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1)酒精:白酒酒精含量应符合各种白酒所规定的含量标准。 2)甲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粮食白酒中不得超过 0.04 克/100 毫升,薯干等代 用原料不得超过 0.12 克/100 毫升。 3)总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饮后头晕,有害健康,一般白酒总醛含量不宜超 过 0.02 克/100 毫升(以乙醛计)。 4)总酸:白酒中有机酸可提高酒的风味。一般白酒总酸含量为 0.06—0.15 克/100 毫升(以 醋酸计)。 5)总酯:白酒中香味的主要成分,总酯含量在 0.02 克/100 毫升(以乙酸乙酯计)。 6)杂醇油:具有苦涩味,过多易引起头晕。一般要求杂醇油含量不能超过 0.15 克/100 毫升(以戊醇计)。 7)铅:酒中有毒的重金属,白酒中铅含量不能超过 1×10-6。 8)氰化物:烈性毒物。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木薯为原料白酒中含量不得超过 5×10-6 (以氢氰酸计),代用原料白酒中氰化物含量不得超过 2×10-6。 四、白酒的包装和保管 (一)白酒的包装 1.包装容器 白酒的贮存运输包装因包装材料不同,常见的包装容器有: 皿料容器:是我国古老的装液体商品容器,使用生石灰和猪血处理的血浆按比例而成的 蛋白质钙盐胶体,用皿料容器贮酒,可防渗漏,成本低,不宜损坏,不但可贮酒,还可以作 为运输容器。但新的皿料容器,如加工不当,易引起白酒的质量变化。 金属容器:容量大,坚固,运输方便,不宜破损,密封好。但长期贮酒,对白酒的质量 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容器内壁最好涂环氧树脂或过氧乙烯涂料。 陶制容器:我国传统的贮酒容器,成本低,可保护酒的品质,但操作不便,易破碎。水 泥酒池:是贮酒容量较大的设备。温度低,密封好,使用期长,贮酒多,贮存安全,便于管 理。但投资高,内壁应进行处理,如喷涂防渗漏、防腐蚀的无毒涂料。 2.白酒的老熟和贮存管理 刚蒸馏出来的白酒,酒味燥辣,刺激性强,香气不突出,酒味不协调,需经过一段时间 贮存,白酒的风味才能改善,在贮存中白酒的风味变好,刺激性减少,口味柔和,这种变好 称为白酒的老熟。所以对白酒应有一定合理的贮存期。 3.白酒的变色、变味及其救治 由于包装容器不当,白酒易发生变色、变味现象。包装容器不合要求是造成白酒变色和 变味的主要原因,如出现变色、变味的白酒,应设法救治,常用方法有: 活性炭吸附处理:在变色的白酒中加入 0.04—0.06%的活性炭搅拌,在室温下静置一定 时间,室温低于 20 oC 需要延长静置时间,经过滤达到无色无味,重新勾兑后为成品。 高锰酸钾氧化处理: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对色素物质有脱色作用,对异味有脱味 作用。一般用量不应超过十万分之六,过多对白酒风味及质量有影响。使用时先用少量清水 溶解后,再倒入酒中搅拌均匀,静置 24 小时,过滤后即可,重新勾兑后为成品。 (二)白酒保管 白酒保管主要任务是保证白酒的质量,降低损耗及防火。对酒库的管理要求。成品瓶装 白酒,应选择比较干燥,通风,清洁的仓库进行保管,应避免阳光直射。 对散装白酒的包装容器应经常检查、检修,做到无渗漏,不破损,检查包装口是否严密, 定期清除容器底部的杂质,以免影响白酒的质量。仓库内温、湿度要求:温度不应超过 25o
6 1)酒精:白酒酒精含量应符合各种白酒所规定的含量标准。 2)甲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粮食白酒中不得超过 0.04 克/100 毫升,薯干等代 用原料不得超过 0.12 克/100 毫升。 3)总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饮后头晕,有害健康,一般白酒总醛含量不宜超 过 0.02 克/100 毫升(以乙醛计)。 4)总酸:白酒中有机酸可提高酒的风味。一般白酒总酸含量为 0.06—0.15 克/100 毫升(以 醋酸计)。 5)总酯:白酒中香味的主要成分,总酯含量在 0.02 克/100 毫升(以乙酸乙酯计)。 6)杂醇油:具有苦涩味,过多易引起头晕。一般要求杂醇油含量不能超过 0.15 克/100 毫升(以戊醇计)。 7)铅:酒中有毒的重金属,白酒中铅含量不能超过 1×10-6。 8)氰化物:烈性毒物。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木薯为原料白酒中含量不得超过 5×10-6 (以氢氰酸计),代用原料白酒中氰化物含量不得超过 2×10-6。 四、白酒的包装和保管 (一)白酒的包装 1.包装容器 白酒的贮存运输包装因包装材料不同,常见的包装容器有: 皿料容器:是我国古老的装液体商品容器,使用生石灰和猪血处理的血浆按比例而成的 蛋白质钙盐胶体,用皿料容器贮酒,可防渗漏,成本低,不宜损坏,不但可贮酒,还可以作 为运输容器。但新的皿料容器,如加工不当,易引起白酒的质量变化。 金属容器:容量大,坚固,运输方便,不宜破损,密封好。但长期贮酒,对白酒的质量 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容器内壁最好涂环氧树脂或过氧乙烯涂料。 陶制容器:我国传统的贮酒容器,成本低,可保护酒的品质,但操作不便,易破碎。水 泥酒池:是贮酒容量较大的设备。温度低,密封好,使用期长,贮酒多,贮存安全,便于管 理。但投资高,内壁应进行处理,如喷涂防渗漏、防腐蚀的无毒涂料。 2.白酒的老熟和贮存管理 刚蒸馏出来的白酒,酒味燥辣,刺激性强,香气不突出,酒味不协调,需经过一段时间 贮存,白酒的风味才能改善,在贮存中白酒的风味变好,刺激性减少,口味柔和,这种变好 称为白酒的老熟。所以对白酒应有一定合理的贮存期。 3.白酒的变色、变味及其救治 由于包装容器不当,白酒易发生变色、变味现象。包装容器不合要求是造成白酒变色和 变味的主要原因,如出现变色、变味的白酒,应设法救治,常用方法有: 活性炭吸附处理:在变色的白酒中加入 0.04—0.06%的活性炭搅拌,在室温下静置一定 时间,室温低于 20 oC 需要延长静置时间,经过滤达到无色无味,重新勾兑后为成品。 高锰酸钾氧化处理: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对色素物质有脱色作用,对异味有脱味 作用。一般用量不应超过十万分之六,过多对白酒风味及质量有影响。使用时先用少量清水 溶解后,再倒入酒中搅拌均匀,静置 24 小时,过滤后即可,重新勾兑后为成品。 (二)白酒保管 白酒保管主要任务是保证白酒的质量,降低损耗及防火。对酒库的管理要求。成品瓶装 白酒,应选择比较干燥,通风,清洁的仓库进行保管,应避免阳光直射。 对散装白酒的包装容器应经常检查、检修,做到无渗漏,不破损,检查包装口是否严密, 定期清除容器底部的杂质,以免影响白酒的质量。仓库内温、湿度要求:温度不应超过 25o
7 相对湿度在 70—80%。 第三节 啤酒 一、啤酒的原料和酿造 (一)啤酒的原料 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有: 1.大麦 啤酒以大麦为原料,取其淀粉和蛋白质成分。酿造啤酒优质大麦的特征应为:子粒饱满, 皮薄,色浅,发芽率高,无病虫害和霉变的大麦。 2.酒花 酒花又称蛇麻花,是大麻科律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生存 20—30 年,酒花为雌雄异 株。选择酒花应以色泽黄绿、有清香味为好。 3.辅助原料 在酿造啤酒中,为降低成本提高啤酒的质量,选择一些含淀粉较多的谷物和糖类为辅助 原料。再不降低质量为前提下,尽量使用辅助原料,常用的有大米、糖和去胚玉米。 4.啤酒酵母 酿造啤酒的酵母必须是纯种培养的耐低温酵母。按发酵的特点可分为上面酵母和下面酵 母两类。目前我国啤酒生产采用下层发酵工艺,主要用下面酵母。 5.水 酿造啤酒所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水质的选择对成品啤酒风味和质量影响很大。 (二)啤酒酿造 啤酒的酿造包括制取麦汁、前发酵、后发酵、啤酒过滤、啤酒包装等工序。 1.麦芽制造: 石灰乳 大麦 贮存 选麦 浸泡 发芽 烘干 去根 备用 2.制取麦汁 制取麦汁包括原料糖化,麦汁过滤和麦汁煮沸,麦汁冷却等过程。 糖化:是利用麦芽中含有的酶,将麦芽和辅助原料中的不溶性高分子物质(蛋白质、淀 粉),分解为可溶性的低分子物质,制成的溶液称为“麦芽汁”;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浸出物” 这个过程称为糖化。 麦汁煮沸与添加酒花:煮沸的目的是破坏酶,沉淀蛋白质,蒸发水分,提高酒花的浸出 物,降低 PH 值,形成还原物质,还原物质的形成,对啤酒的风味和稳定性起十分重要作用。 酒花在煮沸麦汁中加入,煮沸过程除去花粕,调整麦汁浓度,经冷却沉淀,分离出去沉淀, 即可进行发酵。 3.发酵 啤酒发酵分为主发酵(前发酵)和后发酵(贮酒)两个阶段。 前发酵阶段是麦汁中可发酵的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变为酒精。 后发酵作用是将嫩啤酒中可发酵的糖继续发酵生成酒精。后发酵啤酒,经低温下过滤, 即为鲜啤酒,装瓶、罐后经巴氏杀菌为熟啤酒
7 相对湿度在 70—80%。 第三节 啤酒 一、啤酒的原料和酿造 (一)啤酒的原料 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有: 1.大麦 啤酒以大麦为原料,取其淀粉和蛋白质成分。酿造啤酒优质大麦的特征应为:子粒饱满, 皮薄,色浅,发芽率高,无病虫害和霉变的大麦。 2.酒花 酒花又称蛇麻花,是大麻科律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生存 20—30 年,酒花为雌雄异 株。选择酒花应以色泽黄绿、有清香味为好。 3.辅助原料 在酿造啤酒中,为降低成本提高啤酒的质量,选择一些含淀粉较多的谷物和糖类为辅助 原料。再不降低质量为前提下,尽量使用辅助原料,常用的有大米、糖和去胚玉米。 4.啤酒酵母 酿造啤酒的酵母必须是纯种培养的耐低温酵母。按发酵的特点可分为上面酵母和下面酵 母两类。目前我国啤酒生产采用下层发酵工艺,主要用下面酵母。 5.水 酿造啤酒所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水质的选择对成品啤酒风味和质量影响很大。 (二)啤酒酿造 啤酒的酿造包括制取麦汁、前发酵、后发酵、啤酒过滤、啤酒包装等工序。 1.麦芽制造: 石灰乳 大麦 贮存 选麦 浸泡 发芽 烘干 去根 备用 2.制取麦汁 制取麦汁包括原料糖化,麦汁过滤和麦汁煮沸,麦汁冷却等过程。 糖化:是利用麦芽中含有的酶,将麦芽和辅助原料中的不溶性高分子物质(蛋白质、淀 粉),分解为可溶性的低分子物质,制成的溶液称为“麦芽汁”;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浸出物” 这个过程称为糖化。 麦汁煮沸与添加酒花:煮沸的目的是破坏酶,沉淀蛋白质,蒸发水分,提高酒花的浸出 物,降低 PH 值,形成还原物质,还原物质的形成,对啤酒的风味和稳定性起十分重要作用。 酒花在煮沸麦汁中加入,煮沸过程除去花粕,调整麦汁浓度,经冷却沉淀,分离出去沉淀, 即可进行发酵。 3.发酵 啤酒发酵分为主发酵(前发酵)和后发酵(贮酒)两个阶段。 前发酵阶段是麦汁中可发酵的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变为酒精。 后发酵作用是将嫩啤酒中可发酵的糖继续发酵生成酒精。后发酵啤酒,经低温下过滤, 即为鲜啤酒,装瓶、罐后经巴氏杀菌为熟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