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百色市、崇左市、防城港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折(zhe)本桔(je)梗 彳于( chi chu)安土重( zhong) 迁 B.祈(q1)祷 央浼(mian) 荸荠(biq1) 靡靡(mi)之音 C.神祇(d) 挟(xie)持 稂莠( ing you) 载歌载(zdi)舞 D.氛(fen)围 菁(jng)华 龃龉(jy) 怏怏(yang)不乐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民营快递企业试图挣脱低价囚徒困境的反击一一提价的抗争方式已然无疾而 终 B.时下官员开微博蔚然成风,不少党校已将微博列入官员学习“必修课”。 C.近年来,在部分农村地区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因出自孩子之口而更加振聋发聩。 D.获救而惊魂未定的乘客们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欣慰表情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抻舟八号飞船圆满完成太空对接任务,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 对接技术的国家。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 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C.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 OPhone这一自己主导研发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平台是全球首 个由运营商主导研发的移动终端软件平台。 D.能否破解食品安全这一顽疾,不仅关系公众健康,关乎社会诚信,同时也是对政府 监管能力的考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绘画,是画给人看的,通常被称作视觉艺 术。 这种凭借视觉而引起它种感觉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联觉,也有人叫做通感。 ①于是,一艺而兼众妙,仅仅作用于人们眼睛的绘画,却似乎占据了人们的全部感官 ②通过画家的写形绘色,人们仿佛可以听到鸟鸣蛙唱、流水叮咚;似乎可以嗅到花香阵 阵、芳草袭人 ③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完整鲜明而可感的艺术境界
广西桂林市、百色市、崇左市、防城港市 2012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选择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折.(zhé)本 桔.(jié)梗 彳亍..(chì chù) 安土重.(zhòng) 迁 B.祈.(qí)祷 央浼.(miǎn) 荸荠..(bí qí) 靡.靡(mǐ)之音 C.神祇.(dǐ) 挟.(xié)持 稂莠..(láng yǒu) 载.歌载(zài)舞 D.氛.(fēn)围 菁.(jīng)华 龃龉..(jǔ yǔ) 怏.怏(yàng)不乐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民营快递企业试图挣脱低价囚徒困境的反击——提价的抗争方式已然无疾而 ... 终.。 B.时下官员开微博蔚然成风 ....,不少党校已将微博列入官员学习“必修课”。 C.近年来,在部分农村地区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因出自孩子之口而更加振聋发聩 ....。 D.获救而惊魂未定的乘客们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 ....的欣慰表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抻舟八号飞船圆满完成太空对接任务,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 对接技术的国家。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 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C.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 OPhone 这一自已主导研发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平台是全球首 个由运营商主导研发的移动终端软件平台。 D.能否破解食品安全这一顽疾,不仅关系公众健康,关乎社会诚信,同时也是对政府 监管能力的考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绘画,是画给人看的,通常被称作视觉艺 术。 。这种凭借视觉而引起它种感觉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联觉,也有人叫做通感。 ①于是,一艺而兼众妙,仅仅作用于人们眼睛的绘画,却似乎占据了人们的全部感官 ②通过画家的写形绘色,人们仿佛可以听到鸟鸣蛙唱、流水叮咚;似乎可以嗅到花香阵 阵、芳草袭人 ③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完整鲜明而可感的艺术境界
④也好像能够触摸到石坚雪寒、山温水软 ⑤然而优秀的绘画作品并不只给观者视觉的享受 A.②④③⑤① ⑤②④①③C.②④⑤①③D.⑤①②④③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使用核电仍是世界主流趋势 沈丁立 ①日本福岛核事故还在控制中。迄今,这一事件虽未酿成更大危机,但人们对民用 核电的心情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各国对核能发展的决策都会变得凝重。 ②出于对核灾难的恐惧,部分发达国家的民众对核能使用不感兴趣。就以目前拥有核电 站最多的美国来说,在1979年发生三哩岛核电事故后,美国民众尽管继续接受使用核能, 但都不希望核电站离自家太近更反对在居住地附近建造新的核发电厂或在邻近地区储存核 废料。资料表明,自三哩岛事件以来的31年中,美国没有兴建任何新的核电站,也没有在 国内售出任何一座核反应堆。美国民用核能制造业的目光不得不转往国外,投向中国和印度 这样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 ③欧洲些经济发达国家在政治上开始对核能予以限制由于核能澘潜在的环境风险以及 核技术民转军(即核武器能力扩散)的风险,核能被当作“政治上不够正确″的能源。德国 政府于2002年制定政策,确定在2021年前关闭境内所有核电站,这将使德国成为世界上 第—个明确放弃核电的经济发达国家。当然,在2021年前,核能仍将是徳国的过渡性能源。 就是否继续使用核电,欧洲其他国家也已开始进行政策辩论,放弃核能逐步成为公共政策的 一个选项 ④但是,对当代世界的多数国家而言,将使用核能纳入“政治不够正确”的范畴,过于 奢侈。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是对经济正快速成长中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它们都因经 济增长而深感能源短缺。尽管火力、水力发电仍构成其能源主体,但核能已成其难以拒绝的
④也好像能够触摸到石坚雪寒、山温水软 ⑤然而优秀的绘画作品并不只给观者视觉的享受 A.②④③⑤① B.⑤②④①③ C.②④⑤①③ D.⑤①②④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使用核电仍是世界主流趋势 沈丁立 ①日本福岛核事故还在控制中。迄今,这一事件虽未酿成更大危机,但人们对民用 核电的心情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各国对核能发展的决策都会变得凝重。 ②出于对核灾难的恐惧,部分发达国家的民众对核能使用不感兴趣。就以目前拥有核电 站最多的美国来说,在 1979 年发生三哩岛核电事故后,美国民众尽管继续接受使用核能, 但都不希望核电站离自家太近,更反对在居住地附近建造新的核发电厂或在邻近地区储存核 废料。资料表明,自三哩岛事件以来的 31 年中,美国没有兴建任何新的核电站,也没有在 国内售出任何一座核反应堆。美国民用核能制造业的目光不得不转往国外,投向中国和印度 这样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 ③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政治上开始对核能予以限制,由于核能潜在的环境风险以及 核技术民转军(即核武器能力扩散)的风险,核能被当作“政治上不够正确”的能源。德国 政府于 2002 年制定政策,确定在 2021 年前关闭境内所有核电站,这将使德国成为世界上 第一个明确放弃核电的经济发达国家。当然,在 2021 年前,核能仍将是德国的过渡性能源。 就是否继续使用核电,欧洲其他国家也已开始进行政策辩论,放弃核能逐步成为公共政策的 一个选项。 ④但是,对当代世界的多数国家而言,将使用核能纳入“政治不够正确”的范畴,过于 奢侈。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是对经济正快速成长中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它们都因经 济增长而深感能源短缺。尽管火力、水力发电仍构成其能源主体,但核能已成其难以拒绝的
补充。目前,我国的核能使用约占全部能源消费的2%,在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压力 下,安全和稳健地发展我国的民用核能事业,也是我国难以回避的选择 ⑤因此,停止使用核能和扩大使用核能这两种趋勢是并存的,但在近期主流仍是核能使 用的复兴,主要驱动因素是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我 国的经济成长。但要使人类真正接受核能,下一代核能发电技术需要完善地保障核电安全。 ⑥最新提出的保障核电安全的技术途径,是新代核反应堆以及核然料的“本性安全 设计理念。它有三个要求:一、即使反应堆的管理人员操作失误,核反应堆在任何情况下都 能自动停机。二、即使发生事故,反应堆堆芯不会继续产热,冷却系统仍能有效降温。 特殊外包装使核燃料在高温下不易融化破损,从而确保核放射性材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 福岛核事故必将加深这些理念,加速下-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研发和投入市场。 ⑦中国民用核能正方兴未艾,他国的各种重大事故是我们研究防范的重要对象。日本福 岛的核危机尚未解除,国人对核能看法肯定已有更新。可以预计,各地民众未来对在自家门 口办核电将有更多保留,各地政府兴办核能需要博弈的对象将会增多,这对我国核能技术研 发将提出更高要求。日本国土狭小,在福岛建核电机组实不得已,中国大批核电机组均放沿 海线,未能充分利用国土辽阔之优势,因此需要重审安全与成本的平衡。政府需要严审核 能发展,正确选择电站场址,使用安全稳妥技术,确保万无失。民用核能的发展,必先将 安全置于一切之上 5.下列关于“‘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最新提出的保障核电安全的技术途径是新一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理念 B.“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要求任何情况下核反应堆都能自动停机 C.“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要求在发生事故时,反应堆堆芯不会继续产热,冷却系统 仍能有效降温 D.“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要求核燃料的外包装必须耐高温,以确保核放射性材料 不对环境产生影响。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出于对核灾难的恐惧,部分发达国家的民众对核能使用不感兴趣,但发展中国家仍 希望扩大使用核能
补充。目前,我国的核能使用约占全部能源消费的 2%,在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压力 下,安全和稳健地发展我国的民用核能事业,也是我国难以回避的选择。 ⑤因此,停止使用核能和扩大使用核能这两种趋势是并存的,但在近期主流仍是核能使 用的复兴,主要驱动因素是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我 国的经济成长。但要使人类真正接受核能,下一代核能发电技术需要完善地保障核电安全。 ⑥最新提出的保障核电安全的技术途径,是新一代核反应堆以及核燃料的“本性安全” 设计理念。它有三个要求:一、即使反应堆的管理人员操作失误,核反应堆在任何情况下都 能自动停机。二、即使发生事故,反应堆堆芯不会继续产热,冷却系统仍能有效降温。三、 特殊外包装使核燃料在高温下不易融化破损,从而确保核放射性材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 小。福岛核事故必将加深这些理念,加速下一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研发和投入市场。 ⑦中国民用核能正方兴未艾,他国的各种重大事故是我们研究防范的重要对象。日本福 岛的核危机尚未解除,国人对核能看法肯定已有更新。可以预计,各地民众未来对在自家门 口办核电将有更多保留,各地政府兴办核能需要博弈的对象将会增多,这对我国核能技术研 发将提出更高要求。日本国土狭小,在福岛建核电机组实不得已,中国大批核电机组均放沿 海一线,未能充分利用国土辽阔之优势,因此需要重审安全与成本的平衡。政府需要严审核 能发展,正确选择电站场址,使用安全稳妥技术,确保万无一失。民用核能的发展,必先将 安全置于一切之上。 5.下列关于“‘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最新提出的保障核电安全的技术途径是新—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理念。 B.“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要求任何情况下核反应堆都能自动停机。 C.“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要求在发生事故时,反应堆堆芯不会继续产热,冷却系统 仍能有效降温。 D.“本性安全”核反应堆设计要求核燃料的外包装必须耐高温,以确保核放射性材料 不对环境产生影响。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出于对核灾难的恐惧,部分发达国家的民众对核能使用不感兴趣,但发展中国家仍 希望扩大使用核能
B.对多数国家而言,要做出拒绝使用核能的决策是不可能的。 C.由于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政治上开始对核能予以限制,核能被当作“政治上不 够正确”的能源 D.日本福岛的核危机事件,将会使我国各地政府兴办核能时必须考虑来自民众的更多 的意见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德国政府2002年制定的政策,到2021年德国将成为无核电国 B.近期扩大使用核能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 展。 C.只要能够完善地保障核电安全,人们就能接受核能。 D.安全和稳健地发展我国的民用核能事业,是我国目前阶段必须的选择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 阴阳术数之学。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日:“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 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高皇后崩。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至北平,住持庆寿寺。 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 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于是成祖意益决。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土。燕邸,故元 宫也,深邃。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 鸭乱其声。 建文元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变。诏逮府中官属。都指挥张信输诚于成祖,成祖 遂决策起兵。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道衍日:“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 瓦堕,将易黄也。”兵起。道衍辅世子居守。其年十月,成祖袭大宁,李景隆乘间围北平。 道衍守御甚固,击却攻者。夜缒壮土击伤南兵。援师至,内外合击,斩首无算 成祖围济南三月,不克。道衍驰书曰:“师老矣,请班师。”乃还。复攻东昌,战败,亡 大将张玉,复还。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益募勇士,败盛庸,破房昭西水寨。道衍语 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从之。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 入京师
B.对多数国家而言,要做出拒绝使用核能的决策是不可能的。 C.由于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政治上开始对核能予以限制,核能被当作“政治上不 够正确”的能源。 D.日本福岛的核危机事件,将会使我国各地政府兴办核能时必须考虑来自民众的更多 的意见。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德国政府 2002 年制定的政策,到 2021 年德国将成为无核电国。 B.近期扩大使用核能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 展。 C.只要能够完善地保障核电安全,人们就能接受核能。 D.安全和稳健地发展我国的民用核能事业,是我国目前阶段必须的选择。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 阴阳术数之学。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 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高皇后崩。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至北平,住持庆寿寺。 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 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于是成祖意益决。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燕邸,故元 宫也,深邃。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 鸭乱其声。 建文元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变。诏逮府中官属。都指挥张信输诚于成祖,成祖 遂决策起兵。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道衍曰:“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 瓦堕,将易黄也。”兵起。道衍辅世子居守。其年十月,成祖袭大宁,李景隆乘间围北平。 道衍守御甚固,击却攻者。夜缒壮士击伤南兵。援师至,内外合击,斩首无算。 成祖围济南三月,不克。道衍驰书曰:“师老矣,请班师。”乃还。复攻东昌,战败,亡 大将张玉,复还。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益募勇士,败盛庸,破房昭西水寨。道衍语 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从之。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 入京师
成祖即帝位,授道衍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 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命蓄发,不肯。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 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帝往来两都、出塞北征,广孝皆留辅太子于南京。五年四 月,皇长孙出阁就学,广孝侍说书。 十六年三月,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成祖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 赐以金睡壶。寻卒。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功。 (《明史姚广孝传》,有删改)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次削夺诸王 次:顺序 B.阴选将校,勾军卒 勾:勾结 C.道衍辅世子居守 君:停留 D.道衍力趣土 趣:通“促”,催促,督促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姚广孝擅于权谋和作战的一组是 ①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②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乃进袁珙及卜者 金忠 ③瓦堕,将易黄也 ④夜缱壮土击伤南兵 ⑥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 ⑥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广孝是个和尚,却拜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而且对别人评价他是像刘秉忠 类的人而感到高兴,可见他是一个内心极不安分的人。 B.姚广孝让人挖地基建房子,建厚厚的墙,用长方砖垒砌汲水的容器,造兵器,并养 了许多家禽来掩饰造兵器的声音,为明成祖举兵做准备。 C.在李景隆围攻北平时,姚广孝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无论防守,进攻都颇有成效, 为援军解围北平争取了时间 D.在济南、东昌连败的情况下,明成祖想要就弃举兵,姚广孝却敏锐地感受到了战机, 极力促使明成祖继续,使得战局最后出现了变化。 第Ⅱ卷
成祖即帝位,授道衍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 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命蓄发,不肯。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 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帝往来两都、出塞北征,广孝皆留辅太子于南京。五年四 月,皇长孙出阁就学,广孝侍说书。 十六年三月,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成祖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 赐以金睡壶。寻卒。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功。 (《明史·姚广孝传》,有删改)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次削夺诸王 次:顺序 B.阴选将校,勾军卒 勾:勾结 C.道衍辅世子居守 君:停留 D.道衍力趣土 趣:通“促”,催促,督促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姚广孝擅于权谋和作战的一组是 ①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②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乃进袁珙及卜者 金忠 ③瓦堕,将易黄也 ④夜缱壮士击伤南兵 ⑥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 ⑥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广孝是个和尚,却拜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而且对别人评价他是像刘秉忠 一类的人而感到高兴,可见他是一个内心极不安分的人。 B.姚广孝让人挖地基建房子,建厚厚的墙,用长方砖垒砌汲水的容器,造兵器,并养 了许多家禽来掩饰造兵器的声音,为明成祖举兵做准备。 C.在李景隆围攻北平时,姚广孝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无论防守,进攻都颇有成效, 为援军解围北平争取了时间。 D.在济南、东昌连败的情况下,明成祖想要就弃举兵,姚广孝却敏锐地感受到了战机, 极力促使明成祖继续,使得战局最后出现了变化。 第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