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节选自明袁宏道《徐文长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议者方之刘真长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B.遂乃放浪曲蘖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胡为不遇哉?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渭“自负才略”的一组是() ①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 ②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上无可当意者 ③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 ④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⑤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⑥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文长曾在巡抚胡宗宪幕府中为他写奏章而受到了嘉靖皇帝的赏识,但 他在胡面前过分狂傲,这是他命运多舛,抱负难伸而牢骚满腹的真正原因。 B.徐文长在科举上不得意,纵情于饮酒、山水,写出高水平的诗文。他志 趣高雅,不和流行格调相合,对当时的所谓文坛盟主很不客气,因此他的名气不 能超出越地 C.徐文长诗、文、书、画皆为当时一流,他的书法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 苍凉劲节中流露岀婉美媚人的姿态,以他的余力从事绘画,描摹花草竹石,都髙 远典雅富有情趣 D.徐文长把自己不惜以生命与世俗抗争的悲剧命运熔铸在自己那些独具匠
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节选自明袁宏道《徐文长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议者方.之刘真长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B.遂乃.放浪曲蘖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胡为.不遇哉 ?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9.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渭“自负才略”的一组是( ) ①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 ②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上无可当意者 ③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④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⑤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⑥ 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 A ①②③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徐文长曾在巡抚胡宗宪幕府中为他写奏章而受到了嘉靖皇帝的赏识,但 他在胡面前过分狂傲,这是他命运多舛,抱负难伸而牢骚满腹的真正原因。 B.徐文长在科举上不得意,纵情于饮酒、山水,写出高水平的诗文。他志 趣高雅,不和流行格调相合,对当时的所谓文坛盟主很不客气,因此他的名气不 能超出越地。 C.徐文长诗、文、书、画皆为当时一流,他的书法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 苍凉劲节中流露出婉美媚人的姿态,以他的余力从事绘画,描摹花草竹石,都高 远典雅富有情趣. D.徐文长把自己不惜以生命与世俗抗争的悲剧命运熔铸在自己那些独具匠
心,有大境界的诗文之中,一扫近代庞杂鄙陋的文风。尽管他的诗文当时并不为 世人所了解和接受,但终将像韩愈、曾巩一样流芳百世。 第Ⅱ卷(共120分) 四(22分) ll、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4分) 译文: (2)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 也。(6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第一小题只选做一题)(8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①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这首诗首联的那个字最为传神?为 什么?(4分) ②《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为什 么?(4分) (2)诗评家认为这首诗妙在后两句。试结合诗句,从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 角度写一段不低于80字的赏析短文。(4分) 13.按要求填空(任选两小题,4分)
心,有大境界的诗文之中,一扫近代庞杂鄙陋的文风。尽管他的诗文当时并不为 世人所了解和接受,但终将像韩愈、曾巩一样流芳百世。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2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1)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4 分) 译文: (2)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 也。(6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第一小题只选做一题)(8 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①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这首诗首联的那个字最为传神?为 什么?(4 分) ②《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为什 么?(4 分) (2)诗评家认为这首诗妙在后两句。试结合诗句,从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 角度写一段不低于 80 字的赏析短文。(4 分) 13.按要求填空(任选两小题,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