研究其社会属性的社会科学(比如,美学、 消费心理学等),而是二者的结合。 5. 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质量 (1)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质量概念的联系 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前面已述过。商品质量是商品的一组固有属性,满足顾客和相关方需 要的能力。因此,商品质量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一种评价,商品质量高说明商品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能力强、使用价值大。 (2)商品质量的定义 ① 一组固有的特性,即非全部特性,而是一些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的、重要的、 可测量的特性,这些特性是用来评价商品质量的,故称为商品质量特性;固有的是指商品本身 具有的,而不是人们赋予的特性,比如硬度、密度、强度等;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交货期就是 人们赋予的特性。 ②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有三种形式:明示的要求,是指标准或者合同中明文规定的要求; 必须履行的要求,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习惯上隐含的要求,比如,清真商品不能使用大 油。 6.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品种 (1)两个概念的联系 商品品种是商品分类的基础层次。种类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使用价值的不同,不同种类的 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不同用途的需要。因此,商品品种的多少,反映商品使用 价值的多少,即广度。 (2)商品品种是商品学研究的另一个中心内容 在商品经营中,“质量上乘、品种齐全、价格合理”,都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深度和广度的 要求。所以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从商品质量和品种两个方面来研究。 (二)商品学研究的内容 商品学以商品质量和品种为中心研究。具体包括: 1.商品的质量特性及影响因素; 2.商品质量标准和商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3.商品质量的维护方法;
有二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研究与商品 有关的事实。而我们认为应该从消费、使用、商品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使用价值的内涵 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譬如说:服装是遮体御寒 美化人体仪表的,食品是为人们提供能量和营养的,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2)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 一是它的客观性,或者称为自然属性,它包括使用价值物质载体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生 物学等各种性质; 二是它的主观性,或称为社会属性。商品的社会属性又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它的第二类 感官特性,比如,商品的造型、商品的美学特性、商品的风味、商品的嗜好特性、商品的流行 性等,是因人而异的;二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人们对它的有用性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是会随 着政治、经济和生活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比如,黑白电视的使用价值因彩电的出现而大为降低。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本身的属性,而是人们对其使用价值的一种 评价。 所以,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但要研究它的自然属性,更应该重视社会属性的研究,即把 对商品属性的研究与人们需求及其变化的研究结合起来。因此,商品学既不是研究商品自然属 性的自然科学,也不是脱离商品的物质属性而抽象地研究其社会属性的社会科学(比如,美学、 消费心理学等),而是二者的结合。 5. 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质量 (1)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质量概念的联系 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前面已述过。商品质量是商品的一组固有属性,满足顾客和相关方需 要的能力。因此,商品质量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一种评价,商品质量高说明商品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能力强、使用价值大。 (2)商品质量的定义 ① 一组固有的特性,即非全部特性,而是一些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的、重要的、 可测量的特性,这些特性是用来评价商品质量的,故称为商品质量特性;固有的是指商品本身 具有的,而不是人们赋予的特性,比如硬度、密度、强度等;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交货期就是 人们赋予的特性。 ②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有三种形式:明示的要求,是指标准或者合同中明文规定的要求; 必须履行的要求,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习惯上隐含的要求,比如,清真商品不能使用大 油。 6.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品种 (1)两个概念的联系 商品品种是商品分类的基础层次。种类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使用价值的不同,不同种类的 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不同用途的需要。因此,商品品种的多少,反映商品使用 价值的多少,即广度。 (2)商品品种是商品学研究的另一个中心内容 在商品经营中,“质量上乘、品种齐全、价格合理”,都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深度和广度的 要求。所以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从商品质量和品种两个方面来研究。 (二)商品学研究的内容 商品学以商品质量和品种为中心研究。具体包括: 1.商品的质量特性及影响因素; 2.商品质量标准和商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3.商品质量的维护方法;
4.商品质量的管理方法; 5.商品质量监督和商品质量认证; 6.商品分类的理论和实践; 7.商品品种的分析; 8.商品品种发展规律; 9.商品市场分析; 10.商品新品种开发; 11.商品的使用与消费者保护; 12.商品经营与环境保护。 三、商品学研究的任务 商品学研究的总任务是反馈商品信息,促进生产企业生产消费需要的商品,维护流通领 域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导消费促进使用价值的实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具体任务如下: (一)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通过商品信息反馈,促进生产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丰富商品市场。 (二)识别、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应用技术、管理和法规等手段杜绝伪劣商品进入 流通领域,为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服务。 (三)维护商品使用价值的安全,采用合理的运输、仓储条件和科学的养护方法,保护商品 的使用价值。 (四)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指导消费者按正常使用条件使用商品,充分实现商品的使 用价值。 (五)推动商品品种的更新换代,扩大商品的使用价值。 (六)促进商品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商品学研究的方法 (一)商品学研究的目的 1.改善商品经营、完善商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 2.加强商品质量管理、提高企业信誉; 3.加强商品质量检验、防止伪劣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二)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的目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从包容的研究目的来看,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二种: 1.综合的研究方法:从经营、管理、技术三个角度全面的研究商品,为商品的经营管理提 供综合的商品知识;在学校教育中,为非商品学专业开设普通商品学课程。 2.细分化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适用目的出发,开展专项研究,为不同的目的提供适宜的 研究成果。在学校教育中,为商品学专业开设各种专业商品学: (1)商品质量分析。研究商品的质量构成、影响因素、质量标准、检验方法; (2)商品品种分析与开发。研究商品分类的理论和实践,商品品种对比分析,商品品种发 展规律以及商品品种的开发; (3)商品质量管理。研究商品质量管理、商品质量监督以及商品质量认证,消费者保护, 环境保护; (4)商品市场分析。研究商品市场、商品预测和商品营销策略
4.商品质量的管理方法; 5.商品质量监督和商品质量认证; 6.商品分类的理论和实践; 7.商品品种的分析; 8.商品品种发展规律; 9.商品市场分析; 10.商品新品种开发; 11.商品的使用与消费者保护; 12.商品经营与环境保护。 三、商品学研究的任务 商品学研究的总任务是反馈商品信息,促进生产企业生产消费需要的商品,维护流通领 域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导消费促进使用价值的实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具体任务如下: (一)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通过商品信息反馈,促进生产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丰富商品市场。 (二)识别、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应用技术、管理和法规等手段杜绝伪劣商品进入 流通领域,为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服务。 (三)维护商品使用价值的安全,采用合理的运输、仓储条件和科学的养护方法,保护商品 的使用价值。 (四)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指导消费者按正常使用条件使用商品,充分实现商品的使 用价值。 (五)推动商品品种的更新换代,扩大商品的使用价值。 (六)促进商品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商品学研究的方法 (一)商品学研究的目的 1.改善商品经营、完善商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 2.加强商品质量管理、提高企业信誉; 3.加强商品质量检验、防止伪劣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二)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的目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从包容的研究目的来看,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二种: 1.综合的研究方法:从经营、管理、技术三个角度全面的研究商品,为商品的经营管理提 供综合的商品知识;在学校教育中,为非商品学专业开设普通商品学课程。 2.细分化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适用目的出发,开展专项研究,为不同的目的提供适宜的 研究成果。在学校教育中,为商品学专业开设各种专业商品学: (1)商品质量分析。研究商品的质量构成、影响因素、质量标准、检验方法; (2)商品品种分析与开发。研究商品分类的理论和实践,商品品种对比分析,商品品种发 展规律以及商品品种的开发; (3)商品质量管理。研究商品质量管理、商品质量监督以及商品质量认证,消费者保护, 环境保护; (4)商品市场分析。研究商品市场、商品预测和商品营销策略
第二节 商品质量 一、商品质量的概念 (一)商品质量概念的发展阶段 1.在商品生产尚不发达、商品销售供不应求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商品质量观的主体内 容是商品的基本性能和寿命,主要强调商品的内在质量,如衣着的保暖、耐穿,食物的热量, 日用工业品的坚固、耐用等基本内容。 2.随着商品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商品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人们也不再满足于 基本的物质需要,而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文化精神的需要,包括商品的内在质量(如商 品的实用性、寿命、安全和卫生等)、商品的外观质量(如商品的外观构型、质地、色彩、气 味、手感、表面疵点和包装等)、商品的社会质量(如商品是否违反社会公德、是否污染社会 环境、是否浪费能源或资源等)以及经济质量(如商品是否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商品在使用 或消费中的使用和维护成本等)。 (二)商品质量的内涵 1.商品质量的概念 商品质量就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尺度,它体现了商品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满足用户全 面需求的程度。 其中“特征”是指用来区分同类商品不同品种的特别显著的标志,如电风扇的落地式、 壁挂式、台式、吊式的区分标志。“特性”是指不同类别商品所特有的性质,如空调的制冷、 制热性能,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等。 2.商品质量的分类 广义商品质量与狭义商品质量之分,广义商品质量是指商品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 的特性和特征的总和,而狭义的商品质量仅指商品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的总 和,因此广义的商品质量包括狭义的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两方面的内容。 二、商品质量的要求 商品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 6 个方面:(拿一具体商品分析其 6 个特性) (一) 适用性(提问:比如说食品有哪些有用性?服装。) 即有用性。它是商品为满足一定的用途(或使用目的)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或功能。不 同的商品,因其使用目的不同,其适用性也具有不同的内容。 课堂提问: 1. 食品有哪些有用性? 2. 服装有哪些有用性? 3. 手机有哪些有用性? (二)安全卫生性 安全卫生性是指对商品在生产、流通,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环 境不受污染、不造成公害的要求,这是评价商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商品都应具有保障使 用者人身安全与健康的质量特性。例如,食品应不含有毒物质,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家用电 器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性和防护装置,以免造成使用者触电。 值得强调的是:环境保护问题
第二节 商品质量 一、商品质量的概念 (一)商品质量概念的发展阶段 1.在商品生产尚不发达、商品销售供不应求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商品质量观的主体内 容是商品的基本性能和寿命,主要强调商品的内在质量,如衣着的保暖、耐穿,食物的热量, 日用工业品的坚固、耐用等基本内容。 2.随着商品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商品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人们也不再满足于 基本的物质需要,而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文化精神的需要,包括商品的内在质量(如商 品的实用性、寿命、安全和卫生等)、商品的外观质量(如商品的外观构型、质地、色彩、气 味、手感、表面疵点和包装等)、商品的社会质量(如商品是否违反社会公德、是否污染社会 环境、是否浪费能源或资源等)以及经济质量(如商品是否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商品在使用 或消费中的使用和维护成本等)。 (二)商品质量的内涵 1.商品质量的概念 商品质量就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尺度,它体现了商品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满足用户全 面需求的程度。 其中“特征”是指用来区分同类商品不同品种的特别显著的标志,如电风扇的落地式、 壁挂式、台式、吊式的区分标志。“特性”是指不同类别商品所特有的性质,如空调的制冷、 制热性能,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等。 2.商品质量的分类 广义商品质量与狭义商品质量之分,广义商品质量是指商品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 的特性和特征的总和,而狭义的商品质量仅指商品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的总 和,因此广义的商品质量包括狭义的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两方面的内容。 二、商品质量的要求 商品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 6 个方面:(拿一具体商品分析其 6 个特性) (一) 适用性(提问:比如说食品有哪些有用性?服装。) 即有用性。它是商品为满足一定的用途(或使用目的)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或功能。不 同的商品,因其使用目的不同,其适用性也具有不同的内容。 课堂提问: 1. 食品有哪些有用性? 2. 服装有哪些有用性? 3. 手机有哪些有用性? (二)安全卫生性 安全卫生性是指对商品在生产、流通,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环 境不受污染、不造成公害的要求,这是评价商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商品都应具有保障使 用者人身安全与健康的质量特性。例如,食品应不含有毒物质,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家用电 器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性和防护装置,以免造成使用者触电。 值得强调的是:环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