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任课班级在化06(1-2)班 任课教师 杨红兵 学 院化学化工 二00八~二00九学年第二学期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仪器分析 任课班级 应化 06(1-2)班 任课教师 杨红兵 学 院 化学化工 二 00 八~二 00 九学年第二学期
年月日 1.了解仪器分析的发展状况。 教学 2.掌握仪器分析的研究目的及分类。 目的 3.掌握仪器分析的主要性能指标 1.1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状况 1.2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分类 光学分析法电分析化学色谱分析法其他分析技术 教 1.3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 是 一、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内 二、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 容 选择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标准曲线 1.4仪器分析方法的校正 1.5仪器分析方法在科技工作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教学重 选择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标准曲线 点、难 教学难点:分析方法的特点及校正 点及教 教学方法:合班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应用 学方法 教具等。 作业、思考 阅读仪器分析发展的资料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1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 了解仪器分析的发展状况。 2. 掌握仪器分析的研究目的及分类。 3. 掌握仪器分析的主要性能指标。 教 学 内 容 1.1 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状况 1.2 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分类 光学分析法 电分析化学 色谱分析法 其他分析技术 1.3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 一、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二、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 选择性 灵敏度 精密度 准确度 检出限 标准曲线 1.4 仪器分析方法的校正 1.5 仪器分析方法在科技工作中的作用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 选择性 灵敏度 精密度 准确度 检出限 标准曲线 教学难点:分析方法的特点及校正 教学方法:合班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应用 教具等。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阅读仪器分析发展的资料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1 页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朗伯比耳定律 目的 2、掌握光的性质和物质对光的吸收 1.2光的性质和物质对光的吸收 一、 光的基本性质 二、物质对光的吸收 教 1.3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学 一、朗伯比耳定律 教学重 教学重点:朗伯比耳定律 点、难 教学难点:朗伯比耳定律 点及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学方法 作业、思考 2.参考书:刘志广,张华,李亚明编著,仪器分析, 题、讨论题 第二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阅读材料 课 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2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掌握朗伯比耳定律 2、掌握光的性质和物质对光的吸收 教 学 内 容 1.2 光的性质和物质对光的吸收 一、光的基本性质 二、物质对光的吸收 1.3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一、朗伯比耳定律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朗伯比耳定律 教学难点:朗伯比耳定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2.参考书: 刘志广,张华,李亚明编著,仪器分析, 第二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2 页
年月日 教学 1、进一步巩固朗伯比耳定律 目的 2、掌握光度计的构造 1.4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 1.5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教 1.6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学 教学重点:光度计的构造 教学重 教学难点: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 点、难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思考 2.参考书:刘志广,张华,李亚明编著,仪器分析,第二 题、讨论题 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阅读材料 课 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3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进一步巩固朗伯比耳定律 2、掌握光度计的构造 教 学 内 容 1.4 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 1.5 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1.6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光度计的构造 教学难点: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2.参考书: 刘志广,张华,李亚明编著,仪器分析,第二 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3 页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原子发射的原理 目的 2、掌握原子发射法的定量方法 2.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概述 2.1.1光学分析法概要 2.1.2电磁辐射的性质 教 2.1.3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2.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内 2.2.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2.2.2谱线的强度 2.2.3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2.2.4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教学重 教学重点: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及谱线强度 点、难 教学难点: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及谱线的自吸和自蚀现象 点及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学方法 作业:阅读教材,课后思考题和习题」 2.参考书:刘志广,张华,李亚明编著,仪器分析,第二 作业、思考 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课 记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原子发射的原理 2、掌握原子发射法的定量方法 教 学 内 容 2.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概述 2.1.1 光学分析法概要 2.1.2 电磁辐射的性质 2.1.3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2.2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2.1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2.2.2 谱线的强度 2.2.3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2.2.4 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及谱线强度 教学难点: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及谱线的自吸和自蚀现象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阅读教材,课后思考题和习题。 2.参考书: 刘志广,张华,李亚明编著,仪器分析,第二 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