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油料作物害虫 大豆、花生、油蒸、向日葵和芝麻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全国常年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40 万m以上,它们在从搔种到收获的过程中,名个生育期和植株各部位均可遭受多种害虫的危害。 我国记载的大豆害点有232种,其中北方地区春人豆产区的主要害虫有大豆食心虫 Leguminivora glvcinivorella、大豆蚜Aphis glycines、.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o Bates、华北大黑金龟Holorichia oba、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等:黄淮海麦春复大豆产 区主要害虫有华北大黑能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黑点很纹夜峨 豆美Etella zinckenella、大豆Ani glycines Matsmura等 我国记裁的油菜害虫有Il8种,主琴有菜峨Piutelia xylostella、莱粉蝶Pier心ae、蚜虫 (Vegetable aphid)、黄条跳甲(Striped fea beetle、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cola等,它 们同样也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 我国记我的花生害虫有129种,主要害虫有花生蚜Aphis craccinora,花牛须峭老蛾Stomopterve subseenvell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r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Hubner和多种金龟甲(知暗黑鳃金龟Holotricha paraltela、铜绿金龟Anomala corpuenta)。 我国记载的向日葵害虫有103种,其中主要有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iscicollis、小地老虎Agroiis sion、黄地老虎上xoa segetum和白边地老虎nxoa oberthri、东方段站Gryilotalpa orienalis 等地下害虫,蒙古灰象甲inophorns mongolicus、黑绒金龟甲Serica orientalis、网目拟地甲 Opatru,subaranm等苗期害虫和成株期的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甘蓝夜歧Mamestra brassicae、古毒蛾Orgvia antiqua、首宿夜镀Heliothis dipsacea等以及子实期害虫向日葵斑 Homeosoman nebuieila、桃头野媒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等。 本章主要介绍油料作物中,大豆、花生、油菜、向日葵上的一些重要害虫,包括大豆斯、大 豆食心虫、花牛蚜、豆荚跟、豆科滞蝇、桃蚌螟、菜蛾、向日葵斑螟等害虫的分布与危害,形 态特证、生活史和习性、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等。 第一节大豆蚜
大豆蚜phis glycines Matsmura又称豆财、英豆斯、愧蚜.英文名Soybean aphid,属同翅 目,蚜科 一、分布与危害 中国是栽培大豆的起源地,也是大豆蚜的原始发生地之。国内发生于东北、华北、华南、 西南地区以及内蒙古、宁夏自治区和台湾省。国外的菲律宾、奏国、感南、印尼、印度、朝鲜 韩国、事洲的肯尼亚和俄罗斯也有分布,最近几年又侵入美圆、加拿人和澳人利亚等人豆种植区, 成为世界性重要害虫。 大豆蚜是寡食性、异寄主昆虫,夏密主有大豆、黑豆、野生大豆等少数几种豆属植物,冬岁 主只有鼠李。在日本和美国.冬寄主有日本鼠李和美国的两种鼠李科植物, 大豆蚜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大豆项叶、嫩叶和嫩茎的计液,造成大豆茎叫卷缩,根系发有不良, 植株矮小,分枝结芙减少。受告严重时,苗期大豆整林死,造成大豆减产20%左右,严重时高 达50%。此外,大豆好分泌的蜜露可污染叶面、引起人豆的霉污病。人材危害过程中,还可传 希大豆花叶病毒病,烟草花叶病菏和马铃著Y病毒,造成更大程度的损失。 二、形态特征(图91) 有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1.6mm,宽0.64mm,黄色或黄绿色。触角约与体等长,第3节具 次生感觉圈38个,一般56个,排成一列。腹部阙简伏,基部觉,黄绿色。腹管黑色。 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约L.6如m,淡黄色至黄绿色。触角约为体长的0.7倍。腹管黑色, 长圆筒形,为体长的0,2倍。尾片约为腹管长度的0,7倍,圆锥形,近十部收缩,其长色70根 若蚜有4个龄期, 有翅性母腹部草绿色。触角第3节其次生感觉圈69个,其它同无翅蚜。 三、生活史与习性 (一)生活史大可蚜在东北一年发生0多代,山东20多代,以在量李和圆鼠李技条 上的芽侧或缝隙十越冬。婴年春天,当鼠李芽鳞转绿到芽开笼时,日均温高于10℃,越冬卵开始 斯化为「母,然后孤雌胎生繁殖1-2代。在此期间产生有榜派性蚜开始证飞至大豆出,危出幼苗, 6月下句至7月中句进入危害盛别。7月下句以后,田间出现淡黄色小型大豆财,蚜量开始诚少, 这是蚜最消退的征候:8月下句至9月上旬气温下降。大豆斯进入后期繁殖阶段,有翅性母迁至 鼠李上,开始产生无翅卵生雌蚜并与有翅雄封交配,把卵产在鼠李上,开始以卵越冬,越冬卵量 (二)生活习性
大司蚜属于桥近好类。在第1寄主(鼠李) 上越冬,夏季则完全桥居在第2寄主上,秋季又 回到第1备主上,经性雄交配、产卵越冬。大豆 蚜在鼠李上繁殖、危害,多栖息于植株的下部枝 条上.在大豆田,大豆盛发期有570%的蚜量 群居在植株的生长点和幼嫩的项叶上,此时正是 大豆的分枝期和开花期,危害的主要虫态是翅 蚜.随着大豆生长点的停止生长和气候条件的政 变,大豆蚜不仅发生数量迅速下降,寄生部位也 由植株上部移到下部的叶背面。 四、影响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 ines matsmur (一)气候温度影中大豆蚜的发育历期和 1.有超成蚜2无成 3骏管 尾片5.有超蚜胆 第3节6.大,封 产仔量,山东研究,大豆蚜在大豆出发生1代的 (仿李照会美《农业昆虫鉴定》P59.图3-6) 最知时间为2d,最长为16d。大豆蚜在气温 26.6C时产仔量最大,平均达到581头:在东北地区,气候老用大可蚜的发生数量主要表现在两 个阶段,一是春季4月下旬到5月中旬,当气温达到10℃时,越冬卵开始斯化,并进入幼蚜成活 和成蚜繁殖阶段。在此期间雨水充沛,鼠李生长旺盛,营养条件好,则蚜虫成活幸高,繁殖的数 量大,反之则不利于蚜虫的成活和繁殖。另一个时期是田间大豆财盛发前期(6月下句至7月 句),旬均气温在2225℃,相湿度低于78%时极有利于大豆蚜的繁殖造成大豆花期的严 重受生 (二)越冬寄主分布各地大豆蚜越冬寄主的分布和数量有明显差异。早春田间大豆蚜的发 生时期也相应有早晚。如吉林和辽宁部分地区鼠李分布广、数量多,大可蚜刻发期威早。 (三)天敌在河南发现的天敌有15种,捕食性天敌14种,寄生性天敌一种。优势天敌有龟 纹黑虫Propylaea japonica Thumberg,草间小黑蛛erigomidim:graminicolum、来少脉蚜茧蜂 Chrysopa septempunctata和中华草验Chrysopa sinica捕食量也很大。在大豆的鼓粒成熟期,来少 咏斯茧蜂占天孜总数的的85.2%,田间天玫的消长比大豆蚜晚5-7心。病原性寄生菌有一种虫寄闳 和白儡菊。其它地区报道的寄生性天敌还有其它6种寄生蜂和7种寄生性真肉 五、防治要点 (一)农业防治
不宜种植早熟品种:及时铲除川边、沟边、塘边杂草,减少虫源:合理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 作或混播可以有效控制大豆好的发生:选用抗虫品种也是项重要措施,殷木质素含量高的品 种对大豆斯的抗性较强。 (仁)诱杀防治 利用银灰色膜道蚜和黄板诱杀有翅蚜。 (三)生物防治 人工调控和保护自然天敌,人工释放燕虫龟纹魔虫Poea0nica、大草蛉Cho septempunctata和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食蚜绳(Hover fly,Syrphid fly),烟蚜茧蜂Aphidins gifuensis、菜少脉蚜重蜂Diaereneila ropae等可以较好地控制好虫。大豆田释放异色瓢虫Harmonia ayridis,1d后防效可达90% (四)药剂防治 财虫发生量大,农业防治和天敌不能控制时,在蚜虫盛发前进行药剂防治。在苗期,当人 百株厨最达50)头,有蚜株率35%时需及时劝治可选用抗蚜威等有利于保护天敌的药剂进行防治。 但由于斯虫易产生抗药性,应注意轮换使用。 第二节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vcinivorella(Matsumura)俗称大t级、豆奖虫、小红虫,英 文名Soybean pod borer,Soybean moth.居鳞超日,小卷峨科 一、分布与危害 大豆食心虫的分布儿乎遍布全国,以东北及山东省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国外分布于日本、朝 鲜、蒙古、我罗斯 大豆食心虫食性单一,上要危害大豆,也危去柴用大豆(毛豆、青大豆)、野生豌豆及野生 大豆、苦参等,以幼虫驻入豆美咬食豆粒,田间常年虫食*在10-20%,严重时可达50%以上, 影明大易产量和商品价值 二、形态特征(图92
图9-2大豆任.心电Legueriuivoara vircetivorella (matsumuta 《见等主第《农业尼血学),P5图4-) 成虫体长5-6mm,翘展12-4mm,黄褐至暗褐色。复眼黑色,额区具灰白疏松毛从。前翅 暗祸色,沿前缘有0条左右黑紫色斜纹,其尚围有明显的黄色区:外缘在项角下略向内四陷: 外缘臀角上方有银灰色椭阙无,斑内有3个紫湖色小所:后翅浅灰色,无斑纹。 卵椭圆形,路有光泽,长0.42-0.6lmm,宽0.25-0.27mm。产乳白色,后转橙黄色,表 面可见一半圆形红带。 幼虫共4龄,老熟幼虫体长81-10.2mm。初理幼虫黄白色,新变橙黄色,老熟时变为红 色,头及前胸背板黄褐色。腹足卧钩终20个,单序环状 蛹长5-7mm,纺锤形。第2-7腹节背面前、后缘有大小划各1列,第8-10腹节仅有1列 较大的刺,臀棘有8根阳大的短树。 土茧长椭圆形,长约8mm,宽3-4mm,由幼虫吐丝经合上粒做成 三、生活史与习性 (一)生活史 大豆食心虫为专性滞有昆虫,在我国各人豆产区均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2-8cm豆用 或睛场表土内做革越冬。东北地区成虫发生期较早,是年7月下句破茧而出,爬到地表重新结茧 化娟,南部发生区成虫出现稍晚。成虫在8月羽化,次日黄昏交配,田间常见到成闭飞舞现象, 产卵于大豆嫩美上,产卵期白8月上旬到9月初,卵期7天左右: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英内食害 豆粒,可在荚内生活20-30,至豆荚成熟时脱葵入土教茧越冬