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八章 酒 类 学习要点: 1、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酒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是在商业经营酒类 批发和零售中可分为白酒、啤酒、黄酒、果酒和配制酒及国外蒸馏酒。 2、酿酒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淀粉糖化过程和酒精发酵过程。 3、白酒的酿造原料有主要原料、辅料、酒曲、酒母、水等,酿酒工艺主要有固 态法和液态法两种。对白酒通过感官检验及理化指标的控制及良好的包装和保管 来保证其质量。 4、啤酒的酿造原料有大麦、酒花、辅助原料、啤酒酵母、水等。按照不同的分 类方式,啤酒有许多种类。 5、黄酒、葡萄酒和果酒的酿造原料与白酒及啤酒有所不同,酿造工艺也有各自 的特点。 6、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和果酒各自又包括不同的种类,都有许多名酒及 其特点。 第一节 酒的分类及酿酒的基本原理 一、酒的分类 (一)按酿造方法分类 1.酿造酒(或称压榨酒):原料经糖化(或不经糖化)发酵后采用压榨方法使酒与酒糟 分离制成的酒。这类酒成品酒中酒精含量低,刺激性小,营养成分含量高,如啤酒、黄酒、 果酒等。 2.蒸馏酒:含淀粉或糖较多的物质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后,采用蒸馏的工序制成的 酒。酒中酒精含量高,刺激性大,如白兰地、白酒 3.配制酒:用成品酒或食用酒精作为酒基,再配以香料,中草药和添加适量的糖和食用 色素配制成的酒。如竹叶青、五加皮、青梅酒等。 (二)按酒中酒精含量分类 1.高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 40%以上,用蒸馏制成的酒,如白酒、威士忌等。 2.中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 20—40%之间。如青梅酒、人参酒、莲花白等。 3.低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 20%以下。如葡萄酒、黄酒、啤酒等。 (三)按糖分含量分类 1.干型酒:葡萄酒中的糖经发酵后,绝大部分成为酒精,酒中含糖量 0.4 克/100 毫升以 下;如民权干葡萄酒、沙城白葡萄酒。黄酒中含糖量 0.5 克/100 毫升以下,如元红酒。 2.甜型酒:葡萄酒中含糖量 5 克/100 毫升以上,如中国红葡萄酒、烟台红葡萄酒等;黄 酒中含糖量 10 克/100 毫升以上,如香雪酒
1 第八章 酒 类 学习要点: 1、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酒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是在商业经营酒类 批发和零售中可分为白酒、啤酒、黄酒、果酒和配制酒及国外蒸馏酒。 2、酿酒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淀粉糖化过程和酒精发酵过程。 3、白酒的酿造原料有主要原料、辅料、酒曲、酒母、水等,酿酒工艺主要有固 态法和液态法两种。对白酒通过感官检验及理化指标的控制及良好的包装和保管 来保证其质量。 4、啤酒的酿造原料有大麦、酒花、辅助原料、啤酒酵母、水等。按照不同的分 类方式,啤酒有许多种类。 5、黄酒、葡萄酒和果酒的酿造原料与白酒及啤酒有所不同,酿造工艺也有各自 的特点。 6、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和果酒各自又包括不同的种类,都有许多名酒及 其特点。 第一节 酒的分类及酿酒的基本原理 一、酒的分类 (一)按酿造方法分类 1.酿造酒(或称压榨酒):原料经糖化(或不经糖化)发酵后采用压榨方法使酒与酒糟 分离制成的酒。这类酒成品酒中酒精含量低,刺激性小,营养成分含量高,如啤酒、黄酒、 果酒等。 2.蒸馏酒:含淀粉或糖较多的物质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后,采用蒸馏的工序制成的 酒。酒中酒精含量高,刺激性大,如白兰地、白酒 3.配制酒:用成品酒或食用酒精作为酒基,再配以香料,中草药和添加适量的糖和食用 色素配制成的酒。如竹叶青、五加皮、青梅酒等。 (二)按酒中酒精含量分类 1.高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 40%以上,用蒸馏制成的酒,如白酒、威士忌等。 2.中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 20—40%之间。如青梅酒、人参酒、莲花白等。 3.低度酒:酒中酒精含量在 20%以下。如葡萄酒、黄酒、啤酒等。 (三)按糖分含量分类 1.干型酒:葡萄酒中的糖经发酵后,绝大部分成为酒精,酒中含糖量 0.4 克/100 毫升以 下;如民权干葡萄酒、沙城白葡萄酒。黄酒中含糖量 0.5 克/100 毫升以下,如元红酒。 2.甜型酒:葡萄酒中含糖量 5 克/100 毫升以上,如中国红葡萄酒、烟台红葡萄酒等;黄 酒中含糖量 10 克/100 毫升以上,如香雪酒
2 3.半甜型酒:葡萄酒中含糖量为 1.2—5.0 克/100 毫升,如通化半甜葡萄酒等。黄酒中含 糖量 5—10 克/100 毫升,如善酿酒、福建老酒。 4.半干型酒:葡萄酒中含糖量 0.4—1.2 克/100 毫升,如沙城半干葡萄酒。黄酒中含糖量 0.5—3 克/100 毫升。如加饭酒。 (四)按商业习惯分类 在商业经营酒类批发和零售中可分为白酒、啤酒、黄酒、果酒和配制酒及国外蒸馏酒。 1.白酒类:以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物质为原料,通过酒曲、酵母的糖化和发酵,经蒸馏 而制成的一种无色、透明、含高度酒精成分的酒称为白酒。酿酒原料不同,又分为粮食白酒、 薯干白酒和代用白酒。根据酿酒中采用糖化剂不同,又分为大曲酒、小曲酒和麸曲酒。 2.黄酒类:以糯米、粘黄米(黍米)为原料,用麦曲、红曲、酒药进行糖化发酵,经压榨 而制成的一种低度酒,称为黄酒,如绍兴酒、南方红曲黄酒、即墨老酒等。 3.啤酒类:啤酒是以麦芽、酒花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酿造而成的含有低度酒精和二氧 化碳的酒。 按麦芽汁浓度可分为低度啤酒,原麦汁浓度为 7—8 o,酒精含量为 2%左右;高度啤酒, 原麦汁浓度为 14—20o,酒精含量为 4.9—5.6%;中度啤酒,原麦汁浓度为 11—12o,酒精含 量为 3.1—3.8%。 4.果酒类:以各种果实为原料,发酵酿制而成的具有果实风味的一种低度酒。如山楂酒、 苹果酒、葡萄酒等。 5.配制酒以葡萄酒或蒸馏酒为酒基,加入各种调香物质,配制而成,如露酒、药酒。 6.国外蒸馏酒类:蒸馏酒由于酿酒原料不同,酒度不同,除我国的白酒外世界蒸馏酒还 有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 二、酿酒基本原理 在酿酒过程中,淀粉吸水膨胀,加热糊化,形成结构疏松的α—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 下分解为低分子的单糖。单糖在脱羧酶、脱氢酶的催化下分解,逐渐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酒 精。以淀粉为原料酿酒,需经过两个主要过程,一是淀粉糖化过程,另外还要经过酒精发酵 过程。 (一)淀粉的糖化 淀粉在催化剂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单糖。淀粉酶来源于酒曲中的微生物,反应过程如 下: 淀粉酶 (C6H10O5)n + nH2O nC6H12O6 (二)酒精发酵 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酒化酶是由 酵母菌分泌出来的。多数酒曲中也含酵母菌(除麸曲)。反应过程如下: 酒化酶 C6H12O6 2C2H5OH + 2CO2
2 3.半甜型酒:葡萄酒中含糖量为 1.2—5.0 克/100 毫升,如通化半甜葡萄酒等。黄酒中含 糖量 5—10 克/100 毫升,如善酿酒、福建老酒。 4.半干型酒:葡萄酒中含糖量 0.4—1.2 克/100 毫升,如沙城半干葡萄酒。黄酒中含糖量 0.5—3 克/100 毫升。如加饭酒。 (四)按商业习惯分类 在商业经营酒类批发和零售中可分为白酒、啤酒、黄酒、果酒和配制酒及国外蒸馏酒。 1.白酒类:以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物质为原料,通过酒曲、酵母的糖化和发酵,经蒸馏 而制成的一种无色、透明、含高度酒精成分的酒称为白酒。酿酒原料不同,又分为粮食白酒、 薯干白酒和代用白酒。根据酿酒中采用糖化剂不同,又分为大曲酒、小曲酒和麸曲酒。 2.黄酒类:以糯米、粘黄米(黍米)为原料,用麦曲、红曲、酒药进行糖化发酵,经压榨 而制成的一种低度酒,称为黄酒,如绍兴酒、南方红曲黄酒、即墨老酒等。 3.啤酒类:啤酒是以麦芽、酒花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酿造而成的含有低度酒精和二氧 化碳的酒。 按麦芽汁浓度可分为低度啤酒,原麦汁浓度为 7—8 o,酒精含量为 2%左右;高度啤酒, 原麦汁浓度为 14—20o,酒精含量为 4.9—5.6%;中度啤酒,原麦汁浓度为 11—12o,酒精含 量为 3.1—3.8%。 4.果酒类:以各种果实为原料,发酵酿制而成的具有果实风味的一种低度酒。如山楂酒、 苹果酒、葡萄酒等。 5.配制酒以葡萄酒或蒸馏酒为酒基,加入各种调香物质,配制而成,如露酒、药酒。 6.国外蒸馏酒类:蒸馏酒由于酿酒原料不同,酒度不同,除我国的白酒外世界蒸馏酒还 有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 二、酿酒基本原理 在酿酒过程中,淀粉吸水膨胀,加热糊化,形成结构疏松的α—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 下分解为低分子的单糖。单糖在脱羧酶、脱氢酶的催化下分解,逐渐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酒 精。以淀粉为原料酿酒,需经过两个主要过程,一是淀粉糖化过程,另外还要经过酒精发酵 过程。 (一)淀粉的糖化 淀粉在催化剂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单糖。淀粉酶来源于酒曲中的微生物,反应过程如 下: 淀粉酶 (C6H10O5)n + nH2O nC6H12O6 (二)酒精发酵 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酒化酶是由 酵母菌分泌出来的。多数酒曲中也含酵母菌(除麸曲)。反应过程如下: 酒化酶 C6H12O6 2C2H5OH + 2CO2
3 第二节 白 酒 一、白酒的原料 生产白酒的原料包括:主要原料、辅料、酒曲、酒母、水等。 (一)主要原料,选择含淀粉或糖较高的谷物、薯类和某些含野生淀粉原料。谷物是酿造白 酒的主要原料,主要包括高粱、玉米、大米、大麦等。 1.高粱:是我国酿造名优白酒的主要原料,主要用于大曲酒。 2.玉米:玉米中含有较多植酸,发酵中分解形成甜味物质和甘油,使白酒的味甜醇。 3.大米:是我国酿造小曲酒的主要原料。大米质地纯净、无皮壳,成品酒带有特殊的米 香。 4.大麦:大麦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发酵后产生较多的高级醇,使酒味冲、 辣。 5.薯类:薯类淀粉含量高,产量大,适用于酿酒,而且出酒率高,但酒中甲醇含量高, 薯干味较浓。 (二) 辅料 辅料又称填充料。工艺中采用固态法发酵时,必须加入一定的辅料,调整淀粉浓度有利 于糖化发酵。酿造白酒常加入的辅料主要有稻壳、谷壳、花生壳和玉米芯等。 (三)酒母 纯种酵母扩大培养后,含有大量酵母菌的培养液称为酒母。主要作用是使可发酵糖转变 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也称酿酒中的发酵剂。 (四)酒曲 使用淀粉为原料酿酒的糖化发酵剂。酒曲中生长各种微生物,分解出淀粉酶,使原料中 的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糖,发酵微生物,可将发酵糖转化为酒精。酿造白酒的酒曲主要有大曲、 小曲、和麸曲。 (五)水 水是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风味,俗话说“名酒产 地,必有佳泉”,在酿酒过程中,水是物料和酶的溶剂,直接影响糖化和发酵,因此,酿造 白酒所用的水最低也应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二、白酒的酿造工艺 (一)固态发酵法生产白酒 固态法生产的白酒糖化和发酵都是在低温下进行的。可以防止酵母过早衰老,提高发酵 力。固态法发酵原料含水量在 50—60%,原料基本被水吸收,经过一次糖化发酵后,原料 中还有较多的淀粉,工艺中采用继渣配醅反复多次糖化发酵,可提高原料中淀粉的利用率。 经多次糖化发酵,形成较多的呈香呈味物质,有利于提高白酒的风味。 (二)麸曲白酒生产工艺 麸曲白酒以高粱、玉米、薯干为原料,采用纯种麸曲酒母代替大曲(麦曲)作糖化发酵 剂,发酵周期短,淀粉出酒率高,特别是酒中酯含量低,香气不浓,质量一般。麸曲白酒生 产特点是麸曲加酒母,合理配料,低温发酵,定温定烧。麸曲白酒清蒸法工艺流程如下:
3 第二节 白 酒 一、白酒的原料 生产白酒的原料包括:主要原料、辅料、酒曲、酒母、水等。 (一)主要原料,选择含淀粉或糖较高的谷物、薯类和某些含野生淀粉原料。谷物是酿造白 酒的主要原料,主要包括高粱、玉米、大米、大麦等。 1.高粱:是我国酿造名优白酒的主要原料,主要用于大曲酒。 2.玉米:玉米中含有较多植酸,发酵中分解形成甜味物质和甘油,使白酒的味甜醇。 3.大米:是我国酿造小曲酒的主要原料。大米质地纯净、无皮壳,成品酒带有特殊的米 香。 4.大麦:大麦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发酵后产生较多的高级醇,使酒味冲、 辣。 5.薯类:薯类淀粉含量高,产量大,适用于酿酒,而且出酒率高,但酒中甲醇含量高, 薯干味较浓。 (二) 辅料 辅料又称填充料。工艺中采用固态法发酵时,必须加入一定的辅料,调整淀粉浓度有利 于糖化发酵。酿造白酒常加入的辅料主要有稻壳、谷壳、花生壳和玉米芯等。 (三)酒母 纯种酵母扩大培养后,含有大量酵母菌的培养液称为酒母。主要作用是使可发酵糖转变 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也称酿酒中的发酵剂。 (四)酒曲 使用淀粉为原料酿酒的糖化发酵剂。酒曲中生长各种微生物,分解出淀粉酶,使原料中 的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糖,发酵微生物,可将发酵糖转化为酒精。酿造白酒的酒曲主要有大曲、 小曲、和麸曲。 (五)水 水是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风味,俗话说“名酒产 地,必有佳泉”,在酿酒过程中,水是物料和酶的溶剂,直接影响糖化和发酵,因此,酿造 白酒所用的水最低也应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二、白酒的酿造工艺 (一)固态发酵法生产白酒 固态法生产的白酒糖化和发酵都是在低温下进行的。可以防止酵母过早衰老,提高发酵 力。固态法发酵原料含水量在 50—60%,原料基本被水吸收,经过一次糖化发酵后,原料 中还有较多的淀粉,工艺中采用继渣配醅反复多次糖化发酵,可提高原料中淀粉的利用率。 经多次糖化发酵,形成较多的呈香呈味物质,有利于提高白酒的风味。 (二)麸曲白酒生产工艺 麸曲白酒以高粱、玉米、薯干为原料,采用纯种麸曲酒母代替大曲(麦曲)作糖化发酵 剂,发酵周期短,淀粉出酒率高,特别是酒中酯含量低,香气不浓,质量一般。麸曲白酒生 产特点是麸曲加酒母,合理配料,低温发酵,定温定烧。麸曲白酒清蒸法工艺流程如下:
4 原料 粉碎 配料 蒸煮 扬冷 加曲 加浆水和酒母 入池糖化发酵 出池蒸馏(加谷糠) 酒糟 白酒 勾兑 成品 丢糟 1.原料粉碎:粉碎的目的是增加淀粉均匀吸水,增加原料颗粒的表面积,有利于糖化和 发酵,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时在热的作用下,可以除去原辅料中的邪杂味。 2.配料:配料要求主料、辅料,酒醅配比合理。以谷类和薯类为原料,配料时淀粉浓度 应控制在 14—16%。 3.蒸煮:在蒸煮中借助于温度和水分的作用,使原料中淀粉吸收水后膨胀破裂,形成结 构疏松的α—淀粉。 4.扬冷:降低原料温度,便于加入麸曲和酒母,进行糖化和发酵。通过扬冷可以散发配 料中不良气味,使配料吸收氧气,有利于糖化菌的生长。一般温度控制在 30—32oC 左右。 5.加曲、加酒母和加浆水:加曲温度在 25—35oC 左右,比入池温度高 2—3 oC,加曲温 度过高,入池升温快,杂菌易繁殖。 6.入池糖化发酵:入池根据气温、淀粉浓度、操作方法不同而异;入池淀粉浓度一般在 14—16%左右,冬季可偏高,夏季可偏低;入池酸度,谷类原料为 0.6—0.8o(中和 100 克配 料消耗 1N NaOH 一毫升为 1 o);薯干原料为 0.5—0.6o。 7.蒸馏:蒸馏的目的是将酒醅中的酒精成分和芳香物质一起蒸出,驱除有害物质,浓缩 酒精。 (三)液态发酵法生产白酒 液态发酵法生产的白酒,目前采用一步法发酵工艺,在风味和质量上达不到要求,只能 将它作为酒基(半成品),再经工艺浸香、调香、串香等,也是固态结合法生产的白酒。 1.串香法:将一步法生产的液态白酒装入甑桶底,甑桶内将有固态发酵的香醅(酒糟发 酵而成),酒质汽化通过香醅,使香醅中的呈香、呈味物质进入白酒中。 2.浸香法:把酒糟发酵的香醅浸于酒基中形成醪液,再经过蒸馏,使酒味和谐,风味变 好。 3.调香法:用液态法白酒为酒基勾兑优质白酒,提高液态白酒的风味,方法简便。 三、白酒的成分和质量 (一)白酒中的主要成分 1.酒精:为白色透明液体,有独特的辛辣气味,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酒精是衡量白酒酒 度高低的标志,白酒的酒都是以 20oC 时酒精的容量百分比来表示的,如 100 毫升白酒中含 40 毫升酒精,其酒精度为 40o。 2.总酸:白酒中各种酸的总称。 白酒中的有机酸主要是指醋酸、丁酸、己酸和乳酸。有机酸含量对白酒的风味影响较大。 白酒中还存在有一些低分子脂肪酸,如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己酸等。他们随水蒸汽蒸 馏进入白酒中,具有刺激性,分子量增加刺激性降低,对白酒中主香气体起烘托作用。 3.总酯:是白酒中各酯类的总称。白酒中所含有的各种酯类主要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
4 原料 粉碎 配料 蒸煮 扬冷 加曲 加浆水和酒母 入池糖化发酵 出池蒸馏(加谷糠) 酒糟 白酒 勾兑 成品 丢糟 1.原料粉碎:粉碎的目的是增加淀粉均匀吸水,增加原料颗粒的表面积,有利于糖化和 发酵,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时在热的作用下,可以除去原辅料中的邪杂味。 2.配料:配料要求主料、辅料,酒醅配比合理。以谷类和薯类为原料,配料时淀粉浓度 应控制在 14—16%。 3.蒸煮:在蒸煮中借助于温度和水分的作用,使原料中淀粉吸收水后膨胀破裂,形成结 构疏松的α—淀粉。 4.扬冷:降低原料温度,便于加入麸曲和酒母,进行糖化和发酵。通过扬冷可以散发配 料中不良气味,使配料吸收氧气,有利于糖化菌的生长。一般温度控制在 30—32oC 左右。 5.加曲、加酒母和加浆水:加曲温度在 25—35oC 左右,比入池温度高 2—3 oC,加曲温 度过高,入池升温快,杂菌易繁殖。 6.入池糖化发酵:入池根据气温、淀粉浓度、操作方法不同而异;入池淀粉浓度一般在 14—16%左右,冬季可偏高,夏季可偏低;入池酸度,谷类原料为 0.6—0.8o(中和 100 克配 料消耗 1N NaOH 一毫升为 1 o);薯干原料为 0.5—0.6o。 7.蒸馏:蒸馏的目的是将酒醅中的酒精成分和芳香物质一起蒸出,驱除有害物质,浓缩 酒精。 (三)液态发酵法生产白酒 液态发酵法生产的白酒,目前采用一步法发酵工艺,在风味和质量上达不到要求,只能 将它作为酒基(半成品),再经工艺浸香、调香、串香等,也是固态结合法生产的白酒。 1.串香法:将一步法生产的液态白酒装入甑桶底,甑桶内将有固态发酵的香醅(酒糟发 酵而成),酒质汽化通过香醅,使香醅中的呈香、呈味物质进入白酒中。 2.浸香法:把酒糟发酵的香醅浸于酒基中形成醪液,再经过蒸馏,使酒味和谐,风味变 好。 3.调香法:用液态法白酒为酒基勾兑优质白酒,提高液态白酒的风味,方法简便。 三、白酒的成分和质量 (一)白酒中的主要成分 1.酒精:为白色透明液体,有独特的辛辣气味,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酒精是衡量白酒酒 度高低的标志,白酒的酒都是以 20oC 时酒精的容量百分比来表示的,如 100 毫升白酒中含 40 毫升酒精,其酒精度为 40o。 2.总酸:白酒中各种酸的总称。 白酒中的有机酸主要是指醋酸、丁酸、己酸和乳酸。有机酸含量对白酒的风味影响较大。 白酒中还存在有一些低分子脂肪酸,如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己酸等。他们随水蒸汽蒸 馏进入白酒中,具有刺激性,分子量增加刺激性降低,对白酒中主香气体起烘托作用。 3.总酯:是白酒中各酯类的总称。白酒中所含有的各种酯类主要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
5 乳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是决定白酒香型的主要成分。 4 总醛:白酒中的总醛主要是乙醛、乙缩醛、丙烯醛及糠醛。醛类多数是醇氧化酸的中 间产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含量多,质量次。 5.高级醇:习惯上称为“杂醇油”是高分子醇的混合物。白酒中存在的高级醇主要是异 戊醇、异丁醇、正丙醇、和少量的其它高级醇。我国对白酒中高级醇的含量有限制。 6.甲醇:白酒中的甲醇主要来源于原料中的原果胶物质,水解后生成甲醇,特别是薯类 及代用原料中果胶物质含量较高,成品酒中甲醇含量高,影响酒的质量,甲醇对人的视觉神 经损伤可致失明。 7.氰化物:以木薯或代用品为原料酿造的白酒,原料中的成分在发酵中分解形成氰化物, 氰化物有剧毒,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 8.铅:白酒中铅主要来源于酿酒容器和冷凝器。 (二)白酒的香型 1.清香型: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代表,又称汾香型。主香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酒质清香芬芳,干润爽口,醇厚绵软,酒味纯正。具有传统的老白干风格,如西凤酒、宝丰 酒等。 2.浓香型:以四川泸州特曲和五粮液为代表,又称泸香型和窖香型,主香成分是己酸乙 酯和适量的丁酸乙酯。入口甜、落口绵、芳香浓郁,绵柔甘冽,回味悠久。特点:饮后尤香, 香气浓,如全兴大曲、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四川产)古井贡酒(安徽产)。 3.酱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又称茅香型,主香成分是挥发性的酚元化合物,还含有多 元醇和多元酚等,是酱香、窖底香和醇甜三种成分融合的独特风味。特点:回香绵长,留杯 不散,醇香优雅。 4.米香型:又称蜜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主香成分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高级 醇共同形成的香型。特点:入口绵甜,幽香纯净,如全州湘山酒等。 5.复香型:又称兼香型,兼有两种以上香型的白酒,如凌川白酒、白沙液等。 6.其它香型:以上香型外其他不同类型的白酒属于此类型,如贵州董酒、老龙口酒等。 (三)白酒的质量 1.白酒的感官鉴定(利用白酒实物进行现场感官鉴定) 感官鉴定对各项指标采用记分法,最后根据分数全面、正确的评价质量。 (1)色泽:将酒倒入无色透明的高脚酒杯中,酒液应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一 些名优酒贮存期较长,允许酒中存在极轻微黄色,如茅台酒。 (2)香气:白酒到入杯中后,易挥发的呈香物质分散在杯口周围的空气中,通过嗅觉来 检验酒的香气。一般酒应具有一定的溢香,名酒和优质酒,不仅应有溢香,还应有较好的喷 香和留香。白酒中不应有异味,糠味和腐臭味。 (3)口味鉴定:白酒的口味应“协调、和谐”。过甜、过酸、过涩、过辣都会破坏白酒的 风味质量。 (4)酒体的鉴定:也称为风格,通过色、香、味三方面评价酒体。酒体要求色、香、味 正常,具有典型性。名优酒要求风格突出,一般白酒风格不突出,但不能有异味,白酒中某 一成分超过平衡要求,酒会出现异常的气味和口味。 2.白酒的质量要求 (1)感官指标 色:无色透明,清亮无悬浮物,无混浊和沉淀物。 香:清香,芳香扑鼻,饮后有回味余香。 味:醇厚,不酸,无怪味,无强烈刺激性。 (2)理化指标
5 乳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是决定白酒香型的主要成分。 4 总醛:白酒中的总醛主要是乙醛、乙缩醛、丙烯醛及糠醛。醛类多数是醇氧化酸的中 间产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含量多,质量次。 5.高级醇:习惯上称为“杂醇油”是高分子醇的混合物。白酒中存在的高级醇主要是异 戊醇、异丁醇、正丙醇、和少量的其它高级醇。我国对白酒中高级醇的含量有限制。 6.甲醇:白酒中的甲醇主要来源于原料中的原果胶物质,水解后生成甲醇,特别是薯类 及代用原料中果胶物质含量较高,成品酒中甲醇含量高,影响酒的质量,甲醇对人的视觉神 经损伤可致失明。 7.氰化物:以木薯或代用品为原料酿造的白酒,原料中的成分在发酵中分解形成氰化物, 氰化物有剧毒,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 8.铅:白酒中铅主要来源于酿酒容器和冷凝器。 (二)白酒的香型 1.清香型: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代表,又称汾香型。主香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酒质清香芬芳,干润爽口,醇厚绵软,酒味纯正。具有传统的老白干风格,如西凤酒、宝丰 酒等。 2.浓香型:以四川泸州特曲和五粮液为代表,又称泸香型和窖香型,主香成分是己酸乙 酯和适量的丁酸乙酯。入口甜、落口绵、芳香浓郁,绵柔甘冽,回味悠久。特点:饮后尤香, 香气浓,如全兴大曲、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四川产)古井贡酒(安徽产)。 3.酱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又称茅香型,主香成分是挥发性的酚元化合物,还含有多 元醇和多元酚等,是酱香、窖底香和醇甜三种成分融合的独特风味。特点:回香绵长,留杯 不散,醇香优雅。 4.米香型:又称蜜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主香成分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高级 醇共同形成的香型。特点:入口绵甜,幽香纯净,如全州湘山酒等。 5.复香型:又称兼香型,兼有两种以上香型的白酒,如凌川白酒、白沙液等。 6.其它香型:以上香型外其他不同类型的白酒属于此类型,如贵州董酒、老龙口酒等。 (三)白酒的质量 1.白酒的感官鉴定(利用白酒实物进行现场感官鉴定) 感官鉴定对各项指标采用记分法,最后根据分数全面、正确的评价质量。 (1)色泽:将酒倒入无色透明的高脚酒杯中,酒液应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一 些名优酒贮存期较长,允许酒中存在极轻微黄色,如茅台酒。 (2)香气:白酒到入杯中后,易挥发的呈香物质分散在杯口周围的空气中,通过嗅觉来 检验酒的香气。一般酒应具有一定的溢香,名酒和优质酒,不仅应有溢香,还应有较好的喷 香和留香。白酒中不应有异味,糠味和腐臭味。 (3)口味鉴定:白酒的口味应“协调、和谐”。过甜、过酸、过涩、过辣都会破坏白酒的 风味质量。 (4)酒体的鉴定:也称为风格,通过色、香、味三方面评价酒体。酒体要求色、香、味 正常,具有典型性。名优酒要求风格突出,一般白酒风格不突出,但不能有异味,白酒中某 一成分超过平衡要求,酒会出现异常的气味和口味。 2.白酒的质量要求 (1)感官指标 色:无色透明,清亮无悬浮物,无混浊和沉淀物。 香:清香,芳香扑鼻,饮后有回味余香。 味:醇厚,不酸,无怪味,无强烈刺激性。 (2)理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